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2號機組啟動總結

一、機組啟動前工況

1、雙機停運, 2號爐啟動過程無鄰機供汽。

2、2號機組啟動鍋爐汽包壁溫為145℃, 調節級金屬溫度250℃, 屬溫態啟動。

二、啟動過程

19:00 啟動鍋爐點火。

20:46 暖輔汽聯箱, 21:36暖管結束, 投除氧器加熱。

21:24 啟動凝結水系統運行。

00:01 啟動汽前泵, 鍋爐上水。

02:45 鍋爐上水完成。

03:50 1號機組軸封投入, 開始抽真空。

03:05 鍋爐點火成功。

04:30 啟動2A磨煤機。

04:35 投入空預器吹灰。

05:10 主汽壓力1.0Mpa、投入高低壓旁路系統。

06:30 2號機開始沖轉,

06:40 摩擦檢查正常, 重新沖轉。

07:30 汽輪機2800rpm暖機。

08:34 汽輪機定速3000rpm。

09:052號發電機並網成功。

08:45凝結水精處理水質合格, 凝結水回收至除氧器。

09:15機組負荷30MW, 檢查汽機高、中壓疏水關閉正常。

09:55機組負荷64MW, 廠用電切換至工作電源。

09:52四抽壓力0.15MP, 除氧器汽源切至四段抽汽, 除氧器滑壓運行。

10:25 機組負荷120MW, 退出四支小油槍, 投入勵磁系統PSS, 投入機組AVC。

10:30四抽壓力0.3Mpa輔汽聯箱汽源倒為四抽與冷再並帶。

10:54負荷116MW, 四抽壓力0.3Mpa, 小機開始沖轉, 12:10 定速3000rpm, 12:30 開始並泵。 13:05並泵完成, 熱工開始PID係數修正。

13:01 汽泵轉速3000rpm, 投入遙控, 電泵倒換為汽泵運行, 電泵投備。

11:03機組負荷120WM,投入勵磁系統PSS,投入機組AVC。

13:55 機組負荷150WM,由單閥切為順閥。

14:26 機組負荷150MW, 投入爐跟機協調, 投入機組AGC。

三、啟動過程問題分析經驗總結

鍋爐:

1、啟動爐出力達不到設計值, 啟動爐畫面顯示蒸汽量為11t/h、蒸汽壓力為0.35Mpa與設計蒸汽量20t/h、額定蒸汽壓力1.3Mpa偏差較大。 蒸汽量達不到設計值導致過熱蒸汽溫度需要通過減溫水調整,

排煙溫度高, 需要通過油槍出力調整參數正常。

原因分析:啟動爐經過大修後出力下降較大, 蒸汽量達不到設計值, 利用檢修機會對受熱面表面污垢進行清理, 降低排煙溫度。

2、啟動爐小油槍出力小, 啟動爐供汽管道至主機用汽管道長, 延長暖管時間, 影響整個機組啟動時間, 暖管1.5h切換大油搶後蒸汽溫度升高較快。

原因分析:此次啟動爐供汽管與主機分別疏水暖管, 後期啟動爐切換為大油槍後因用汽量小導致主汽溫度上升較快。

改進措施:將供氣管道與主機用汽管道同時暖管, 將啟動爐供汽手動總門關小防止管道因暖管不充分振動。

3、本次啟動將2A磨煤機分離器調整為60%, 石子煤量排量正常。

經驗總結:7月18日1號爐啟動1A磨煤機為提高煤粉細度增加燃燼率, 因風離器擋板調整幅度大, 石子煤排量異常導致排渣一道門堵塞無法關閉, 本次總結經驗將2A磨煤機分離器擋板調整為60%,石子煤排放正常。

4、本次2號爐啟動汽包壁溫145℃, 且無鄰機供汽, 而啟動爐將除氧器給水加熱至105℃, 鍋爐開始上水, 高溫省煤器見水後, 因汽包壁溫差大延長了鍋爐上水時間。

原因分析:啟動爐蒸汽量不足, 除氧器給水溫度加熱偏低, 當給水進入汽包後對汽包下部進行冷卻, 導致汽包壁溫差增大。

改進措施:控制好上水速度, 避免連續上水, 導致除氧器水溫下降較快, 同時高溫省煤器見水後要控制上水速度。

5、2號爐一次風機啟動後, 投運風道加熱器時,

因就地看火孔被灰渣堵塞無法看到油槍是否著火正常, 再加上熱工火檢信號異常, 風道加熱器油槍無法投運, 只能通過強制風道加熱器火檢信號投運, 增加系統運行的危險點。

