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今日小寒!再忙也別忘了這3件事,做好了健健康康到明春

1月5日

農曆十一月十九

17時49分

小寒

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中, 小寒、大寒是最後兩個節氣, 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大家可不要被這個“小”字給騙了, 據氣象部門記載, 只有極少數年份大寒的平均氣溫是低於小寒的。

除了氣溫低, 此時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所謂“陰極之至, 陽氣始生”, 記住下面這三件最重要的事, 平安度過這一段最冷的時間, 就能健健康康到明春!

第一件事

防寒

小寒、大寒期間, 天寒地凍, 寒邪侵人, 易使人體氣血流行不暢, 血脈筋脈拘急, 所以冬季是腦血栓、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關節痛、感冒等疾病的多發季節, 保暖也就變得異常重要。

中醫認為, 頭是各條陽經會聚之處, 心為陽髒貫通胸背, 寒易從腳而生, 因此, 頭部、胸背部、足部是需要重點保暖的部位, 年老陽氣弱者更應注意。 具體來說, 防寒一定要護好下面這4處!

護頭頸

頭部是神經中樞所在地, 中醫講為“頭為諸陽之會”;而頸部脂肪少, 又是勁動脈所在地, 散發的熱能較大。 頭頸受風寒侵襲, 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頭痛, 甚至心腦血管疾病。

民間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襖"的說法。 在寒冷的條件下, 如果只是穿得很暖, 而不戴帽子, 體熱就會迅速從頭部散去。

建議:高領衣服、圍脖等可以保護頸部。 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 最好是能蓋住前額的。 頭部出汗後不要立刻摘下帽子, 應先到室內慢慢消汗, 避免冷風直吹。

此外, 每天清晨梳頭百餘次, 使頭皮微熱, 有利於頭部經絡氣血通暢, 促進諸陽上升, 氣血不衰。

護腰背

後背是人體督脈的循行之處, 督脈被稱為“陽脈之海”, 具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

腰部是腎之腑, 腎喜溫惡寒, 一旦它覺得冷就會立刻“鬧情緒”, 男性會腰膝酸軟, 陽痿早洩, 女性則容易月經紊亂、痛經等。

建議:腰背保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曬太陽, 有太陽的時候, 背對太陽而曬, 可壯養人體之陽氣, 使全身氣機調和暢達。

平時可用雙手搓腰, 兩手對搓發熱後, 緊按腰眼處, 每天早晚各一次, 每次做50~100遍, 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

護腹部

腹部是連接身體上下的樞紐, 人體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此, 如神闕、氣海、關元等。

建議:腹部保暖除了平時要保證穿著外, 也可兩手搓熱後按摩腹部, 來提高自身的驅寒能力。

護雙足

腳踝部有200多個穴位, 是人體“小心臟”。 而腳離心臟最遠, 供血少, 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 “腳冷則全身冷”, 寒氣很容易從腳底侵入。

建議:每天用熱水泡腳,促進周身血液迴圈,使全身都暖和起來。每次泡腳20分鐘,水溫42℃左右最佳,同時可按摩腳掌的湧泉穴,起到調理臟腑、舒通經絡的作用。鞋襪最好保暖透氣、吸濕性好。

第二件事

多吃溫

中醫有“寒者溫之”的原則,認為溫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豬腰等,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能夠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非常適合冬季食用。二十四節氣養生歌講到:“三九溫補食藥療,固腎養心羊肉嘗”,冬日家中不妨煮些山藥羊肉湯、羊肉羹、當歸山雞湯等,都是此時溫補的佳品。

現代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在體內,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基礎。但補的同時別忘了,中醫還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蘿蔔性涼,有生津化痰、消食和胃之效,燉肉時不妨加幾塊蘿蔔,或搭配素炒蘿蔔絲、蒸蘿蔔糕等食用,可以防止冬季進補太過造成的脾胃消化不良。

羊肉可稱得上是這個時節的“明星食物”!《本草綱目》中對羊肉作用的描述:“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考慮到目前我國居民中體重超重肥胖的人較多,建議多採用燉、或涮的方法烹調羊肉,少用炸或烤的方法。在燉羊肉的同時,可以配上蘿蔔、山藥、栗子、核桃仁一起燉,營養會更加全面。做羊肉的時候,蔥、薑等調料不可少,可以去掉膻味,增加羊肉的鮮香味。

蘿蔔燉羊肉

原料:蘿蔔500克、羊肉250克

做法:

1、將羊肉、蘿蔔洗淨切塊,分別焯水備用。鍋內放入油,油熱至七成時,加白糖,用鏟子不斷地攪拌至糖冒泡時放肉翻炒,待肉均勻上色後,放醬油,同時放蔥段、薑片。

2、蓋上鍋蓋燉 5 分鐘後放入熱水,用大火燉開後,放料酒,改為文火燉。待肉六成熟時,將蘿蔔倒鍋內,放鹽,把肉和蘿蔔燉爛熟即可。

第三件事

防乾裂

冬季是手足皸裂症多發季節,不少人手指頭、腳後跟裂口、出血,嚴重者甚至繼發感染,疼痛難忍。

如果只是單純的由於冬季氣溫低、皮脂腺分泌減少造成乾裂問題,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保濕。不妨試試這幾招:

