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門頭溝19條新政發力“高精尖”!企業落戶可獲數百萬啟動資金

1月2日,

門頭溝區委、區政府發佈

“高精尖”產業發展的“高精尖19條”,

吹響了門頭溝區“高精尖”產業集聚發展的新號角。

曾經的一般加工製造業基地, 正在快速提升為京西積體電路設計、工業機器人、3D列印、生物醫藥等“高精尖”產業聚集區, 京西創客工廠、德山M-LAB、利德衡綠創空間、洪源智造工坊等一批眾創空間脫穎而出。

醫藥健康已成為門頭溝的三大支撐產業之一

曾經基礎設施落後、道路建設遲緩、環境建設欠帳較多的經濟開發區, 按照花園型新城標準, 精心設計園區“三河一帶”景觀提升方案, 正在快速轉變為花木扶疏掩映、湖泊風光照映的京西生態科技園。

曾經產業培育體系缺乏、產業定位不明、轉型發展動力不足的弱質園區, “一主三輔”的產業定位已經明確, “‘創新創業門頭溝’行動計畫”、“門創30條”相繼發佈, 京西互聯網+創投基金等一批創投基金發起設立,

創客咖啡、創客學院、創客農場等連袂亮相, 北方工業大學—易萊特IC協同創新中心等校企共建創新中心紛湧出現, 京西“雙創高地”已呼之欲出。

在門頭溝區委、區政府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全力培育“高精尖”產業的部署推進下, 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已成為京西創新創業的新熱土、門頭溝區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高精尖19條主要內容

“高精尖19條”包含了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精准支持“高精尖”企業、精准支持“高精尖”人才、精准建設“高精尖”產業服務平臺等四大類政策, 針對解決“高精尖”企業融資需求、企業研發中心建設、科技研發專案推進、產品行銷等一攬子問題。

長安街旁、永定河畔、山水相間, 距中關村核心區半小時圈, 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就坐落在其中。

門頭溝科技園前身為1992年創辦的石龍經濟開發區, 2012年成為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 近年來, 門頭溝區委、區政府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有效吸引了一批“高精尖”企業和高端人才在門頭溝科技園聚集發展,

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新契機。

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現已彙聚了百餘家高新技術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快速集聚。 2015年至今, 園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1家, 是1992-2014年22年高新技術企業總和的1.17倍。 2017年園區新增和眾視野、凝華科技等“瞪羚企業”33家,

同比增長37.5%;三雄科技、九發藥業等7家企業入選“展翼企業”名單, 園區企業專利授權數76件, 同比增長46.2%, 企業創新能力顯著增長。

——優勢企業蜂聚型發展。 積體電路設計、工業機器人、3D列印、無人機、互聯網、生物醫藥等符合全市發展方向的“高精尖”企業快速落地, 園區發展動能正在深刻改變。 除精雕科技等知名存量企業外, 在互聯網領域已集聚了以芯盾時代、江泰保險、智慧雲測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科技企業, 在智慧製造領域集聚了以遨博科技、九星智元等為代表的智慧型機器人研發企業, 以七芯中創、易萊特科技、北斗時空等為代表的積體電路設計企業, 以夏禾科技等為代表的現代顯示材料技術企業, 在醫藥研發領域集聚了以沙東生物、蘭岩科技等為代表的醫藥和醫療器械企業, 全力打造“高精尖”產業結構雛形初現。

——高新技術企業收入迅猛增長。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由2014年的103.9億元,一路增長至2016年的174.5億元,年增長率為34%。2017年1-10月,園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155.5億元,同比增長40.7%;實繳稅費總額10.6億元,同比增長23.9%;內部日常研發經費支出10.0億元,同比增長126.7%;技術收入23.4億元,同比增長101.8%,展示了趕超型園區高新技術企業收入快速發展、收入結構不斷優化的顯著特點。

——高端產業功能區指標增幅顯著。2017年1-10月,園區地均產出率82.3億元/平方公里,同比增長 40.7%;勞均產出率達到 100.1 萬元/人,同比增長 57.2%。9月底,園區已提前完成本年度市級績效考評任務。門頭溝區在煤炭資源型產業政策性關停後,依託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的政策優勢及發展空間,集聚發展“高精尖”產業,正在有效走出一條資源枯竭型城市創新發展、動能轉變的新道路。

