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度十大檢察新聞

由檢察日報社主辦的2017年度十大檢察新聞、十大法律監督案例評選1月10日揭曉。

在當天舉行的定評會上, 評委無記名投票, 評選出2017年度十大檢察新聞、十大法律監督案例。

最終, “習近平致信祝賀第二十二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強調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責任”等入選十大檢察新聞。

2017年度十大檢察新聞

1、習近平致信祝賀第二十二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強調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負著重要責任

2017年9月11日至14日, 第二十二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暨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這是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繼1999年之後再次在北京承辦這一國際檢察界年度盛會。

共有來自98個國家及地區的總檢察長、司法部長、高級檢察官、專家學者等500多名代表參會。

習近平在致信中指出, 檢察官作為公共利益的代表, 肩負著重要責任。 本屆國際檢察官聯合會年會以“為公益服務的檢察”為主題, 圍繞建設平安、公正、和諧的法治社會, 深入探討檢察官保護公益問題, 對推動各國法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張德江在致辭時說, 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 檢察機關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肩負著重要使命。 本屆大會以“為公益服務的檢察”為主題, 交流分享經驗, 促進務實合作, 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2、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連續三年聽取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彙報

2017年1月1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 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工作彙報, 聽取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會議認為, 過去的一年, 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維護黨中央權威,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 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制度, 強化政治領導責任, 扎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在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凝神聚焦發力, 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會議強調, 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

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抓好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根, 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 要扎實做好黨中央部署的各項工作, 緊緊圍繞大局履職盡責,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著力防範和化解各種風險, 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要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 自覺接受黨內監督和各方面監督, 加強黨組自身建設, 不斷提高党的建設水準。

自2015年以來, 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連續三年聽取最高檢黨組工作彙報, 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檢察工作的高度重視,

對檢察隊伍的親切關懷。

3、黨的十九大提出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全國推開, 檢察機關堅決擁護、自覺支持、全力配合改革, 反貪、反瀆、預防部門轉隸工作積極平穩有序推進

黨的十九大提出,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 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 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2017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2017年11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關於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

檢察機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這一重大決策部署。2017年11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曹建明主持召開最高檢黨組會,研究檢察機關貫徹落實措施。他強調,各級檢察機關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強化政治擔當,堅決擁護改革、自覺支持改革、全力配合改革,確保黨中央重大部署落到實處。

2017年12月14日,曹建明就檢察機關如何做好配合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在遼寧省檢察機關調研。他強調,各級檢察機關要牢牢把握改革試點關鍵環節,按照中央確定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確保改革的各項部署要求在檢察機關落到實處。要按照中央要求,在省委統一領導下,確保反貪、反瀆、預防部門人員、職能、機構平穩轉隸。要堅持把全面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面、貫穿始終,與轉隸部門每位幹警開展全覆蓋的交心談心活動,引導大家提高政治站位元、統一思想認識、服從改革大局,真正做到合編、合心、合力。

根據中央決策部署,按照最高檢黨組要求,全國各級檢察機關正積極有序開輾轉隸工作。

4、最高檢出臺意見,加強產權司法保護,激勵企業家創新創業

2017年1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關於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意見》明確規定,要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嚴格把握產權案件罪與非罪的界限標準,依法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

《意見》共八個部分22條,強調要依法履行刑事檢察職能,加大懲治侵犯產權犯罪力度,加強審查逮捕、起訴工作,確保依法、準確、及時、有效打擊侵犯產權犯罪。依法懲治破壞市場經濟秩序、侵犯各類產權主體財產權的犯罪,依法懲治侵犯產權職務犯罪。要加強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形成多元化產權保護格局。穩步推進公益訴訟試點工作,以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產權領域為重點,積極運用訴前程式和提起公益訴訟的方式,維護被民事、行政違法行為侵害的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要加強控告申訴檢察工作,暢通訴求表達管道,依法受理歷史形成產權案件的申訴,做到有錯必糾,依法化解產權糾紛引發的社會矛盾。

2017年12月,最高檢又下發《關於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的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緊密結合檢察工作實際,綜合發揮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檢察職能,加大懲治侵犯產權犯罪力度,切實維護企業家財產權、創新權益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為企業家健康成長和事業發展營造寬鬆法治環境,切實強化企業家人身財富安全感,增強和激勵企業家創新創業信心。

5、檢察機關2017年立案偵查23名原省部級以上幹部,2014年10月至今已遣返勸返外逃“百名紅通人員”34人

2017年,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堅持懲治腐敗力度決不減弱、零容忍態度決不改變,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深入推進。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依法對孫政才、王三運、李嘉、馬建、陳旭、盧恩光等23名原省部級以上幹部立案偵查,對黃興國、王保安、王陽、張越等19名原省部級幹部提起公訴。

