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哪一個瞬間讓你覺得沒文化真可怕?看《你說的都對》去吧!

文/安哲

2017年, “為知識買單”成了國內大眾新興起的一個內容消費專案。 一時間, 各大新媒體平臺首當其衝。 喜馬拉雅FM、知乎、分答, 都紛紛抓住趨勢湧入市場, 今日頭條更是為孵化悟空問答挖角知乎300大V。 問答市場的競爭進入高潮的同時, 知識網紅的身價也翻倍提升。

在此大環境下, 由優酷和歡喜魚文化聯合出品、阿裡釘釘首席贊助的《你說的都對》第一季於2017年12月26日起獨家上線優酷視頻。 剛剛播出三期, 其豆瓣評分已高達8.4, 且口碑傳播還在持續走高。

據悉, 這檔創新型綜藝中不但有蔡康永擔任主持、當紅明星作為飛行嘉賓, 更是首次雲集了知乎大神河森堡、“二次元寫作者”梁邊妖、“AI小王子” 陳鍇傑、“金融怪才”楊奇函、“心理神探”黃荻鈞等眾多來自不同學科領域的專業知識大神和知識網紅。

不以辯論定勝負, 《你說的都對》以圓桌暢聊社會話題的模式, 輸出多元化的知識乾貨,

被網友們譽為“一檔渾身都是知識點”的全新綜藝模式。

從“見光死”到大逆襲,

知識網紅登陸文化綜藝引發新潮流

受新媒體的視頻、直播等傳播媒介的衝擊, 圖文網紅似乎很多都已經處於邊緣化的狀態。 加之圖文網紅給大眾留下的過分炒作、缺少內涵的印象,

“見光死”更是其難以避免的最終結局。

然而, 《你說的都對》這檔綜藝中出現的知識網紅們非但沒有“見光死”, 反而上演了一出逆襲大戲, 從圖文網紅登陸文化綜藝, 縱身一躍成了知識偶像, 掀起的是一場知識崇拜和知識共用的綜藝新潮流。

加入《你說的都對》這檔節目後, 河森堡的表現更是精彩。 性感、俊秀的外表, 本就讓觀眾大飽口福, 幽默又廣博的話題論證, 更是驚豔四座。

在第二期“父親真的會決定我的一生?”話題討論中, 河森堡飆出英語“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sex except sex.Sex is about power.”來解釋父子矛盾。 並引用非洲爆發過的年輕公象集體發瘋事件, 因年老公象被捕殺殆盡這一現象, 來論證父親對子女的重大影響, 博得所有人的“心服口服”。

與河森堡相似, “二次元寫作者”梁邊妖也是紅自知乎。 他以不過半百的答題量, 在短時間內就吸引了52萬人次的關注, 成為“知乎大V”並迅速走紅。 此外, 他還做過論壇, 創辦《變種青年行動指南》專欄, 創立興趣類平臺“todo+”, 大搞體驗, 解決無聊。

在《你說的都對》中, 梁邊妖也繼續堅持自己的風格,

常常提出亮眼的話題和頗有趣味兒的觀點。 比如第三期中, 他提出“吃一口電子會是什麼樣的體驗?”看似無厘頭, 卻創意十足, 調動氣氛。

對於河森堡、梁邊妖、陳鍇傑這樣的知識網紅來說, 其跨界和逆襲並非偶然。 他們在言論“大有看頭”的基礎上, 還具備著才華“大有來頭”。

而“金融怪才”楊奇函也總是在才華之外擔當著段子手的角色。 一檔由學霸組織起來的文化綜藝, 居然能夠保證在知識點到位的基礎上, 看點、笑料、雞湯一個都不少。 這的確稱得上是《你說的都對》的成功之處。

金融、心理、人工智慧, 知識付費時代,

這檔腦爆綜藝價值不菲

首次亮相之際, 《你說的都對》就召集了六位風格各異的知識大神:

研究人工智慧的“AI小王子”陳鍇傑、認知心理學博士華沙、擅長音樂和微表情心理學的美女黃荻鈞、跨生命科學和金融行業的劉也行、敢於自嘲自黑的“金融怪才”楊奇函、“二次元寫作者”梁邊妖。而第二期開始,知乎大神河森堡也應邀加入。

