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市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綜述

Tuesday

在冬日暖陽的照射下, 放眼安順, 城在綠中, 林在城中, 公園遊園, 景致優美……呈現的是一種閒靜和舒適。

2012年3月, 安順市委、市政府提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目標,

把“宜居安順·綠色家園”作為助推城鎮化發展、構建現代宜居城市的重要抓手, 突出項目推進、體現文化融合, 逐年加大園林建設資金投入, 一股自上而下的創建熱潮全面鋪開。

2014年, 安順市被命名為“貴州省園林城市”。 市委、市政府以此為起點, 再次召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推進大會, 緊緊圍繞“山水田園、綠色生態、宜居宜游、開放創新、歷史文化”五型城市的發展目標, 持續推進山地園林建設, 全面提升城市品質。

2017年10月27日, 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官網通報了關於命名2017年國家園林城市的名單, 安順成功入選, 並且為此次貴州唯一入選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是根據住建部《國家園林城市標準》評選出的分佈均衡、結構合理、功能完善、景觀優美,

人居生態環境清新舒適、安全宜人的城市, 是國內重要的城市名片。

科學規劃 繪景秀藍圖

明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這個目標, 安順不斷加大園林建設資金投入, 設立機構、落實人員、制發方案, 建立安順市園林綠化管理資訊平臺, 多層次、多角度開展宣傳發動工作, 一個自上而下的創建熱潮全面鋪開。

同時, 將《安順市綠地系統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同步推進, 劃定生態紅線, 保證生態網路體系建設的有效性;《安順市海綿城市建設規劃》的編制實施, 推動了海綿城市的建設走向深入;《城市綠化管理辦法》、《城市古樹名木管理暫行辦法》等一批園林規章的公示執行, 保證了依法護綠工作的執行力度,

固化了城市生態基礎, 確保了安順“一心七核, 一廊一環, 多園點綴, 綠脈織網”的城市園林綠化格局的順利打造。 園林城市的理念正在依次生長。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 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創園的目標, 沿著既定藍圖闊步前行。

因地制宜 促城市建設

以創園為引擎, 安順不斷加強城市綠道建設力度, 環湖游道、登山步道、公園漫步系統與城市林蔭道有機結合, 將公園廣場、單位社區、公交系統等區域相銜接, 為市民提供了親近自然、遊憩健身、綠色出行有效場所和途徑。

遵循“綠隨路建、一路一景”的建設理念, 以城市幹道綠化為主線, 相繼建成以塔山為軸心的十字形林蔭大道。 城市主幹道廣泛種植香樟、桂花、銀杏等本地鄉土植物,

花、草、喬、灌搭配合理, 季相分明、點上成景、線上成蔭的道路綠化格局已經形成, 城市道路綠地達成率86.19%。

公園綠地建設始終遵循“節約型、生態型、功能完善型”的原則。 公園設計符合相關設計規範要求, 公園、廣場以植物造景為主, 海綿型公園、集雨型綠地等節約型綠地建設穩步推進。 公園廣場廣泛採用透水鋪裝、噴灌、滴管技術, 各類精品雕塑點綴其間, 凸顯地方特色, 為市民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的綠色空間。 目前我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94.48%, 居民對城市綠化滿意率96.4%。

安順現有公園綠地總計84個, 其中:綜合性公園4座;社區公園綠地12個;專類公園綠地40個(山體公園、小遊園32個);帶狀公園綠地7個;街旁綠地21個(廣場14個)。

我市注重保護城市歷史風貌, 園林綠化景觀與城市人文特色相結合, 城市特色歷史文化、古建築群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 讓歷史文化再煥榮光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生活在園林城市的一份夢想。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使安順城區具有多山多植被的特點, 按照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畫, 我市大力推進植樹造林, 積極打造城市生態屏障和生態走廊, 延綿起伏的山體林地與城市綠地共同構築起城鄉一體化綠色生態圈。

黃果樹濕地公園、虹山湖濕地公園、夜郎湖水源保護地的建立, 確保了自然生態系統的原貌性和完整性, 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 如今的安順處處彰顯“道法自然、顯山露水”的姿容, 那早上和晚上行走於虹山湖的人群就是最好詮釋。

改善環境 享創園福祉

國家園林城市,是一個城市的品牌和名片,也是衡量一個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評價指標。優化、提升人居環境,是安順創建園林城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過程中,我市堅持以創促建,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 走進今天的安順,綠樹成蔭、青山滴翠、碧水潺潺、鮮花綻放……不論是南來北往的過客,還是久居於此的居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安順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空氣更清新,城市更加宜居。的確如此,近年來,安順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目前,安順建成區面積66.3平方公里,人口46.44萬,綠地率34.87%,綠化覆蓋率達37.0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0.43平方米。

安順城區市容市貌乾淨整潔,城市基礎設施運行安全,城市景觀照明控制科學規範,城市容貌評價值8.35,城市照明功率密度達成率96.15%;奧尼卡汙水處理和垃圾焚燒發電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實現市政功能與環境保護的完美結合。汙水處理率93.42%;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公共供水用水網路不斷延伸,管網水檢驗項目合格率99.45%;城市節能建築技術廣泛應用,節能建築比例55.5%;宣導綠色出行,步行、自行車交通系統不斷延伸完善,城區道路管護良好,公交出行率不斷提升,城市道路完好率97%,2020年規劃路網密度每平方公里8.2公里,道路面積率15.4%;城市社區配套服務設施完善,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保障性住房相繼落成,那些配置與社區的綠化景觀,那些開放于頂樓陽臺的鮮花,讓城市老街區的夢想真實落地。

共創國家園林城市,共用生態宜居家園。2017年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提升了安順的城市形象,更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數。

那早上和晚上行走於虹山湖的人群就是最好詮釋。

改善環境 享創園福祉

國家園林城市,是一個城市的品牌和名片,也是衡量一個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評價指標。優化、提升人居環境,是安順創建園林城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過程中,我市堅持以創促建,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 走進今天的安順,綠樹成蔭、青山滴翠、碧水潺潺、鮮花綻放……不論是南來北往的過客,還是久居於此的居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安順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空氣更清新,城市更加宜居。的確如此,近年來,安順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目前,安順建成區面積66.3平方公里,人口46.44萬,綠地率34.87%,綠化覆蓋率達37.0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0.43平方米。

安順城區市容市貌乾淨整潔,城市基礎設施運行安全,城市景觀照明控制科學規範,城市容貌評價值8.35,城市照明功率密度達成率96.15%;奧尼卡汙水處理和垃圾焚燒發電先進技術推廣應用,實現市政功能與環境保護的完美結合。汙水處理率93.42%;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公共供水用水網路不斷延伸,管網水檢驗項目合格率99.45%;城市節能建築技術廣泛應用,節能建築比例55.5%;宣導綠色出行,步行、自行車交通系統不斷延伸完善,城區道路管護良好,公交出行率不斷提升,城市道路完好率97%,2020年規劃路網密度每平方公里8.2公里,道路面積率15.4%;城市社區配套服務設施完善,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保障性住房相繼落成,那些配置與社區的綠化景觀,那些開放于頂樓陽臺的鮮花,讓城市老街區的夢想真實落地。

共創國家園林城市,共用生態宜居家園。2017年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提升了安順的城市形象,更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指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