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印象青島——3、曾經的青島往事花石樓的故事

八大關靠海的太平角, 有一處 黃海路18號的花石樓, 好像也叫淶比池別墅, 是一幢歐洲城堡式別墅, 這座建築的周圍並沒有其他的建築, 往前一步就是大海, 在樓上向遠處極目望去, 碧海清波, 波光粼粼, 是八大關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棟別墅。 花石樓據說是1932年由一位俄羅斯人格拉西莫夫設計修建, 它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歐洲古堡式, 又融入了希臘式和羅馬式的風格, 也有哥特式的建築特色, 內部裝飾上則可見巴羅克與洛克克藝術的痕跡。 由於整體建築是用花崗岩和鵝卵石建成, 故得名花石樓。

花石樓主體共分五層, 頂層為觀海台, 側有鐵尖頂。 由圓形和多角形組合而成的建築物正面造型, 別致有序。 而既可用於栽花, 亦可用作晚間燃火照明用的樓門口臺階下的花崗岩石尊, 足見設計者之匠心。 相傳解放前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曾在此住過, 據說1947年東北戰事告急的時候, 蔣介石從南京飛往青島督促戰備, 進行戰略部署就下榻于花石樓。 蔣介石早在1947年就已經料到自我很難守住大陸, 臺灣恐怕會成為自我將來的去處, 那時候中正先生在古堡的琉璃窗後望向東南海域時的心境又是怎樣的呢?毛主席和蔣委員長都是近現代中國的偉人, 缺少了他們中的任何一位, 今天中國的面貌都會很不一樣。
前者善用歷史的機緣, 最終掌握了中國廣大的疆域, 作為一名浪漫的夢想家, 他在艱苦的歲月裡完成了從最高層到最底層對於中國的全面控制, 實現了國家真正好處上的統一和穩定;後者在最動盪的年代裡持續了國家統一, 平衡了當時中國錯綜複雜的派系力量, 防止中國陷入四分五裂, 同時在抗日戰勝時期也為中國贏得了戰時崇高的國際聲望。 兩位英雄, 雖然政治主張相悖, 但是對於這個他們所深愛的國家, 他們的見解和展望是高度地一致, 但是遺憾的是, 他們所堅信的是:未來的中國只能由一個政黨執政, 兩人之間不會合作共贏, 只能決一死戰。 歷史有時候是詭異的, 當蔣先生望著遠方在海面上啁啾的孤鷗時,
他是否在想, 自我在不遠的將來也會像它一樣, 獨守在一隅孤島望洋興嘆, 再也無法踏足這魂牽夢繞的家園。 總之, 關於花石樓的傳說是太多太多了。 解放後, 花石樓曾經成為接待中外貴賓的館舍, 董必武、陳毅等党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在此下榻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