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三星五鬥村,我們找到了最後一張名片

三星, 珍藏著五張名片

文/彭廣文

選稿:中鄉美駐桂林選稿基地主編 綠蔭

文圖編輯:丁錄年 柳絲青青

前年, 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 我同幾個文友從縣城東南的打風坳, 沿著巍峨的七曜山脈的刀背梁, 一路歡欣鼓舞地下到了與豐都縣接壤的壩州壩, 觀看了大風門、小風門;再從五鬥村進入三星鄉, 沿途道路崎嶇, 風光綺麗, 森林密佈, 鳥語花香。 一棟棟巴渝新居, 炊煙纏綿繚繞, 群山穿金戴玉, 村民歡聲笑語, 好一幅動態的美麗鄉村祥和圖。 我一直耿耿於懷, 想把我所見所聞用文字記錄下來。 因多種原因,

終未如願。 今年九月的一個星期天, 縣作協組織會員又到三星采風, 是從縣城西南方三星鄉去的, 讓我從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瞭解這個神秘的鄉鎮, 心裡多了一些感觸, 於是欣然命筆, 告訴身邊朋友, 讓諸君分享三星之美。

其實, 大凡到過三星的人都知道三星鄉名的來歷, 是因三星場周邊有三個小山包, 像天上耀眼的三顆星星一樣, 人們分別叫他們土星、水星、火星, 還有一塊田像半邊月亮, 因此就出現了“三星半月”這個典故, 一直流傳至今, 三星鄉也由此而得名。 眾所周知, 三星鄉是革命老區, 是旅遊富集地, 是生態食品生產基地。 而我所感受的是三星在石柱縣有五個之最, 是全縣的“五張名片”擁有鄉。

沿著蜿蜒的石徑,

我們來到了四面環山, 中間平坦的一個叫老銀廠的地方。 地上草木不生, 一片褐黃色的礦渣在陽光下發出微弱的銀光, 礦渣中散落著冶銀的瓦罐, 隨處可見。 這是石柱乃至中國最早冶煉鉛鋅礦和銀礦的地方。 當時任鄉黨委書記的餘啟紅為我們介紹五鬥村老銀廠冶煉礦的故事時, 我們仿佛經過了一次歷史的穿越, 回到了四百年前, 馬鬥斛、馬千乘兩代土司帶領土家白杆兵開礦煉銀的火熱場景, 通過礦渣、冶煉罐, 我仿佛看到了煉出來的白花花的銀子。 的確, 據史料記載, 父子兩位元土司都是被奸臣以“私開銀礦”而一個流放關外, 一個瘐死在雲陽監獄。 難怪北京大學文博學院教授陳建立帶領他的學生幾次從北京到石柱考察鉛鋅礦遺址,
甚至提出要建“中國鉛鋅礦博物館”的構想。 可見, 其廠礦遺址不但有參觀價值, 社會價值, 更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這是全縣唯一獲得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是三星鄉的第一張名片, 更是全縣的一張名片!我情不自禁地在遺存幾百年的礦渣中尋找, 我自己都不知道是在尋找遺存的銀子, 還是在尋找明末清初那段歷史!抑或是尋找我的夢!我們幾位自覺不自覺地在廢渣中選了一些煉礦的瓦罐, 當成寶貴文物, 小心翼翼帶回家中, 不時回顧那段難忘的歷史, 追憶那段火紅的歲月!

如果說明朝歷史勾起人們的回憶, 那紅色土地則會昇華我們的靈魂。

不一會, 我們來到了三星鄉的三樹村。 這是一片紅色的土地, 山山嶺嶺正綻放著紅豔豔的映山紅, 好像先烈們殷紅的血液在貧瘠的土地上流淌。 全縣最早的黨支部和蘇維埃政權就是在這塊土地上誕生。 我們佇立在1928年成立的“三根樹黨支部”遺址前, 心潮起伏, 久久難以平靜, 仿佛看到了1926年入黨的張承燕、李幹之等10多位黨員在微弱的油燈下,

正在討論群組織“青年自治會”“殺刀會”“川主會”“戒嗜團”;仿佛看到了1927年冬天的一個晚上, 100余名農民參加的“農民協會”;仿佛看到了1928年秋, 有300多人參加的“農民赤衛隊”和“蘇維埃”成立大會的盛況;仿佛聽到了“打倒軍閥”“打富濟貧、分田廢債”“一切權利歸農會、歸蘇維埃”的口號聲, 回蕩耳畔, 就像電影, 一幕幕重播那段令人難忘的崢嶸歲月。

在黃草坪烈士紀念碑前, 我們聆聽著余書記講述的黃草坪大戰——那是1948年12月10日淩晨, 國民黨八縣清剿指揮官樊齡組織清剿官兵1300人, 妄圖剿滅我豐(都)石(柱)邊遊擊大隊, 我遊擊大隊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 以犧牲1人、輕傷2人的代價, 擊斃擊傷敵人50餘人, 取得了以少勝多、震動川東鄂西的輝煌戰績。碧綠的青松翠柏是他們頑強戰鬥的身影,烈士墓見證了他們不怕犧牲、英勇戰鬥的英雄事蹟!我們大家不約而同的肅然起敬,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第二張名片使我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和傳統教育,使我們浮躁的心得到了一次深深的淨化和昇華!

