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每天泡水喝,一家三口肝衰竭!這種常見藥材可不能隨便吃!

每個中國人從小到大一定聽過很多版本的偏方:生吃蛇膽能明目、吃何首烏可以讓頭髮變黑、生薑能治凍瘡……偶爾試用過的小偏方也許真的幫過我們的忙, 可就因這所謂的“偏方”, 讓何先生一家三口肝衰竭!

何首烏泡水喝, 一家三口都傷了肝

浙江兩位夫妻病人, 今年還不到50歲, 最早被送到醫院的, 是丈夫陳先生, “他一送來就是很典型的急性肝衰竭症狀。 ”接診醫生說, 陳先生眼睛都發黃了, 這是黃疸的表現, 還有發熱、乏力、出血的現象, 陳先生的肝臟是怎麼出問題的?醫生一問就清楚了——他喝了半個月何首烏泡的水。

“何首烏還挺有效果的, 你看看我的頭髮現在這麼亮黑的, 以前都沒光澤的”, 陳先生說, “我老婆女兒都喝啊, 我看她們都沒什麼問題。 ”

醫生趕緊為陳先生的老婆孩子做了檢查, 不出所料, 一家三口都是同樣的毛病, 而他的老婆肝損傷也很嚴重,

需要住院治療, “還好女兒的損傷情況比較輕, 只要停吃何首烏, 慢慢能好。 ”

通過血液與肝臟淨化排毒治療, 陳先生和他老婆才得以恢復。

黑髮聖物, 為何會導致肝衰竭?

提到何首烏黑髮, 南昌大學二附院中醫科主任中醫師李維旭就說:“這個偏方千萬別亂用。

何首烏有一定治療白髮的作用, 常被用來治療白髮, 但人們對其肝毒性知之甚少, 常見引起肝損傷病例。 在藥物肝損害病例資料庫中, 何首烏致肝損害病例數在所有中藥中排第一位。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 何首烏有補益精血、補肝腎、解毒、潤腸通便, 以及烏髮等特殊功用, 所以過去曾被用作滋補類藥物。 但近期一些監測資料和文獻顯示, 口服何首烏及其製劑有引起肝損傷的風險, 尤其當超劑量、長期服用時, 這種風險會增加, 生何首烏較制何首烏更易導致肝損傷, 嚴重者可出現肝衰竭導致死亡。

李維旭介紹, 即使是醫院開具的何首烏, 醫生都會反復要求患者在服用時, 要嚴格按說明書服用, 注意避免同時服用其他藥品。

服藥期間不要隨意自行服食何首烏等中藥, 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具有相應批准文號的產品。 發現肝生化指標異常或出現其他不良臨床表現時, 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除了何首烏, 這些中藥也要當心!

生活中有人認為, 中藥完全無毒副作用,

甚至當成保健品濫用, 其實用錯中藥很危險。 生活中, 以下三種藥物看似常見, 但需尤其注意其傷肝問題。

1. 番瀉葉

出現便秘, 許多患者會自行選擇番瀉葉來治療。 番瀉葉確實有不錯的瀉下作用, 但更適合急性便秘, 且一般用量5~6克即可。 如果長期過量服用, 它在腸道內代謝的蒽酮類似活性產物, 易傷害肝臟。

2. 艾葉

中醫認為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等作用。 有些患者會用艾葉茶或艾附暖宮丸等中成藥來治療痛經, 但不能長期、大量使用, 甚至服用它來預防疾病。

研究發現, 艾葉中含有的一些揮發油或水溶性物質, 長期服用可以對肝臟造成損傷, 嚴重時甚至出現肝硬化等疾病。 一般建議的是, 宜在經前3~5天開始服藥。 連服1周,若症狀仍未緩解,應馬上停藥就醫。

3. 苦參

苦參可以清熱燥濕,有些患者會長期自行服用苦參片,來自行治療濕疹與慢性陰道炎。但要注意的是,苦參片僅適用於濕熱蘊蓄下焦所致的陰道炎與濕疹,擅自服用可能耽誤病情,甚至過量而傷肝。遵醫囑長期服用的患者,應定期複查,一旦出現肝臟問題,要馬上停藥,必要時採取相應治療措施。

4. 白果

白果是銀杏樹的果實,有潤肺、止咳、平喘的功效。有些老年哮喘患者,會喜歡撿路邊的白果泡茶喝。但未經炮製的白果核仁中還含有銀杏酸、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過量服用易導致腹脹,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肝中毒等問題。5歲以下兒童禁吃。易出血和身體虛寒者也不宜用白果。

來源 |錢江晚報、佛山老友記

責編 | Yao

禪城食藥監局微信團隊編輯

禪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長按二維碼關注,發現更多資訊和驚喜

連服1周,若症狀仍未緩解,應馬上停藥就醫。

3. 苦參

苦參可以清熱燥濕,有些患者會長期自行服用苦參片,來自行治療濕疹與慢性陰道炎。但要注意的是,苦參片僅適用於濕熱蘊蓄下焦所致的陰道炎與濕疹,擅自服用可能耽誤病情,甚至過量而傷肝。遵醫囑長期服用的患者,應定期複查,一旦出現肝臟問題,要馬上停藥,必要時採取相應治療措施。

4. 白果

白果是銀杏樹的果實,有潤肺、止咳、平喘的功效。有些老年哮喘患者,會喜歡撿路邊的白果泡茶喝。但未經炮製的白果核仁中還含有銀杏酸、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過量服用易導致腹脹,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肝中毒等問題。5歲以下兒童禁吃。易出血和身體虛寒者也不宜用白果。

來源 |錢江晚報、佛山老友記

責編 | Yao

禪城食藥監局微信團隊編輯

禪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長按二維碼關注,發現更多資訊和驚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