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FM們高唱著“我們不一樣”分道揚鑣

不管有沒有FM, 今天的這些網路音訊平臺也早就不是最初的網路電臺了。

刺蝟公社 | 曉通

一直沒下雪的北京最近格外冷, 但是幾家音訊公司這幾天在北京卻非常熱鬧。

前天下午, 剛剛宣佈獲得5000萬美元D輪融資的荔枝FM在北京舉辦“品牌戰略升級發佈會”, 發佈了由“熊本熊”之父水野學全新設計的品牌logo和字體。

左為原logo, 右為新logo

還發佈了吉祥物Teki, 呃, 是不是有點像大白?

熊本熊設計師水野學和Teki

緊接著的昨天下午, 喜馬拉雅FM也在北京舉辦了一場“音訊IP發佈會”, 宣佈包括楊瀾、郭德綱、王耀慶、郝景芳在內的多位垂直領域大咖將會在2018年推出付費課程。

2018喜馬拉雅音訊IP發佈會現場

一個來自廣州, 一個來自上海, 兩家來自南方的音訊平臺在2018年開始之際相聚北京, 向外界宣佈, 新的一年要搞點事情。

前腳荔枝FM創始人賴奕龍剛剛宣佈將品牌名稱“荔枝FM”中的“FM”去掉, 後腳喜馬拉雅FM創始人余建軍就在發佈會上回憶到, 創辦喜馬拉雅FM自己並不想在品牌名稱後面加上“FM”這個尾碼。

“我覺得加上‘FM’就變窄了。 ”餘建軍回想起當初自己和公司聯合創始人陳小雨有過激烈的爭論。 “但是又不得不加這個東西, 因為用戶的認知有一個過程。

“當時我們約定, 等做到足夠牛X的一天, 就把‘FM’去掉。 ”餘建軍說。

喜馬拉雅FM或許覺得自己還沒有做到足夠牛, 但是荔枝卻是已經把“FM”這個尾碼從品牌名稱中去掉——因為“原有品牌名稱‘荔枝FM’已經無法涵蓋企業的發展願景和使命”。

有FM還是沒有FM, 現在的喜馬拉雅FM還是過去的荔枝FM, 早就不是在同一條賽道競技的選手。

不只是這兩家, 在如今的互聯網音訊行業中, 從最初的網路電臺到現在, 曾經以“FM”為尾碼的音訊企業們都已經向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大家在發展道路上已經分道揚鑣, 各奔前程了。

音訊和互聯網的結合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 那一年蘋果在iTunes上推出“播客”, 從那時起, 音訊媒體開始與互聯網結合。 從2005年到2011年, 這個時間段是音訊媒體對於互聯網的探索階段。

這個階段內的音訊媒體以個人播客為主, 大多是獨立製作傳播音訊內容的主播或者製作人。 他們作為第一批嘗試音訊內容和互聯網結合的人, 在整體生態尚未完善的情況下, 製作和分享的動力多是來自興趣愛好。

直到進入2011年, 線上音訊行業開始進入整體發展的下一個階段。

2011年到2013年, 包括蜻蜓FM、喜馬拉雅FM、荔枝FM在內的多家網路音訊公司創建, 音訊媒體開始全面與互聯網接軌。 算上後來的考拉FM、鳳凰FM、多聽FM、懶人聽書, FM曾有過“音訊七雄”的稱號。

不同於現在, 音訊內容可以與知識付費完美結合, 在這些網路音訊平臺創建之初,其功能基本都是純粹的網路電臺。也就是說把以前的廣播電臺節目搬到了網上,可以用電腦和手機聽電臺節目了。

對於這個階段的網路音訊行業來說,商業化始終是不甚明朗。儘管有平臺率先推出了會員付費這種模式,但是消費者版權意識的薄弱使得音訊內容的付費效果不佳。

回過頭來看,在商業化方面,那個時期效果最好的方法其實和傳統廣播時代一樣,還是廣告。

2014年之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音訊開始和文字、視頻等各種內容結合,線上音訊行業開始進入所謂的泛媒體傳播時代。