原因分析:因正常運行看火孔手動門關閉, 無法檢查觀察窗情況, 導致堵塞無法及時發現消除, 再者熱工火檢異常導致油槍著火後因信號回饋異常停運。

改進措施:機組啟動提前聯繫點檢清理風道加熱器就得觀火孔;熱工檢查火檢信號回饋異常的缺陷, 保證火檢信號正確。

6、啟動過程鍋爐管壁關注不到, 再者旁路調整與燃料不匹配, 導致過熱器分隔屏小幅超溫。

原因分析:旁路調整與增減燃料調整不能做到協調控制, 運行人員對啟動過程壁溫的關注度不夠,

不能及時調整。

改進措施:加強人員技能水準, 做到旁路調整與燃料調整的協調統一, 同時加強啟動過程管壁溫度的監視調整。

7、本次2號爐啟動耗油20.52t, 較以往雙機停運後啟動節油明顯。 其中風道加熱器耗油約為0.3t/h, 啟動爐耗油約5t, 鍋爐小油槍用油8.3t, 大油搶用油6.92t。 採取主要措施:

1)四支大油槍運行, 投運少油及風道加熱器, 快速啟動1A磨煤機運行, 爐膛著火良好, 煤粉燃燼率高;

2)投運OA層四支大油搶運行, 通過各油槍油角閥前手動門進行節流, 四支大油搶耗油約為1.3t/h, 耗油下降但對煤粉引燃效果較好。

汽機:

1、啟動初期, 除氧器水位測點4、5兩點測量不准的情況下投入了凝結水變頻自動調節, 造成除氧器水位最高2400mm, 嚴重威脅機組的安全運行。

控制措施:機組啟動過程中儘量減少自動投入,投入自動後要密切跟蹤。除氧器水位測點4、5在每次機組啟動時存在測量誤差,因此要及時聯繫熱工進行排汙處理,確認就地與遠傳液位一致時方可投入凝結水自動調節。

2、單順閥切換前未投入機組協調控制,造成閥切換過程中負荷自動上漲,主汽壓力下降,負荷最高上漲至180MW,通過調節機主控綜合閥位元降低機組負荷,投入協調。

控制措施:150MW時投入機組協調後,再進行單順閥切換,避免參數大幅波動。

3、小機沖轉時間推遲,由於運行人員對啟機方式掌握不到位,沒有及時利用輔汽(冷再供輔汽汽源)對小機進行暖管,而是利用四抽直接對小機進行暖管,由於四抽壓力低,暖管較慢,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小機沖轉的時間。

控制措施:雙機啟動時,利用冷再至輔汽先將小機沖轉至800r/min暖機一小時,當四抽壓力達到0.4MPa後,直接用輔汽將小機沖轉至3000r/min,可有效節約啟動時間,此類事情已多次出現,希望各值啟動前認真學習雙機停運後啟動措施,避免類似事件。

4、2號高加在隨機投運過程中,正常疏水管道振動大。

原因分析:本次3號高加正常疏水管道未發生振動,主要因為高加高加金屬溫度高,暖管後未產生大量冷水積存。2號高加投運前已帶壓,暖管速度偏快,同時正常疏水調門開度偏小,導致暖管產生的疏水未及時排盡。高加帶壓投運時,可考慮將正常疏水和事故疏水調門分別開一定開度,總之,避免冷水在管道內積存引起的冷熱衝擊是避免管道振動的根本原因。

如果管道已積存冷水,應採取以下措施:

