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藥學》中扁豆的用法及用量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豆科植物稨豆的成熟種子。

【性味與歸經】甘, 微溫。 入脾、胃經。

【功效】健脾化濕。

【臨床應用】1.用於脾虛泄瀉, 婦女白帶等症。

扁豆補脾而不滋膩, 化濕而不燥烈, 因其健脾化濕, 故可用於脾虛泄瀉及婦女白帶, 常與白朮、山藥等配合應用。

2.用於暑濕內蘊、腹瀉、嘔吐等症。

本品能健脾和中而化濕, 凡暑濕內蘊、脾胃運化失常而致嘔吐腹瀉者, 臨床往往取以配解暑之品如鮮荷葉、香薷等同用。

【處方用名】扁豆、白扁豆、生扁豆(生用, 多用於暑濕病症。 )、炒扁豆(炒微焦用, 多用於健脾止瀉。 )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

煎服。

【附藥】1.扁豆衣:即扁豆的種皮。 功效雖遜於扁豆, 惟無壅滯之弊。 常與健脾胃藥同用, 治療脾虛泄瀉、浮腫等症。 一般用量為一錢至三錢, 煎服。

2.扁豆花:即白扁豆之花。 功能解暑化濕, 適用於感受暑濕、發熱、泄瀉等症。 一般用量為一錢至三錢, 煎服。

【文獻摘錄】《別錄》:「和中, 下氣。 」

《圖經本草》:「治女子帶下。 」

《本草綱目》:「止泄痢, 消暑, 暖脾胃, 除濕熱。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