走出紅色土地,來到綠色田園,感受到的是新的時代氣息。

在重慶市媒體評選為“重慶市最美梯田”的三星鄉石星村,我們看到了全縣最大的香米生產基地。正好是金秋收割季節,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片片金燦燦的稻田和綠瑩瑩的森林,恰似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畫,真是田在林中,林在田中,黃金碧玉,相得益彰。經向當地農民瞭解,才知道三星香米的香來自于自然,來自于天然。所謂天然,是因為這裡海拔界於800-1000米,適於水稻生長;土壤酸堿適中,不含重金屬;稻田周邊植被好,涵養水源;所謂自然,這裡是梯田層層,便於通風透光;由此病蟲害少,使用農藥少。我們打聽到,三星的梯田,被重慶市媒體評為“重慶市最美梯田”;三星的香米,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環保大米”。怪不得每年種植的2500畝香米,近200萬斤被一搶而空。怪不得這鄉黨委書記被重慶電視臺記者稱為“米書記”。

在一家“農家樂”裡,我們非常榮幸地品賞到了三星香米,不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肺腑,而且細膩滋潤,口感舒適,品質上佳,讓我們讚歎不已,回味無窮!不能不說,這是值得點贊的第三張名片。

吃過午飯,我們顧不上休息,來到三星鄉五鬥村,瞻仰全縣乃至重慶市最大的一棵金絲楠木古樹。“這是棵神樹,非常稀少,也非常管錢”。余書記給我們拋出了他的“鎮鄉之寶”。我們一行人站在三星鄉通往五鬥村的公路邊,順著余書記手指的方向,遠遠望去,對面的稻田泛著金色的波浪,山嶺的樹木流淌著綠色的美韻,富裕的農民新修的巴渝新居在陽光下閃耀奪目。

在一個土家院落旁,一棵巨大的樹直插雲天,與白雲相連,整棵樹看上去枝繁葉茂,青翠欲滴。這是一棵有500多歲的金絲楠木樹,直徑達2米多,高五六十米,國家一級保護樹木,1985年版的石柱縣誌上尚有記載。在與村民座談中,一個村民告訴我,“金絲楠木非常珍貴,前幾年,幾個城裡老闆來到這裡,當時出了500多萬元,還承認幫我們修公路買下這棵古樹,當時我們雖然貧窮,也沒有賣。因為,這是國家稀有樹木,國家保護植物,我們不能賣。”

是的,這簡直是一根神樹,為五鬥村、為三星鄉老百姓遮風擋雨,帶來福音,為三星鄉老百姓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從村民的話中,我們體會到了淳樸村民的高尚的思想境界。一棵樹算不了什麼,但它折射出這裡的人民尊法尚善,和睦與共的精神,說是第四張名片,毫不過分。

在三星五鬥村,我們找到了最後一張名片——參觀了全縣最大的生豬繁殖基地。在三面青山環抱著的一個山腰裡,映入眼簾的是一塊閃閃發光又非常醒目的吊牌——“石柱堅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一塊“農頭企業”的方匾。我們索性從不銹鋼大門進去,穿過消毒室,來到了生豬良種繁殖場,幾百頭母豬正在午休,我們怕影響它們休息,輕腳輕手地穿過它們的圈舍,而不守規矩的仔豬看到我們,一個個揚起頭,睜著眼看著它們從未見過的面孔,有的還用它們的語言與我們打招呼,很是活潑可愛。光這個豬場,2016年就出售仔豬4000多隻,肥豬800餘頭。今年,公司又在石星村依照法規政策新修第二個生豬良種繁殖場,已全面完工。兩個豬場,建築面積9000多平方米,養殖母豬850頭,年繁殖仔豬20000頭,這是全縣迄今為止最大的生豬繁殖場。通過良繁場,從而帶動當地農民就地就業;通過產業扶貧,帶動農民脫貧致富。我後來打聽到,堅邁公司的老總是一個只有30歲的回鄉青年,是一個富有愛心的企業家,是縣慈善會志願者大隊的副大隊長,由於他的善行善舉,被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等十幾家部門聯合評為重慶市“最美扶貧志願者”!

兩天的采風,我感觸頗多,印象很深。三星鄉,這個僅有102平方公里的幅員,1.7萬人口的和諧小鄉,居然藏著五張名片,真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我不得不為勤勞勇敢的三星人民點贊!為走進和認識三星而深感自豪!

