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軍情銳評:美俄“逼迫”成動力 歐盟建軍邁出歷史性一步

西班牙防務新聞網站發佈了該網站評選的2017年世界防務領域10大新聞, 排名前4位的新聞(歐盟25國啟動歐洲防務聯盟、歐洲防務局年度大會、法意聯手打造“海上空客”、法德聯合開發新歐洲戰機)都能歸結到一個主題上——歐洲的防務一體化。 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歐盟正式批准建立由25個成員國簽署加入的防務領域“永久結構性合作”機制。 25國決定攜手發展防務能力、投資防務專案以及部署軍事行動, 歐洲防務一體化終於邁出了半個世紀以來的關鍵一步。

1998年, 法國和英國發表《聖馬婁宣言》, 表示願意共同建立歐盟自主的軍事力量,

此後歐盟在共同防務上取得一些進展, 但受各國政治立場差異、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等因素影響, 防務一體化進程一直“磕磕絆絆”。

關於建立歐盟軍隊的想法, 無論在歐洲各國領導人中間還是防務專家群體中都很有市場, 但每當有人喊出建軍計畫, 卻會遭到嘲笑或面對尷尬的沉默, 這是因為歐盟內部還有很強的反對聲音——建立一支與北約並駕齊驅的軍隊既不現實也很可怕。 英國長久以來就是建立一支“羽翼豐滿的歐洲軍隊”的堅定反對者。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報導稱,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費代麗卡·莫蓋裡尼提交了一份按步驟建立歐盟軍事架構的時間表, 莫蓋裡尼表示,

在英國“出人意料地”脫歐後, 這項軍事計畫(一些國家稱其為“歐洲建軍”的基礎)給歐盟帶來了一次重整旗鼓的機會。 而莫蓋裡尼也直言建立歐盟軍事架構以及組建軍隊, 最終是為了脫離北約、“自主行動”。

資料圖片:歐盟多國參與“寒冷反應”聯合軍演。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歐盟25個成員國簽署的防務領域“永久結構性合作”, 目前有17個防禦合作項目, 各成員國還可以提出更多其他專案建議。 該機制將獲得歐洲防務基金的資金支援, 可用於採購防務裝備、引進技術以及支持研究項目。 “永遠的反對者”英國“出局”了, 但歐洲防務一體化仍遠未到一帆風順的時候。 歐盟各成員國對於到底建立一支什麼樣的部隊以及各國武裝部隊該因此放棄哪些能力還沒有一致意見。 不過法國和德國作為歐盟的“領頭羊”對於歐洲防務一體化熱情頗高, 而且較為實際地在穩步推動各類防務合作專案, 從而為“歐盟建軍”打好基礎, 不求一蹴而就, 先從能做的做起。

據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披露,

德國很早就已經在低調嘗試打造“微型歐盟聯軍”, 此前荷蘭一個旅加入了德國聯邦國防軍的快速反應師, 另一個旅被編入聯邦國防軍的第1裝甲師。 到了2017年5月, 德國宣佈未來幾個月裡羅馬尼亞的第81機械化旅將加入聯邦國防軍的快速反應師, 而捷克的第4快速部署旅將成為德國第10裝甲師的一部分。 捷克的第4快速部署旅曾經在阿富汗和科索沃服役, 被認為是捷克陸軍的先頭部隊。

另外還有在推動歐洲防務一體化上非常積極的義大利, 以義大利士兵為主, 還有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奧地利和克羅埃西亞等國聯合組建的約為2500人的戰鬥群是專為應對巴爾幹半島局勢組建的永久性多國部隊, 在待命期間, 戰鬥群時刻準備好可以在10天內把1500名士兵部署到距歐洲6000公里以外的地方。

資料圖片:波蘭空軍和義大利空軍的戰機在波羅的海沿岸地區聯合空中巡邏。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裝備研發領域更深入的合作也能夠博採眾長, 提升軍工產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以及促進技術研發和出口。法國和德國聯合領導研製歐洲新一代戰機,歐盟大力支持,而隨著歐洲防務一體化深入,法德聯合戰鬥機計畫最終還可能吸納義大利、西班牙、瑞典等軍工實力較強的歐盟成員國。另外德國、荷蘭、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已經啟動海軍艦艇合作項目。除了這些昂貴大項目外,各類低成本防務技術研發(無人機探測和規避系統、無人平臺感測器,單兵態勢感知設備等)也獲得了歐盟的資金支持。

從建立聯合醫療救護指揮中心、物流中心以及訓練中心等較為容易的防務合作開始,連同歐盟內部各類跨國戰鬥群的組建,都將有利於成員國軍隊積累合作經驗以及彌合各國防務政策差距,而軍工領域的深入合作也有利於各國軍事力量的融合。

歐洲的防務一體化不僅承載著長久以來的防務自主的夢想,近些年快速推進也得益於美國和俄羅斯的“逼迫”,以及反恐形勢的惡化。美國從政界到媒體近些年一直抱怨歐洲盟友搭順風車——歐洲國家的軍費長期維持在較低水準,在防務上依靠美國。特朗普在其北約峰會首秀上炮轟23個北約成員國“欠軍費”(未達軍費占國內生產總值2%的門檻)就是這種情緒的宣洩。美國《外交》雙月刊評論稱,美國在2025年之前就應該徹底切斷“跨大西洋臍帶”,那時候二戰已經結束80年了,美軍也該宣佈“任務完成”了,從現在開始就要向歐洲傳遞明確資訊:準備擔當你們自己的防務,我們要回家了。