1)關小或關閉抽汽電動門、逆止門。

2)開啟管道放水門,將冷水放盡。

3)水放盡後,會出現抽空氣現象,此時關閉放水門。

4)如此反復操作,知道管道暖管充分。

5、本次機組啟動軸封汽源的選擇與切換。

軸封供汽的選擇原則:軸封蒸汽與軸封金屬溫度偏差小於110℃,本次啟動爐供汽溫度較高,軸封投運初期軸封要求。

1)軸封暖管及旁路投入前:啟動爐---輔汽聯箱---軸封。

2)旁路投入且主汽溫度在230℃以上時:主汽---軸封、主汽及冷再同時供軸封、冷再供軸封(主汽備用)。

6、除氧器汽源的選擇與切換。

1)由於汽包壁溫較高,所以啟動初期,啟動爐來汽全部供除氧器加熱。軸封汽源切至主蒸汽接帶以前:啟動爐---輔汽---除氧器。

2)軸封由主汽接帶且旁路投入後:由冷再---輔汽---除氧器。

7、旁路投入與退出

投入:在滿足鍋爐升溫升壓速度不超要求時,儘量開大高、低旁直至全開。這樣可增加鍋爐燃料量,對穩定爐膛燃燒穩定有積極作用,同時可減小爐膛負壓的波動。

退出:機組並網後,切記不要快速關閉旁路,關閉原則為維持再熱器壓力穩定,採用高、低旁配合關閉,不需要追求關閉速度。已經多次出現由於關閉旁路過快導致再熱器壓力下降到零,因為啟動初期中壓缸蒸汽量相對較大,做功比例相對較高,若再熱器壓力突然下降,會導致機組初負荷降為零的現象,存在逆功率的風險。

四、2號機組在停運中存在的問題:

1、操作存在的問題

1、輔汽汽源由四抽倒至冷再過程中,輔汽壓力最高上升至1.59Mpa。

原因分析:正常運行中冷再供輔汽自動設定0.5Mpa(保證供洗衣廠汽源穩定),在降負荷過程中調門自動開啟,負荷降至120MW,此時輔汽用戶僅供軸封,開始進行輔汽汽源倒換,此時由於降負荷,四抽壓力下降,冷再供輔汽調門自動開大,同時進行汽源倒換,且倒換速度較快,加劇了冷再供輔汽調門開大的速度,冷再供輔汽調門最大開至90%,輔汽聯箱壓力升高至1.59 Mpa。

控制措施:倒換汽源應在負荷穩定時進行,人員操作過程中應注意關閉四抽供汽的速度,尤其在四抽電動門10%以下時,注意冷再調門開度變化,此時還應關注輔汽供軸封調門變化情況,防止調門波動引起輔汽壓力大幅變化。

2、汽泵遙控自動解除,進行手動調節水位。

原因分析:由於確認鍋爐發生洩漏,負荷降至150MW,小汽輪機低調門波動較明顯(之前分析可能為伺服閥問題),進行降壓降負荷處理,汽泵再迴圈超遲開啟,解除手動後全開,主汽壓力降至7.1Mpa時,汽泵出口壓力8Mpa,轉速波動至2800以下,汽泵遙控解除,在MEH畫面手動輸入轉速調節水位。

控制措施:逐漸降負荷降壓力過程中,注意監視小機的運行情況,尤其在主汽壓力降至較低情況時,汽泵運行工況發生惡化,應提前手動開啟再迴圈,防止再迴圈超遲開關,引起水位波動,另外注意低轉速時汽泵遙控自動解除時,為保證給水與蒸汽流量匹配,保持負荷穩定,在MEH畫面進行轉速設定進行微調。

3、盤車未及時投入

原因分析:汽機轉速到0r/min時,人員盤車投入時未將盤車電機後蓋的接觸開關頂住,導致盤車未及時投入。

控制措施:加強人員就地操作的培訓,及時瞭解設備操作要點,進行操作前,盤前人員應及時告知操作人員風險點,確保操作無誤。

嚴重威脅機組的安全運行。

控制措施:機組啟動過程中儘量減少自動投入,投入自動後要密切跟蹤。除氧器水位測點4、5在每次機組啟動時存在測量誤差,因此要及時聯繫熱工進行排汙處理,確認就地與遠傳液位一致時方可投入凝結水自動調節。

2、單順閥切換前未投入機組協調控制,造成閥切換過程中負荷自動上漲,主汽壓力下降,負荷最高上漲至180MW,通過調節機主控綜合閥位元降低機組負荷,投入協調。

控制措施:150MW時投入機組協調後,再進行單順閥切換,避免參數大幅波動。

3、小機沖轉時間推遲,由於運行人員對啟機方式掌握不到位,沒有及時利用輔汽(冷再供輔汽汽源)對小機進行暖管,而是利用四抽直接對小機進行暖管,由於四抽壓力低,暖管較慢,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小機沖轉的時間。

控制措施:雙機啟動時,利用冷再至輔汽先將小機沖轉至800r/min暖機一小時,當四抽壓力達到0.4MPa後,直接用輔汽將小機沖轉至3000r/min,可有效節約啟動時間,此類事情已多次出現,希望各值啟動前認真學習雙機停運後啟動措施,避免類似事件。

