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校種族歧視頻發,除了口誅筆伐我們還能思考些什麼?

這是新媒體創作大賽的第十三篇作品

往期作品

狼人殺我都懂, 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老司機教你怎樣上段位

想在美國校園戀愛, 這幾個俚語你得知道!

近年來, 國外高校涉及辱華的事件時有發生, 每次都引起公眾的大範圍討論。 身在OSU的我也親歷了一次這樣的事情, 當時, 學校教室裡出現了辱駡華人的字條, 粗魯的語言不堪入目, 著實讓人大吃一驚。

想想真的很氣憤, 這樣不堪的語言不管是針對誰, 都會感覺是被侵犯了。

但除了口誅筆伐寫字條的人,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思考一下, 為什麼這樣的事件會發生?

首先, 如果我是一個美國人, 我為何會列印出這張紙呢?只有兩種原因, 第一種原因是, 我成天無所事事, 就是想要去辱駡中國人, 我就是看不慣中國人。

如果真的是這種原因, 那麼這種人的心理可能真的有問題, 也對你遇到這種人的倒楣而感到惋惜。

那如果是我要去罵別人, 我會如何寫這篇文字呢?是不是應該第一句話或者整個篇幅都是辱駡的文字?如果不是, 那可能就有第二種原因。

第二種原因就是這張紙確實反映了些問題。 雖然外國人傳遞資訊的方式非常不對, 但是我們的確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憤怒。 大意便是中國人在教室中遺留杯子而引他們的不滿而開始的。

儘管這件事在留學圈造成了很大的轟動, 學者聯合會也找了學校來解決這個問題, 但可能很少有人冷靜地思考這件事背後的真正動機是什麼。

在 UTA 也有針對中國留學生的歧視性言論。

中國人看到這種非常有針對性的文字, 心裡肯定非常不舒服, 字裡行間顯得非常粗魯和直接。 但是換個角度一想, 這種粗魯和直接也的確反映了一些問題。

在國內, 作弊的情況非常猖獗。

國家對中高考等考試抓得很嚴。 如果有同學在這種大型考試中作弊, 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但是平時的小測小考完全是由學校監管, 沒了國家的治理, 作弊的情況還會和大型考試一樣嗎?

國內對抓作弊比較松, 至少和美國的情況相比是松的。 在國內小考試作弊, 至多叫家長留校察看, 屢次不改會被勸退, 至少還有人情面在。

但是在國外, 不管小考大考, 一次作弊, 就可以和在這個國家的留學生涯和以後的職業生涯說再見了。

在我來到 OSU 之前, 媽媽就給我看過俄亥俄有過許多中國生由於作弊被勸退然後遣返回國的案例, 今年好像又有同樣的事件發生。

上數學課考小測的時候, 旁邊的中國人邊做邊左看右看別人的試卷, 老師就會因此盯著他。 當時就覺得很丟臉。 當我們出國, 有時候會跟朋友開玩笑說, “別給中國人丟臉!”雖然我們不以為然, 但是有時做事之前真的要想想這句話,

不然最後受罪的就是自己。

這學期期末前, 我去機房列印複習資料順便複習。 一進機房摘下帽子就能聽見中國人大聲談論的聲音。 一群人, 男生大聲地講故事, 女生放肆地大笑;另一群人, 三個人坐在兩排電腦中間過道聊人生聊理想, 聲音非常大, 來點零食就可以開茶話會了。

他們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感覺列印室已經是他們的天下了。有時我已經看到了其他人臉上的不悅以及忍耐,全程一直在想我作為一個中國人是否應該走過去讓他們安靜。最後我還是沒有走過去,等他們走了之後,機房安靜了許多。

以前我也經常去列印室列印東西,有時也會看到美國人在交談,但真的可以看出他們有在壓低聲音,並且所說的內容也都跟電腦作業相關。

之前在學校踢足球,中國人和外國人都有。其中有個中國人張嘴就是F詞,每句話至少一個。雖然不能說美國人不會說髒話,但一個真正文明有禮貌的美國人是不會把這類詞掛在嘴邊的,而某些中國人為了證明自己和外國人很熟,或者把在國內說髒話的習慣帶到了美國而變得髒話連篇。

東西不小心掉地上了就 F*** You,見到比較好玩的東西就 What the h**,在英語課上當著美國老師的面就用 F***ing 當最普通的形容詞。

我真的不知道他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英語很地道流利,還是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表達方式。

還有一件很有趣的經歷。

我當時在學校食堂打工,一個中國姑娘走到我那的視窗然後說,“Hi, Fries!”這是一件小事,但是我因此笑了一個下午。如果當時我不在那裡,而是一個美國人在那裡工作,難道不會被理解為“薯條你好!”嗎?

