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最險的6大寺廟,絕壁上佇立千百年,最後一座至今無人登臨!

佛教遠離塵世的特性使很多寺廟修建於偏僻險要的山野

看似岌岌可危的建築, 卻能屹立千百年而不倒

這不得不感歎古人智慧的偉大

這6大險要寺廟, 絕對能讓你驚歎不已

1、塔雲山金頂觀音殿被稱為天下最險道觀, 無論是從工藝還是建築難度上, 可謂是鬼斧神工。

淩空翹首于萬仞壁之上, 三面懸於萬丈深淵, 是用4根石柱插入石縫, 仿若雲端上的仙景。

觀音殿雖不足6平米, 但那一千六百多米的山頂高度, 足以讓它仙氣縹緲, 盛氣淩人!

2、山西渾源懸空寺

據記載, 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後期, 是一位叫了然的和尚設計所建, 到現在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 是中國現僅存的佛, 道, 儒三教合一的寺廟。

千百年的滄桑讓懸空寺曾經遭受多次地震, 卻安然無恙, 更是被著名的國際週刊《時代》選為世界十大最不穩定建築。

雖然在外人眼裡看起來它是由十幾根碗口粗的立木支撐起來的,

其實在道下面的立木可以輕易地被晃動, 根本沒有起到支撐作用, 在懸空寺建成時, 這些木樁其實是沒有的。

真正承托重量的是27根懸臂梁, 這些懸臂梁都是由當地的特產鐵杉木製成的, 質地堅硬, 使用之前事先用桐油浸泡過, 能起到防腐、防蟲的作用。

3、雪域山巔的雍仲苯教——孜珠寺

在昌都丁青有一座連藏族人都感到陌生的寺院,很多人都只聞其名卻不知道它在哪,它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它也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

由於歷史的原因,苯教這個曾經一度掌握過西藏政教大權的原始宗教,後來不得不讓位於佛教,到偏僻的地方隱藏起來,這使丁青成為苯教寺廟和教徒最多、影響最大的地區。

孜珠寺活佛丁真俄色曾說過:“孜珠寺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除了非常有緣分的人……” 即使是西藏本地人,也很少有上過孜珠寺的,因為它太過偏遠和險峻。

以前,從山腳到山頂騎馬需要大半天時間,現在雖然修通了一條簡易公路直達寺廟,但也只能在天晴路況好時才能通行。

孜珠寺也有個規模相當的天葬台,並且這裡的天葬是不允許外人看的。

4、貴州梵淨山金頂

梵淨山金頂,是武陵山脈的最高峰,因其晨間常見紅雲瑞氣環繞,人稱紅雲金頂,諧音“鴻運金頂”,遠眺金頂,恰似農家蒸飯用的甑子,又像雲海中高高聳起的一隻巨大的驚嘆號,奇險無比。

在金頂,一座天橋飛駕兩山,兩邊各建有一廟,一邊供奉(現在佛)釋迦佛、一邊供奉(未來佛)彌勒佛。

在明清時期這裡便是聞名於世的佛教名山,每年都會有人來這裡虔誠燒香拜佛。

因山勢陡升,風向變化極大,垂直上升氣流明顯,因此風雲奇幻,成為梵淨又一大奇觀。

5、陝西佳縣香爐寺

香爐寺,因其山下那刀劈斧削般的巨石形如香爐,所以得名。

寺廟亭堂跟石頭城最週邊的絕壁僅隔著幾米遠的距離,它獨自矗立在一塊周長15米左右的巨石之上,通過一小木橋與石頭城連接。

這座建于明朝的小小寺廟,在泱泱佛教的中華大地,可以說是微不足道,卻像一顆珍珠、一顆鑽石,奪人眼目。

從香爐寺望向西南的方向,突兀著屹立了一塊獅頭巨石,因為四周無物,只有這一塊巨石矗立,就好像是天外飛來之石,因為人們也稱“飛來石”

6、河北承德雙塔山

這兩座千年寶塔坐落于承德市區的西南方向。在那裡有兩個巨大的岩柱排列,岩柱高聳陡直,在兩柱峰頂又各有一座磚塔,所以這兩座岩柱被命名為雙塔山。

在清代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便提到了雙塔山,他在書中寫到,乾隆五十五年的時候曾經命守吏修建木梯,登頂查看過。

