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岡特·舒赫談加泰羅尼亞獨立:以“民主”之名謀利

【一個月前,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舉行自治區選舉, 支持獨立的政黨大勝, 奪回了對議會控制權。 這意味著, 這個鬧獨立的自治區未來一段時間內與西班牙中央的關係恐難改善, 也為西班牙乃至歐盟的政治、經濟穩定再添一枚隱形炸彈。

果不其然,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獨派”政黨10日宣佈, 他們將推選正流亡布魯塞爾的普伊格德蒙特重新出任加泰羅尼亞自治區主席, 似乎迫不及待地將炸彈重新舉起, 準備點燃。

岡特·舒赫先生家住法國北加泰羅尼亞區, 離鬧獨區域不過3公里之遙。 本文為舒赫先生對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的觀察與認識,

觀察者網已獲作者授權翻譯刊載, 原文為英文, 觀察者網馬力翻譯。 】

我是個德國人, 我妻子有一半西班牙血統、一半法國血統, 我們的家就在法西邊境附近的法國一側, 距離邊境線僅有3公里之遙。 在我家的後山坡地上, 可以清楚地看到西班牙那邊的景色。 下麵這段8分多鐘的視頻是我在法國一側用無人機拍攝的, 大家可以看到, 我家附近的風景是多麼優美。

我們家所在的地區名為Cataluña del Norte, 翻譯過來就是“北加泰羅尼亞地區”。 實際上, 加泰羅尼亞人是一個沒有自己獨立國家的民族, 少部分分佈在法國, 大多數分佈在西班牙的一個自治區——“南加泰羅尼亞地區”。 作為西南歐民族的巴斯克人也是類似情況,

他們分佈在大西洋沿岸的西班牙和法國的相鄰地區。 不過巴斯克人與其他民族相比是個特徵迥異的民族, 分佈地域相對集中, 而且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文化。 但加泰羅尼亞人有所不同, 這個民族體現出法國和西班牙的混合特徵。 現舉一例:“出口”一詞在英語中是Exit, 在法語中是Sortie, 在西班牙語中是Salida, 而在加泰羅尼亞語中則是Sortida。

我有時會開車去西班牙的赫羅納和巴賽隆納兩座城市的機場, 路上收聽到的節目有95%都是用加泰羅尼亞語廣播的。 我可以講流利的法語和西班牙語, 所以在收聽加泰羅尼亞語廣播時幾乎毫無障礙。

在法國這邊的加泰羅尼亞人沒有任何獨立傾向, 無論是從法國分裂出來還是與西班牙一側的親戚共同建立一個加泰羅尼亞人的獨立國家,

法國的加泰羅尼亞人心裡幾乎沒有這樣的想法。 當然, 社會上有各種各樣奇怪的想法, 但那都是個例, 毫無代表性, 也沒有民意基礎。 我所認識的法國加泰羅尼亞人, 無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士還是普通的工人, 他們都認為發生在邊境那邊的獨立運動是十分愚蠢的。

加泰羅尼亞人的獨立運動為何發生在西班牙?

加泰羅尼亞人的獨立運動只發生在西班牙而不是法國, 原因何在呢?

很顯然, 這個問題與民族獨立沒有關係。 位於巴賽隆納的加泰羅尼亞人政府從未邀請法國的親戚與自己共同建立一個主權國家。 他們也無意在希望成立的新國家裡把非加泰羅尼亞人從其土地上驅逐出去。

這問題與語言也沒有關係。 在佛朗哥獨裁統治時期, 加泰羅尼亞人以及他們的文化、語言都受到了嚴酷的壓制, 但1974年之後這種情況再也沒有重現。

實際上, 如果說今天仍然存在某種語言歧視的話, 那也是對西班牙語的歧視, 而非對加泰羅尼亞語的歧視:在加泰羅尼亞自治區, 路標、教科書、新聞媒體都廣泛使用加泰羅尼亞語, 而不是西班牙語。 我還記得在當地餐廳點餐時, 功能表上的文字按順序分別是加泰羅尼亞語、英語、法語、德語、義大利語, 最後才是西班牙語。

所以, 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錢, 就這麼簡單, 金錢是問題的根源。 法國這邊的加泰羅尼亞人地區相對於法國其他地區來說經濟上相對落後, 除了旅遊業並沒有其他產業優勢或貿易優勢。 而巴賽隆納周邊的的加泰羅尼亞人地區就不同了, 那裡是整個西班牙工業化最為成熟的地帶。 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自治區也是如此, 經濟都非常發達。