2017年,除北京、山西、浙江三個試點地區外,其他29個省份檢察機關加大查辦職務犯罪大要案力度,扎實推進集中整治和加強預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會同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扶貧辦對69個異地扶貧搬遷重點工程項目開展預防監督。突出查處重大責任事故背後的職務犯罪,最高檢對河南登封興峪煤礦重大煤與瓦斯突出等重大事故掛牌督辦,陝西、廣東、河南檢察機關同步介入“西安地鐵問題電纜”“新豐練溪托養中心事件”“中儲糧南陽直屬庫光武分庫小麥變質”事件調查。最高檢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共同深化“預防職務犯罪郵路”工作。

2017年,檢察機關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持續深入抓好全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從2014年10月到2017年12月,已從42個國家和地區遣返、勸返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221人,其中“百名紅通人員”34人。與最高法共同制定《關於適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式若干問題的規定》,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專項行動,對山西省原副省長任潤厚等6起犯罪嫌疑人死亡、逃匿案依法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申請。

6、最高檢機關2017年10月起運行新的司法辦案機制,中央部署由檢察機關承擔的29項司法改革任務基本完成

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2017年6月正式啟動司法責任制改革。經過一系列的嚴格程式,最高檢機關首批遴選228名員額內檢察官。經中央批准,2017年10月1日起,最高檢機關正式運行新的司法辦案機制。主要目的是落實“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核心是推行檢察官辦案責任制。主要包括建立新型司法辦案組織、制定司法辦案權力清單、運行新的司法辦案機制、建立新的案件分配機制、建立完善與新辦案機制相適應的監督管理體系等5項內容。

2017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上作了《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全面深化司法改革情況的報告》。曹建明在報告中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檢察機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司法改革正確方向,勇於啃硬骨頭、闖難關,各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至2017年9月,中央部署由最高檢承擔的29項改革任務已基本完成或結項;檢察改革規劃提出的91項具體改革舉措,82項已出臺改革意見或結項。

7、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全面推開

2017年6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明確寫入這兩部法律。這標誌著我國以立法形式正式確立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2017年7月18日,最高檢召開全國檢察機關全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全面開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公益訴訟工作全面推開後,2017年7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現公益案件線索8320件,立案4597件,提出檢察建議和發佈公告等訴前程式案件4026件,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40件。在4026件訴前程式案件中,民事公益訴前程式案件103件,行政公益訴前程式案件3923件。從案件領域看,修改後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四大重點領域均有涉及。其中,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2653件,占65.9%;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326件,占8.1%;國有財產保護領域880件,占21.8%;食品藥品安全領域167件,占4.2%。向法院起訴的40件案件中,民事公益訴訟4件,行政公益訴訟10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26件。

8、檢察題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創下近10年來國產電視劇收視率最高紀錄

2017年3月28日至4月28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湖南廣播電視臺等單位聯合出品的55集檢察題材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黃金檔金鷹獨播劇場播出。

該劇由著名作家周梅森擔任編劇,著名導演李路執導。《人民的名義》一經播出,收視率一路高漲。根據央視-索福瑞(CSM)公佈的資料,《人民的名義》首播平均收視3.66%,市場份額11.53%;CSM52城即時收視率一度破8%,位列收視率排行榜首。同時,該劇在CSM52城首播觀眾規模累計達到7957.3萬,在2.16億電視人口中到達率36.8%;在全國地區觀眾規模累計達到4.71億,在12.84億電視觀眾中到達率36.7%,創下近10年來國產電視劇的收視率最高紀錄。在網路平臺上,《人民的名義》播放量突破210億次。在熱播同時,《人民的名義》相關話題持續刷屏各社交平臺。

9、最高檢等五部門聯合出臺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規定,切實防範冤假錯案

2017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發佈《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從偵查、起訴、辯護、審判等方面明確非法證據的認定標準和排除程式,切實防範冤假錯案產生。

根據《規定》,辦案機關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採用暴力、威脅以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以及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均應當予以排除。《規定》明確,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排除非法證據。對重大案件,人民檢察院駐看守所檢察人員應當在偵查終結前詢問犯罪嫌疑人,核查是否存在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情形,並同步錄音錄影。經核查,確有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情形的,偵查機關應當及時排除非法證據,不得作為提請批准逮捕、移送審查起訴的根據。

10、最高檢會同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明確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犯罪定罪量刑標準,保障公民資訊安全

