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又一花季少年跳樓自殺:保護孩子的隱私到底有多重要?

前幾天, 湖南湘潭一名17歲的少年小凱從教學樓五樓縱身躍下, 以決絕的方式結束了自己花季般的生命。

小凱(前排黑衣少年)與同學合影,

圖片來自新華社

事發當晚, 班主任在學校門口遇到小凱, 從他身上搜出香煙, 隨後翻看小凱的書包也發現香煙, 恨鐵不成鋼的他揪住小凱的外套, 用力推搡著把他送回學校。

只是自己也沒想到, 從此再也見不著這個學生。

在寫給班主任的遺書中, 小凱說:“作為一個老師, 你動手打學生, 在不經學生同意的情況下, 翻學生私人物品, 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

小凱的班主任在學生眼裡是一名盡職盡責的好老師, 他愛自己的職業, 愛自己的學生。

可是, 他萬萬沒想到, 自己竟以愛的名義, 傷害了學生。

對孩子來說, 被成年人攻城伐掠, 越過邊界, 粗暴地侵入自己的心理空間, 無疑就是心靈承受到的一種“暴行”。

《虎媽貓爸》中, 茜茜主動要求寫日記, 媽媽十分開心, 覺得這是孩子第一次主動要求做有意義的事情。 然而媽媽卻把看孩子的日記當成理所當然, 甚至還跟檢查作業一樣, 把寫錯的字一一標出。

茜茜的積極性, 很快被澆了一盆冷水。 她問爸爸:“不是說日記是自己看的嗎,

不是說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嗎?”

後來茜茜寫了兩本日記, 一本寫給媽媽看, 一本寫給自己看。

可是, 這真假日記很快就漏了陷, 媽媽知道後非常震怒, 不僅責駡了爸爸, 還準備動手打孩子, 嚇得父女倆躲到了房間裡不敢出來。

現實生活中, 有時候我們也不知不覺成了這樣的媽媽。

小軍的媽媽前段時間很焦慮, 她在電腦上發現小軍搜索過“藍鯨遊戲”, 一下子慌了神, 覺得兒子有了心理問題, 拽著他去了心理診所, 經過幾次家庭治療後, 媽媽慢慢地明白, 有問題的不是小軍, 而是自己。

自從小軍上了初中後, 媽媽就總是擔心青春期的孩子會變壞, 於是會悄悄地偷聽他的電話, 在上學的路上尾隨他, 對他新交的朋友各種盤問, 甚至會在孩子睡著後偷偷地翻看他的書包, 拆看他的信件……

小軍提出抗議很多次, 但總會被媽媽一句話給懟回去:“我是你媽, 我有什麼不能看, 連你都是我生的, 我這樣做還不是為了你好。 ”

有一次, 媽媽正在看日記, 被小軍撞了個正著, 惱怒的他同媽媽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衝突。 在激烈地爭吵中, 小軍憤怒地把自己的日記本撕成了碎片, 咆哮著奪門而出。

從那以後, 小軍就如換了一個人, 但是媽媽從未察覺到自己的行為會是問題的根源。

心理諮詢師告訴媽媽: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邊界, 就如一座“心理圍牆”。

自己在圍牆之內才會覺得安全,而一旦有人越過自己的心理邊界,強行進入到自己的領地,便會引起相應的心理應激。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的心理邊界老是被打破和侵入,就會很容易喪失掉安全感和信任感,激起內心的反擊。

他們的反擊通常有兩種:

一種是對外的,表現為攻擊性和離群。

一種是對內的,在內噬中傷害自己,表現為自我否定、自閉悲觀、性格孤僻,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厭世行為。

曾經在一個小學做心理知識推廣時,同一群二年級的小朋友聊天,在聊到保護隱私時,小朋友們爭先恐後地舉起手:

“老師,我媽媽總是偷偷地翻我的書包。”

“爸爸不經過我的允許就把我的玩具送給別人”

“我爸媽進我房間的時候從來不會敲門。”

“老師,你可以告訴家長們,他們需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嗎?”

