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研究揭示野生動植物成為戰爭受害者

本報訊近日, 美國研究人員線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為戰爭對野生動植物造成的影響進行了定量分析。 該研究對生態保護政策和實踐有明確的指導意義,

它提出紛爭地帶裡長久穩定的動植物保護活動及停火之後的快速干預有助於挽救大量處在危險中的野生動植物種群和物種。 相關論文刊登于《自然》雜誌。

論文討論了武裝衝突對野生動植物種群的影響。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Joshua Daskin和Robert Pringle研究了武裝衝突對非洲保護區裡253個大型食草動物種群的影響。 他們使用1946年到2010年間收集的資料, 包括許多代表性瀕危物種, 比如大象、河馬、小旋角羚等。 在此期間, 超過70%的非洲保護區受到戰爭的影響。 衝突頻率是預測野生動物數量變化的唯一最重要指標;動物數量的增長速度隨著衝突頻率的增加而下降。

來自衝突地區的生態學資料很少, 因此很難嚴謹地研究戰爭對野生動植物的影響。

該研究是首個在大陸範圍和跨多個年代的尺度上對戰爭如何影響野生生物進行的定量分析。 雖然種群崩潰確有發生, 但是頻率較低, 表明戰爭區的動物種群通常能夠恢復。 (張章)

《中國科學報》 (2018-01-11 第2版 國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