2017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資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解釋》共13條,對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和有關法律適用問題作了全面、系統的規定。《解釋》進一步明確了“公民個人資訊”的範圍,規定“公民個人資訊”包括身份識別資訊和活動情況資訊,即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資訊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資訊,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繫方式、住址、帳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解釋》進一步明確了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其中,《解釋》對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的“情節特別嚴重”的認定標準作了明確。根據資訊類型不同,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資訊“五百條以上”“五千條以上”“五萬條以上”,或者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即屬“情節特別嚴重”。同時,《解釋》將“造成被害人死亡、重傷、精神失常或者被綁架等嚴重後果”“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者惡劣社會影響”規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整理編輯:張一

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2017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方案》。2017年11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關於在全國各地推開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

檢察機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這一重大決策部署。2017年11月,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曹建明主持召開最高檢黨組會,研究檢察機關貫徹落實措施。他強調,各級檢察機關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強化政治擔當,堅決擁護改革、自覺支持改革、全力配合改革,確保黨中央重大部署落到實處。

2017年12月14日,曹建明就檢察機關如何做好配合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在遼寧省檢察機關調研。他強調,各級檢察機關要牢牢把握改革試點關鍵環節,按照中央確定的“時間表”和“路線圖”,確保改革的各項部署要求在檢察機關落到實處。要按照中央要求,在省委統一領導下,確保反貪、反瀆、預防部門人員、職能、機構平穩轉隸。要堅持把全面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面、貫穿始終,與轉隸部門每位幹警開展全覆蓋的交心談心活動,引導大家提高政治站位元、統一思想認識、服從改革大局,真正做到合編、合心、合力。

根據中央決策部署,按照最高檢黨組要求,全國各級檢察機關正積極有序開輾轉隸工作。

4、最高檢出臺意見,加強產權司法保護,激勵企業家創新創業

2017年1月6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關於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意見》明確規定,要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嚴格把握產權案件罪與非罪的界限標準,依法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

《意見》共八個部分22條,強調要依法履行刑事檢察職能,加大懲治侵犯產權犯罪力度,加強審查逮捕、起訴工作,確保依法、準確、及時、有效打擊侵犯產權犯罪。依法懲治破壞市場經濟秩序、侵犯各類產權主體財產權的犯罪,依法懲治侵犯產權職務犯罪。要加強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形成多元化產權保護格局。穩步推進公益訴訟試點工作,以國有資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產權領域為重點,積極運用訴前程式和提起公益訴訟的方式,維護被民事、行政違法行為侵害的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要加強控告申訴檢察工作,暢通訴求表達管道,依法受理歷史形成產權案件的申訴,做到有錯必糾,依法化解產權糾紛引發的社會矛盾。

2017年12月,最高檢又下發《關於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營造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支持企業家創新創業的通知》,要求各級檢察機關緊密結合檢察工作實際,綜合發揮打擊、預防、監督、教育、保護等檢察職能,加大懲治侵犯產權犯罪力度,切實維護企業家財產權、創新權益及經營自主權等合法權益。準確把握法律政策界限,為企業家健康成長和事業發展營造寬鬆法治環境,切實強化企業家人身財富安全感,增強和激勵企業家創新創業信心。

5、檢察機關2017年立案偵查23名原省部級以上幹部,2014年10月至今已遣返勸返外逃“百名紅通人員”34人

2017年,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堅持懲治腐敗力度決不減弱、零容忍態度決不改變,查辦和預防職務犯罪工作深入推進。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依法對孫政才、王三運、李嘉、馬建、陳旭、盧恩光等23名原省部級以上幹部立案偵查,對黃興國、王保安、王陽、張越等19名原省部級幹部提起公訴。

2017年,除北京、山西、浙江三個試點地區外,其他29個省份檢察機關加大查辦職務犯罪大要案力度,扎實推進集中整治和加強預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會同國家發改委、國務院扶貧辦對69個異地扶貧搬遷重點工程項目開展預防監督。突出查處重大責任事故背後的職務犯罪,最高檢對河南登封興峪煤礦重大煤與瓦斯突出等重大事故掛牌督辦,陝西、廣東、河南檢察機關同步介入“西安地鐵問題電纜”“新豐練溪托養中心事件”“中儲糧南陽直屬庫光武分庫小麥變質”事件調查。最高檢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共同深化“預防職務犯罪郵路”工作。

