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大學生村官十年發展調查

村官面向基層就業創業, 到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華, 培養了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

11月21日至12月1日, 記者採訪了多位元紮根基層的大學生村官, 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村官故事。

圖片來源於網路

十年回答:他們能做什麼

地處黃河岸邊的合陽縣坊鎮中雷村, 擁有5個村民小組, 共425戶1725人。 由於位置偏僻、交通閉塞, 且產業結構單一, 直至2014年, 中雷村年人均純收入只有4250元。

圖片來源於網路

2014 年8月17日, 25歲的王凱風塵僕僕地來到中雷村。 那是他當村官的第一天。

王凱說:“剛開始, 就是和村幹部一道走東家、進西家, 徵求群眾對脫貧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所到之處, 鄉親們艱難的生存境況令我感到心酸。 從那時起我就不止一次地在心裡告誡自己, 幹就要幹出個名堂來, 一定要讓群眾過上好日子!”

根據中雷村溝坡面積較大的實際情況, 王凱積極聯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專家, 請專家就花椒的栽植、管理、市場前景等內容對椒農進行講解, 深入淺出, 通俗易懂, 堅定了大家發展花椒產業的信心。

“光有技術不行, 還要有地。 中雷村雖地處抽黃和紅旗水庫雙灌區, 但卻是名副其實的‘水中旱’。

”王凱說, “為了種植好這片椒園, 我們先後平整土地300畝, 硬化生產路3.2千米, 新修灌溉管道1 千米。 ”

目前, 中雷村花椒種植規模已經達到1300畝。 2016年, 中雷村椒園實現畝產花椒200公斤, 每畝收入8000元。 “僅此一項, 就使群眾人均增收5000元。 ”王凱高興地說。

合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旭說:“多年來, 合陽縣大學生村官們作風扎實、不怕吃苦, 勇於開拓、大膽實踐, 紮根基層、因村施策, 帶領著農民群眾走出了一條條致富路。 ”

圖片來源於網路

王凱只是無數在推進農村經濟發展中實現人生價值的大學生村官之一。

在延安市子長縣史家畔鄉丹頭村, 提起大學生村官劉強強和他的蘋果園, 村裡人都不住地誇讚。 2013年7月, 劉強強成為丹頭村的黨支部書記助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