眾多涉及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偶像齊聚首,話題談論涉及到的知識也涵蓋金融學、心理學、生命科學、歷史學、人工智慧等領域。

早在2016年,由奇葩說團隊打造的演講教學節目《好好說話》就成為喜馬拉雅對外推出的首個付費音訊內容,其單日銷售額超500萬的成績。12月,喜馬拉雅FM推出的“知識狂歡節”中,吸引到850位知識網紅和2000多個音訊課程線上打折銷售,創下單日銷售額 5000 萬的成績單。

而果殼網孵化出的音訊問答 App分答上線僅42天,就取得100萬的付費用戶,實現1800萬以上的交易金額,並累計融資超2億人民幣。2017 年初,知乎也宣佈獲得1億美元的D輪融資消息。

而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今日頭條“撬角計畫”,也是動用了10億補貼給知乎大V和短視頻內容……

在知識付費已成潮流、問答市場大熱且知識網紅被各大平臺爭奪的當下,能組建這樣一個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大神和知識網紅隊伍,本身已難能可貴。

更讓人感到驚喜的是,《你說的都對》還為知識偶像們提供了一個暢聊的圓桌,每期設置一個社會話題進行討論,列出大神們提出的20多個知識點,並標注涉及不同專業的多篇國內外前沿論文。可以說,這檔乾貨十足的腦爆綜藝,按照當下知識付費的標準折算下來,價值不菲已成定論。

公共議題展開多維探討,

知識分享才是這檔綜藝的核心精神

作為一檔文化類綜藝節目,《你說的都對》並非首例。然而此前的文化類綜藝或是將注意力集中於競技、比拼,或是將火力集中於言辭激烈、尖銳的辯論。在這樣的大前提下,《你說的都對》憑藉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殊核心精神,牢牢佔據了文化綜藝的藍海市場。

從話題引入上來看,《你說的都對》就已十足用心。前三期的討論話題分別為“醜男人真的賺錢更多嗎?”“父親決定我的一生嗎?”“吃什麼你就是什麼?”雖然知識大神們皆是專業知識領域的大咖,但拋給他們討論的卻是開放性極高且沒有固定標準的社會性問題。

圍繞這些問題,節目想達到的效果是激發出每個知識大神動用自己的發散思維和所學知識,為大家呈現出更多元的知識點,和更多維度的思考方式。

從播出效果來看,無論是楊奇函自嘲式地引用金融資料論證醜男賺錢更多,還是陳鍇傑採取用人類對人工智慧的態度來應對孩子叛逆期的觀點……都讓觀眾大開眼界。

尤其在最新一期中,就大眾關注的“吃”這一問題,各位知識大神更是亮出了眾多知識點:陳鍇傑指出“食用堅果可以降低癌症和糖尿病的患病風險”,黃荻鈞指出“咖啡因讓人集中注意力從而接收更多資訊導致被說服”,河森堡指出“分析生物牙釉質的碳同位素比例可知攝入過的食物”……

知識點新奇有趣、腦洞頻開,過癮地漲知識成了網友對收看這檔綜藝的最大感觸。連一貫以高智商著稱的蔡康永都自歎孤陋寡聞。

從節目的道具、環節等細節設置來看,分享知識這一主題內核也十分明顯。一張腦回路形狀的圓桌,為知識暢聊提供了一個開放、活躍的氛圍。

主持人蔡康永也一直從客觀的角度把控著談論的節奏。現場每出現一個新奇的知識點,他才會點亮一盞燈,直到六盞燈全部點亮,知識偶像就會收穫一枚知識籌碼。

雖然知識大神們在問題探討時也會出現相對激烈的場面,但並非關於正確錯誤,而是重在展現來自不同領域的知識點之間的交鋒與碰撞。

在知識付費的大時代,《你說的都對》這檔腦爆綜藝卻秉承著知識共用的核心精神,首度聚集了眾多知識大神和網紅,為觀眾們提供一個優質的知識內容呈現和分享平臺。

無論從節目模式、立意還是現實意義上來看,這檔綜藝都在嘗試開啟一個文化綜藝的新潮流,其探索精神無疑值得為之鼓掌叫好。

研究人工智慧的“AI小王子”陳鍇傑、認知心理學博士華沙、擅長音樂和微表情心理學的美女黃荻鈞、跨生命科學和金融行業的劉也行、敢於自嘲自黑的“金融怪才”楊奇函、“二次元寫作者”梁邊妖。而第二期開始,知乎大神河森堡也應邀加入。