讓我驚訝的是,百分之六十的同學都提出了家長或多或少地侵入到自己的隱私範圍,並且認為這種行為給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從發展心理學上來說,孩子從2-3歲就開始有了早期的自我意識,他們開始想要實現自己的價值觀,開始明白“我”是“我”,而不只是父母的一部分,他們也希望父母和親近的人能接納自己“已經長大,希望有自己空間”的現實。

有自我意識後,孩子會不再只滿足于在媽媽的懷裡做個好寶寶,而是通過自己的各種反抗去建立自己的心理邊界,打造自己的心理空間。

孩子在自己的心理空間內感受到安全,並且能夠全然放鬆,他會去學會如何跟自己相處,去獲得內心的成長。

同樣,在自己的心理空間內,他們只想一個人好好地待著,不希望有人侵入,我們把這個心理空間稱為“隱私”,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對於心理空間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知道,孩子無論大小,都有自己隱私的需求,每個人的心理空間都需要獲得尊重。

我們是否還認為,不隨意偷看孩子的日記便是沒有侵入孩子的隱私?

在我們的家裡有沒有這樣的場景:

家裡新添了一個軟軟糯糯的小娃,媽媽恨不得把自己的幸福昭告天下,每天在朋友圈裡記錄孩子的成長,其中不乏孩子沒穿衣服的照片……

喜歡在朋友面前爆孩子的糗事,一堆大人笑得花枝招展,孩子卻並失落沮喪。我們可能都沒有發現,我們在毫無覺察的狀態下,已經深深地傷害到了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在保護孩子隱私這件事上,我們可以做的事還有很多。

尊重孩子,接納孩子

尊重意味著接納,孩子會不盡完美,就如文章開頭的那位湘潭少年,成績優異,愛好廣泛,是同學眼中的“人氣王”,但是,同時也會在朋友圈裡曬出過自己抽的香煙。

媒體叫他“雙面少年”,一面陽光,一面黑暗。

但這就是他最真實的樣子,有著青春期的叛逆,同樣也有著陽光向上的姿態。信任和欣賞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也是最真摯的愛,接受不完美的孩子,是所有父母一輩子的功課。

學會同孩子平等溝通

我們想要瞭解孩子的情況,“偷窺”是最不可取的一種方式。

每個孩子都有著與家長交流的欲望,只是很多時候,交流的通道被冰冷地阻斷,他不能獲得有效的情感回饋,才把傾訴的方向轉到了日記或網路中。

收起自上而下的家長思維,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去理解他所處的環境,多認可,少指責,平等以待,進行不帶批判的溝通。

明晰與孩子之間的心理邊界

孩子借由父母來到這個世界,我們與孩子有著天然的連結,孩子對父母也有著天然的依戀。

但是,我們終歸要明白,我們與孩子之間的緣分,就是那一場漸行漸遠地別離,縱使你有著千般的不舍和萬般的牽掛。

但是,你是你,他是他,你無法越過你們之間的邊界,去代替他的成長。

叔本華曾說: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感覺寒冷。

在同孩子的親子關係中,同樣也是如此。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你們之間的邊界,在邊界內,給予孩子自由,讓孩子獲得內心幸福的力量。

尊重邊界,懂得放手,適時退出,才是父母的最高智慧!

作者簡介: 木木,職場媽媽,心理諮詢師,心理學及教育學的終身實踐者。用最理性的思考,寫最走心的文章,療愈最衝突的內心。

就如一座“心理圍牆”。

自己在圍牆之內才會覺得安全,而一旦有人越過自己的心理邊界,強行進入到自己的領地,便會引起相應的心理應激。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的心理邊界老是被打破和侵入,就會很容易喪失掉安全感和信任感,激起內心的反擊。

他們的反擊通常有兩種:

一種是對外的,表現為攻擊性和離群。

一種是對內的,在內噬中傷害自己,表現為自我否定、自閉悲觀、性格孤僻,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厭世行為。

曾經在一個小學做心理知識推廣時,同一群二年級的小朋友聊天,在聊到保護隱私時,小朋友們爭先恐後地舉起手:

“老師,我媽媽總是偷偷地翻我的書包。”

“爸爸不經過我的允許就把我的玩具送給別人”

“我爸媽進我房間的時候從來不會敲門。”

“老師,你可以告訴家長們,他們需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嗎?”