如果說到2013年為止,還是網路音訊行業萌芽發展的階段,那麼2014年到2016年則算得上是網路音訊行業競爭激烈的混戰時期。

2015年11月,多家頭部網路音訊平臺被質疑資料造假,對於音訊行業發展前景的討論一時之間甚囂塵上。

2016年6月,考拉FM裁員40多人,撤掉音娛中心,將精力全部投入車載音訊的研發。

也是在這一年,同樣被融資和商業模式困擾的荔枝FM創始人賴奕龍找到經緯創投的張穎,想“跟他要錢”,張穎只對他說了五個字:自強則頑強。

在當時的媒體報導中,可以看到“移動互聯網電臺迎來新一輪寒冬?”這樣的問句。

的確,商業化模式不明晰,盈利似乎遙遙無期,基本上都還是在燒融資的錢,以後怎麼辦?整個網路音訊行業需要一個機會來鹹魚翻身。

這個機會在2016年左右出現的,那就是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概念其實從2015年“在行”和“得到”推出後便開始發展,2016年上半年,千聊、知乎、分答等一系列語音問答類型產品的上線,反而是一直在做音訊內容的主流電臺應用沒有第一時間跟上。

2016年6月,喜馬拉雅FM推出了奇葩說團隊打造的知識付費音訊產品《好好說話》,開售當天銷售額達到500萬。2017年6月,蜻蜓FM上線《矮大緊指北》,一個月流水超過2000萬。

知識付費就這樣為網路音訊行業帶來了變革。對於喜馬拉雅FM和蜻蜓FM來說,知識付費補全了線上音訊行業在商業化方面的一大空缺,並且很快超越廣告成為了最主要的盈利來源。

喜馬拉雅FM在2016年和2017年舉辦兩次知識狂歡節,總銷售額從第一年的5088萬增長到第二年的1.96億。收入的增長使得其有底氣喊出要做“知識付費屆淘寶”的口號。

蜻蜓FM的關注點則偏向人文歷史方面,其付費內容更多是人文、歷史、藝術等注重精神陪伴層面的產品。

在這種知識付費和網路音訊平臺無縫結合的時候,荔枝卻顯得“歲月靜好”,始終沒怎麼趕知識付費的浪潮。

因為荔枝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商業化道路,最重要的是還是很掙錢的商業模式——那就是直播打賞。

就在2016年知識付費萌芽,多數音訊行業玩家都在湧入知識付費行業的時候,荔枝FM在同年10月份上線了語音直播功能,並且引入了打賞功能。

就這樣,荔枝從語音直播切入,以情感類和音樂類內容為主,將禮物打賞和付費連麥等功能結合起來。

跟據荔枝公佈的資料,在語音直播和打賞功能推出三個月後,直播收入就超過了1000萬。在10號的發佈會上,賴奕龍也公開說到,荔枝的語音直播收入已經達到1億元規模。

沒趕上知識付費的車,但是荔枝也算得上是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賽道。

四家音訊平臺最新融資記錄

在此之外,除了考拉FM專注車載音訊和車聯網內容,其餘的網路電臺應用已經淡出了主流消費者的視野。

從2011年開始算起,網路音訊行業到現在的發展也不過短短六七年的時間。經過了知識付費、語音直播、車聯網這些方向的摸索,網路音訊平臺下一步會走向何處?

喜馬拉雅FM在昨天的發佈會上一口氣公佈了2018年將要上線的十幾個超級IP,從姚明、楊瀾、董路,到郝景芳、崔永元、王耀慶,涵蓋了體育、財經、教育、健康等多個領域。

2017年末時曾有分析成知識付費領域的頭部內容競爭也許會告一段落,轉向對中長尾流量的爭奪,但是從喜馬拉雅FM的架勢來看,頭部內容或許依然會是兵家必爭之地。

對於整個網路音訊行業來說,也許就像餘建軍在昨天發佈會上提到的,“整個聲音市場現在還處在幼稚園的階段,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曉 通

關注內容產業的新鮮事

微信號:NEXT0117

添加時煩請注明姓名、機構、職務

刺蝟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領域包括紙媒和數位出版、互聯網資訊和社交平臺、視頻音訊平臺、影視文娛、內容創業和自媒體、二次元,以及VR/AR和人工智慧等未來內容發展方向。

內容產業報導第一平臺

合作、轉載事宜請聯繫微信號yunlugong

投稿郵箱ciweigongshe@126.com

網站www.ciweigongshe.net

在這些網路音訊平臺創建之初,其功能基本都是純粹的網路電臺。也就是說把以前的廣播電臺節目搬到了網上,可以用電腦和手機聽電臺節目了。

對於這個階段的網路音訊行業來說,商業化始終是不甚明朗。儘管有平臺率先推出了會員付費這種模式,但是消費者版權意識的薄弱使得音訊內容的付費效果不佳。

回過頭來看,在商業化方面,那個時期效果最好的方法其實和傳統廣播時代一樣,還是廣告。

2014年之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音訊開始和文字、視頻等各種內容結合,線上音訊行業開始進入所謂的泛媒體傳播時代。

