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了他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讀書?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 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 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這幾日, 雲南昭通一名頭頂風霜上學的孩子成為2018年開年以來備受關注的“網紅”。 這名“冰花男孩”是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照片中的他頭髮和眉毛已經被風霜粘成雪白, 臉蛋通紅, 雙手也已凍傷, 不算厚實的衣服上還有一層薄薄的霜華。

當得知孩子是在零下九度的低溫下, 冒著風雪步行4.5公里趕來上學才有這一頭“冰花”時, 大家都心疼得不要不要的, 紛紛為這種求學精神點贊。

但對於這條艱苦的上學路, “冰花男孩”自己卻表示:“上學冷, 但不辛苦!”

轉山包小學, 距離魯甸縣城50多公里, 海拔2850米, 入冬早、氣溫低、冰淩天氣多。 生源來自轉山包16個自然村, 距學校最遠的學生要早上五點半起床, 步行三小時山路上學。

而其實,

像“冰花男孩”這樣上學環境十分艱苦的孩子, 在國內並不在少數。

陝西漢中

陝西漢中城固縣天明鎮的孩子們上學, 必須經過村旁的南沙河, 到對岸的黃岡小學。 為了方便孩子們上學, 村民自籌資金用鋼板、竹子和鐵絲建起簡易竹橋。 然而, 橋窄且滑, 一不小心就有墜入橋下的可能, 而且走在上面搖搖晃晃。 10歲的羅集斌說, 他每天獨自過橋上學, “就像蕩秋千。 ”

每年9月開學前搭橋, 來年4月汛前拆掉。 汛期河水太深時, 大人們就會早早起來繞路走馬家河大橋送娃上學, 單趟需要繞路6公里。 有時也會蹚進齊腰深的河水, 背著孩子過河上學。

四川涼山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勒爾村, 這座名副其實的“懸崖村”裡有15個6至15歲的孩子在山腳下的勒爾小學上學, 平時住校, 每月月中和月底的週末才回家。 這裡的孩子們上學放學都需要走崖壁, 爬藤梯。 村裡身手敏捷的年輕人, 下山通常需要1小時, 上山大約90分鐘, 對於孩子們, 通常是這個時間的兩倍。

因為爬天梯太過危險, 有時候大人們也會選擇帶著孩子們繞路上學。 但繞路也不意味著絕對安全, 滑坡, 滾石, 隧洞, 河谷, 廢橋……對孩子們來說, 這條下山路意味著累與餓的6小時。

湖南湘鄉

在著名紅軍將領黃公略的家鄉——湘鄉市中沙鎮公略村,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天不亮已經背起書包走在上學的路上,家距離學校最遠的孩子有20裡的路程,需行走近兩小時。一名9歲的小女孩黃丹就是其中一員,每晚放學還未到家天色就已黑下來。而抹黑回到家的她還得先放羊再做晚飯,有時候還要洗衣服,經常來不及寫作業只能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做。

貴州

湘黔邊界,高山峽谷。貴州省松桃縣迓駕鎮碗森村的43名小學生,每天都要渡過一條寬達150米清水江到對面的湖南省花垣縣邊城鎮磨老村小學上學。平時,學校老師成為護送者和擺渡者;每逢下大雨漲水,學校則停課。

而居住在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鎮大山深處4個村寨的孩子們,雖然不用渡河上學,但每天清晨都要徒步2到10公里的崎嶇陡峭的山路趕到龍額鎮六甲小學上課,下午再徒步回家。這些孩子中百分之八十的父母都在廣東、浙江等地務工,孩子們每天都要自己行走在艱難的上學路上。

還有一群孩子,沒有溫暖的書房,沒有寬敞的書桌,但他們的學習從未間斷。

江西遂川

2017年4月,在江西遂川縣珠田鄉一建築工地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位小女孩正在工地上,用磚塊壘起當做書桌寫字做作業。該小女孩名叫熊婧,今年11歲,就讀在南村小學四年級,父母常年在遂川縣城周圍做泥工。寫完作業後,她還會幫父母打個下手,給父親遞磚砌牆或為母親攪拌砂漿。

鄭州

2015年11月8日晚,鄭州中原路京廣鐵路大橋下涵洞的馬路牙子邊,一位戴著紅色辣椒帽的小男孩趴在一個小馬紮上,上面鋪著一張車墊,在微弱的燈光下寫作業,面前是川流不息的行人和滾滾車流。這個名叫李一航的小男孩今年7歲,在附近的一個小學讀一年級,每天他都要陪父母等到深夜11點左右才能回到住處,困了就躺在路邊席地而睡。

2017年1月底19時許,在鄭州隴海路昆侖路交叉口附近的加油站東側,一名看上去30多歲的婦女正忙著洗車,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蹲在路燈下,身子靠著麵包車躲避寒風,借著微弱的路燈亮光專心致志地寫著作業。小女孩說:“我要好好讀書,長大了掙好多好多的錢,給媽媽租兩間房子洗車,那樣就不冷了!”