在很多國家, 與欠發達地區相比, 富裕地區向中央政府繳納更多稅收,從中央獲得的撥款卻相對較少。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就是如此。但那些傾向獨立的加泰羅尼亞人僅僅看到這一點,卻沒有想清楚:加泰羅尼亞作為整個西班牙的一部分這個事實也給自己也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一些民粹主義者利用了人們目光短淺的心理。我們在英國脫歐公投中看到,僅靠微弱多數的支持票,英國就不得不離開歐盟,脫歐的無情事實已經擺在我們面前。在義大利北部,民粹主義者也在宣傳自由獨立的好處,這樣他們就不必再補貼相對落後的義大利南部地區了。

諸位中國讀者可以想像一下這樣一種情況:北京或上海決定脫離中國、成立獨立國家,只是因為當地人不願在經濟上幫助相對落後的其他省市。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僅有約800萬人口,與瑞士或瑞典差不多,而北京和上海各自有多少人口呢?

由於金錢並不是一個很體面的獨立理由,所以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的領袖們找到了一個更加冠冕堂皇的藉口——“自由”。難道西班牙不是一個自由的國度嗎?這裡我要再次強調,這些獨立派並非要把加泰羅尼亞人和其他西班牙人隔離開,也不是要與法國的加泰羅尼亞親戚團聚成立一個全體加泰羅尼亞人的國家,他們只是單純地希望將那塊土地從西班牙版圖上分割出去,至於獨立後誰在那塊土地上居住,他們並沒有提出什麼訴求。

普伊格德蒙特得慶倖自己不是活在古希臘

如果西班牙政府訴諸維護國家統一的西班牙憲法,那麼獨立派便會要求舉行獨立公投,他們稱之為“民主”。如果800萬加泰羅尼亞人希望通過公投從有4000萬人口的西班牙獨立出去,那麼西班牙其他地區是否也可以照此先例獨立出去呢?除了憲法有所規定,任何人都不應有權利通過所謂民主投票程式將一個國家分裂開。

我想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國家內部有一群人,他們提出一個訴求,而且主張這個訴求必須在這群人內部通過民主投票程式得以滿足,否則就是缺乏民主。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訴求可以進行這樣的操作呢?

如果我們在西班牙其他地區或全西班牙境內進行問卷調查,詢問大家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前主席卡萊斯·普伊格德蒙特(Carles Puigdemont)是否應該因煽動獨立叛亂以及給加泰羅尼亞地區造成附帶經濟損失被投入監獄,我相信大多數受調查者都會投贊成票。

這位前主席一定會搬出憲法賦予自己的權利,稱這些以問卷調查形式進行的投票是無效的。西班牙是個法治國家,法律不會將一個人的命運交予一次問卷調查。如果有極端反對他的人試圖對他進行人身傷害,那時西班牙警方一定還會對其進行保護。

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前主席卡萊斯·普伊格德蒙特(圖/東方IC)

古希臘人的民主要超乎你的想像。在雅典城邦,人們曾發明一種民主決策程式——陶片放逐法(Ostracism)。人們通過這一民主程序將不受歡迎的人流放驅逐。每年一次,城邦裡的居民都被要求在陶片上寫上希望被驅逐者的名字。這個名字並不局限在某個特定範圍之內,每個居民的名字都可能被寫在上面。隨著這一制度的實施,很多政治領袖、軍事領袖以及經濟方面的負責人都遭到了終生流放,其中有些還是民族英雄。例如古希臘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特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此人曾主持軍艦建造工程並在薩拉米海戰中大敗波斯艦隊,從而在波斯入侵時拯救了整個希臘。然而,當情緒化的民眾看他不順眼時,他除了離開別無選擇。

上面那位前主席是幸運的,因為今天的西班牙並不像古希臘那樣“民主”。同樣,他也不應該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為建立一個獨立的加泰羅尼亞國家組織非法公投。

當西班牙中央政府訴諸憲法賦予自己的權力時,獨立派卻很聰明地告訴大家,佛朗哥獨裁時期,位於馬德里的西班牙中央政府正是通過這樣的極權主義力量殘酷鎮壓了加泰羅尼亞人民。

的確,佛朗哥領導下的法西斯政權犯下了可怕的罪行,有1.5萬到5萬人曾遭其屠殺。可今天那些分離主義者把這些歷史舊賬翻出來以支持自己的觀點仍然是不合適的。他們這樣做非常無禮,甚至是非常無恥的。

如果馬德里的中央政府真的與佛朗哥法西斯政權有任何相似之處的話,那麼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根本就不可能發展到今天的局面。大規模拘捕、鎮壓甚至屠殺都是不可避免的。不必說佛朗哥時代的西班牙,就是在今天的法國,那些獨立派所做的事情也是絕對不會被允許的。加泰羅尼亞的員警們甚至把當地學校強制騰空用作獨立公投的投票站,因此將佛朗哥政權受害者與自己相類比是極為可笑的。

如何解釋支持獨立的比例稍佔優勢?

