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黑龍江社區工作面試熱點:老齡化社會呼喚“老年文藝”

黑龍江社區工作者考試網整理2018黑龍江社區工作者面試熱點:老齡化社會呼喚“老年文藝”, 希望對各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背景新聞】

全國老齡辦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 截至2016年年底, 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過2.3億, 占總人口比例達16.7%;預計到2020年, 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 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

“家家有老人, 人人都會老”。 人口日益老齡化的現實越來越受到各界關注, 由此也催生了一大批老年文藝作品, 如小說《落日》《預約死亡》, 電影《桃姐》《飛越老人院》, 以及電視劇《老爸的愛情》《誰來伺候媽》《老米家的婚事》等。

這些作品力圖真實還原老年人的現實生活狀態, 通過典型人物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和情節, 凸顯他們的生存和生命品質問題。 雖然一些作品情節、劇情誇張, 但並不矯揉造作, 晚景的焦慮、困惑、辛酸、淒涼、無奈和無助以及由此引發的其他社會問題, 讓人不能不聯想到年邁的父母和多年以後自己的生活。 這些作品逐漸清晰化其類型輪廓, 顯現了獨特的藝術風格。

【熱點題目】

人口日益老齡化的現實越來越受到各界關注, 由此也催生了一大批老年文藝作品, 如小說《落日》《預約死亡》, 電影《桃姐》《飛越老人院》, 以及電視劇《老爸的愛情》《誰來伺候媽》《老米家的婚事》等。 這些作品力圖真實還原老年人的現實生活狀態,

通過典型人物一個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和情節, 凸顯他們的生存和生命品質問題, 對此, 你怎麼看?

【熱點解析】

家家有老人, 人人都會老, 隨著我國逐漸進入老齡社會, 逐漸湧現出的以老年人為主角的文藝作品, 這些作品豐富了老年的人晚年生活, 也凸顯出文化養老對於應對人口老齡化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未來5年, 我國老齡工作將得到空前發展, 而出現這樣的老年人文化作品, 一方面是因為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老齡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及“十三五”規劃綱要都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發展養老服務產業等提出明確要求。

另一方面, 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 除了加快經濟發展、實現物質養老外, 也必須重視文化養老。 以文藝的形式對老年世界和人生進行詮釋, 尋找人類存在和人生發展的根據和意義, 將使老年人精神世界得到滋養、情感得以昇華、心靈得到安頓。 同時, 也離不開文化從業者對於新題材的敏感, 努力順應時代的發展, 讓文化產業能夠負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感, 也能打造出新的文化熱點。 通過這些作品, 盡可能使更多社會階層、各年齡段的人瞭解老年人真實的生活狀態和精神需求, 為進一步營造尊老敬老的社會氛圍提供文化支持。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 老年人文化作品“火”了, 也引來了更多的盲目跟風者,

他們只是一味的蹭熱度, 缺乏對於作品本身的思考和深度, 過分放大婆媳矛盾或者家庭糾紛, 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場景不禁讓我們擔心, 是否會淪為第二個“抗日神劇”。 並且僅僅是電視劇加入老人題材的作品, 並不足以形成老人文藝, 這一塊至今還是存在著空白, 因此,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 政府應該要加強對於老年人文化事業的建設, 尤其是在作品的審核方面, 要高標準嚴要求, 對於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作品堅決說不, 同時對於好的作品, 要加以推廣, 能夠真正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第二, 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 文化從業者應該要踏踏實實俯下身子、在人民群眾生活中汲取靈感, 尋找那些“有筋道、有道德、有溫度”的鮮活素材,

創作出傳遞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富有生命力的優秀作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