青島

2016年年底,青島台東大酒店附近常常能在寒冬的黑夜看到一家烤地瓜攤旁,有一位正趴在垃圾桶上認真寫工作的孩子。北風中,這個年僅8歲的孩子的小臉、耳朵和雙手現已凍得通紅。他父母來青島打工已十多個年頭,而他這種生活也已持續很多年。

山東臨沂

2016年10月23日,山東臨沂驟然降溫,在呼呼的北風和綿綿秋雨,讓人感受到了秋末的蕭索下,一個小女孩裹著一條薄被,坐在簡易的木桌前認真地寫著作業,旁邊有兩個用來乞討的小碗,冷風吹起時,小女孩會拉緊身上的被子,繼續低頭寫作業,很多路人經過,會掏出零錢放到小女孩面前。這個小女孩是臨沭縣曹莊鎮某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週一到週五她都會在學校上課,週末爸爸就會騎著三輪車,帶著她和媽媽出門乞討。

南京

2015年,南京市建鄴區文體路一家小飯店的門口,每當華燈初上時常常有一姐弟倆坐在路邊一張小方桌旁埋頭寫作業。父母要照顧飯館的客人,一直忙到晚九點打烊,他們才會跟父母一起回家。

貴州紫陽

在貴州紫陽縣苗寨,沒有教室的孩子們在山洞裡的學校上課,這個天然山洞組成的“教室”裡,“嚴謹教學”四個大字非常醒目,高高的懸掛在山洞上空。這些孩子們每天在“教師”裡艱苦奮鬥,期待有一天能走出山洞實現自己的夢想。

甘肅

在距離蘭州不大批10公里的西山村,由於教室出現裂縫成了危房,西山小學的孩子們把桌凳搬到了外面繼續學習,下雨了他們就打著傘繼續學習,絲毫不會因為這樣糟糕的環境條件而停止上課。這個學校至今已有20年的歷史,而與學校同在這個洞穴的是在此生活了近半個世紀的16戶苗寨家庭。

那些身殘志堅,渴望學習的孩子們,也是我們心中的小英雄。

福州羅源

目前正就讀于羅源縣洪洋鄉中心小學的9歲孩子黃秀錦,在3歲時不幸感染腦炎,由於未能得到及時治療導致全身肌肉萎縮,無法到處奔跑嬉戲玩鬧,更多的時候只能坐在輪椅上,就連寫字都困難重重。儘管身體殘疾,但他對學習的渴望不低於任何人。不僅如此,黃秀錦的家距離學校有大約八公里的山路,他的爺爺每次送他上學都需要推著輪椅,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達學校。

四川自貢

四川省自貢榮縣金花鎮的9歲的沈才偉,在3年前被查出患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讓他從此無法像正常人行走,甚至被人碰倒後就無法自行站立起來。可他又極度渴望上學:“我想讀書……我想學醫,將來幫助更多的人。”為了讓沈才偉能到學校求學,從小照顧他的奶奶李淑香每天背著他到學校讀書,這一背就是3年多,如今依舊。

江西瑞金

江西省瑞金市壬田鎮柏坑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駱田森,10年前患上小兒麻痹症幾天後又突發肺穿孔,父母為了還債外出打工。無法自己行走的他卻拼命渴望上學,只能由72歲的奶奶每天都會接送他上下學,他最希望的是有一天自己能走著去上學。

這些可憐又可愛的孩子們,不管上學路上多麼艱險,也不管學習環境多麼惡劣,更不懼自身狀況不如常人,對於學習的渴望從未停止。看看他們,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編輯:徐嘯

湖南湘鄉

在著名紅軍將領黃公略的家鄉——湘鄉市中沙鎮公略村,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天不亮已經背起書包走在上學的路上,家距離學校最遠的孩子有20裡的路程,需行走近兩小時。一名9歲的小女孩黃丹就是其中一員,每晚放學還未到家天色就已黑下來。而抹黑回到家的她還得先放羊再做晚飯,有時候還要洗衣服,經常來不及寫作業只能第二天一大早起來做。

貴州

湘黔邊界,高山峽谷。貴州省松桃縣迓駕鎮碗森村的43名小學生,每天都要渡過一條寬達150米清水江到對面的湖南省花垣縣邊城鎮磨老村小學上學。平時,學校老師成為護送者和擺渡者;每逢下大雨漲水,學校則停課。

而居住在貴州省黎平縣龍額鎮大山深處4個村寨的孩子們,雖然不用渡河上學,但每天清晨都要徒步2到10公里的崎嶇陡峭的山路趕到龍額鎮六甲小學上課,下午再徒步回家。這些孩子中百分之八十的父母都在廣東、浙江等地務工,孩子們每天都要自己行走在艱難的上學路上。