大力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做好“騰籠換鳥”這篇大文章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及《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門頭溝區狠抓非首都功能疏解這個“牛鼻子”,在推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中有效實現了園區“騰籠換鳥”。

堅持疏解求發展。園區10餘家企業製造環節外遷,在津冀購地上千畝,計畫投資數十億元。精密機床研發企業精雕科技公司在廊坊、武清等地購地建廠21萬多平方米,已完成投資6.2億元,3000名產業工人已經轉移到津冀生產基地,企業產能實現了翻番。北京大源非織造布公司蘇州生產基地建成投產,凝華科技公司固安生產基地建成,東方博特公司將園區水泥檢測設備生產線轉移到河北邯鄲後,增建了糠醛溶劑廠。製造環節的外遷降低了園區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了效益,也為產業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提質增效換乾坤。在製造環節外遷的同時,門頭溝園區存量土地提質增效,高標準建設了一批總部型企業、創新型企業落地載體。目前已投入運營的總部大廈6個,共23.5萬平方米,在建總部大廈包括東方博特、三聚裕進、思源科技以及石龍三期總部企業基地,總建築規模約26.1萬平方米。目前門頭溝園大學科技園組團、石龍五期組團、長安街西延線S1線總部基地組團等多個組團正在快速建設,羚銳藥業、東西分析、立思辰科技等存量土地再度被盤活利用,存量廠房改造快速啟動,有效破解了企業落地的土地制約,為更多“高精尖”企業入駐發展提供了充足空間。

厚植引鳳“梧桐樹”。為適應各類創新創業企業發展需求,園區積極建設眾創空間及多種“雙創”服務平臺,推出了“辦公+社交+輔導+投資+政府服務”模式的眾創空間服務體系。目前已經建成以京西創客工廠、洪源廣業智造工坊、悅創中心為載體的互聯網、智慧製造類企業眾創空間,以德山M-Lab為載體的醫藥研發企業眾創空間,以及以利德衡綠創空間為載體的節能環保企業眾創空間,正在通過廠房改造方式建設的智慧型機器人眾創空間等正有序推進,創客藝術中心、創客文化中心、創客展示中心、創客咖啡、創客書院等精彩紛呈,曾經的一般性加工製造基地正在向一流雙創基地躍升。

廣引創新“金鳳凰”。園區積極圍繞總部企業和“一主三輔”產業定位開展招商引資,集聚發展“高精尖”產業的新風向正在形成。近兩年來,園區新登記註冊企業1600餘家,註冊資金450多億元,其中億元以上的企業97家,通過驗收的樓宇空間已接近滿租。園區大力宣傳產業促進政策,積極招引知名企業在我區設立子公司,一批央企、知名民營企業二三級公司在園區成功落地,中鐵建、國家電投、航太科工、新興際華、中民投等大中型企業紛紛在我區設立子分公司。

門頭溝確定了以互聯網產業為核心,以智慧製造、醫療健康、節能環保三大產業為支撐的“一主三輔”全新產業體系

精准出臺營商政策全力打造“高精尖”產業結構

門頭溝區委、區政府始終圍繞區域功能定位,著眼於“綠色發展,轉型升級”,聚集生態建設、文旅休閒、科技創新三大功能,針對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集聚發展“高精尖”產業的現實需求,精准出臺一系列產業促進政策,有效營造了“高精尖”企業集聚發展的優越環境。

近年來門頭溝推出一系列扶持“高精尖”產業的相關政策,努力將門頭溝科技園打造成京西雙創政策高地

聚焦創新創業,出臺“門創30條”。2015年9月,門頭溝區委、區政府出臺鼓勵創新創業和產業發展的30條政策,簡稱“門創30條”。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確定了以互聯網為主,以智慧製造、醫藥健康、節能環保為輔的“一主三輔”產業定位。“一主三輔”產業定位的確定、“門創30條”的制定實施,使園區建設進入了新時期。2017年門頭溝科技園相繼組織開展智慧財產權獎勵、創新創業企業房租補貼、貸款貼息、上市獎勵、科研專案補貼、創業服務補貼等8個產業政策專案,年內發放補貼資金超過1.9億元,“門創30條”己成為門頭溝區助推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