作者:彭廣文 重慶市作協會員 市雜文學會會員。先後在省市級報刊發表散文、詩歌、小小說數十篇,寫過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秦良玉》,正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詩集《黃連花兒開》。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取得了以少勝多、震動川東鄂西的輝煌戰績。碧綠的青松翠柏是他們頑強戰鬥的身影,烈士墓見證了他們不怕犧牲、英勇戰鬥的英雄事蹟!我們大家不約而同的肅然起敬,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第二張名片使我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禮和傳統教育,使我們浮躁的心得到了一次深深的淨化和昇華!

走出紅色土地,來到綠色田園,感受到的是新的時代氣息。

在重慶市媒體評選為“重慶市最美梯田”的三星鄉石星村,我們看到了全縣最大的香米生產基地。正好是金秋收割季節,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片片金燦燦的稻田和綠瑩瑩的森林,恰似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畫,真是田在林中,林在田中,黃金碧玉,相得益彰。經向當地農民瞭解,才知道三星香米的香來自于自然,來自于天然。所謂天然,是因為這裡海拔界於800-1000米,適於水稻生長;土壤酸堿適中,不含重金屬;稻田周邊植被好,涵養水源;所謂自然,這裡是梯田層層,便於通風透光;由此病蟲害少,使用農藥少。我們打聽到,三星的梯田,被重慶市媒體評為“重慶市最美梯田”;三星的香米,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環保大米”。怪不得每年種植的2500畝香米,近200萬斤被一搶而空。怪不得這鄉黨委書記被重慶電視臺記者稱為“米書記”。

在一家“農家樂”裡,我們非常榮幸地品賞到了三星香米,不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肺腑,而且細膩滋潤,口感舒適,品質上佳,讓我們讚歎不已,回味無窮!不能不說,這是值得點贊的第三張名片。

吃過午飯,我們顧不上休息,來到三星鄉五鬥村,瞻仰全縣乃至重慶市最大的一棵金絲楠木古樹。“這是棵神樹,非常稀少,也非常管錢”。余書記給我們拋出了他的“鎮鄉之寶”。我們一行人站在三星鄉通往五鬥村的公路邊,順著余書記手指的方向,遠遠望去,對面的稻田泛著金色的波浪,山嶺的樹木流淌著綠色的美韻,富裕的農民新修的巴渝新居在陽光下閃耀奪目。

在一個土家院落旁,一棵巨大的樹直插雲天,與白雲相連,整棵樹看上去枝繁葉茂,青翠欲滴。這是一棵有500多歲的金絲楠木樹,直徑達2米多,高五六十米,國家一級保護樹木,1985年版的石柱縣誌上尚有記載。在與村民座談中,一個村民告訴我,“金絲楠木非常珍貴,前幾年,幾個城裡老闆來到這裡,當時出了500多萬元,還承認幫我們修公路買下這棵古樹,當時我們雖然貧窮,也沒有賣。因為,這是國家稀有樹木,國家保護植物,我們不能賣。”

是的,這簡直是一根神樹,為五鬥村、為三星鄉老百姓遮風擋雨,帶來福音,為三星鄉老百姓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從村民的話中,我們體會到了淳樸村民的高尚的思想境界。一棵樹算不了什麼,但它折射出這裡的人民尊法尚善,和睦與共的精神,說是第四張名片,毫不過分。

在三星五鬥村,我們找到了最後一張名片——參觀了全縣最大的生豬繁殖基地。在三面青山環抱著的一個山腰裡,映入眼簾的是一塊閃閃發光又非常醒目的吊牌——“石柱堅邁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一塊“農頭企業”的方匾。我們索性從不銹鋼大門進去,穿過消毒室,來到了生豬良種繁殖場,幾百頭母豬正在午休,我們怕影響它們休息,輕腳輕手地穿過它們的圈舍,而不守規矩的仔豬看到我們,一個個揚起頭,睜著眼看著它們從未見過的面孔,有的還用它們的語言與我們打招呼,很是活潑可愛。光這個豬場,2016年就出售仔豬4000多隻,肥豬800餘頭。今年,公司又在石星村依照法規政策新修第二個生豬良種繁殖場,已全面完工。兩個豬場,建築面積9000多平方米,養殖母豬850頭,年繁殖仔豬20000頭,這是全縣迄今為止最大的生豬繁殖場。通過良繁場,從而帶動當地農民就地就業;通過產業扶貧,帶動農民脫貧致富。我後來打聽到,堅邁公司的老總是一個只有30歲的回鄉青年,是一個富有愛心的企業家,是縣慈善會志願者大隊的副大隊長,由於他的善行善舉,被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等十幾家部門聯合評為重慶市“最美扶貧志願者”!

兩天的采風,我感觸頗多,印象很深。三星鄉,這個僅有102平方公里的幅員,1.7萬人口的和諧小鄉,居然藏著五張名片,真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我不得不為勤勞勇敢的三星人民點贊!為走進和認識三星而深感自豪!

作者:彭廣文 重慶市作協會員 市雜文學會會員。先後在省市級報刊發表散文、詩歌、小小說數十篇,寫過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秦良玉》,正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詩集《黃連花兒開》。

本文為中國鄉間美文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