然而,在此次公投中,支持獨立的比例還是稍佔優勢。該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呢?我從如下兩個方面來回答。

首先,所謂“集體智慧”(Swarm Intelligence)並不如人們想像中那般可靠。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人的共同決定未必就是正確的。我是個德國人,出生於1973年,那一年距離德國納粹政權覆滅還不到30年。我很清楚,受到大多數民眾支持的政府未必一定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希特勒是通過民主選舉程式上臺的,就在他廢除民主制度的時候,他仍然能獲得大多數德國民眾的支持。

阿道夫·希特勒

其次,在我看來,西班牙政府在處理此次危機的過程中暴露出了能力的匱乏,尤其在與大眾溝通的技巧以及如何運用媒體方面,西班牙政府是不及格的。與之相比,獨立派的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前主席卡萊斯·普伊格德蒙特及其支持者卻表現得非常出色。我本人是反對加泰羅尼亞獨立的,但我不得不承認,那些獨立派人士非常聰明,而且在為其獨立事業付出努力的過程中表現得非常果敢而有技巧。

我上面曾提到,在陳述獨立理由時,獨立派人士聰明地用“自由”替換了“金錢”,還譴責了西班牙政府和警方,將之比作佛朗哥高壓政權。下面我們再看看獨立派核心人物、他們心中的英雄、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前主席卡萊斯·普伊格德蒙特是如何出現在非法獨立公投現場的吧:這位前主席仿佛出演了一部詹姆斯·邦德007系列電影,他早已知道一架直升機在跟蹤自己,於是他把汽車開到一座橋下,在大橋的掩護下換乘旁邊另一部早已準備好的汽車之後,他成功甩掉了跟蹤自己的直升機,隨後他順利到達投票站並投下了自己的一票。

獨立派有自己的代表性人物,這個人物能在個人層面獲得很多人的欣賞和同情,而西班牙中央政府卻並不具備這個優勢。西班牙中央政府甚至還忘了向人們解釋此次大選的目的——為加泰羅尼亞地區選出一個新的自治政府,以取代中央直接管轄。

中央之所以接手,其中的原因在於,過去的加泰羅尼亞自治政府由於不斷違反西班牙憲法並造成該地區經濟動盪,將其徹底推翻已是必然之舉。對於西班牙中央政府來說,此時正是一個宣示態度的絕佳機會:“馬德里希望賦予你們自治權,這也是根據國家憲法做出的安排。根據西班牙憲法,在此次大選中無論誰輸誰贏,加泰羅尼亞地區必須仍然是西班牙的一部分,這一點不容改變”。

紅色部分為加泰羅尼亞地區(圖/Google earth)

然而,獨立派卻綁架了這次大選,他們宣稱此次選舉就是第二輪獨立公投。實際上,選民在投票時面臨的抉擇遠不止支持獨立與否那麼簡單:新政府將面臨的政治選擇覆蓋範圍十分廣泛。參選的政黨和候選人所代表的政治傾向從右傾保守主義到極端社會主義再到反資本主義等等不一而足。待選舉結束、進入集體協商(coalition negotiation)階段之後,所有問題才會一一浮出水面進入大家的視線。

當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前主席卡萊斯·普伊格德蒙特逃至布魯塞爾以躲避西班牙警方的通緝時,西班牙中央政府本可以利用這一有利形勢,宣稱:這位叛逃的獨立派領導人曾號召普通加泰羅尼亞人與防暴員警針鋒相對,而他卻為了自己的安全、為了躲避西班牙政府對他的指控逃跑了。

不過,西班牙政府並沒有發出上述言論。他們只是向比利時政府發出了引渡申請,這完全是徒勞的。可若引渡成功了呢?那不過意味著獨立運動中出現了第一位殉道者,還有什麼比一個殉道者的形象更能鼓舞獨立派的士氣呢?我不知道是誰在為西班牙政府制定媒體戰略,他們在如何運用媒體的技巧方面是十分低劣的。

後公投時代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將繼續維持深度分裂局面。在這一地區,人們之間達成共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贊成與反對獨立的票數幾乎各占一半。

由於政治局面的不確定性,根據最新統計,已有共計3096家公司在10月1日公投之後離開了加泰羅尼亞地區,其中包括Sabadel和Caixabank這兩家非常重要的銀行。

這其中很多公司都是被迫離開的,因為加泰羅尼亞地區脫離西班牙,意味著這一地區也將同時脫離歐盟和歐元區。很顯然,人們不會希望把自己的錢放在一家非歐元區銀行裡面,而銀行對這一點也心知肚明。

