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包過”的考研機構建個黑名單

近年來, 由於受考研人數和社會高學歷需求的影響, 考研培訓班的火爆程度幾乎能和中小學生的各類補習班相提並論。 一到考研季節, 各個高校到處都充斥著眾多培訓班鋪天蓋地的宣傳標語, 諸如“押題”“包過”“命中率”“內部關係”乃至“簽保過協議”都成了宣傳口號, 好像中國高校都成了培訓機構的“後花園”。

事實真的如此嗎?近日, 新華社記者通過調查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只是, 這能讓補習班銷聲匿跡嗎?在筆者看來, 不僅不能, 恐怕只能使這些培訓班進一步變換花樣做出名目繁多、蠱惑人心的宣傳吧!

教育部明令禁止培訓機構進入校園張貼廣告、考試大綱編寫人員參與相關培訓等行為, 但事實是, 你今天聲稱“有內部資料”, 我明天就敢吹噓“有內部人員”, 加上整個社會存在一種不健康的潛規則心理, 導致考生熱衷和迷信上“包過”的培訓班。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 考研培訓班處於監管不力狀態。 據瞭解, 培訓機構的主管部門有教育、工商等部門, 按審批權劃分管理權。 而大多數培訓機構“跨行業辦輔導”, 如在勞動部門取得培訓資質後, 開辦技能輔導班之餘又辦起考研輔導班, 而在辦考研輔導班時出現的違規, 教育部門又無權管理。

考研培訓班的種種亂象和失範, 既與考生盲目投機有關, 也與考研市場競爭壓力過大有關。

根據全國消費者協會統計的資料, 單2016年上半年, 受理教育培訓方面的投訴就有2626起。 然而, 即便如此, 這些承諾保過的培訓班仍然每年都有巨大的市場。

從小學到中學、大學, 考生經歷了多少考試?又有哪一種考試是靠內部資料通過的?在盲目的氛圍中, 恐怕沒有考生仔細想過這些問題吧!所以, 考生要擦亮雙眼——作為培訓機構, “包過”的宣傳承諾是充滿欺詐性的宣傳, 並不僅僅是誇大。 道理很簡單, 除了考生之外, 沒有人能替代考生考試, 培訓者既不能代替考生參加考試, 也不是試卷評判者, 其除了提供教學指導外, 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保證讓參加培訓的考生過關。

面對種種亂象, 既要承認考研培訓機構存在的現實必要性,

也要引導培訓機構健康理性發展, 做培訓機構分內之事, 而非以炫耀潛規則“揚名立萬”。 同時, 多管齊下治理考研培訓亂象。 對於一些考研機構承諾無法兌現、進行虛假宣傳等觸及法律紅線的行為, 應當按照廣告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查處。 對於考研專業課漏題風險, 應該進一步強化各招生單位的保密措施實施力度與責任倒查機制。 最重要的是,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責任不可缺位, 要儘快建立考研培訓機構“黑名單”制度, 引導學生理性報班和約束培訓機構理性發展。

當然, 對於考生來說, 要充分認識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想進入理想的大學進一步深造, 不靠奮鬥而靠投機取巧靠歪門邪道,

能達到目標嗎?這本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 大學生還得信之行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