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老年人佩戴助聽器後也需要康復語言訓練

說到語訓, 大家的反應一般是聽力受損的兒童, 其實配戴助聽器後, 不止兒童, 老人以及成人都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語言康復訓練的, 只不過小孩子的語訓比較特殊也比較受到重視, 而成人的語訓一般就是對語言的一種適應性。

老年人佩戴助聽器後, 對助聽器的接受程度會有一個過程, 需要一段時間的語言訓練來使助聽器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一開始的時候不要太急於求成。 要知道, 助聽器在一開始的時候是並不能為您的聽力帶來最佳效果的, 該最佳的效果是慢慢形成的(達成的時間和個人的訓練有關,

通常是2個月到半年)。

語言是人類大腦的高級神經活動, 它的接受與認知是人的主動過程。 人在到達一定年齡以後, 聽神經和大腦聽覺中樞, 耳朵的聽毛細胞等聽覺器官功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個人退化的程度和個體差異有關, 但據統計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20%存在不同程度的耳聾)。

聽力損失以後, 如果在一段時間以內未經過積極的干預性治療(如佩戴助聽器鍛煉聽力等), 人的語言辨別能力會逐步下降。 另外, 再好的助聽器也只是一個輔聽裝置, 比不上人的真耳。 戴上助聽器後通過助聽器聽到的聲音和我們以前未聾時聽到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所以, 老年人佩戴助聽器後, 須經過一段時間的適當的語言訓練,

才能開發自己的綜合潛能, 克服佩戴助聽器早期聽覺不適和聽覺不習慣現象, 提高社會交流能力, 增強助聽效果, 我們稱此為“聽覺重建”的過程。

下面是老年人適應助聽器使之發揮最大效用的一些注意事項:

1. 首先要知道, 老年人戴助聽器後聽清每個字是困難的, 只要能聽與交流就可以, 而不必達到100%的言語識別率。 宜採用近距離(1M以內)放低語言聲的交流方式, 不要再照以前那樣吼, 要知道, 老年人現在戴著助聽器, 聽大聲可能會很不舒適。

2. 決心與耐心是取得良好助聽效果的保證。 開始的時候先在家中與家人面對面交談, 家人聲音應慢而清晰, 句子應簡單易懂, 並耐心、親切, 使老人感到溫暖。 當聽懂80%交談內容時,

可提高說話速度。 注意不要讓老人疲勞, 切忌長時間與老人交談。

3. 因助聽器的聲音和原來未戴時真耳聽到的聲間存在差異, 所以要適應一段時間才能適應佩戴助聽器以後的音質(老年人常用“不真”“收音機聲”“不好聽”來形容自己在佩戴助聽器以後的感受, 其實在排除助聽器本身的因素以外, 降低期望值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因為佩戴助聽器確實是老年人提高自己的聆聽能力, 與外界溝通與交流的唯一工具), 忌覺得不舒服以後硬戴。 建議開始時每天戴1~2小時, 然後逐步提高佩戴的時間, 3個月內逐漸遞增佩戴時間, 能聽清自己講話聲和室外聲後可以多和人交談, 直到整天戴用為止。

4. 老年人聾耳長期處於“安靜”狀態,

戴助聽器後一旦聽到外界各種聲音, 一時不能適應, 因此不宜一下子接觸聲大的環境, 要先在安靜環境下使用助聽器, 適應後再接觸雜訊環境, 同時要再次學會精神集中去聽想要聽的東西, 把要聽的東西從背景聲音中分開。 這裡要說到雙耳佩戴的好處, 雙耳佩戴可以提高人耳的“優先選擇”能力, 即在一堆不一樣的聲音中, 雙耳可以幫助人優先選擇聽自己想聽的聲音, 忽略自己不想聽的聲音。 該能力在嘈雜環境下對老年人聽清楚言語來說特別重要。

5. 初戴助聽器後聽自己的聲音比原來大了, 應每天自己練習朗讀, 學會控制自己說話聲音的大小。

6. 聽力下降時間越長, 在雜訊環境中聆聽語言的功能就缺失得越多,

需要再次學習這種能力。

7. 在和眾多人交談時, 只集中聽一位講話者的聲音, 並盡可能接近他, 不要因為要求與別人近距離交談而害羞。

8 老年性聾一般都屬於感音神經性耳聾。 而感音神經性耳聾都有一個特徵:時間的解析能力下降。 也就是說, 如果說話速度太快的話, 正常人能聽清楚談話, 而有感音神經性耳聾的人不能聽清楚。 該特徵對於老年性感音神經性耳聾反應特別明顯。 因此佩戴了助聽器以後, 家人切忌以為就萬事大吉了, 就可以加快對老年人談話的速度了, 實際上, 仍需慢慢講才能達到最佳聆聽效果。

9. 看電視和聽收音機。 有些老年人在買了新助聽器以後, 往往很快就會打開電視和收音機希望能夠迅速地聽清楚聲音, 然而往往只得了令人不快的後果。這是因為,看電視聽收音機對助聽器來說是一個很高的要求。大家可以想想,助聽器的信號本身就不是寬頻信號,已經經過了一次電聲變聲,電視機和收音機是第二次電聲變聲。兩次變聲對聲音的影響非同小可。再加上中間的距離,其間涉及到的雜訊,說話人的語音、語速和語調,和聽話的人不熟悉等,因此,要想戴了助聽器後能聽好電視,首先,必須佩戴一個功能較好的助聽器,其次,老年人宜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再去聽電臺與電視臺的播音,起初的時候聽語速比較慢的、老年人比較容易聽懂的聲音去練習看電視,然後逐步過渡到其它節目。

10. 老年人在交流的時候,宜把聽力、理解力、注意力、興趣以及視覺所得的訊息全部整合起來,以充分發揮大腦皮層潛能。

綜上所述,老年人佩戴助聽器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要經過從簡單到複雜,從安靜到嘈雜,從近到遠的言語訓練,才能讓所驗配的助聽器達到最佳的效果。

然而往往只得了令人不快的後果。這是因為,看電視聽收音機對助聽器來說是一個很高的要求。大家可以想想,助聽器的信號本身就不是寬頻信號,已經經過了一次電聲變聲,電視機和收音機是第二次電聲變聲。兩次變聲對聲音的影響非同小可。再加上中間的距離,其間涉及到的雜訊,說話人的語音、語速和語調,和聽話的人不熟悉等,因此,要想戴了助聽器後能聽好電視,首先,必須佩戴一個功能較好的助聽器,其次,老年人宜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再去聽電臺與電視臺的播音,起初的時候聽語速比較慢的、老年人比較容易聽懂的聲音去練習看電視,然後逐步過渡到其它節目。

10. 老年人在交流的時候,宜把聽力、理解力、注意力、興趣以及視覺所得的訊息全部整合起來,以充分發揮大腦皮層潛能。

綜上所述,老年人佩戴助聽器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要經過從簡單到複雜,從安靜到嘈雜,從近到遠的言語訓練,才能讓所驗配的助聽器達到最佳的效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