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當畫家,卻淪為商人,一年賣出2億個麵包,賣出個上市集團!

如果說喜茶是茶飲界的新銳選手, 那麼麵包新語就是麵包行業的扛把子。

它在新加波創立, 後來進入中國市場, 至今在大陸已有門店400多家。

它幾乎以一己之力, 改變了大眾對麵包店的固有印象, 使之充滿了時尚、個性的味道。

誰能想到, 這樣的成就, 來自一個本想當畫家的貧窮少年呢?

1

他曾有一個夢想

郭明忠祖籍潮州八邑, 在新加坡出生、成長。

父母工作繁忙, 把他交托給親戚照顧。 而親戚家裡有十幾個孩子, 一到開飯的時候就便如虎狼搶食。

僧多粥少, 郭明忠每次只能吃個半飽, 沒過多久又肚子咕咕叫了。

這時候, 他往往會幹一件事分散注意力, 那就是畫畫。

從接觸到繪畫開始, 郭明忠就熱愛上了這門藝術。 上學的時候, 一到美術課就精神抖擻。

他很早就立下夢想:長大後要當一名像齊白石、黃賓虹這樣的大畫家!

然而, 我們都知道:夢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2

從藝術生到生意人

長及要服兵役的年齡, 郭明忠被外遣送到臺灣參軍。

退役後, 他決定留在臺灣, 學習美術, 父母只給了他一筆9000元的資助。

要知道, 學美術是很燒錢, 顏料、紙張, 筆、樣樣都要錢。 儘管郭明忠並沒有亂花, 但錢還是很快就花完了。

郭明忠不想再向父母伸手要錢。 當兵的歷練讓他認為, 自己已經是個男子漢, 應該自食其力。

在朋友的建議下, 郭明忠買了一輛小吃車, 開始上街擺攤。

他要賣的是龍鬚糖。 這是他曾經因為好玩, 而跟一個手藝人學做的, 沒想到現在竟成了他謀生的本領。

在街頭的小攤販中, 賣吃食的可不少。 怎麼才能脫穎而出呢?

郭明忠想到了自己的特長, 畫畫。 他在小吃車上畫了一條龍, 環繞車身,

威風凜凜, 在眾多小吃車中極具辨識度, 生意也立馬旺盛起來。

做小販的日子很艱苦, 要躲城管, 要忍受嚴寒酷暑, 但郭明忠從中得到了另一番成長。 不同于當兵時服從命令就行, 做生意需要自己做決定, 怎麼吸引客戶, 怎麼擴大市場···這些都需要縝密思考。

攢夠錢後, 郭明忠揮別了街頭, 把龍鬚糖生意帶入了百貨商場, 很快開出了十幾家店面。

之後, 看到市場發生變化, 他及時把生意轉型, 轉向售賣南亞小吃, 同樣大獲成功。

在臺灣的十年, 郭明忠開出了21家小吃連鎖店, 他的人生道路也徹底變化, 從一個想畫畫的少年, 變成了一個生意人。

3

榮歸故里, 創大食代

1991年, 在鄉愁的驅動下, 郭明忠把臺灣的生意高價賣出, 風光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

回到新加坡後那一年, 郭明忠都沒有工作。 一來, 陀螺般不停轉了10年, 他需要歇息;二來, 他在思考, 下一步往哪走。

經過思考後, 郭明忠想到開一家綜合性的美食廣場, 彙集各地美食, 讓人們只要在一個地方, 就能品嘗各地的地道美食、

於是, 他在1993年創立了“Food Junction”, 掀起了新加坡餐飲業的風暴, 各大商業廣場競相邀請入駐。

在新加坡市場飽和後, 郭明忠進軍中國, 同樣以綜合性美食匯的概念, 創建了大食代。

由於中國地域廣闊, 東南西北的口味差異很大。 因此, 一開始, 大食代在中國的發展並不順利。

郭明忠開始及時調整戰略, 針對不同城市的文化特性, 調整大食代裡的入駐品牌。

大食代重整後, 開始快速擴張。 如今, 中國市場已有50多家大食代綜合美食廣場, 月客流量超100萬人次。

4

自創品牌, 麵包新語

大食代走上正軌後, 閑不下來的郭明忠又開始折騰著自創食品品牌。

於是, 2000年7月, 第一家麵包新語在新加坡開張。

一年後,麵包新語分店達到8家;又一年11個月後,麵包新語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機板上市,成為全世界第一間做麵包上市的企業。