由於歷史典籍的缺失,磚塔內許多的文化現象現在也無從考證,至今磚塔留給世人的仍是一個個待解之謎,也許在以後會有定論吧。

北峰較為粗大,南峰則上粗下細、看起來有些“搖搖欲墜”。兩座石峰四面均為陡峭的丹崖絕壁,高不可攀,近代以來尚未有人僅憑人力成功登頂。

佛經有雲:佛有三不渡;無緣者不渡;無信者不渡;無願者不渡。天雨大 只潤有根之草,道法寬 不渡無緣之人。如心經所雲,如果觀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麼成佛即不遠了。

3、雪域山巔的雍仲苯教——孜珠寺

在昌都丁青有一座連藏族人都感到陌生的寺院,很多人都只聞其名卻不知道它在哪,它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它也是全藏區最大、信徒最多的苯教寺院。

由於歷史的原因,苯教這個曾經一度掌握過西藏政教大權的原始宗教,後來不得不讓位於佛教,到偏僻的地方隱藏起來,這使丁青成為苯教寺廟和教徒最多、影響最大的地區。

孜珠寺活佛丁真俄色曾說過:“孜珠寺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除了非常有緣分的人……” 即使是西藏本地人,也很少有上過孜珠寺的,因為它太過偏遠和險峻。

以前,從山腳到山頂騎馬需要大半天時間,現在雖然修通了一條簡易公路直達寺廟,但也只能在天晴路況好時才能通行。

孜珠寺也有個規模相當的天葬台,並且這裡的天葬是不允許外人看的。

4、貴州梵淨山金頂

梵淨山金頂,是武陵山脈的最高峰,因其晨間常見紅雲瑞氣環繞,人稱紅雲金頂,諧音“鴻運金頂”,遠眺金頂,恰似農家蒸飯用的甑子,又像雲海中高高聳起的一隻巨大的驚嘆號,奇險無比。

在金頂,一座天橋飛駕兩山,兩邊各建有一廟,一邊供奉(現在佛)釋迦佛、一邊供奉(未來佛)彌勒佛。

在明清時期這裡便是聞名於世的佛教名山,每年都會有人來這裡虔誠燒香拜佛。

因山勢陡升,風向變化極大,垂直上升氣流明顯,因此風雲奇幻,成為梵淨又一大奇觀。

5、陝西佳縣香爐寺

香爐寺,因其山下那刀劈斧削般的巨石形如香爐,所以得名。

寺廟亭堂跟石頭城最週邊的絕壁僅隔著幾米遠的距離,它獨自矗立在一塊周長15米左右的巨石之上,通過一小木橋與石頭城連接。

這座建于明朝的小小寺廟,在泱泱佛教的中華大地,可以說是微不足道,卻像一顆珍珠、一顆鑽石,奪人眼目。

從香爐寺望向西南的方向,突兀著屹立了一塊獅頭巨石,因為四周無物,只有這一塊巨石矗立,就好像是天外飛來之石,因為人們也稱“飛來石”

6、河北承德雙塔山

這兩座千年寶塔坐落于承德市區的西南方向。在那裡有兩個巨大的岩柱排列,岩柱高聳陡直,在兩柱峰頂又各有一座磚塔,所以這兩座岩柱被命名為雙塔山。

在清代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便提到了雙塔山,他在書中寫到,乾隆五十五年的時候曾經命守吏修建木梯,登頂查看過。

由於歷史典籍的缺失,磚塔內許多的文化現象現在也無從考證,至今磚塔留給世人的仍是一個個待解之謎,也許在以後會有定論吧。

北峰較為粗大,南峰則上粗下細、看起來有些“搖搖欲墜”。兩座石峰四面均為陡峭的丹崖絕壁,高不可攀,近代以來尚未有人僅憑人力成功登頂。

佛經有雲:佛有三不渡;無緣者不渡;無信者不渡;無願者不渡。天雨大 只潤有根之草,道法寬 不渡無緣之人。如心經所雲,如果觀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麼成佛即不遠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