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小寒節氣|想用吃來戰勝寒冷,又怕大魚大肉升血脂?專家教你這麼吃

俗話說, “冷在三九”, “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 也恰在小寒節氣內。 今年的1月5日是小寒節氣。 對很多市民而言, 天冷時節的飲食主要講一個“暖”字, 比如火鍋、燒烤等等。 但是, 有沒有既能吃得暖又脂肪含量低的飲食呢?這三種食物您不妨試一試!

山藥丸子:補氣養血暖身心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中醫師孫剛介紹說, 山藥能健脾補虛, 滋精固腎。 中醫認為, 冬季容易怕冷的人與其陽虛、氣血虧虛的體質有關。 因此, 除了應多吃羊肉、狗肉等具有溫陽作用的食物外, 還應適當增加山藥等具有益氣功效的食物攝入。

山藥丸子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參考做法如下:先準備山藥300克 。 調料:醬油、食鹽、白糖、味精、柱候醬、沙拉油、奶湯適量。 將山藥去皮蒸熟, 用刀壓成茸泥狀加鹽、味精拌勻, 捏成直徑1.5釐米的丸子。 烹調方法最好用紅燒。 鍋洗淨盛油燒至7成熱, 下山藥丸炸至金黃色起鍋, 鍋內留油少許燒熱, 把白糖製成糖色, 再加入柱候醬、奶湯、醬油、食鹽、味精、山藥丸燒10分鐘即成。 丸子大小要均勻, 燒制時間不宜過長。

土豆泥:只含0.1%脂肪的主食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劉欣介紹說, 土豆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

維生素A能增強人體耐寒能力, 維生素C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土豆同大米相比, 所產生的熱量較低, 並且最低只含有0.1%的脂肪。 如果把它作為主食, 每日堅持有一餐吃些土豆, 對控制體重會有幫助。

推薦的菜肴為土豆泥, 具體製作方法是, 準備土豆 1個, 鮮肉 50g, 鹽 1/2茶匙(3g), 胡椒粉 1/2茶匙(3g), 油適量。

製作方法:

1.先要把買回的土豆去皮, 洗淨。 要有一小塊肉, 切成小小的丁。

2. 然後往鍋裡放油, 等油熱到五成的時候把切好的土豆塊和肉丁放到裡面翻炒, 放鹽、胡椒粉和適量清水, 然後就不用管它了。

3. 大約十分鐘的時候, 要打開鍋把軟了的土豆撚成泥狀, 然後再接著燉, 到爛爛的時候就可以放雞精出鍋了。 要注意油不要太多, 炒到變色的時候就放清水。

板鴨菜飯:來自南京的民俗驅寒佳品

常言道“冷在三九”, 江南也有“小寒大寒, 冷成冰團”的說法, 值此時節讀者朋友要特別注意防寒保暖。 老南京喜歡在這段時節煮菜飯吃, 不但滋陰補氣、美容養顏, 還能驅寒保暖。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病科王東旭主任中醫師向大家推薦一款經典老南京保健菜飯:板鴨菜飯, 具體做法如下。

原料:板鴨150克, 淨老母雞150克, 豬五花肉75克, 熟豬油30克, 精鹽5克, 雞湯150克, 雞胗肝4副, 生豬油丁50克, 熟火腿、鹹雪裡蕻菜、薺菜各250克, 熟冬筍30克, 青菜心250克, 粳米150克, 蝦子適量。

做法:

1.板鴨和老母雞去內臟洗淨。雞胗肝處理乾淨洗淨,豬肉洗淨。以上原料入沸水鍋中焯水,撈出用清水洗淨,一同放入湯鍋中燜爛。

2.青菜、雪裡蕻、薺菜洗淨,粳米淘洗乾淨。

3.將燜爛的板鴨、母雞經過剔骨取肉,切成丁。豬肉、胗、肝、火腿、冬筍均切成同樣的丁。

4.青菜莖與葉分開,分別切成細粒。

5.炒鍋置火上,加熟豬油100克燒熱,先放入菜莖煸炒至半熟,再放入菜葉煸炒2分鐘起鍋,裝入盤中晾開。

6.鍋上火,加入雞清湯24克,放入筍丁、雞丁、板鴨丁、胗丁、肉丁、蝦子等燒沸,再將粳米倒入鍋內燒沸,不停地攪拌,待鍋內湯水燒幹後,再鋪上薺萊和雪裡蕻,蓋好蓋,用小火燜約20分鐘,揭開鍋蓋,揀掉上面的薺菜和雪裡蕻,用飯鏟在飯上劃開,倒入熟豬油100克攪拌均勻即成。