4、2號高加在隨機投運過程中,正常疏水管道振動大。

原因分析:本次3號高加正常疏水管道未發生振動,主要因為高加高加金屬溫度高,暖管後未產生大量冷水積存。2號高加投運前已帶壓,暖管速度偏快,同時正常疏水調門開度偏小,導致暖管產生的疏水未及時排盡。高加帶壓投運時,可考慮將正常疏水和事故疏水調門分別開一定開度,總之,避免冷水在管道內積存引起的冷熱衝擊是避免管道振動的根本原因。

如果管道已積存冷水,應採取以下措施:

1)關小或關閉抽汽電動門、逆止門。

2)開啟管道放水門,將冷水放盡。

3)水放盡後,會出現抽空氣現象,此時關閉放水門。

4)如此反復操作,知道管道暖管充分。

5、本次機組啟動軸封汽源的選擇與切換。

軸封供汽的選擇原則:軸封蒸汽與軸封金屬溫度偏差小於110℃,本次啟動爐供汽溫度較高,軸封投運初期軸封要求。

1)軸封暖管及旁路投入前:啟動爐---輔汽聯箱---軸封。

2)旁路投入且主汽溫度在230℃以上時:主汽---軸封、主汽及冷再同時供軸封、冷再供軸封(主汽備用)。

6、除氧器汽源的選擇與切換。

1)由於汽包壁溫較高,所以啟動初期,啟動爐來汽全部供除氧器加熱。軸封汽源切至主蒸汽接帶以前:啟動爐---輔汽---除氧器。

2)軸封由主汽接帶且旁路投入後:由冷再---輔汽---除氧器。

7、旁路投入與退出

投入:在滿足鍋爐升溫升壓速度不超要求時,儘量開大高、低旁直至全開。這樣可增加鍋爐燃料量,對穩定爐膛燃燒穩定有積極作用,同時可減小爐膛負壓的波動。

退出:機組並網後,切記不要快速關閉旁路,關閉原則為維持再熱器壓力穩定,採用高、低旁配合關閉,不需要追求關閉速度。已經多次出現由於關閉旁路過快導致再熱器壓力下降到零,因為啟動初期中壓缸蒸汽量相對較大,做功比例相對較高,若再熱器壓力突然下降,會導致機組初負荷降為零的現象,存在逆功率的風險。

四、2號機組在停運中存在的問題:

1、操作存在的問題

1、輔汽汽源由四抽倒至冷再過程中,輔汽壓力最高上升至1.59Mpa。

原因分析:正常運行中冷再供輔汽自動設定0.5Mpa(保證供洗衣廠汽源穩定),在降負荷過程中調門自動開啟,負荷降至120MW,此時輔汽用戶僅供軸封,開始進行輔汽汽源倒換,此時由於降負荷,四抽壓力下降,冷再供輔汽調門自動開大,同時進行汽源倒換,且倒換速度較快,加劇了冷再供輔汽調門開大的速度,冷再供輔汽調門最大開至90%,輔汽聯箱壓力升高至1.59 Mpa。

控制措施:倒換汽源應在負荷穩定時進行,人員操作過程中應注意關閉四抽供汽的速度,尤其在四抽電動門10%以下時,注意冷再調門開度變化,此時還應關注輔汽供軸封調門變化情況,防止調門波動引起輔汽壓力大幅變化。

2、汽泵遙控自動解除,進行手動調節水位。

原因分析:由於確認鍋爐發生洩漏,負荷降至150MW,小汽輪機低調門波動較明顯(之前分析可能為伺服閥問題),進行降壓降負荷處理,汽泵再迴圈超遲開啟,解除手動後全開,主汽壓力降至7.1Mpa時,汽泵出口壓力8Mpa,轉速波動至2800以下,汽泵遙控解除,在MEH畫面手動輸入轉速調節水位。

控制措施:逐漸降負荷降壓力過程中,注意監視小機的運行情況,尤其在主汽壓力降至較低情況時,汽泵運行工況發生惡化,應提前手動開啟再迴圈,防止再迴圈超遲開關,引起水位波動,另外注意低轉速時汽泵遙控自動解除時,為保證給水與蒸汽流量匹配,保持負荷穩定,在MEH畫面進行轉速設定進行微調。

3、盤車未及時投入

原因分析:汽機轉速到0r/min時,人員盤車投入時未將盤車電機後蓋的接觸開關頂住,導致盤車未及時投入。

控制措施:加強人員就地操作的培訓,及時瞭解設備操作要點,進行操作前,盤前人員應及時告知操作人員風險點,確保操作無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