助躍創新“死亡谷”,成立創投基金。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積極組織企業申請市級創新資金支援,2017年組織申報17項市級項目,幫助53家企業獲得市級產業政策資金支援3000余萬、國家級智慧型機器人專項研發經費超過1億元。為幫助創新創業企業度過研發期有投入無產出、有支出無收入的“死亡谷”,門頭溝區政府通過政府引導資金支持,相繼設立了京西互聯網+創投基金、京西醫藥產業投資基金、京西大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會、京西華軟智慧製造產業投資基金等4支創投基金,維艱科技、德利歐、弗德里希、華之傑、澤聲科技等多個專案通過投委會決議,股權投資基金在科技產業培育中的積極作用正逐步顯現。

前瞻性佈局,發佈“高精尖19條”。2018年1月2日,門頭溝區委區政府先手布棋,正式發佈精准支援“高精尖”企業、支持力度空前的新政策——《關於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精准支持“高精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高精尖19條”)。“高精尖19條”包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精准支持“高精尖”企業、精准支持“高精尖”人才、精准建設“高精尖”產業服務平臺等四大類政策,針對“高精尖”企業融資需求、企業研發中心建設、科技研發專案推進、產品行銷等一攬子問題,出臺了19條專門政策。

按照“高精尖19條”要求:

區政府積極出資設立京西高精尖產業精准投資基金,對“高精尖”企業提供活期存款利率貸款服務;

設立京西文化科技融資擔保公司,為“高精尖”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

對“高精尖”企業提供連續三年全額房租補貼、80%貸款貼息;

對成長型“高精尖”企業提供不超過300萬元的啟動資金,領軍人才企業提供不超過500萬元的啟動資金;

對“高精尖”企業研發中心提供不超過500萬元的專項補貼,並可按照“一企一策”原則量身製作支持方案。

區委區政府成立高精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把引進、服務高精尖企業列入各鎮街考核加分項,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發展顧問委員會同時成立。門頭溝區正在前所未有的決心和熱情,吸引、集聚、服務“高精尖”企業!

瞄準未來風口,全力打造一流科技園。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聚集人工智慧、智慧製造等“高精尖”產業重點,積極佈局智慧型機器人、精密機床、3D列印、積體電路設計等相關產業,積極建設中關村人工智慧科技園。人工智慧科技園規劃用地54.87公頃,其中產業用地面積22.22公頃,建築面積59.62萬平方米,由中關村發展集團與門頭溝區政府合資成立的中關村京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統籌規劃建設和園區運營。計畫於2018年中完成土地一級開發,啟動一批科技載體、研究院及重點人工智慧技術產業化項目研發工作。未來將結合首都西部綜合服務區功能定位,加快“五水聯動”生態園區建設步伐,以“高精尖”企業為引領,努力打造與中關村科學城相互呼應、融合的京西科技創新中心區域,使之成為中關村全球資本鏈、園區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核心節點之一。

努力營造“雙創”人文氛圍集聚服務創新創業人才

吸引“高精尖”企業,關鍵是吸引高端科技人才;服務科技企業,關鍵是服務好科技人才。門頭溝區委區政府始終牢記“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努力營造“雙創”人文氛圍,努力集聚服務創新創業人才這一“最革命、最能動”的創新要素。

精准服務,精細服務。區委區政府領導日常聯絡創新創業人才,從人才需求出發謀劃出臺充滿人文關懷的暖心政策和激勵舉措。為解決園區企業“引人”問題,園區搭建起校企合作招聘平臺,2017年10月以來分別在北方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多所大學舉辦園區企業系列招聘活動,為園區43家企業解決400餘個崗位空缺。積極組織“千海高”人才申報工作,一批博碩士人才、海外留學歸國人才到園區集聚。組建園區科協、園區企業協會,服務科技人才有了組織依託。組織開展高端領軍人才高級工程師直通車評審推薦工作,精心籌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為科技企業開展APEC商務卡、外國人永久居留、員工工作居住證等服務工作。積極做好企業員工的生活保障,解決科技企業人才的子女入學、交通、住房等各方面困難,開通多條創業大巴線路,大力度建設人才公寓,讓科技人才在門頭溝區安心工作生活。