經過十數年的發展,麵包新語開遍了大半個地球,一年賣出麵包超2億個。

在發展麵包新語的過程中,郭明忠的正確戰略有以下幾步:

1)找准受眾群

在2000年的時候,麵包店都是以家庭作坊為主, 店面小,裝潢簡陋,單價低,受眾群體主要是家庭主婦。

家庭主婦對價格又很敏感,麵包的單價自然也提不上去。

而郭明忠把目標受眾對準了年輕消費者。他認為,年輕人不在乎價格,在乎的是味道、時尚、個性。

因此,他把麵包店開進了高端的購物廣場,配以華麗明亮的裝潢,讓人感覺耳目一新。

儘管租金高,但是商場人流量大,客單價高,產品的附加值也隨之提高了。

2)反傳統引領潮流

為了吸引年輕人,郭明忠在店面設計上做了一個顛覆性的突破。

餐飲業的廚房一般都是封閉式的,避免讓顧客看到其雜亂。

而郭明忠一反常態,把透明的玻璃把廚房展示出來,人們可以清楚地看烘焙師在裡面製造麵包的全過程。

這樣一來,顧客對麵包新語的品質感到十分放心,回頭率不斷提升。

3.)不斷創新

郭明忠深知,顧客都是喜新厭舊。於是,他立下一個宗旨,麵包新語要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創新。

於是,麵包新語會定期推出新產品,甚至蹭熱度,例如當年電影《臥虎藏龍》大火時,它就曾推出一款叫“臥虎藏寶”的麵包。

看到如今人們開始注重健康的趨勢,麵包新語也開始提高門店中天然低糖歐包的比例。

如今,在繁忙的工作中偶有閒暇,郭明忠會拿出自己珍藏的大畫家的作品,細細欣賞。

偶爾他也會遺憾,自己沒能在美術道路上走下去。但他明白,人生有得必有失,他已學會釋然。

畢竟,他已經在另一個領域,畫出濃墨重彩的篇章。

子樂|老闆思維與智庫

一年後,麵包新語分店達到8家;又一年11個月後,麵包新語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機板上市,成為全世界第一間做麵包上市的企業。

經過十數年的發展,麵包新語開遍了大半個地球,一年賣出麵包超2億個。

在發展麵包新語的過程中,郭明忠的正確戰略有以下幾步:

1)找准受眾群

在2000年的時候,麵包店都是以家庭作坊為主, 店面小,裝潢簡陋,單價低,受眾群體主要是家庭主婦。

家庭主婦對價格又很敏感,麵包的單價自然也提不上去。

而郭明忠把目標受眾對準了年輕消費者。他認為,年輕人不在乎價格,在乎的是味道、時尚、個性。

因此,他把麵包店開進了高端的購物廣場,配以華麗明亮的裝潢,讓人感覺耳目一新。

儘管租金高,但是商場人流量大,客單價高,產品的附加值也隨之提高了。

2)反傳統引領潮流

為了吸引年輕人,郭明忠在店面設計上做了一個顛覆性的突破。

餐飲業的廚房一般都是封閉式的,避免讓顧客看到其雜亂。

而郭明忠一反常態,把透明的玻璃把廚房展示出來,人們可以清楚地看烘焙師在裡面製造麵包的全過程。

這樣一來,顧客對麵包新語的品質感到十分放心,回頭率不斷提升。

3.)不斷創新

郭明忠深知,顧客都是喜新厭舊。於是,他立下一個宗旨,麵包新語要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斷創新。

於是,麵包新語會定期推出新產品,甚至蹭熱度,例如當年電影《臥虎藏龍》大火時,它就曾推出一款叫“臥虎藏寶”的麵包。

看到如今人們開始注重健康的趨勢,麵包新語也開始提高門店中天然低糖歐包的比例。

如今,在繁忙的工作中偶有閒暇,郭明忠會拿出自己珍藏的大畫家的作品,細細欣賞。

偶爾他也會遺憾,自己沒能在美術道路上走下去。但他明白,人生有得必有失,他已學會釋然。

畢竟,他已經在另一個領域,畫出濃墨重彩的篇章。

子樂|老闆思維與智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