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進入三九天,“護心” 不止是保暖那麼簡單

我們已經正式進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 常言道“三九四九冰上走”, 冷空氣也不負所望如約而至。 每年三九天, 天氣寒冷, 關節痛、頸椎病甚至是心腦血管疾病都容易發病,

所以這些慢病患者要謹防發作。

數九

一年中最危險的時節

數九日曆

一九 12月22日~12月30日

二九 12月31日~1月8日

三九 1月9日~1月17日

高血壓患者:三九天慎妨急性腦中風

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心內科專家張雅君教授表示, 有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的老年人,

遭受寒冷的刺激後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 促使小動脈血管收縮, 促使血壓進一步升高, 硬化變脆的腦動脈血管猛然受到升高的血壓帶來的血流衝擊, 容易破裂而發生腦出血。 高血壓患者要當心急性腦中風, 三九天的急性腦中風患者都會大幅度上升, 其中, 八成有高血壓病史。

冠心病患者:三九天慎防冠心病發作

患有冠心病者, 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而變細變窄, 血流不暢。 如遇到寒冷刺激, 冠狀動脈發生痙攣, 使本來就狹窄的冠狀動脈內的血流更加減少, 甚至淤阻不通, 心肌缺血缺氧而引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張雅君教授提醒, 尤其是天氣驟變, 強冷空氣襲來, 氣溫降至0℃以下時, 冠心病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人數會增加。

如何安全度過三九?

一、注意保暖

密切關注天氣變化, 適時增減衣物:寒冷大風的天氣要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 若需要外出時, 也要做好保暖措施。 避風寒, 這個時節, 不能對著風吹, 更不能在寒風中久站。 尤其是保護頭部、頸部和手足不受凍。

居室應保持空氣新鮮, 合適的溫濕度。 無論是採用暖氣或空調, 室溫以18℃—20℃左右, 濕度55%左右為宜。

二、科學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 “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氣溫降低時, 血液的流動容易變緩, 所謂“血遇寒則凝”, 因此在這個時候仍然需要適當的運動,

科學運動是治療心血管病的“良藥”。

選擇有氧運動:要適度天氣寒冷不適宜進行過於劇烈的體育運動, 可以選擇慢跑、快步走、八段錦、太極拳與太極劍等有氧運動。

晨練別太早:建議選擇在相對溫暖的時間段, 如太陽升起和落山以前在室外鍛煉, 請使用鼻子呼吸,以減少冷空氣對呼吸系統的刺激。

運動處方:心血管病史患者最好遵循醫生的運動建議進行運動。冬天運動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下午三四點鐘最為適宜。

三、注意飲食:

進補別過量:“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所以,這個時節可以適當吃羊肉、牛肉等進補禦寒,但切記不可過量,一定要針對自身的狀況進補,且不要過度。以免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

適當增加高蛋白質食物攝入:比如畜禽肉、魚肉和雞蛋等。

蛋白質所含能量的30%會變成熱量從體表發散出來,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僅有5%~6%作為熱量散失,脂肪則是4%~5%。

紅肉中還富含易被吸收的血紅素鐵,研究表明,飲食中增加鐵的攝入,抗寒能力會增強。

需注意,要增加的是富含蛋白質的瘦肉,而不是脂肪多的肥肉。同時,每天吃肉量最好控制在2兩以下。

零食首選堅果:堅果多半在秋天成熟,因此也算是秋冬季節的應季食品。堅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B族維生素,以及鐵、鋅、鈣等礦物質,還有一定量的蛋白質,都能幫助人們抵抗寒冷。

堅果的營養素密度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冬天食物種類相對較少的缺陷。因此,天冷的時候,不妨把餅乾、點心等零食換成堅果。

需要提醒的是,堅果最好選原味的,且每天吃的量別超過一小把。

此外,人們待在溫暖的室內,很少外出活動,但並不意味著人體消耗的水分就會減少。如果喝水少,血液濃稠度就高,容易出現血栓等症狀,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冬天多喝點水還能加快新陳代謝,起到抵禦寒冷的作用。