啟動創新因數,營造“雙創”氛圍。2017年9月,門頭溝區首次與石景山區連袂舉辦了以“雙創促升級,壯大新動能”為主題、為期5天的系列創新創業周活動,包括創新論壇、項目路演、中外文創聯展、主題成果展等在內的八大活動,創新模式、創業內容豐富多彩。採用“政府+企業”模式,集中優勢資源高質效推動雙創活動開展,吸引園區內外十五家舉辦單位籌備策劃,吸納德國專家、紐西蘭企業積極參與,帶來域外雙創新理念和新實踐。園區組織開展企業家“多彩京西行”系列活動,分批次組織積體電路設計、投資金融、工業機器人等行業的企業家參觀門頭溝區山水風光,深入交流產業發展意見和未來思路;多次舉辦了各類沙龍、創業論壇、政策宣講活動,設立矽谷創新中心對接矽谷創新項目,僅2017年即有三批次矽谷創新企業家來園區專項對接落地。

黨建引領,堅守正確方向。園區建設了一批功能齊全的黨群服務中心,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有場所有經費有人員,實現党建工作全覆蓋。對非公企業黨組織負責人、党群工作者的紅色根據地現場教學取得了良好成效,園區馬克思主義讀書會成為最吸引非公企業年輕員工的讀書組織。區領導定期聽取所聯繫的1-2名高層次人才意見,隨著一系列暖心政策的實施,門頭溝已成為留得住“高精尖”人才的魅力城市。

隨著科技企業集聚發展,一批符合“高精尖”經濟結構的優秀人才在門頭溝區集聚發展。1月2日,由著名科學家倪光南院士領銜、知名企業家、科學家組成的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發展顧問委員會正式成立,並召開首次會議,為區域“高精尖”產業發展出謀劃策。2017年園區共引進博碩士上百人,“千海高”人才認定實現新突破,海外留學歸國人員達40余人,留學歸國人員創辦企業十幾家,首家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參與設立的企業夏禾科技在園區落地,京西人才聚集新高地逐步顯現。

打造美麗的園區環境裝靚成長型生態涵養新城

為了打造生態環境一流的科技園區,門頭溝區始終堅守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在大力度推進全區生態景觀建設的同時,著力推進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景觀提升工程,園區景觀環境煥然一新。

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景觀提升工程以水為魂、以路為脊、以文化境、點面結合,將永定河的波光、定都閣的夕照、中央生態公園的綠色融為一體,通過道路景觀提升、城市綠廊建設,一個花木扶疏、山水交融的花園式園區已經呼之欲出。2018年西峰寺河邊科技傳媒藝術區改造即將動工,石龍科技公園、綠海運動公園等將全面開工。九萬里風鵬正舉,在門頭溝區全力打造“高精尖”經濟結構政策勁風吹舞下,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作為發展“高精尖”產業的主力軍,以拼搏為美,向行動致敬,正在譜寫銳意進取的新篇章。

梧桐成蔭,群風來儀。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背靠歷史悠久、聲聞遐邇的潭柘寺,登臨定都閣紫禁城風光盡收眼底;面臨北京的永定母親河,行走在水光輝映、花鳥相接的永定河畔,猶如置身江南水鄉;地處華北第一高峰靈山、北京植被最豐富的第一高峰百花山、與香山遙相呼應的金頂妙峰山“三山”擁抱的首都西部,是首都西部得天獨厚的天然生態涵養地,也是“雙創”活躍、“高精尖”產業方興未艾、蓬勃發展的新“熱土”。隨著門頭溝區“高精尖19條”的發佈,優越的營商政策,必將吸引“高精尖”企業集聚發展;溫暖的人文關懷,必將吸引“高精尖”人才駐足興業;美麗的山水風光、豐碩的科技成果,必將裝靚這座首都西部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濱水新城!