眾多涉及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偶像齊聚首,話題談論涉及到的知識也涵蓋金融學、心理學、生命科學、歷史學、人工智慧等領域。

早在2016年,由奇葩說團隊打造的演講教學節目《好好說話》就成為喜馬拉雅對外推出的首個付費音訊內容,其單日銷售額超500萬的成績。12月,喜馬拉雅FM推出的“知識狂歡節”中,吸引到850位知識網紅和2000多個音訊課程線上打折銷售,創下單日銷售額 5000 萬的成績單。

而果殼網孵化出的音訊問答 App分答上線僅42天,就取得100萬的付費用戶,實現1800萬以上的交易金額,並累計融資超2億人民幣。2017 年初,知乎也宣佈獲得1億美元的D輪融資消息。

而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今日頭條“撬角計畫”,也是動用了10億補貼給知乎大V和短視頻內容……

在知識付費已成潮流、問答市場大熱且知識網紅被各大平臺爭奪的當下,能組建這樣一個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大神和知識網紅隊伍,本身已難能可貴。

更讓人感到驚喜的是,《你說的都對》還為知識偶像們提供了一個暢聊的圓桌,每期設置一個社會話題進行討論,列出大神們提出的20多個知識點,並標注涉及不同專業的多篇國內外前沿論文。可以說,這檔乾貨十足的腦爆綜藝,按照當下知識付費的標準折算下來,價值不菲已成定論。

公共議題展開多維探討,

知識分享才是這檔綜藝的核心精神

作為一檔文化類綜藝節目,《你說的都對》並非首例。然而此前的文化類綜藝或是將注意力集中於競技、比拼,或是將火力集中於言辭激烈、尖銳的辯論。在這樣的大前提下,《你說的都對》憑藉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殊核心精神,牢牢佔據了文化綜藝的藍海市場。

從話題引入上來看,《你說的都對》就已十足用心。前三期的討論話題分別為“醜男人真的賺錢更多嗎?”“父親決定我的一生嗎?”“吃什麼你就是什麼?”雖然知識大神們皆是專業知識領域的大咖,但拋給他們討論的卻是開放性極高且沒有固定標準的社會性問題。

圍繞這些問題,節目想達到的效果是激發出每個知識大神動用自己的發散思維和所學知識,為大家呈現出更多元的知識點,和更多維度的思考方式。

從播出效果來看,無論是楊奇函自嘲式地引用金融資料論證醜男賺錢更多,還是陳鍇傑採取用人類對人工智慧的態度來應對孩子叛逆期的觀點……都讓觀眾大開眼界。

尤其在最新一期中,就大眾關注的“吃”這一問題,各位知識大神更是亮出了眾多知識點:陳鍇傑指出“食用堅果可以降低癌症和糖尿病的患病風險”,黃荻鈞指出“咖啡因讓人集中注意力從而接收更多資訊導致被說服”,河森堡指出“分析生物牙釉質的碳同位素比例可知攝入過的食物”……

知識點新奇有趣、腦洞頻開,過癮地漲知識成了網友對收看這檔綜藝的最大感觸。連一貫以高智商著稱的蔡康永都自歎孤陋寡聞。

從節目的道具、環節等細節設置來看,分享知識這一主題內核也十分明顯。一張腦回路形狀的圓桌,為知識暢聊提供了一個開放、活躍的氛圍。

主持人蔡康永也一直從客觀的角度把控著談論的節奏。現場每出現一個新奇的知識點,他才會點亮一盞燈,直到六盞燈全部點亮,知識偶像就會收穫一枚知識籌碼。

雖然知識大神們在問題探討時也會出現相對激烈的場面,但並非關於正確錯誤,而是重在展現來自不同領域的知識點之間的交鋒與碰撞。

在知識付費的大時代,《你說的都對》這檔腦爆綜藝卻秉承著知識共用的核心精神,首度聚集了眾多知識大神和網紅,為觀眾們提供一個優質的知識內容呈現和分享平臺。

無論從節目模式、立意還是現實意義上來看,這檔綜藝都在嘗試開啟一個文化綜藝的新潮流,其探索精神無疑值得為之鼓掌叫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