整個加泰羅尼亞地區的經濟都受到了重創,旅遊業收入下跌了15%,而旅遊業占到該地區GDP總額的12%。我在當地有一位做不動產銷售的朋友,最近辭去了工作,原因在於在當下這個動盪的時代,很少有人會進行購房這樣的大額投資活動。

從我上面的敘述中,大家應該可以看到一個邏輯悖論:加泰羅尼亞獨立派最初是為了經濟利益才掀起這場運動的,可如今這一地區的每個人都在遭受經濟損失。那些支持獨立的人最初並未料想到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一位巴賽隆納朋友曾這樣對我說過:“我們這裡很多人都認為經濟不會受太大影響。一旦獨立成功,我們將作為新的成員國馬上獲得歐盟的接納,800萬富裕的加泰羅尼亞人不可能被歐盟棄之不顧”。而實際上,一個獨立的加泰羅尼亞即便最快也需要幾年時間才能獲得歐盟成員國資格,它需要滿足所有申請條件,具體程式與任何新成員國不會有什麼不同。

而且更糟的是,現有歐盟成員國並無意願接納一個獨立的加泰羅尼亞,因為接納它加入歐盟無疑意味著對其獨立運動進行褒獎。這將製造一個危險的先例,當今的歐洲大國——比如法國——不會希望在自己的國土上也發生這樣分裂國家的事情。

其實,法國內部的確也存在著科西嘉島(Island of Corsica)獨立問題。科西嘉人有自己的民族認同、自己的語言,而且這個民族曾有使用暴力手段爭取獨立的歷史。至於比利時,該國北部的佛蘭德斯(Flanders)和南部的瓦隆尼亞(Wallonia)兩個地方都存在著分裂勢力。另外,在位於義大利北部的南蒂羅爾(Southern Tyrol)自治區,當地居民主要講德語,該地區存在的“南蒂羅爾分離主義運動”也一直困擾著羅馬政府。

法國科西嘉島地理位置(圖/Google earth)

義大利南蒂羅爾地區所在位置(圖/Google earth)

上述這些國家看待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的心態與歐洲國家看待英國脫歐的心態是十分相似的。他們認為加泰羅尼亞脫離西班牙是個重大錯誤,將會留下貽害無窮的先例,而且會對歐盟本身造成傷害。所以,即便加泰羅尼亞獨立成功,歐盟也絕不會接納這個“新成員”。因為,與其讓這塊“壞肉”在自己體內繼續腐爛影響全身,不如將之徹底切掉以確保歐盟的整體利益。

西班牙財政部長金多斯(Luis de Guindos)曾表示,加泰羅尼亞一旦獨立,其經濟規模將收縮30%,而失業率將在目前水準上增加一倍。作為西班牙政府的一名官員,他這樣的表態也許有失客觀,但這樣的前景並非毫無可能。

目前,加泰羅尼亞地區支援獨立的黨派需要建立新的聯合自治政府,而在接下來該如何行動的問題上,獨立派內部已經出現了分裂。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前主席卡萊斯·普伊格德蒙特所在的黨派目前在三大獨派中勢力最大,該黨派已經放棄了違抗憲法、與中央政府對抗到底的立場,原因很可能在於獨立運動對經濟的消極影響已經顯現出來。不過,另外兩大主張獨立的政黨卻與之意見相左。無論怎樣分析,在該地區,有一半的人口是反對獨立的。

加泰羅尼亞的獨立運動還遠未平息。雖然難過,但我也很慶倖——我的家在法國一側的北加泰羅尼亞地區,而不是西班牙那一側的南加泰羅尼亞。

未盡之言

的確,與西班牙其他地區相比,加泰羅尼亞較為富裕,該地區向中央政府繳納更多稅收,從中央獲得的撥款卻相對較少。

關於分配公平(justice of distribution),目前存在三種觀點。第一種,社會裡的每一個人都應得到完全同樣的收入,這是傳統上共產主義的觀點;第二種,大家憑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能力就賺多少錢,這是較傾向資本主義的觀點;第三種觀點在上述兩者之間,而且當今世界上幾乎所有社會和政府都持這第三種觀點,區別僅在於最終政策落腳點應位於“兩者之間”具體哪個位置上。

能者多勞,弱者應該得到強者更多的幫助,這是社會團結(solidarity)的基礎。當然,強者不應毫無底線地奉獻,這樣會挫傷他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弱者也不應毫無底線地享用甚至利用他人提供的幫助。社會財富中有相當一部分都通過稅收制度獲得了再分配,福利制度將這部分財富分配給了有此需要的社會成員。在個人層面如此,在一個國家的行政區層面也是如此,甚至在超國家層面,這個道理仍然適用——在歐盟內部,幾十年來,像西班牙這樣的國家從更發達的歐盟國家那裡獲得了很多利益。

