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蘭州市政協委員建議:建設“蘭州名人館” 講好蘭州文化故事

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它有沒有自己該有的美好模樣?如何再給它更好的呵護和賦予?這個問題在今年的政協蘭州市十四屆二次會議召開之際, 有了更多的關注和探索, 委員們選取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諸多誠懇的建議。

蘭州雖然是一座具有19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 蘭州籍或流寓蘭州的傑出人士可謂層出不窮, 燦若群星, 但是迄今為止, 對於蘭州名人文化仍然關注不夠, 蘭州的名人文化遠未得到充分發揚。

針對這一現象, 政協委員張鴻俊建議:蘭州名人資源數量龐大, 但缺乏系統的搜集與整理,

建議蘭州市增加對名人故居依據歷史、文化價值予以分類保護;由政府投資或引進社會資金共同建設“蘭州名人館”。 可利用西北師大老建築、蘭州大學老建築、上世紀老舊工業廠房建築改建成為蘭州名人館;仿照文物部門提前考古的模式, 在開發商開發前, 蘭州市旅遊局即對開發地塊進行旅遊資源的發掘、提煉, 對具有歷史典故、旅遊資源的地段提前給出設計方案, 要求開發商留出空地或協助建設, 這樣其實也是為開發地塊增加了歷史文化內涵和旅遊資源, 同樣是一種雙贏模式;甘肅是文化藝術大省, 半個世紀之前湧現出了唐璉、朱克敏、範振緒、黃胄、呂斯百、常書鴻、韓天眷、韓伯言等一大批美術大師。 設立“中國蘭州國際美術節”,
為甘肅、為蘭州的美術藝術增光添彩。 保護蘭州市近效古鎮、古村落、古驛站、古渡口遺址, 現存史跡與舊址可以互相配合, 亦可為歷史記載尋蹤故地, 如河口古鎮、青城古鎮、蘭州驛站、蘭州古渡口等。

衛正龍委員建議, 蘭州市應結合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 深入挖掘蘭州文化潛力, 加強文化遺產的挖掘和保護, 塑造地方文化特色, 提升城市文化底蘊, 培育良好的精神風貌和人文素養, 實現文化強市、文化興市。 引入文物保護新技術, 加大對於文物遺址遺跡修復的管理和投資。 加強文化風俗活動開展, 突出歷史文化獨有特色。 以及大力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