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蘇: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亟需放大"能人效應"

前不久記者在常州市一個村採訪,問該村支部書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怎樣?有沒有資產性收入?村集體有沒有發起建立合作社?這位村支書無奈地說,村裡沒啥集體經濟,沒有資產性收入,村集體也沒有建立合作社。 所以,什麼事也做不了。 事後記者瞭解到,這位元已60歲開外的村支書一直沒離開過農村,論種田,他是行家裡手,為人也不錯,就是缺少自己致富並帶領大家一起致富的能力,因此這個村的經濟一直比較薄弱。

習近平總書記在徐州賈汪區馬莊村考察時指出:“農村要發展好,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好班子和好帶頭人。

”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第一條要求就是產業興旺。 而產業興旺,需要思路開闊、有奉獻精神的班子和帶頭人,不僅自己能致富,更重要的是能夠開拓致富產業、帶動大家一起致富。

好的班子和帶頭人的作用非常大。 南京市高淳區固城鎮蔣山村毗鄰安徽宣城,以前因地處偏僻,發展一直落後,村裡的孩子上幼稚園都要跨省去宣城宣州區。 幾年前,多年在南京創業的何臘保把自己的企業交給女兒負責,回到村裡擔任黨支部書記,捐錢給村裡修橋鋪路。 由於他長期在城市工作,市場感覺敏銳,發現蘆筍一直是城市消費者比較喜歡的蔬菜,於是他兩次到盛產蘆筍的山東曹縣“偷師”,然後動員村民流轉土地,由村集體牽頭組建蘆筍種植合作社,全村2000畝土地逐步流轉,種了300畝大棚蘆筍和1000畝經濟林果。

村集體有了收入後,又投入到鄉村休閒旅遊業中,將全村27棟歷史建築都編號保護。 村裡還先後投資上千萬元,全面整治村莊環境,並開闢了一條固城湖水上遊覽線,將蔣山村和國際慢城、遊子山景區等串聯起來。 如今,蔣山村成為南京市最美鄉村,果蔬業、鄉村旅遊業穩步發展,村民收入連年提高。

農村並不缺少能幹的人,關鍵是要讓能人成為好的帶頭人,讓村“兩委”班子找到發揮作用的載體,而現階段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理想載體就是農民合作社。 農技專家趙亞夫在句容市戴莊村組建合作社時,一開始就堅持一條:讓村黨支部發起建立合作社,這樣能讓村班子更有凝聚力和號召力。

他認為,能當上村幹部的人,都是村裡的能人,關鍵是要讓這些能人有發揮作用的抓手,這個抓手就是合作社。 事實證明,趙亞夫的做法是正確的,如今,合作社公積金成為戴莊村集體主要收入來源,每年達一百二三十萬元,村集體固定資產超過1000萬元,已躋身茅山老區經濟強村第一方陣。

有了“帶頭人 合作社 村民”的運營機制,產業興旺的引擎才能發動。 常州市金壇區朱林鎮唐王村是經濟薄弱村,2014年,該村黨支部牽頭辦起農機合作社,三年來累計投入1500萬元,到201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每畝節約成本120元、畝增效益200元,入社農機手年收入8萬元,村集體經濟增收近30萬元,成功摘掉了貧困村帽子。

沭陽縣十字街道的17個村居黨支部牽頭成立了專業合作社,村支書帶頭流轉土地,低收入農戶以土地、人工或扶貧貸款等形式入股,聯手打造2000畝扶貧基地,收益按比例分紅,帶動了660戶低收入農戶共2500名貧困人口就業。 該街道以黨社聯建模式流轉的土地總面積達4300畝,4392名低收入農村人口脫了貧。

從前年開始,睢寧縣推出“黨支部 合作社”的升級版——整縣推進“合作社建在黨支部”,而且,為了激發黨員幹部的工作積極性,讓合作社不流於形式,睢寧縣規定,村集體牽頭成立的合作社,村幹部必須入股,所占股份不超過20%。 睢甯縣委副書記王敏說,只有占了股份,村幹部才會用心辦好合作社,才能真正起到帶頭人的作用。

去年3月,該縣雙溝鎮25個村同時行動,由村黨員幹部集資作為發起人,成立種植和糧食合作社。 鎮級成立監管部門,並成立農業服務公司確保合作社收益,走出一條村集體、村幹部、農民、農業服務公司多方共贏的道路。 紀灣村原是經濟薄弱村,黨組織軟弱渙散,通過辦合作社,去年村集體收入達到50多萬元,村集體為每人繳了20元合作醫療費。 村黨支部書記王計工說,合作社辦起來後,集體經濟壯大了,人心也凝聚起來了。

有了好班子、好的帶頭人,共同致富才不是一句空話。 睢寧縣雙溝鎮黨委副書記沈凱說,升級版的“黨支部 合作社”,明確姓“公”不姓“私”,受益最多的是村民。 各村合作社在發展規模化種養時,優先聘用有勞動能力的低收入戶,進行機械操作、田間管理、農具看護、村莊保潔等工作。 目前,雙溝鎮長期受聘的低收入戶有300多人,平均每人每年可獲得工資收入6000元。合作社成立前,全鎮各村集體平均收入僅2.3萬元,成立後一年,村均集體收入就達25萬元。(朱新法)

目前,雙溝鎮長期受聘的低收入戶有300多人,平均每人每年可獲得工資收入6000元。合作社成立前,全鎮各村集體平均收入僅2.3萬元,成立後一年,村均集體收入就達25萬元。(朱新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