還有一群孩子,沒有溫暖的書房,沒有寬敞的書桌,但他們的學習從未間斷。

江西遂川

2017年4月,在江西遂川縣珠田鄉一建築工地上,經常可以看到一位小女孩正在工地上,用磚塊壘起當做書桌寫字做作業。該小女孩名叫熊婧,今年11歲,就讀在南村小學四年級,父母常年在遂川縣城周圍做泥工。寫完作業後,她還會幫父母打個下手,給父親遞磚砌牆或為母親攪拌砂漿。

鄭州

2015年11月8日晚,鄭州中原路京廣鐵路大橋下涵洞的馬路牙子邊,一位戴著紅色辣椒帽的小男孩趴在一個小馬紮上,上面鋪著一張車墊,在微弱的燈光下寫作業,面前是川流不息的行人和滾滾車流。這個名叫李一航的小男孩今年7歲,在附近的一個小學讀一年級,每天他都要陪父母等到深夜11點左右才能回到住處,困了就躺在路邊席地而睡。

2017年1月底19時許,在鄭州隴海路昆侖路交叉口附近的加油站東側,一名看上去30多歲的婦女正忙著洗車,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蹲在路燈下,身子靠著麵包車躲避寒風,借著微弱的路燈亮光專心致志地寫著作業。小女孩說:“我要好好讀書,長大了掙好多好多的錢,給媽媽租兩間房子洗車,那樣就不冷了!”

青島

2016年年底,青島台東大酒店附近常常能在寒冬的黑夜看到一家烤地瓜攤旁,有一位正趴在垃圾桶上認真寫工作的孩子。北風中,這個年僅8歲的孩子的小臉、耳朵和雙手現已凍得通紅。他父母來青島打工已十多個年頭,而他這種生活也已持續很多年。

山東臨沂

2016年10月23日,山東臨沂驟然降溫,在呼呼的北風和綿綿秋雨,讓人感受到了秋末的蕭索下,一個小女孩裹著一條薄被,坐在簡易的木桌前認真地寫著作業,旁邊有兩個用來乞討的小碗,冷風吹起時,小女孩會拉緊身上的被子,繼續低頭寫作業,很多路人經過,會掏出零錢放到小女孩面前。這個小女孩是臨沭縣曹莊鎮某小學一年級的學生,週一到週五她都會在學校上課,週末爸爸就會騎著三輪車,帶著她和媽媽出門乞討。

南京

2015年,南京市建鄴區文體路一家小飯店的門口,每當華燈初上時常常有一姐弟倆坐在路邊一張小方桌旁埋頭寫作業。父母要照顧飯館的客人,一直忙到晚九點打烊,他們才會跟父母一起回家。

貴州紫陽

在貴州紫陽縣苗寨,沒有教室的孩子們在山洞裡的學校上課,這個天然山洞組成的“教室”裡,“嚴謹教學”四個大字非常醒目,高高的懸掛在山洞上空。這些孩子們每天在“教師”裡艱苦奮鬥,期待有一天能走出山洞實現自己的夢想。

甘肅

在距離蘭州不大批10公里的西山村,由於教室出現裂縫成了危房,西山小學的孩子們把桌凳搬到了外面繼續學習,下雨了他們就打著傘繼續學習,絲毫不會因為這樣糟糕的環境條件而停止上課。這個學校至今已有20年的歷史,而與學校同在這個洞穴的是在此生活了近半個世紀的16戶苗寨家庭。

那些身殘志堅,渴望學習的孩子們,也是我們心中的小英雄。

福州羅源

目前正就讀于羅源縣洪洋鄉中心小學的9歲孩子黃秀錦,在3歲時不幸感染腦炎,由於未能得到及時治療導致全身肌肉萎縮,無法到處奔跑嬉戲玩鬧,更多的時候只能坐在輪椅上,就連寫字都困難重重。儘管身體殘疾,但他對學習的渴望不低於任何人。不僅如此,黃秀錦的家距離學校有大約八公里的山路,他的爺爺每次送他上學都需要推著輪椅,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達學校。

四川自貢

四川省自貢榮縣金花鎮的9歲的沈才偉,在3年前被查出患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讓他從此無法像正常人行走,甚至被人碰倒後就無法自行站立起來。可他又極度渴望上學:“我想讀書……我想學醫,將來幫助更多的人。”為了讓沈才偉能到學校求學,從小照顧他的奶奶李淑香每天背著他到學校讀書,這一背就是3年多,如今依舊。

江西瑞金

江西省瑞金市壬田鎮柏坑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駱田森,10年前患上小兒麻痹症幾天後又突發肺穿孔,父母為了還債外出打工。無法自己行走的他卻拼命渴望上學,只能由72歲的奶奶每天都會接送他上下學,他最希望的是有一天自己能走著去上學。

這些可憐又可愛的孩子們,不管上學路上多麼艱險,也不管學習環境多麼惡劣,更不懼自身狀況不如常人,對於學習的渴望從未停止。看看他們,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編輯:徐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