2017年,檢察機關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部署,持續深入抓好全國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國際追逃追贓專項行動。從2014年10月到2017年12月,已從42個國家和地區遣返、勸返外逃職務犯罪嫌疑人221人,其中“百名紅通人員”34人。與最高法共同制定《關於適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沒收程式若干問題的規定》,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專項行動,對山西省原副省長任潤厚等6起犯罪嫌疑人死亡、逃匿案依法提出沒收違法所得申請。

6、最高檢機關2017年10月起運行新的司法辦案機制,中央部署由檢察機關承擔的29項司法改革任務基本完成

最高人民檢察院機關2017年6月正式啟動司法責任制改革。經過一系列的嚴格程式,最高檢機關首批遴選228名員額內檢察官。經中央批准,2017年10月1日起,最高檢機關正式運行新的司法辦案機制。主要目的是落實“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核心是推行檢察官辦案責任制。主要包括建立新型司法辦案組織、制定司法辦案權力清單、運行新的司法辦案機制、建立新的案件分配機制、建立完善與新辦案機制相適應的監督管理體系等5項內容。

2017年11月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上作了《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人民檢察院全面深化司法改革情況的報告》。曹建明在報告中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檢察機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司法改革正確方向,勇於啃硬骨頭、闖難關,各項改革取得重大進展。至2017年9月,中央部署由最高檢承擔的29項改革任務已基本完成或結項;檢察改革規劃提出的91項具體改革舉措,82項已出臺改革意見或結項。

7、全國人大常委會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全面推開

2017年6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的決定,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明確寫入這兩部法律。這標誌著我國以立法形式正式確立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

2017年7月18日,最高檢召開全國檢察機關全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全面開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公益訴訟工作全面推開後,2017年7月至10月,全國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中發現公益案件線索8320件,立案4597件,提出檢察建議和發佈公告等訴前程式案件4026件,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40件。在4026件訴前程式案件中,民事公益訴前程式案件103件,行政公益訴前程式案件3923件。從案件領域看,修改後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四大重點領域均有涉及。其中,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2653件,占65.9%;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326件,占8.1%;國有財產保護領域880件,占21.8%;食品藥品安全領域167件,占4.2%。向法院起訴的40件案件中,民事公益訴訟4件,行政公益訴訟10件,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26件。

8、檢察題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創下近10年來國產電視劇收視率最高紀錄

2017年3月28日至4月28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湖南廣播電視臺等單位聯合出品的55集檢察題材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衛視黃金檔金鷹獨播劇場播出。

該劇由著名作家周梅森擔任編劇,著名導演李路執導。《人民的名義》一經播出,收視率一路高漲。根據央視-索福瑞(CSM)公佈的資料,《人民的名義》首播平均收視3.66%,市場份額11.53%;CSM52城即時收視率一度破8%,位列收視率排行榜首。同時,該劇在CSM52城首播觀眾規模累計達到7957.3萬,在2.16億電視人口中到達率36.8%;在全國地區觀眾規模累計達到4.71億,在12.84億電視觀眾中到達率36.7%,創下近10年來國產電視劇的收視率最高紀錄。在網路平臺上,《人民的名義》播放量突破210億次。在熱播同時,《人民的名義》相關話題持續刷屏各社交平臺。

9、最高檢等五部門聯合出臺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規定,切實防範冤假錯案

2017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發佈《關於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從偵查、起訴、辯護、審判等方面明確非法證據的認定標準和排除程式,切實防範冤假錯案產生。

根據《規定》,辦案機關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採用暴力、威脅以及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以及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均應當予以排除。《規定》明確,犯罪嫌疑人及其辯護人在偵查期間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排除非法證據。對重大案件,人民檢察院駐看守所檢察人員應當在偵查終結前詢問犯罪嫌疑人,核查是否存在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情形,並同步錄音錄影。經核查,確有刑訊逼供、非法取證情形的,偵查機關應當及時排除非法證據,不得作為提請批准逮捕、移送審查起訴的根據。

10、最高檢會同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明確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犯罪定罪量刑標準,保障公民資訊安全

2017年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資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解釋》共13條,對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和有關法律適用問題作了全面、系統的規定。《解釋》進一步明確了“公民個人資訊”的範圍,規定“公民個人資訊”包括身份識別資訊和活動情況資訊,即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資訊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資訊,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繫方式、住址、帳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解釋》進一步明確了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其中,《解釋》對侵犯公民個人資訊罪的“情節特別嚴重”的認定標準作了明確。根據資訊類型不同,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資訊“五百條以上”“五千條以上”“五萬條以上”,或者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即屬“情節特別嚴重”。同時,《解釋》將“造成被害人死亡、重傷、精神失常或者被綁架等嚴重後果”“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者惡劣社會影響”規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整理編輯:張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