四、調節情緒、生活規律。

冬季日照減少,朔風凜冽,雨雪紛紛,易引發抑鬱症,情緒變得低落,鬱鬱寡歡,無精打采,懶得動彈,這對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更為不利。寒冬心血管患者應調節好心態,保持愉悅、平和的心情,減少或避免負面情緒。

老年人要保持起居有常,作息有時,勞逸結合,順乎冬天的自然規律,早睡以養陽,待日出後起床以養陰,保證8~9小時睡眠,午睡30—60分鐘,有利於人體陰陽和諧,血壓穩定。

五、遵醫囑用藥

冠心病患者:除堅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藥物外,冠心病患者還應該備好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藥品。如頻繁發生心絞痛要及時臥床休息,並且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患者要經常自測血壓,做好記錄,一旦出現波動時,應及時回饋給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適時調整藥物,而不能自己擅自調藥。冬季出現血壓突然升高,需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調整用藥。

除了常規的長效降壓藥以外,若因氣溫驟降、情緒波動等情況出現血壓波動,需遵醫囑加用短效降壓藥,長短結合,以更好控制血壓,減少不良影響。

請使用鼻子呼吸,以減少冷空氣對呼吸系統的刺激。

運動處方:心血管病史患者最好遵循醫生的運動建議進行運動。冬天運動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下午三四點鐘最為適宜。

三、注意飲食:

進補別過量:“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所以,這個時節可以適當吃羊肉、牛肉等進補禦寒,但切記不可過量,一定要針對自身的狀況進補,且不要過度。以免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

適當增加高蛋白質食物攝入:比如畜禽肉、魚肉和雞蛋等。

蛋白質所含能量的30%會變成熱量從體表發散出來,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僅有5%~6%作為熱量散失,脂肪則是4%~5%。

紅肉中還富含易被吸收的血紅素鐵,研究表明,飲食中增加鐵的攝入,抗寒能力會增強。

需注意,要增加的是富含蛋白質的瘦肉,而不是脂肪多的肥肉。同時,每天吃肉量最好控制在2兩以下。

零食首選堅果:堅果多半在秋天成熟,因此也算是秋冬季節的應季食品。堅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B族維生素,以及鐵、鋅、鈣等礦物質,還有一定量的蛋白質,都能幫助人們抵抗寒冷。

堅果的營養素密度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冬天食物種類相對較少的缺陷。因此,天冷的時候,不妨把餅乾、點心等零食換成堅果。

需要提醒的是,堅果最好選原味的,且每天吃的量別超過一小把。

此外,人們待在溫暖的室內,很少外出活動,但並不意味著人體消耗的水分就會減少。如果喝水少,血液濃稠度就高,容易出現血栓等症狀,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冬天多喝點水還能加快新陳代謝,起到抵禦寒冷的作用。

四、調節情緒、生活規律。

冬季日照減少,朔風凜冽,雨雪紛紛,易引發抑鬱症,情緒變得低落,鬱鬱寡歡,無精打采,懶得動彈,這對患有心腦血管病的人更為不利。寒冬心血管患者應調節好心態,保持愉悅、平和的心情,減少或避免負面情緒。

老年人要保持起居有常,作息有時,勞逸結合,順乎冬天的自然規律,早睡以養陽,待日出後起床以養陰,保證8~9小時睡眠,午睡30—60分鐘,有利於人體陰陽和諧,血壓穩定。

五、遵醫囑用藥

冠心病患者:除堅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藥物外,冠心病患者還應該備好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藥品。如頻繁發生心絞痛要及時臥床休息,並且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患者要經常自測血壓,做好記錄,一旦出現波動時,應及時回饋給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適時調整藥物,而不能自己擅自調藥。冬季出現血壓突然升高,需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調整用藥。

除了常規的長效降壓藥以外,若因氣溫驟降、情緒波動等情況出現血壓波動,需遵醫囑加用短效降壓藥,長短結合,以更好控制血壓,減少不良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