部分加泰羅尼亞人的想法是這個民族的恥辱,他們相對富裕,卻想把財富都留給自己享用,而他們的這一動機卻最終在經濟層面給自己造成了傷害。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們都是自私的、自我意識膨脹的、缺乏國家團結意識的。

集會支持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圖/東方IC)

那麼,對加泰羅尼亞來說,財富分配是否真的有欠公平呢?也許。但這是另一個與鬧獨立完全不同的問題,而且借著談論這個問題,佛朗哥歷史舊賬裡的幽靈又會到處遊蕩了。

的確,對於經濟規模比葡萄牙還大的加泰羅尼亞來說,與其他地區相比,它從馬德里政府獲得的撥款與上繳的稅收之間的差額看起來是不太公平的。每年,它從馬德里政府獲得的撥款比上繳的稅收要少10億歐元,這筆錢差不多是當地經濟產出的5%。與之相比,西班牙最落後的安達盧西亞地區(Andalusia)從馬德里政府獲得的撥款比上繳的稅收要多8億歐元。不過,這就是國家團結的表現形式。其實,正是由於國家團結的存在,西班牙作為一個整體才成為最終受益者。

一個團結統一的中國是非常強大的。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人很難體會當代中國人內心的安全感,內戰時期的中國人也很難享受到如今一個統一的中國所帶給人民的富足生活。

一旦加泰羅尼亞從西班牙獨立出去,作為加泰羅尼亞非常富裕的中心城市,當地市民大多傾向與西班牙保持統一的巴賽隆納市(在剛剛過去的獨立公投中,其實是加泰羅尼亞的鄉村部分提供了大多數支援獨立的選票)如果希望留在西班牙的話,又該如何處理呢?再舉行一次“市民公投”把巴賽隆納從加泰羅尼亞獨立出來嗎?

我們可以想像一種非常極端的情況,全歐洲各個富裕的地方如果都想獨立的話,我們是不是又要回到中世紀去了呢?我的祖國德國那時曾是由數百個小國組成的一盤散沙,人人為己,互為藩籬。

(本文為作者賜稿,原文為英文,觀察者網馬力翻譯)

岡特·舒赫(Gunter Schoech)先生其他文章詳見https://www.zhihu.com/people/gunter-schoech/activities

富裕地區向中央政府繳納更多稅收,從中央獲得的撥款卻相對較少。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就是如此。但那些傾向獨立的加泰羅尼亞人僅僅看到這一點,卻沒有想清楚:加泰羅尼亞作為整個西班牙的一部分這個事實也給自己也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一些民粹主義者利用了人們目光短淺的心理。我們在英國脫歐公投中看到,僅靠微弱多數的支持票,英國就不得不離開歐盟,脫歐的無情事實已經擺在我們面前。在義大利北部,民粹主義者也在宣傳自由獨立的好處,這樣他們就不必再補貼相對落後的義大利南部地區了。

諸位中國讀者可以想像一下這樣一種情況:北京或上海決定脫離中國、成立獨立國家,只是因為當地人不願在經濟上幫助相對落後的其他省市。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僅有約800萬人口,與瑞士或瑞典差不多,而北京和上海各自有多少人口呢?

由於金錢並不是一個很體面的獨立理由,所以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的領袖們找到了一個更加冠冕堂皇的藉口——“自由”。難道西班牙不是一個自由的國度嗎?這裡我要再次強調,這些獨立派並非要把加泰羅尼亞人和其他西班牙人隔離開,也不是要與法國的加泰羅尼亞親戚團聚成立一個全體加泰羅尼亞人的國家,他們只是單純地希望將那塊土地從西班牙版圖上分割出去,至於獨立後誰在那塊土地上居住,他們並沒有提出什麼訴求。

普伊格德蒙特得慶倖自己不是活在古希臘

如果西班牙政府訴諸維護國家統一的西班牙憲法,那麼獨立派便會要求舉行獨立公投,他們稱之為“民主”。如果800萬加泰羅尼亞人希望通過公投從有4000萬人口的西班牙獨立出去,那麼西班牙其他地區是否也可以照此先例獨立出去呢?除了憲法有所規定,任何人都不應有權利通過所謂民主投票程式將一個國家分裂開。

我想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國家內部有一群人,他們提出一個訴求,而且主張這個訴求必須在這群人內部通過民主投票程式得以滿足,否則就是缺乏民主。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訴求可以進行這樣的操作呢?