俄羅斯軍隊在軍事改革之後呈現出快速復興的態勢,尤其是在烏克蘭、黑海、波羅的海地區頻頻亮出“肌肉”,歐洲的防務壓力陡然增加,特別是在美國不斷釋出削弱甚至撤出歐洲軍力的信號(例如亞太再平衡戰略以及特朗普的“搭順風車”論調)。德國總理默克爾早前曾強調稱,歐美彼此信任的時代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結束,歐洲人要自己掌握命運。另外北約作為一個軍事集團,面對近些年歐洲出現的難民潮問題以及反恐形勢惡化等問題有些鞭長莫及,這也是推動歐洲防務一體化的動因。

儘管防務一體化有利於加強歐洲的軍事力量,對於美國一直期盼的盟友分擔防務責任大有裨益,俄羅斯對歐盟的防務一體化也予以密切關注且戒備心很重。但是當歐洲在防務一體化上取得實質進展的時候,美國和北約又開始憂慮了——“翅膀硬了”的歐盟可能會削弱北約的力量,例如假使歐盟要求成員國進行另一個任務的話,北約動用該國資產的能力將會受到威脅。甚至有人憂慮歐盟軍隊最終將取代北約。但是就目前來說,歐洲仍嚴重依賴美國的“保護傘”,且很長一段時間內歐洲想要完全脫離美國和北約並不現實。考慮到應對強勢的俄羅斯,美國目前對歐洲的防務一體化雖保持謹慎的歡迎,但也不排除在歐盟防務大到難以“控制”時美國回過頭來“使壞”。

資料圖片:穿行歐陸的美軍“斯特賴克”裝甲車隊。

以及促進技術研發和出口。法國和德國聯合領導研製歐洲新一代戰機,歐盟大力支持,而隨著歐洲防務一體化深入,法德聯合戰鬥機計畫最終還可能吸納義大利、西班牙、瑞典等軍工實力較強的歐盟成員國。另外德國、荷蘭、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已經啟動海軍艦艇合作項目。除了這些昂貴大項目外,各類低成本防務技術研發(無人機探測和規避系統、無人平臺感測器,單兵態勢感知設備等)也獲得了歐盟的資金支持。

從建立聯合醫療救護指揮中心、物流中心以及訓練中心等較為容易的防務合作開始,連同歐盟內部各類跨國戰鬥群的組建,都將有利於成員國軍隊積累合作經驗以及彌合各國防務政策差距,而軍工領域的深入合作也有利於各國軍事力量的融合。

歐洲的防務一體化不僅承載著長久以來的防務自主的夢想,近些年快速推進也得益於美國和俄羅斯的“逼迫”,以及反恐形勢的惡化。美國從政界到媒體近些年一直抱怨歐洲盟友搭順風車——歐洲國家的軍費長期維持在較低水準,在防務上依靠美國。特朗普在其北約峰會首秀上炮轟23個北約成員國“欠軍費”(未達軍費占國內生產總值2%的門檻)就是這種情緒的宣洩。美國《外交》雙月刊評論稱,美國在2025年之前就應該徹底切斷“跨大西洋臍帶”,那時候二戰已經結束80年了,美軍也該宣佈“任務完成”了,從現在開始就要向歐洲傳遞明確資訊:準備擔當你們自己的防務,我們要回家了。

俄羅斯軍隊在軍事改革之後呈現出快速復興的態勢,尤其是在烏克蘭、黑海、波羅的海地區頻頻亮出“肌肉”,歐洲的防務壓力陡然增加,特別是在美國不斷釋出削弱甚至撤出歐洲軍力的信號(例如亞太再平衡戰略以及特朗普的“搭順風車”論調)。德國總理默克爾早前曾強調稱,歐美彼此信任的時代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結束,歐洲人要自己掌握命運。另外北約作為一個軍事集團,面對近些年歐洲出現的難民潮問題以及反恐形勢惡化等問題有些鞭長莫及,這也是推動歐洲防務一體化的動因。

儘管防務一體化有利於加強歐洲的軍事力量,對於美國一直期盼的盟友分擔防務責任大有裨益,俄羅斯對歐盟的防務一體化也予以密切關注且戒備心很重。但是當歐洲在防務一體化上取得實質進展的時候,美國和北約又開始憂慮了——“翅膀硬了”的歐盟可能會削弱北約的力量,例如假使歐盟要求成員國進行另一個任務的話,北約動用該國資產的能力將會受到威脅。甚至有人憂慮歐盟軍隊最終將取代北約。但是就目前來說,歐洲仍嚴重依賴美國的“保護傘”,且很長一段時間內歐洲想要完全脫離美國和北約並不現實。考慮到應對強勢的俄羅斯,美國目前對歐洲的防務一體化雖保持謹慎的歡迎,但也不排除在歐盟防務大到難以“控制”時美國回過頭來“使壞”。

資料圖片:穿行歐陸的美軍“斯特賴克”裝甲車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