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這裡是湧泉裡,這裡是我在南京的第二個家

我搬家了。

在油坊橋呆了大半年後, 搬到了莫愁湖附近。 相對來說, 早高峰跟我一起進地鐵的人少了, 從新的住所到公司的時長也明顯縮短了。

早上可以多睡半小時, 晃晃悠悠到地鐵口買個早餐, 再慢悠悠到公司, 總之, 感覺整個人都慢下來了。

聽說我現在住的這個社區以前是軍區大院, 多的是年齡偏大的住戶, 而在我看來, 也總算多了些煙火氣, 比起油坊橋, 更像我印象中的“家”。

1

黃福記麵館

每天必經過一條巷子, 門口放著醒目的燈箱招牌, 我是愛吃麵食的南方人。 記得小時候, 爸爸一回家就會拉我去家門口的麵館來上一碗牛肉麵, 在那個年紀的我就愛上了吃面。

店面不大, 應該是住家的一樓改造。 面的品種也很豐富,

有時候下班想不到吃什麼就會鑽進去點一碗, 吃飽喝足再回家。

雖然搬過來還不到一個月, 但已經光顧過好幾次了, 店裡有一隻貓, 不怕人, 在我吃面的時候會在我腳邊嗅一嗅, 然後從我旁邊的椅子跳到我腿上趴著, 很是討喜。

2

轉角日本料理

除了麵館, 最近迷上壽喜鍋的我也發現了這家轉角日料, 去過兩次, 都在播放蠟筆小新, 也是不大的店面, 和溫暖的燈光, 操作臺是全開放的。

在這家店, 我一個人吃過, 也和某人吃過。

一人食的時候點了份鰻魚飯, 坐在吧台, 店主很熱情, 耐心的等我看完菜單, 遞上水, 請我稍等。 不大會功夫, 飯上來了, 我不知道怎麼形容鰻魚的口感, 但很合我的口味。 米飯的軟硬度也剛剛好, 醬汁的味道也不鹹不淡, 總之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剛剛好。

這家的壽喜鍋都是雙人份的,所以某一天又拉著某人來了,記得第一次吃壽喜鍋是在饞貓食堂,湯的口感很是細膩,很鮮,這次點了另一種壽喜鍋,又點了兩對壽司。兩人份的壽喜鍋份量很足,食材也很豐富,有一種驚喜一個接一個的感覺。

夜深了,店內昏暗的燈光和屋外的燈箱,也總能給人一種“這裡一直為你敞開”的歸屬感。

3

大方巷砂鍋

天冷了,一碗砂鍋好像最能給與一整份的溫暖。

某一天,在社區遊蕩的時候走進了這家“大方巷砂鍋”,好像總是聽過這個店名一樣,要了一份加香腸的。不多會,熱乎的砂鍋上桌了,驅走寒意的最佳選擇,一口粉絲一口湯的順序,無疑是這一天的最暖了。

老闆話不多,只是在我們進門的時候簡單的問了一句,吃什麼。從頭至尾,再無其他。

味道是意料之外的好,但桌上的各種粉瓶也吸引了我的注意。除了鹽、味精,就連魷魚粉、咖喱粉都有,很是齊全,加了魷魚粉,湯更加鮮了。店面和餐具也很乾淨,可以備註上可以常來的店了。

搬來不久,發現的美食還不是很多,但來日方長,興許下一次,又會無意中走進一家店,又收集了一份不大不小的驚喜。

文:加一

攝影:加一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這家的壽喜鍋都是雙人份的,所以某一天又拉著某人來了,記得第一次吃壽喜鍋是在饞貓食堂,湯的口感很是細膩,很鮮,這次點了另一種壽喜鍋,又點了兩對壽司。兩人份的壽喜鍋份量很足,食材也很豐富,有一種驚喜一個接一個的感覺。

夜深了,店內昏暗的燈光和屋外的燈箱,也總能給人一種“這裡一直為你敞開”的歸屬感。

3

大方巷砂鍋

天冷了,一碗砂鍋好像最能給與一整份的溫暖。

某一天,在社區遊蕩的時候走進了這家“大方巷砂鍋”,好像總是聽過這個店名一樣,要了一份加香腸的。不多會,熱乎的砂鍋上桌了,驅走寒意的最佳選擇,一口粉絲一口湯的順序,無疑是這一天的最暖了。

老闆話不多,只是在我們進門的時候簡單的問了一句,吃什麼。從頭至尾,再無其他。

味道是意料之外的好,但桌上的各種粉瓶也吸引了我的注意。除了鹽、味精,就連魷魚粉、咖喱粉都有,很是齊全,加了魷魚粉,湯更加鮮了。店面和餐具也很乾淨,可以備註上可以常來的店了。

搬來不久,發現的美食還不是很多,但來日方長,興許下一次,又會無意中走進一家店,又收集了一份不大不小的驚喜。

文:加一

攝影:加一

(部分圖片來源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