全力打造“高精尖”產業結構雛形初現。

——高新技術企業收入迅猛增長。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由2014年的103.9億元,一路增長至2016年的174.5億元,年增長率為34%。2017年1-10月,園區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155.5億元,同比增長40.7%;實繳稅費總額10.6億元,同比增長23.9%;內部日常研發經費支出10.0億元,同比增長126.7%;技術收入23.4億元,同比增長101.8%,展示了趕超型園區高新技術企業收入快速發展、收入結構不斷優化的顯著特點。

——高端產業功能區指標增幅顯著。2017年1-10月,園區地均產出率82.3億元/平方公里,同比增長 40.7%;勞均產出率達到 100.1 萬元/人,同比增長 57.2%。9月底,園區已提前完成本年度市級績效考評任務。門頭溝區在煤炭資源型產業政策性關停後,依託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的政策優勢及發展空間,集聚發展“高精尖”產業,正在有效走出一條資源枯竭型城市創新發展、動能轉變的新道路。

大力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做好“騰籠換鳥”這篇大文章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及《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門頭溝區狠抓非首都功能疏解這個“牛鼻子”,在推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中有效實現了園區“騰籠換鳥”。

堅持疏解求發展。園區10餘家企業製造環節外遷,在津冀購地上千畝,計畫投資數十億元。精密機床研發企業精雕科技公司在廊坊、武清等地購地建廠21萬多平方米,已完成投資6.2億元,3000名產業工人已經轉移到津冀生產基地,企業產能實現了翻番。北京大源非織造布公司蘇州生產基地建成投產,凝華科技公司固安生產基地建成,東方博特公司將園區水泥檢測設備生產線轉移到河北邯鄲後,增建了糠醛溶劑廠。製造環節的外遷降低了園區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了效益,也為產業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提質增效換乾坤。在製造環節外遷的同時,門頭溝園區存量土地提質增效,高標準建設了一批總部型企業、創新型企業落地載體。目前已投入運營的總部大廈6個,共23.5萬平方米,在建總部大廈包括東方博特、三聚裕進、思源科技以及石龍三期總部企業基地,總建築規模約26.1萬平方米。目前門頭溝園大學科技園組團、石龍五期組團、長安街西延線S1線總部基地組團等多個組團正在快速建設,羚銳藥業、東西分析、立思辰科技等存量土地再度被盤活利用,存量廠房改造快速啟動,有效破解了企業落地的土地制約,為更多“高精尖”企業入駐發展提供了充足空間。

厚植引鳳“梧桐樹”。為適應各類創新創業企業發展需求,園區積極建設眾創空間及多種“雙創”服務平臺,推出了“辦公+社交+輔導+投資+政府服務”模式的眾創空間服務體系。目前已經建成以京西創客工廠、洪源廣業智造工坊、悅創中心為載體的互聯網、智慧製造類企業眾創空間,以德山M-Lab為載體的醫藥研發企業眾創空間,以及以利德衡綠創空間為載體的節能環保企業眾創空間,正在通過廠房改造方式建設的智慧型機器人眾創空間等正有序推進,創客藝術中心、創客文化中心、創客展示中心、創客咖啡、創客書院等精彩紛呈,曾經的一般性加工製造基地正在向一流雙創基地躍升。

廣引創新“金鳳凰”。園區積極圍繞總部企業和“一主三輔”產業定位開展招商引資,集聚發展“高精尖”產業的新風向正在形成。近兩年來,園區新登記註冊企業1600餘家,註冊資金450多億元,其中億元以上的企業97家,通過驗收的樓宇空間已接近滿租。園區大力宣傳產業促進政策,積極招引知名企業在我區設立子公司,一批央企、知名民營企業二三級公司在園區成功落地,中鐵建、國家電投、航太科工、新興際華、中民投等大中型企業紛紛在我區設立子分公司。

門頭溝確定了以互聯網產業為核心,以智慧製造、醫療健康、節能環保三大產業為支撐的“一主三輔”全新產業體系

精准出臺營商政策全力打造“高精尖”產業結構

門頭溝區委、區政府始終圍繞區域功能定位,著眼於“綠色發展,轉型升級”,聚集生態建設、文旅休閒、科技創新三大功能,針對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集聚發展“高精尖”產業的現實需求,精准出臺一系列產業促進政策,有效營造了“高精尖”企業集聚發展的優越環境。

