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節臨近 廈門商品交易、兼職刷信譽和貸款詐騙警情尤為突出

商品交易、兼職刷信譽、貸款詐騙,都屬於傳統詐騙方式,但騙子不斷翻新作案手法,仍有不少人因此被騙。 11日,廈門市反詐騙中心發佈緊急提醒,今年1月以來(1月1日至1月9日),全市詐騙警情同比去年明顯上升,且以這三類詐騙警情尤為突出。

商品交易

[案例]“定位”找手機被騙3200元

1月3日,市民劉女士想通過網路找丟失的手機,便與網路上一個“定位專家”取得聯繫。 對方要求她先繳交400元“定位費”。 劉女士立即付款。

收到錢後,對方發了一張“定點陣圖”給劉女士。 就在劉女士想趕往該“定位點”拿回手機時,“定位專家”稱手機信號消失,需重新“定位”,要收“定位費”800元,另外還要繳納2000元“勞務費”。

就這樣,劉女士分3次將3200元轉給對方後,仍然沒有拿到自己的手機。 劉女士才發現被騙並報警。

接警後,市反詐騙中心立即展開資金追查,最終成功在二級嫌疑帳戶將劉女士的3200元全額止付。

[分析]今年以來,全市接報商品交易詐騙警情48起,同比上升50.0%。 此類詐騙中,受害者以女性居多,占近6成,年齡集中在20歲至29歲,以公司職員為主。 警方提醒,要仔細甄別網上的購物資訊,不要輕信低價、折扣資訊,通過正規管道網購。

兼職刷信譽

[案例]本想刷單賺錢卻被騙千元

今年35歲的李女士1月2日收到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邀請李女士參與網店工作。

李女士遂添加對方QQ。 雙方溝通好合作事宜後,確定具體刷單流程為:嫌疑人發送產品連結給李女士,李女士點開連結並加入購物車,後截圖發送給嫌疑人,嫌疑人發付款二維碼給李女士掃描付款。

第一單時,李女士完成刷單100元的任務,順利拿到本金和5元“傭金”。 隨後,李女士選擇一次性刷10單的方式刷單。 這次,她刷完1000元後,對方沒有退還本金和支付傭金,而是不斷以“系統故障”“再刷一筆”為由,要求李女士再次刷單,李女士發現被騙並報警。

[分析]今年以來,兼職刷信譽警情共38起,同比上升171.4%。 此類詐騙中,受害者以女性居多,占近七成,年齡主要集中在20歲至25歲,以無業、自由職業者居多。 警方提醒,春節前後是各種打著兼職招工旗號詐騙的高發期,兼職刷單是不合法的。

貸款詐騙

[案例]急於貸款被騙7465元

1月3日,市民陳先生在網上登記了需要貸款的個人資訊,次日,他就接到一個自稱貸款業務員的電話,對方自稱與銀行有合作,可以幫陳先生在銀行內辦理貸款。

[分析]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共發生貸款詐騙31起,同比上升342.9%。 受害者以男性居多,占近八成,年齡集中在35歲至45歲,以無業、自由職業者、個體戶居多。 警方提醒,不要輕信網上發佈的貸款資訊,凡是以仲介費、包裝費、返點、保證金等名目事先收取費用的貸款都是詐騙。 (海西晨報記者陳小斌通訊員洪恒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