如果我們在西班牙其他地區或全西班牙境內進行問卷調查,詢問大家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前主席卡萊斯·普伊格德蒙特(Carles Puigdemont)是否應該因煽動獨立叛亂以及給加泰羅尼亞地區造成附帶經濟損失被投入監獄,我相信大多數受調查者都會投贊成票。

這位前主席一定會搬出憲法賦予自己的權利,稱這些以問卷調查形式進行的投票是無效的。西班牙是個法治國家,法律不會將一個人的命運交予一次問卷調查。如果有極端反對他的人試圖對他進行人身傷害,那時西班牙警方一定還會對其進行保護。

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前主席卡萊斯·普伊格德蒙特(圖/東方IC)

古希臘人的民主要超乎你的想像。在雅典城邦,人們曾發明一種民主決策程式——陶片放逐法(Ostracism)。人們通過這一民主程序將不受歡迎的人流放驅逐。每年一次,城邦裡的居民都被要求在陶片上寫上希望被驅逐者的名字。這個名字並不局限在某個特定範圍之內,每個居民的名字都可能被寫在上面。隨著這一制度的實施,很多政治領袖、軍事領袖以及經濟方面的負責人都遭到了終生流放,其中有些還是民族英雄。例如古希臘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特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此人曾主持軍艦建造工程並在薩拉米海戰中大敗波斯艦隊,從而在波斯入侵時拯救了整個希臘。然而,當情緒化的民眾看他不順眼時,他除了離開別無選擇。

上面那位前主席是幸運的,因為今天的西班牙並不像古希臘那樣“民主”。同樣,他也不應該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為建立一個獨立的加泰羅尼亞國家組織非法公投。

當西班牙中央政府訴諸憲法賦予自己的權力時,獨立派卻很聰明地告訴大家,佛朗哥獨裁時期,位於馬德里的西班牙中央政府正是通過這樣的極權主義力量殘酷鎮壓了加泰羅尼亞人民。

的確,佛朗哥領導下的法西斯政權犯下了可怕的罪行,有1.5萬到5萬人曾遭其屠殺。可今天那些分離主義者把這些歷史舊賬翻出來以支持自己的觀點仍然是不合適的。他們這樣做非常無禮,甚至是非常無恥的。

如果馬德里的中央政府真的與佛朗哥法西斯政權有任何相似之處的話,那麼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根本就不可能發展到今天的局面。大規模拘捕、鎮壓甚至屠殺都是不可避免的。不必說佛朗哥時代的西班牙,就是在今天的法國,那些獨立派所做的事情也是絕對不會被允許的。加泰羅尼亞的員警們甚至把當地學校強制騰空用作獨立公投的投票站,因此將佛朗哥政權受害者與自己相類比是極為可笑的。

如何解釋支持獨立的比例稍佔優勢?

然而,在此次公投中,支持獨立的比例還是稍佔優勢。該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呢?我從如下兩個方面來回答。

首先,所謂“集體智慧”(Swarm Intelligence)並不如人們想像中那般可靠。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人的共同決定未必就是正確的。我是個德國人,出生於1973年,那一年距離德國納粹政權覆滅還不到30年。我很清楚,受到大多數民眾支持的政府未必一定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希特勒是通過民主選舉程式上臺的,就在他廢除民主制度的時候,他仍然能獲得大多數德國民眾的支持。

阿道夫·希特勒

其次,在我看來,西班牙政府在處理此次危機的過程中暴露出了能力的匱乏,尤其在與大眾溝通的技巧以及如何運用媒體方面,西班牙政府是不及格的。與之相比,獨立派的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前主席卡萊斯·普伊格德蒙特及其支持者卻表現得非常出色。我本人是反對加泰羅尼亞獨立的,但我不得不承認,那些獨立派人士非常聰明,而且在為其獨立事業付出努力的過程中表現得非常果敢而有技巧。

我上面曾提到,在陳述獨立理由時,獨立派人士聰明地用“自由”替換了“金錢”,還譴責了西班牙政府和警方,將之比作佛朗哥高壓政權。下面我們再看看獨立派核心人物、他們心中的英雄、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前主席卡萊斯·普伊格德蒙特是如何出現在非法獨立公投現場的吧:這位前主席仿佛出演了一部詹姆斯·邦德007系列電影,他早已知道一架直升機在跟蹤自己,於是他把汽車開到一座橋下,在大橋的掩護下換乘旁邊另一部早已準備好的汽車之後,他成功甩掉了跟蹤自己的直升機,隨後他順利到達投票站並投下了自己的一票。

獨立派有自己的代表性人物,這個人物能在個人層面獲得很多人的欣賞和同情,而西班牙中央政府卻並不具備這個優勢。西班牙中央政府甚至還忘了向人們解釋此次大選的目的——為加泰羅尼亞地區選出一個新的自治政府,以取代中央直接管轄。