近年來門頭溝推出一系列扶持“高精尖”產業的相關政策,努力將門頭溝科技園打造成京西雙創政策高地

聚焦創新創業,出臺“門創30條”。2015年9月,門頭溝區委、區政府出臺鼓勵創新創業和產業發展的30條政策,簡稱“門創30條”。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確定了以互聯網為主,以智慧製造、醫藥健康、節能環保為輔的“一主三輔”產業定位。“一主三輔”產業定位的確定、“門創30條”的制定實施,使園區建設進入了新時期。2017年門頭溝科技園相繼組織開展智慧財產權獎勵、創新創業企業房租補貼、貸款貼息、上市獎勵、科研專案補貼、創業服務補貼等8個產業政策專案,年內發放補貼資金超過1.9億元,“門創30條”己成為門頭溝區助推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動力。

助躍創新“死亡谷”,成立創投基金。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積極組織企業申請市級創新資金支援,2017年組織申報17項市級項目,幫助53家企業獲得市級產業政策資金支援3000余萬、國家級智慧型機器人專項研發經費超過1億元。為幫助創新創業企業度過研發期有投入無產出、有支出無收入的“死亡谷”,門頭溝區政府通過政府引導資金支持,相繼設立了京西互聯網+創投基金、京西醫藥產業投資基金、京西大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會、京西華軟智慧製造產業投資基金等4支創投基金,維艱科技、德利歐、弗德里希、華之傑、澤聲科技等多個專案通過投委會決議,股權投資基金在科技產業培育中的積極作用正逐步顯現。

前瞻性佈局,發佈“高精尖19條”。2018年1月2日,門頭溝區委區政府先手布棋,正式發佈精准支援“高精尖”企業、支持力度空前的新政策——《關於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精准支持“高精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高精尖19條”)。“高精尖19條”包含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精准支持“高精尖”企業、精准支持“高精尖”人才、精准建設“高精尖”產業服務平臺等四大類政策,針對“高精尖”企業融資需求、企業研發中心建設、科技研發專案推進、產品行銷等一攬子問題,出臺了19條專門政策。

按照“高精尖19條”要求:

區政府積極出資設立京西高精尖產業精准投資基金,對“高精尖”企業提供活期存款利率貸款服務;

設立京西文化科技融資擔保公司,為“高精尖”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

對“高精尖”企業提供連續三年全額房租補貼、80%貸款貼息;

對成長型“高精尖”企業提供不超過300萬元的啟動資金,領軍人才企業提供不超過500萬元的啟動資金;

對“高精尖”企業研發中心提供不超過500萬元的專項補貼,並可按照“一企一策”原則量身製作支持方案。

區委區政府成立高精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把引進、服務高精尖企業列入各鎮街考核加分項,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發展顧問委員會同時成立。門頭溝區正在前所未有的決心和熱情,吸引、集聚、服務“高精尖”企業!

瞄準未來風口,全力打造一流科技園。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聚集人工智慧、智慧製造等“高精尖”產業重點,積極佈局智慧型機器人、精密機床、3D列印、積體電路設計等相關產業,積極建設中關村人工智慧科技園。人工智慧科技園規劃用地54.87公頃,其中產業用地面積22.22公頃,建築面積59.62萬平方米,由中關村發展集團與門頭溝區政府合資成立的中關村京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統籌規劃建設和園區運營。計畫於2018年中完成土地一級開發,啟動一批科技載體、研究院及重點人工智慧技術產業化項目研發工作。未來將結合首都西部綜合服務區功能定位,加快“五水聯動”生態園區建設步伐,以“高精尖”企業為引領,努力打造與中關村科學城相互呼應、融合的京西科技創新中心區域,使之成為中關村全球資本鏈、園區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核心節點之一。

努力營造“雙創”人文氛圍集聚服務創新創業人才

吸引“高精尖”企業,關鍵是吸引高端科技人才;服務科技企業,關鍵是服務好科技人才。門頭溝區委區政府始終牢記“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努力營造“雙創”人文氛圍,努力集聚服務創新創業人才這一“最革命、最能動”的創新要素。

精准服務,精細服務。區委區政府領導日常聯絡創新創業人才,從人才需求出發謀劃出臺充滿人文關懷的暖心政策和激勵舉措。為解決園區企業“引人”問題,園區搭建起校企合作招聘平臺,2017年10月以來分別在北方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多所大學舉辦園區企業系列招聘活動,為園區43家企業解決400餘個崗位空缺。積極組織“千海高”人才申報工作,一批博碩士人才、海外留學歸國人才到園區集聚。組建園區科協、園區企業協會,服務科技人才有了組織依託。組織開展高端領軍人才高級工程師直通車評審推薦工作,精心籌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為科技企業開展APEC商務卡、外國人永久居留、員工工作居住證等服務工作。積極做好企業員工的生活保障,解決科技企業人才的子女入學、交通、住房等各方面困難,開通多條創業大巴線路,大力度建設人才公寓,讓科技人才在門頭溝區安心工作生活。

