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017人工智慧陣亡企業“屍檢報告”,90%都是偽人工智慧?

這些教訓價值上百億, 無論你是上市公司, 還是投資者, 都不要犯哦!

文 蓉蓉

幸福的公司總是那麼的相似, 不幸的公司卻各有各的不幸。

創業公司便是如此, 成功者無非“創造或抓住了痛點, 獲得了融資, 產品推出後受到了市場追捧, 獲得成功, 最後也許還會被高額收購。 ”

然而失敗者就不一樣了, 不久前, CB Insights更新了創業公司死亡名單。 其中, 2017年更新的有26家 (小編節選了人工智慧和機器人領域的7家), 它們起初都獲得了投資, 最終卻失敗了, 或是無法進入市場, 或是在投資無法成功退出:被迫變賣資產、收購價低於投資額等情況。

外媒總結的創業失敗最關鍵的20大因素

接下來, 人工智慧機器人產業聯盟小編就為大家詳解魂斷2017年初的7家人工智慧/機器人初創企業。

1.Cha Cha

Cha Cha創立於2008年, 是一家基於人力的搜尋引擎。 據創始人Jones介紹, Cha Cha一共募集了8400萬美元的股權資本。 Cha Cha的死亡原因是沒有尋找到合理的商業/盈利模式,

同時, 其廣告收入大幅下降, 公司物理償還債務, 主創只能出售債券, 註銷投資。 據創始人Jones介紹, Cha Cha一共募集了8400萬美元的股權資本。

Cha Cha

2.Lily Robotics

Lily Robotics在2015年橫空出世, 這個眾籌明星跳票三年, 終於因為融資被拒, 宣佈無力生產, 將預定款返回到用戶手中。

據調查, Lily無人機在預訂期間共獲得不少於3400萬美元的預定金額, 不少於6000名付費支持者。

對於如今日漸火爆的無人機市場而言, Lily Robotics的倒下對於該領域企業以及投資人來說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 同時, 在有越來越多的無人機廠商開始遇到發展瓶頸之後, 他們或許會突然意識到“無人機的春天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燦爛”。

2015年Lily無人機的宣傳視頻火遍了整個社交網路

3.Vinaya

Vinaya成立於2013年, 做B2B的可穿戴智慧珠寶, 死因是無法承擔技術創新的費用, 以保持市場競爭力。

4.Angel Sensor

Angel Sensor成立於2013年, 是一家開源的可穿戴/追蹤器公司。 即便已經開源了API/SDK、感測器資料流程, Angel Sensor還是跳票兩年。 最近的融資失敗讓他們徹底無緣產品生產。

Angel Sensor

5. Omniref

Omniref成立於2013年, 是一家程式設計社區, 曾被著名“伯樂”Y Combinator看好, 但依舊迫於網站運營費用壓力而不得不關閉。

Omniref

6. Shelfie

Shelfie成立於2013年, 是一家電子圖書App公司。 Shelfie的失敗原因主要是同類產品的夾擊, 尤其是同時上架的亞馬遜Kindle Matchbook服務。

caia617

7. Vrideo

Vrideo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VR遊戲開發商,在Gear VR和Oculus Rift上深受歡迎,與多家沉浸式體驗的視頻出版商有合作。Vrideo提供多個VR平臺的應用,包括Oculus、Steam VR和PSVR,還擁有穀歌Cardboard和三星Gear VR移動端應用。但隨著大公司如Facebook一直在發力360度視頻業務,穀歌也在YouTube上做起4K和360度視頻內容。但是,Vrideo顯得相形見絀、資金不足。其融資獲得的200萬美元並不足以覆蓋公司繼續運營和擴展的成本。

Vrideo

總的來看,沒有可持續、可擴展的商業模式,市場前景不夠明朗,產品差異化不足、內容不當,研發成本過高 ,盈利週期過長,都會直接導致公司倒閉。正如國外機構所總結的那樣:未找到需求點就貿然開發產品,燒錢完後拿不到新融資,團隊不合適是三大致敗主因。

尤其是同時上架的亞馬遜Kindle Matchbook服務。

caia617

7. Vrideo

Vrideo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VR遊戲開發商,在Gear VR和Oculus Rift上深受歡迎,與多家沉浸式體驗的視頻出版商有合作。Vrideo提供多個VR平臺的應用,包括Oculus、Steam VR和PSVR,還擁有穀歌Cardboard和三星Gear VR移動端應用。但隨著大公司如Facebook一直在發力360度視頻業務,穀歌也在YouTube上做起4K和360度視頻內容。但是,Vrideo顯得相形見絀、資金不足。其融資獲得的200萬美元並不足以覆蓋公司繼續運營和擴展的成本。

Vrideo

總的來看,沒有可持續、可擴展的商業模式,市場前景不夠明朗,產品差異化不足、內容不當,研發成本過高 ,盈利週期過長,都會直接導致公司倒閉。正如國外機構所總結的那樣:未找到需求點就貿然開發產品,燒錢完後拿不到新融資,團隊不合適是三大致敗主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