中央之所以接手,其中的原因在於,過去的加泰羅尼亞自治政府由於不斷違反西班牙憲法並造成該地區經濟動盪,將其徹底推翻已是必然之舉。對於西班牙中央政府來說,此時正是一個宣示態度的絕佳機會:“馬德里希望賦予你們自治權,這也是根據國家憲法做出的安排。根據西班牙憲法,在此次大選中無論誰輸誰贏,加泰羅尼亞地區必須仍然是西班牙的一部分,這一點不容改變”。

紅色部分為加泰羅尼亞地區(圖/Google earth)

然而,獨立派卻綁架了這次大選,他們宣稱此次選舉就是第二輪獨立公投。實際上,選民在投票時面臨的抉擇遠不止支持獨立與否那麼簡單:新政府將面臨的政治選擇覆蓋範圍十分廣泛。參選的政黨和候選人所代表的政治傾向從右傾保守主義到極端社會主義再到反資本主義等等不一而足。待選舉結束、進入集體協商(coalition negotiation)階段之後,所有問題才會一一浮出水面進入大家的視線。

當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前主席卡萊斯·普伊格德蒙特逃至布魯塞爾以躲避西班牙警方的通緝時,西班牙中央政府本可以利用這一有利形勢,宣稱:這位叛逃的獨立派領導人曾號召普通加泰羅尼亞人與防暴員警針鋒相對,而他卻為了自己的安全、為了躲避西班牙政府對他的指控逃跑了。

不過,西班牙政府並沒有發出上述言論。他們只是向比利時政府發出了引渡申請,這完全是徒勞的。可若引渡成功了呢?那不過意味著獨立運動中出現了第一位殉道者,還有什麼比一個殉道者的形象更能鼓舞獨立派的士氣呢?我不知道是誰在為西班牙政府制定媒體戰略,他們在如何運用媒體的技巧方面是十分低劣的。

後公投時代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將繼續維持深度分裂局面。在這一地區,人們之間達成共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贊成與反對獨立的票數幾乎各占一半。

由於政治局面的不確定性,根據最新統計,已有共計3096家公司在10月1日公投之後離開了加泰羅尼亞地區,其中包括Sabadel和Caixabank這兩家非常重要的銀行。

這其中很多公司都是被迫離開的,因為加泰羅尼亞地區脫離西班牙,意味著這一地區也將同時脫離歐盟和歐元區。很顯然,人們不會希望把自己的錢放在一家非歐元區銀行裡面,而銀行對這一點也心知肚明。

整個加泰羅尼亞地區的經濟都受到了重創,旅遊業收入下跌了15%,而旅遊業占到該地區GDP總額的12%。我在當地有一位做不動產銷售的朋友,最近辭去了工作,原因在於在當下這個動盪的時代,很少有人會進行購房這樣的大額投資活動。

從我上面的敘述中,大家應該可以看到一個邏輯悖論:加泰羅尼亞獨立派最初是為了經濟利益才掀起這場運動的,可如今這一地區的每個人都在遭受經濟損失。那些支持獨立的人最初並未料想到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一位巴賽隆納朋友曾這樣對我說過:“我們這裡很多人都認為經濟不會受太大影響。一旦獨立成功,我們將作為新的成員國馬上獲得歐盟的接納,800萬富裕的加泰羅尼亞人不可能被歐盟棄之不顧”。而實際上,一個獨立的加泰羅尼亞即便最快也需要幾年時間才能獲得歐盟成員國資格,它需要滿足所有申請條件,具體程式與任何新成員國不會有什麼不同。

而且更糟的是,現有歐盟成員國並無意願接納一個獨立的加泰羅尼亞,因為接納它加入歐盟無疑意味著對其獨立運動進行褒獎。這將製造一個危險的先例,當今的歐洲大國——比如法國——不會希望在自己的國土上也發生這樣分裂國家的事情。

其實,法國內部的確也存在著科西嘉島(Island of Corsica)獨立問題。科西嘉人有自己的民族認同、自己的語言,而且這個民族曾有使用暴力手段爭取獨立的歷史。至於比利時,該國北部的佛蘭德斯(Flanders)和南部的瓦隆尼亞(Wallonia)兩個地方都存在著分裂勢力。另外,在位於義大利北部的南蒂羅爾(Southern Tyrol)自治區,當地居民主要講德語,該地區存在的“南蒂羅爾分離主義運動”也一直困擾著羅馬政府。

法國科西嘉島地理位置(圖/Google earth)

義大利南蒂羅爾地區所在位置(圖/Google earth)

上述這些國家看待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的心態與歐洲國家看待英國脫歐的心態是十分相似的。他們認為加泰羅尼亞脫離西班牙是個重大錯誤,將會留下貽害無窮的先例,而且會對歐盟本身造成傷害。所以,即便加泰羅尼亞獨立成功,歐盟也絕不會接納這個“新成員”。因為,與其讓這塊“壞肉”在自己體內繼續腐爛影響全身,不如將之徹底切掉以確保歐盟的整體利益。

