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足以武裝一個中型國家的艦隊,被美國人拿核彈炸了兩回

眾所周知, 由於家大業大, 美軍向來是財大氣粗, 許多讓別的國家眼饞的裝備動不動就被送進垃圾場。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美軍在二戰結束後策劃的, 堪稱終極敗家的“十字路口”行動。 為什麼說這場行動是終極敗家呢, 因為在這場行動中美軍直接摧毀了能夠武裝一個中型國家的海軍艦隊, 而這次行動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原子彈對海面艦艇的毀傷效果。

只能說“壕無人性”!

停滿各種飛機的“飛機墳場”

原來, 在經過新墨西哥(首次核爆試驗)、廣島、長崎三次使用原子彈後, 美國在核武所產生的效果, 尤以對海上船艦帶來的衝擊力, 認知仍然有所不足。 趁二戰結束後和平重臨, 美國並沒有必要維持戰時大量軍艦運作, 而龐大開支亦構成一定壓力。 於是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部 決定動員海軍艦隻, 包括部分戰時從軸心國俘獲的戰艦作為試驗品,

組成所謂的幽靈艦隊, 並於1946年夏季實行試驗。

靶艦方面, 海軍一共揀選了95艘各種軍艦, 當中包括兩艘航空母艦、五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八艘潛艇、60艘各式登陸載具及運輸艦, 以及三艘駁船(其中不乏薩拉托加、長門、歐根親王、內華達等二戰名艦)。 為方便量度核爆破壞力如何隨距離遞減, 海軍將軍艦密集佈置, 而沒有重構現實下錨情況。

圖片來源於網路, 侵刪

整場核試中, 美國還在艦艇上放置了200只豬、60只豚鼠、204只山羊、5000只老鼠、200只小鼠, 以及帶有不同種類昆蟲的穀物, 用活體輻射實驗品, 測試生物在高輻射下的基因變異。

整個試驗分為兩部分, 一次空投核彈, 一次水下引爆。

第一次空投核彈

7月1日, 三架B29轟炸機於環礁半空投彈。 核彈順利在520尺高空引爆, 卻偏離目標1500-2000尺。 然而礁內船隻及其他裝備仍受到一定損害。 引爆造成的破壞如下:5艘船沉沒 (分別為前日本海軍輕巡洋艦酒匂號、美國海軍驅逐艦安德森號及林森號、以及海軍運輸艦卡萊爾號和吉列姆號 。 另外尚有: 22艘登陸艇因爆破衝力擱淺,

66艘船受到不同程度損害, 14架飛機被摧毀, 40架飛機受到不同程度損害。 而在距爆心1000碼內的實驗生物, 死亡率約為50%。 死亡率一直遞減至2000碼外, 大約5-15%。 核爆產生的衝擊波為生物即時死亡的主要因素, 然而強烈的輻射則在核爆後幾小時令更多生物相繼死亡。 到7月23日, 已經有四分之一的實驗生物喪生。

第二次水下核爆

第二次引爆(Baker)

7月25日開始進行第二次核爆試驗, 由海軍船隻設置的核彈, 在水下96尺引爆。 這次核爆造成的破壞如下: 七艘船隻沉沒 (分別為 美國航母薩拉托加號 、戰艦阿肯色號 及日本海軍戰艦長門、美軍潛艇天竺鯛號、舟鰤號 、中型登陸艦 LSM-60、石油駁船 YO-160以及先前搭建的混凝土碼頭。 同時, 距爆心1500碼內的船隻各自承受了不同大小的損害, 900碼內的船隻基本上都嚴重損壞或已經沉沒、傾覆。

倖存的艦隻在經歷兩次核爆後, 帶著極為強烈的輻射, 最後也逃脫不了被拆解擊沉的命運。 而兩次試驗亦令比基尼環礁的環境受核輻射污染或破壞。

而在整個“十字路口”行動中死的最慘的應該就是內華達了, 挨了兩發核彈直擊沒死,被衣阿華帶著自己的小弟補刀沒死,最後被自己家的魚雷擊沉。

“我為諾曼第立過功,我在珍珠港灑過血,你們不能這麼對我!我要見總統!我要見總統!”--來自內華達死前獨白。。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挨了兩發核彈直擊沒死,被衣阿華帶著自己的小弟補刀沒死,最後被自己家的魚雷擊沉。

“我為諾曼第立過功,我在珍珠港灑過血,你們不能這麼對我!我要見總統!我要見總統!”--來自內華達死前獨白。。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