讓我驚訝的是,百分之六十的同學都提出了家長或多或少地侵入到自己的隱私範圍,並且認為這種行為給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從發展心理學上來說,孩子從2-3歲就開始有了早期的自我意識,他們開始想要實現自己的價值觀,開始明白“我”是“我”,而不只是父母的一部分,他們也希望父母和親近的人能接納自己“已經長大,希望有自己空間”的現實。

有自我意識後,孩子會不再只滿足于在媽媽的懷裡做個好寶寶,而是通過自己的各種反抗去建立自己的心理邊界,打造自己的心理空間。

孩子在自己的心理空間內感受到安全,並且能夠全然放鬆,他會去學會如何跟自己相處,去獲得內心的成長。

同樣,在自己的心理空間內,他們只想一個人好好地待著,不希望有人侵入,我們把這個心理空間稱為“隱私”,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對於心理空間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作為父母,我們需要知道,孩子無論大小,都有自己隱私的需求,每個人的心理空間都需要獲得尊重。

我們是否還認為,不隨意偷看孩子的日記便是沒有侵入孩子的隱私?

在我們的家裡有沒有這樣的場景:

家裡新添了一個軟軟糯糯的小娃,媽媽恨不得把自己的幸福昭告天下,每天在朋友圈裡記錄孩子的成長,其中不乏孩子沒穿衣服的照片……

喜歡在朋友面前爆孩子的糗事,一堆大人笑得花枝招展,孩子卻並失落沮喪。我們可能都沒有發現,我們在毫無覺察的狀態下,已經深深地傷害到了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在保護孩子隱私這件事上,我們可以做的事還有很多。

尊重孩子,接納孩子

尊重意味著接納,孩子會不盡完美,就如文章開頭的那位湘潭少年,成績優異,愛好廣泛,是同學眼中的“人氣王”,但是,同時也會在朋友圈裡曬出過自己抽的香煙。

媒體叫他“雙面少年”,一面陽光,一面黑暗。

但這就是他最真實的樣子,有著青春期的叛逆,同樣也有著陽光向上的姿態。信任和欣賞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也是最真摯的愛,接受不完美的孩子,是所有父母一輩子的功課。

學會同孩子平等溝通

我們想要瞭解孩子的情況,“偷窺”是最不可取的一種方式。

每個孩子都有著與家長交流的欲望,只是很多時候,交流的通道被冰冷地阻斷,他不能獲得有效的情感回饋,才把傾訴的方向轉到了日記或網路中。

收起自上而下的家長思維,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去理解他所處的環境,多認可,少指責,平等以待,進行不帶批判的溝通。

明晰與孩子之間的心理邊界

孩子借由父母來到這個世界,我們與孩子有著天然的連結,孩子對父母也有著天然的依戀。

但是,我們終歸要明白,我們與孩子之間的緣分,就是那一場漸行漸遠地別離,縱使你有著千般的不舍和萬般的牽掛。

但是,你是你,他是他,你無法越過你們之間的邊界,去代替他的成長。

叔本華曾說: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感覺寒冷。

在同孩子的親子關係中,同樣也是如此。我們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逐漸找到你們之間的邊界,在邊界內,給予孩子自由,讓孩子獲得內心幸福的力量。

尊重邊界,懂得放手,適時退出,才是父母的最高智慧!

作者簡介: 木木,職場媽媽,心理諮詢師,心理學及教育學的終身實踐者。用最理性的思考,寫最走心的文章,療愈最衝突的內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