啟動創新因數,營造“雙創”氛圍。2017年9月,門頭溝區首次與石景山區連袂舉辦了以“雙創促升級,壯大新動能”為主題、為期5天的系列創新創業周活動,包括創新論壇、項目路演、中外文創聯展、主題成果展等在內的八大活動,創新模式、創業內容豐富多彩。採用“政府+企業”模式,集中優勢資源高質效推動雙創活動開展,吸引園區內外十五家舉辦單位籌備策劃,吸納德國專家、紐西蘭企業積極參與,帶來域外雙創新理念和新實踐。園區組織開展企業家“多彩京西行”系列活動,分批次組織積體電路設計、投資金融、工業機器人等行業的企業家參觀門頭溝區山水風光,深入交流產業發展意見和未來思路;多次舉辦了各類沙龍、創業論壇、政策宣講活動,設立矽谷創新中心對接矽谷創新項目,僅2017年即有三批次矽谷創新企業家來園區專項對接落地。

黨建引領,堅守正確方向。園區建設了一批功能齊全的黨群服務中心,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有場所有經費有人員,實現党建工作全覆蓋。對非公企業黨組織負責人、党群工作者的紅色根據地現場教學取得了良好成效,園區馬克思主義讀書會成為最吸引非公企業年輕員工的讀書組織。區領導定期聽取所聯繫的1-2名高層次人才意見,隨著一系列暖心政策的實施,門頭溝已成為留得住“高精尖”人才的魅力城市。

隨著科技企業集聚發展,一批符合“高精尖”經濟結構的優秀人才在門頭溝區集聚發展。1月2日,由著名科學家倪光南院士領銜、知名企業家、科學家組成的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發展顧問委員會正式成立,並召開首次會議,為區域“高精尖”產業發展出謀劃策。2017年園區共引進博碩士上百人,“千海高”人才認定實現新突破,海外留學歸國人員達40余人,留學歸國人員創辦企業十幾家,首家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參與設立的企業夏禾科技在園區落地,京西人才聚集新高地逐步顯現。

打造美麗的園區環境裝靚成長型生態涵養新城

為了打造生態環境一流的科技園區,門頭溝區始終堅守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在大力度推進全區生態景觀建設的同時,著力推進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景觀提升工程,園區景觀環境煥然一新。

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景觀提升工程以水為魂、以路為脊、以文化境、點面結合,將永定河的波光、定都閣的夕照、中央生態公園的綠色融為一體,通過道路景觀提升、城市綠廊建設,一個花木扶疏、山水交融的花園式園區已經呼之欲出。2018年西峰寺河邊科技傳媒藝術區改造即將動工,石龍科技公園、綠海運動公園等將全面開工。九萬里風鵬正舉,在門頭溝區全力打造“高精尖”經濟結構政策勁風吹舞下,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作為發展“高精尖”產業的主力軍,以拼搏為美,向行動致敬,正在譜寫銳意進取的新篇章。

梧桐成蔭,群風來儀。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背靠歷史悠久、聲聞遐邇的潭柘寺,登臨定都閣紫禁城風光盡收眼底;面臨北京的永定母親河,行走在水光輝映、花鳥相接的永定河畔,猶如置身江南水鄉;地處華北第一高峰靈山、北京植被最豐富的第一高峰百花山、與香山遙相呼應的金頂妙峰山“三山”擁抱的首都西部,是首都西部得天獨厚的天然生態涵養地,也是“雙創”活躍、“高精尖”產業方興未艾、蓬勃發展的新“熱土”。隨著門頭溝區“高精尖19條”的發佈,優越的營商政策,必將吸引“高精尖”企業集聚發展;溫暖的人文關懷,必將吸引“高精尖”人才駐足興業;美麗的山水風光、豐碩的科技成果,必將裝靚這座首都西部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濱水新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