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晚睡強迫症”你中招了嗎?

貴州省二醫睡眠中心馮霞副主任表示, 現代都市人很多喜歡晚睡, 甚至沒有晚睡就會覺得無法適應, “晚睡一族”中, 確實有強迫症狀的患者認為“我不應該這麼做,

但還是要這麼做”, 但多是“不良晚睡習慣”而已。

什麼是晚睡強迫症

據馮霞副主任醫師介紹, 晚睡強迫症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拖延症的一種。 它和失眠有所本質區別, 失眠是想睡睡不著, 強迫性晚睡是強迫自己保持清醒。 更具體地說, 患有此症的人總是被一種強迫思維所困擾, 無法入睡。 假如你有下列現象就說明你已經得了晚睡強迫症了:白天忙工作, 晚上忙放鬆, 睡覺時間不夠;晚上12點之後總是生龍活虎不想睡覺, 晚上12點之前總是很困提不起精神來;“夜貓”習性吞噬都市人的健康。

在這裡, 馮霞副主任醫師提醒, 將晚睡當做習以為常的事情, 非要等到身體勞累得不行才戀戀不捨地進入夢鄉的狀況,

其實是一種強迫症狀的體現。 從健康的角度講害處頗多。 長期晚睡會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調, 心臟病風險、胃腸危機、患癌風險;還會導致失眠、記憶力下降、易怒、焦慮不安等神經精神疾病。

1、對白天生活的無聲抗議。 晚睡族往往是白天勞累了一天, 壓力很大, 到了晚上需要依靠亢奮去除心理上的疲憊才能入睡。 這類人多會沉溺在網路上, 觀看網路視頻、泡論壇、聊天、流連夜店, 或是在快節奏的強勁音樂中疏散壓力。

2、對睡眠的認識形成了習慣性誤區。 強迫性晚睡與失眠有本質區別。 失眠是想睡睡不著, 強迫性晚睡則是逼著自己保持清醒。

3、強迫性晚睡者並非被生理逼迫而是一種心理需要。

做事情一定要等到夜深人靜時, 比如收拾房間、看雜誌、寫文章等。

那麼, 該如何應對“晚睡強迫症”呢?在這裡, 馮霞副主任醫師提醒大家首先要消除對於睡眠認識上存在的誤區, 不要以為自己白天不能做事, 沒有靈感, 只有晚上才能靜心做事甚至靈感迸發。 這種不良的心理暗示一定要慢慢淡化。 可以採取如下六種方法:

1、關閉電子產品, 睡前玩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能使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 從而導致生物鐘紊亂, 引起失眠。

2、計畫明天要做的事。 把次日要做的事在筆記本上做簡單的整理規劃, 再上床睡覺。 另外, 要學會積極地在白天做科學的時間規劃。

3、睡覺前聽一些放鬆音樂, 使整個身心放鬆下來。

4、確保你的臥室舒適不受光線和聲音的干擾。

在黑暗的環境裡入睡能對褪黑素的分泌產生影響。 睡前記得拉上窗簾及關上門。

5、不要享受拖拉的成就感。 有的人會因為自己在最後一刻完成了工作而獲得成就感, 這樣只能加重之後的拖拉程度。 愛拖拉的人其實是在給自己添加額外壓力, 而後享受那種戰勝壓力的成就感。 這種近乎自虐的自我挑戰方式非常損耗能量, 絕對要不得。

6、調整心態、重新定位。 自我患有晚睡強迫症的人性格中容易有拖延的一面, 不自覺地在工作、學習中形成拖拖拉拉的風氣, 不到最後一刻不完成任務, 面對壓力形成“拖”的解決辦法。 此外, 過於執著、敏感、追求唯美的心理也是引起強迫症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

預防晚睡強迫症就要求人們調整好心態。

同時, 馮霞副主任醫師還強調:晚睡強迫症的人群由於長期養成不良的睡眠習慣, 常會誘發慢性失眠, 當每週失眠的頻率及時間影響了正常生活及工作時, 就必須尋求睡眠中心的專業醫師進行諮詢就診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