除了吃得暖和,小寒時節,起居要重“三防”

1

防寒——要護頭

“寒性凝滯,寒性收引”。中醫認為,天氣寒冷,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小寒時節,保暖是第一要務。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節,尤其要注意頭部保暖,外出記得帶帽。因為頭部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並且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上達於頭部。

除頭部外,腹部保暖可以減少因寒冷造成的腹痛腹瀉等疾病,膝關節保暖也很重要,不宜為了追求美觀而過多暴露膝關節。腳部保暖除了穿厚實的鞋襪,還可以採用熱水泡腳的方法。

防燥——內服+外用

內服:除了多飲溫水之外,還應適量補充蛋白質及脂肪,如滋補湯品、牛奶、優酪乳、各類粥品,將水分“鎖住”。

外部保濕:可以使用加濕器。此外,還可以在暖氣片旁邊放置清水,或將乾淨的濕布放在暖氣片上。也可以使用噴壺在你覺得乾燥時或每隔2小時左右在屋內噴灑乾淨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還能除菌、添香。

防外感——常伸腰

小寒是風寒感冒多發的時節。除了注意保暖,還要多做肢體伸展運動,振奮陽氣,固表防感。此外,還可在每日洗臉後用雙手摩擦面部致生熱,可增強禦寒能力。

此外,小寒後天氣寒冷,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能夠增強身體禦寒能力。但小寒節氣的運動要注意適度。一是在日出後才開始鍛煉,二是準備活動必須要做。還須注意,運動不要練到大汗淋漓,鍛煉後要及時穿衣,避免寒邪侵襲。

通訊員 楊璞 揚子晚報記者 于丹丹,綜合養生中國微信內容編輯

蝦子適量。

做法:

1.板鴨和老母雞去內臟洗淨。雞胗肝處理乾淨洗淨,豬肉洗淨。以上原料入沸水鍋中焯水,撈出用清水洗淨,一同放入湯鍋中燜爛。

2.青菜、雪裡蕻、薺菜洗淨,粳米淘洗乾淨。

3.將燜爛的板鴨、母雞經過剔骨取肉,切成丁。豬肉、胗、肝、火腿、冬筍均切成同樣的丁。

4.青菜莖與葉分開,分別切成細粒。

5.炒鍋置火上,加熟豬油100克燒熱,先放入菜莖煸炒至半熟,再放入菜葉煸炒2分鐘起鍋,裝入盤中晾開。

6.鍋上火,加入雞清湯24克,放入筍丁、雞丁、板鴨丁、胗丁、肉丁、蝦子等燒沸,再將粳米倒入鍋內燒沸,不停地攪拌,待鍋內湯水燒幹後,再鋪上薺萊和雪裡蕻,蓋好蓋,用小火燜約20分鐘,揭開鍋蓋,揀掉上面的薺菜和雪裡蕻,用飯鏟在飯上劃開,倒入熟豬油100克攪拌均勻即成。

除了吃得暖和,小寒時節,起居要重“三防”

1

防寒——要護頭

“寒性凝滯,寒性收引”。中醫認為,天氣寒冷,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小寒時節,保暖是第一要務。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節,尤其要注意頭部保暖,外出記得帶帽。因為頭部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並且頭為諸陽之會,所有的陽經都上達於頭部。

除頭部外,腹部保暖可以減少因寒冷造成的腹痛腹瀉等疾病,膝關節保暖也很重要,不宜為了追求美觀而過多暴露膝關節。腳部保暖除了穿厚實的鞋襪,還可以採用熱水泡腳的方法。

防燥——內服+外用

內服:除了多飲溫水之外,還應適量補充蛋白質及脂肪,如滋補湯品、牛奶、優酪乳、各類粥品,將水分“鎖住”。

外部保濕:可以使用加濕器。此外,還可以在暖氣片旁邊放置清水,或將乾淨的濕布放在暖氣片上。也可以使用噴壺在你覺得乾燥時或每隔2小時左右在屋內噴灑乾淨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還能除菌、添香。

防外感——常伸腰

小寒是風寒感冒多發的時節。除了注意保暖,還要多做肢體伸展運動,振奮陽氣,固表防感。此外,還可在每日洗臉後用雙手摩擦面部致生熱,可增強禦寒能力。

此外,小寒後天氣寒冷,適當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能夠增強身體禦寒能力。但小寒節氣的運動要注意適度。一是在日出後才開始鍛煉,二是準備活動必須要做。還須注意,運動不要練到大汗淋漓,鍛煉後要及時穿衣,避免寒邪侵襲。

通訊員 楊璞 揚子晚報記者 于丹丹,綜合養生中國微信內容編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