如果說到2013年為止,還是網路音訊行業萌芽發展的階段,那麼2014年到2016年則算得上是網路音訊行業競爭激烈的混戰時期。

2015年11月,多家頭部網路音訊平臺被質疑資料造假,對於音訊行業發展前景的討論一時之間甚囂塵上。

2016年6月,考拉FM裁員40多人,撤掉音娛中心,將精力全部投入車載音訊的研發。

也是在這一年,同樣被融資和商業模式困擾的荔枝FM創始人賴奕龍找到經緯創投的張穎,想“跟他要錢”,張穎只對他說了五個字:自強則頑強。

在當時的媒體報導中,可以看到“移動互聯網電臺迎來新一輪寒冬?”這樣的問句。

的確,商業化模式不明晰,盈利似乎遙遙無期,基本上都還是在燒融資的錢,以後怎麼辦?整個網路音訊行業需要一個機會來鹹魚翻身。

這個機會在2016年左右出現的,那就是知識付費。

知識付費概念其實從2015年“在行”和“得到”推出後便開始發展,2016年上半年,千聊、知乎、分答等一系列語音問答類型產品的上線,反而是一直在做音訊內容的主流電臺應用沒有第一時間跟上。

2016年6月,喜馬拉雅FM推出了奇葩說團隊打造的知識付費音訊產品《好好說話》,開售當天銷售額達到500萬。2017年6月,蜻蜓FM上線《矮大緊指北》,一個月流水超過2000萬。

知識付費就這樣為網路音訊行業帶來了變革。對於喜馬拉雅FM和蜻蜓FM來說,知識付費補全了線上音訊行業在商業化方面的一大空缺,並且很快超越廣告成為了最主要的盈利來源。

喜馬拉雅FM在2016年和2017年舉辦兩次知識狂歡節,總銷售額從第一年的5088萬增長到第二年的1.96億。收入的增長使得其有底氣喊出要做“知識付費屆淘寶”的口號。

蜻蜓FM的關注點則偏向人文歷史方面,其付費內容更多是人文、歷史、藝術等注重精神陪伴層面的產品。

在這種知識付費和網路音訊平臺無縫結合的時候,荔枝卻顯得“歲月靜好”,始終沒怎麼趕知識付費的浪潮。

因為荔枝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商業化道路,最重要的是還是很掙錢的商業模式——那就是直播打賞。

就在2016年知識付費萌芽,多數音訊行業玩家都在湧入知識付費行業的時候,荔枝FM在同年10月份上線了語音直播功能,並且引入了打賞功能。

就這樣,荔枝從語音直播切入,以情感類和音樂類內容為主,將禮物打賞和付費連麥等功能結合起來。

跟據荔枝公佈的資料,在語音直播和打賞功能推出三個月後,直播收入就超過了1000萬。在10號的發佈會上,賴奕龍也公開說到,荔枝的語音直播收入已經達到1億元規模。

沒趕上知識付費的車,但是荔枝也算得上是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賽道。

四家音訊平臺最新融資記錄

在此之外,除了考拉FM專注車載音訊和車聯網內容,其餘的網路電臺應用已經淡出了主流消費者的視野。

從2011年開始算起,網路音訊行業到現在的發展也不過短短六七年的時間。經過了知識付費、語音直播、車聯網這些方向的摸索,網路音訊平臺下一步會走向何處?

喜馬拉雅FM在昨天的發佈會上一口氣公佈了2018年將要上線的十幾個超級IP,從姚明、楊瀾、董路,到郝景芳、崔永元、王耀慶,涵蓋了體育、財經、教育、健康等多個領域。

2017年末時曾有分析成知識付費領域的頭部內容競爭也許會告一段落,轉向對中長尾流量的爭奪,但是從喜馬拉雅FM的架勢來看,頭部內容或許依然會是兵家必爭之地。

對於整個網路音訊行業來說,也許就像餘建軍在昨天發佈會上提到的,“整個聲音市場現在還處在幼稚園的階段,以後還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曉 通

關注內容產業的新鮮事

微信號:NEXT0117

添加時煩請注明姓名、機構、職務

刺蝟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臺,關注領域包括紙媒和數位出版、互聯網資訊和社交平臺、視頻音訊平臺、影視文娛、內容創業和自媒體、二次元,以及VR/AR和人工智慧等未來內容發展方向。

內容產業報導第一平臺

合作、轉載事宜請聯繫微信號yunlugong

投稿郵箱ciweigongshe@126.com

網站www.ciweigongshe.net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