我們作為留學生在美國學習,我們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語言上而不是享樂上。如果你連簡單的溝通都有障礙,讓美國人一頭霧水,你還擺出得意洋洋非常自信的樣子。相信我,就連中國人都會歧視你。

我們作為中國人,到了美國,難免會有誤解和偏見存在。我們所要做的是消除歧視,而非抱怨歧視。整天抱怨歧視是沒有用的,我們所應該做的應該是找到原因。

就算在國內,我們也會對一些人粗魯的行為和粗俗的話語產生不滿,對一些人擺出的架子和冷漠的態度看不慣。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改變這些令對方感到反感的事物,那歧視還會這麼大程度存在嗎?

在國外,經常能看到中國人穿著一身名牌背名包秀奢侈品的身影。不對這種行為作出任何主觀評價,因為每人的情況以及想法都不一樣,我沒有權力來干涉每個人的想法,而且在國內這是一種潮流。

我在美國真真正正學到了一個詞,也是很喜歡的一個詞——Humble,謙遜。有時候我也會對自己說做一個謙遜的人,沒有人不會喜歡謙遜的人。只有謙遜,才能讓更多的人接受你。

如果你看到了這裡,那麼很感謝你的耐心。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這篇文章以偏概全,或者太崇洋媚外,甚至這不應該是一個中國人的想法。但我所講的都是存在於我身邊的事實。

或許我們需要沉澱下來,思考一下歧視為何頻繁發生,這類事件發生的原因更應該得到重視,不是嗎?

來點零食就可以開茶話會了。

他們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感覺列印室已經是他們的天下了。有時我已經看到了其他人臉上的不悅以及忍耐,全程一直在想我作為一個中國人是否應該走過去讓他們安靜。最後我還是沒有走過去,等他們走了之後,機房安靜了許多。

以前我也經常去列印室列印東西,有時也會看到美國人在交談,但真的可以看出他們有在壓低聲音,並且所說的內容也都跟電腦作業相關。

之前在學校踢足球,中國人和外國人都有。其中有個中國人張嘴就是F詞,每句話至少一個。雖然不能說美國人不會說髒話,但一個真正文明有禮貌的美國人是不會把這類詞掛在嘴邊的,而某些中國人為了證明自己和外國人很熟,或者把在國內說髒話的習慣帶到了美國而變得髒話連篇。

東西不小心掉地上了就 F*** You,見到比較好玩的東西就 What the h**,在英語課上當著美國老師的面就用 F***ing 當最普通的形容詞。

我真的不知道他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英語很地道流利,還是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表達方式。

還有一件很有趣的經歷。

我當時在學校食堂打工,一個中國姑娘走到我那的視窗然後說,“Hi, Fries!”這是一件小事,但是我因此笑了一個下午。如果當時我不在那裡,而是一個美國人在那裡工作,難道不會被理解為“薯條你好!”嗎?

我們作為留學生在美國學習,我們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語言上而不是享樂上。如果你連簡單的溝通都有障礙,讓美國人一頭霧水,你還擺出得意洋洋非常自信的樣子。相信我,就連中國人都會歧視你。

我們作為中國人,到了美國,難免會有誤解和偏見存在。我們所要做的是消除歧視,而非抱怨歧視。整天抱怨歧視是沒有用的,我們所應該做的應該是找到原因。

就算在國內,我們也會對一些人粗魯的行為和粗俗的話語產生不滿,對一些人擺出的架子和冷漠的態度看不慣。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改變這些令對方感到反感的事物,那歧視還會這麼大程度存在嗎?

在國外,經常能看到中國人穿著一身名牌背名包秀奢侈品的身影。不對這種行為作出任何主觀評價,因為每人的情況以及想法都不一樣,我沒有權力來干涉每個人的想法,而且在國內這是一種潮流。

我在美國真真正正學到了一個詞,也是很喜歡的一個詞——Humble,謙遜。有時候我也會對自己說做一個謙遜的人,沒有人不會喜歡謙遜的人。只有謙遜,才能讓更多的人接受你。

如果你看到了這裡,那麼很感謝你的耐心。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這篇文章以偏概全,或者太崇洋媚外,甚至這不應該是一個中國人的想法。但我所講的都是存在於我身邊的事實。

或許我們需要沉澱下來,思考一下歧視為何頻繁發生,這類事件發生的原因更應該得到重視,不是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