西班牙財政部長金多斯(Luis de Guindos)曾表示,加泰羅尼亞一旦獨立,其經濟規模將收縮30%,而失業率將在目前水準上增加一倍。作為西班牙政府的一名官員,他這樣的表態也許有失客觀,但這樣的前景並非毫無可能。

目前,加泰羅尼亞地區支援獨立的黨派需要建立新的聯合自治政府,而在接下來該如何行動的問題上,獨立派內部已經出現了分裂。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前主席卡萊斯·普伊格德蒙特所在的黨派目前在三大獨派中勢力最大,該黨派已經放棄了違抗憲法、與中央政府對抗到底的立場,原因很可能在於獨立運動對經濟的消極影響已經顯現出來。不過,另外兩大主張獨立的政黨卻與之意見相左。無論怎樣分析,在該地區,有一半的人口是反對獨立的。

加泰羅尼亞的獨立運動還遠未平息。雖然難過,但我也很慶倖——我的家在法國一側的北加泰羅尼亞地區,而不是西班牙那一側的南加泰羅尼亞。

未盡之言

的確,與西班牙其他地區相比,加泰羅尼亞較為富裕,該地區向中央政府繳納更多稅收,從中央獲得的撥款卻相對較少。

關於分配公平(justice of distribution),目前存在三種觀點。第一種,社會裡的每一個人都應得到完全同樣的收入,這是傳統上共產主義的觀點;第二種,大家憑自己的能力,有多大能力就賺多少錢,這是較傾向資本主義的觀點;第三種觀點在上述兩者之間,而且當今世界上幾乎所有社會和政府都持這第三種觀點,區別僅在於最終政策落腳點應位於“兩者之間”具體哪個位置上。

能者多勞,弱者應該得到強者更多的幫助,這是社會團結(solidarity)的基礎。當然,強者不應毫無底線地奉獻,這樣會挫傷他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弱者也不應毫無底線地享用甚至利用他人提供的幫助。社會財富中有相當一部分都通過稅收制度獲得了再分配,福利制度將這部分財富分配給了有此需要的社會成員。在個人層面如此,在一個國家的行政區層面也是如此,甚至在超國家層面,這個道理仍然適用——在歐盟內部,幾十年來,像西班牙這樣的國家從更發達的歐盟國家那裡獲得了很多利益。

部分加泰羅尼亞人的想法是這個民族的恥辱,他們相對富裕,卻想把財富都留給自己享用,而他們的這一動機卻最終在經濟層面給自己造成了傷害。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他們都是自私的、自我意識膨脹的、缺乏國家團結意識的。

集會支持加泰羅尼亞獨立運動(圖/東方IC)

那麼,對加泰羅尼亞來說,財富分配是否真的有欠公平呢?也許。但這是另一個與鬧獨立完全不同的問題,而且借著談論這個問題,佛朗哥歷史舊賬裡的幽靈又會到處遊蕩了。

的確,對於經濟規模比葡萄牙還大的加泰羅尼亞來說,與其他地區相比,它從馬德里政府獲得的撥款與上繳的稅收之間的差額看起來是不太公平的。每年,它從馬德里政府獲得的撥款比上繳的稅收要少10億歐元,這筆錢差不多是當地經濟產出的5%。與之相比,西班牙最落後的安達盧西亞地區(Andalusia)從馬德里政府獲得的撥款比上繳的稅收要多8億歐元。不過,這就是國家團結的表現形式。其實,正是由於國家團結的存在,西班牙作為一個整體才成為最終受益者。

一個團結統一的中國是非常強大的。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人很難體會當代中國人內心的安全感,內戰時期的中國人也很難享受到如今一個統一的中國所帶給人民的富足生活。

一旦加泰羅尼亞從西班牙獨立出去,作為加泰羅尼亞非常富裕的中心城市,當地市民大多傾向與西班牙保持統一的巴賽隆納市(在剛剛過去的獨立公投中,其實是加泰羅尼亞的鄉村部分提供了大多數支援獨立的選票)如果希望留在西班牙的話,又該如何處理呢?再舉行一次“市民公投”把巴賽隆納從加泰羅尼亞獨立出來嗎?

我們可以想像一種非常極端的情況,全歐洲各個富裕的地方如果都想獨立的話,我們是不是又要回到中世紀去了呢?我的祖國德國那時曾是由數百個小國組成的一盤散沙,人人為己,互為藩籬。

(本文為作者賜稿,原文為英文,觀察者網馬力翻譯)

岡特·舒赫(Gunter Schoech)先生其他文章詳見https://www.zhihu.com/people/gunter-schoech/activities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