1.減少用涼水的次數,避免皮膚因受涼而減少對皮脂的分泌。

2.晚上用熱水浸泡手足後,塗上防裂油、甘油、凡士林等,再戴上手套或用塑膠袋裹上,促進皮膚吸收營養。

3.每次洗手後都要塗抹護手霜。

4.有足跟開裂的,不妨試試橘子皮泡水。橘子皮3—5個,放入盆里加開水泡2分鐘,先洗手再泡腳至水不熱為止,每天晚上洗一次,連洗3—4天,手腳乾裂粗糙就消失了。

如果家裡有維生素E,不妨在泡腳過擦乾後把維E膠囊剪開塗在腳跟乾裂的地方,一個膠囊可以用2次,並輕輕按摩一下,然後塗上厚厚的凡士林,最後有紗布包住,一周後腳跟就好了,也不容易再犯哦。

5.冬天開暖氣比較幹,可以在室內放置清水,或將乾淨的濕布放在暖氣片上。也可以使用噴壺在你覺得乾燥時或每隔2小時左右在屋內噴灑乾淨的清水。

6、長凍瘡可以取艾葉6g、花椒7粒、蔥白7根,洗淨切好,都放在鍋裡熬成湯,每天晚上清洗凍瘡處。對於手腳部位的凍瘡,可以用橄欖油等植物油外塗並按摩,可緩解症狀。每天塗抹2-3次。耳朵被凍傷,用生薑熬湯,直接塗抹在患處。堅持塗抹即可。如果凍瘡破潰,及時到醫院做清創處理。

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到了,快把這篇溫暖的文章化作祝福,送給關心的朋友們,養生做好三件事,就能健健康康到明年春天哦~

建議:每天用熱水泡腳,促進周身血液迴圈,使全身都暖和起來。每次泡腳20分鐘,水溫42℃左右最佳,同時可按摩腳掌的湧泉穴,起到調理臟腑、舒通經絡的作用。鞋襪最好保暖透氣、吸濕性好。

第二件事

多吃溫

中醫有“寒者溫之”的原則,認為溫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雞肉、豬腰等,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能夠提高人體的耐寒能力,非常適合冬季食用。二十四節氣養生歌講到:“三九溫補食藥療,固腎養心羊肉嘗”,冬日家中不妨煮些山藥羊肉湯、羊肉羹、當歸山雞湯等,都是此時溫補的佳品。

現代醫學認為,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在體內,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基礎。但補的同時別忘了,中醫還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蘿蔔性涼,有生津化痰、消食和胃之效,燉肉時不妨加幾塊蘿蔔,或搭配素炒蘿蔔絲、蒸蘿蔔糕等食用,可以防止冬季進補太過造成的脾胃消化不良。

羊肉可稱得上是這個時節的“明星食物”!《本草綱目》中對羊肉作用的描述:“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考慮到目前我國居民中體重超重肥胖的人較多,建議多採用燉、或涮的方法烹調羊肉,少用炸或烤的方法。在燉羊肉的同時,可以配上蘿蔔、山藥、栗子、核桃仁一起燉,營養會更加全面。做羊肉的時候,蔥、薑等調料不可少,可以去掉膻味,增加羊肉的鮮香味。

蘿蔔燉羊肉

原料:蘿蔔500克、羊肉250克

做法:

1、將羊肉、蘿蔔洗淨切塊,分別焯水備用。鍋內放入油,油熱至七成時,加白糖,用鏟子不斷地攪拌至糖冒泡時放肉翻炒,待肉均勻上色後,放醬油,同時放蔥段、薑片。

2、蓋上鍋蓋燉 5 分鐘後放入熱水,用大火燉開後,放料酒,改為文火燉。待肉六成熟時,將蘿蔔倒鍋內,放鹽,把肉和蘿蔔燉爛熟即可。

第三件事

防乾裂

冬季是手足皸裂症多發季節,不少人手指頭、腳後跟裂口、出血,嚴重者甚至繼發感染,疼痛難忍。

如果只是單純的由於冬季氣溫低、皮脂腺分泌減少造成乾裂問題,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保濕。不妨試試這幾招:

1.減少用涼水的次數,避免皮膚因受涼而減少對皮脂的分泌。

2.晚上用熱水浸泡手足後,塗上防裂油、甘油、凡士林等,再戴上手套或用塑膠袋裹上,促進皮膚吸收營養。

3.每次洗手後都要塗抹護手霜。

4.有足跟開裂的,不妨試試橘子皮泡水。橘子皮3—5個,放入盆里加開水泡2分鐘,先洗手再泡腳至水不熱為止,每天晚上洗一次,連洗3—4天,手腳乾裂粗糙就消失了。

如果家裡有維生素E,不妨在泡腳過擦乾後把維E膠囊剪開塗在腳跟乾裂的地方,一個膠囊可以用2次,並輕輕按摩一下,然後塗上厚厚的凡士林,最後有紗布包住,一周後腳跟就好了,也不容易再犯哦。

5.冬天開暖氣比較幹,可以在室內放置清水,或將乾淨的濕布放在暖氣片上。也可以使用噴壺在你覺得乾燥時或每隔2小時左右在屋內噴灑乾淨的清水。

6、長凍瘡可以取艾葉6g、花椒7粒、蔥白7根,洗淨切好,都放在鍋裡熬成湯,每天晚上清洗凍瘡處。對於手腳部位的凍瘡,可以用橄欖油等植物油外塗並按摩,可緩解症狀。每天塗抹2-3次。耳朵被凍傷,用生薑熬湯,直接塗抹在患處。堅持塗抹即可。如果凍瘡破潰,及時到醫院做清創處理。

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到了,快把這篇溫暖的文章化作祝福,送給關心的朋友們,養生做好三件事,就能健健康康到明年春天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