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獵豹大資料2017中國app報告:下一次巨變近在眼前了嗎?

獵豹全球智庫 容榮 方楊

製圖/王鶴齡

【2018年1月18日, 獵豹移動、獵豹大資料主辦的移動互聯網峰會在北京東方君悅召開, 我們將現場解讀這份年度報告。 登錄活動行搜索“獵豹大資料”報名參會吧!】

前言

2017, 是一個魔幻現實主義的年度。

短視頻越來越短, 時間越來越碎片化, 但我們在短視頻花費的時間卻很長;

那些門檻很高、花錢又花時間的遊戲, 像狼人殺、王者榮耀、吃雞遊戲、戀與製作人, 都成為了我們的最愛;

為效率、環保而生的共用單車, 現在堆放在街頭, 在巷尾, 還有大批在無人的小公園裡;押金退不了的小藍,

有人說, 倒閉了真好, 我要偷一輛回家自己騎;

新零售到底是什麼?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品牌?是零售O2O?是商場裡的自動販賣機, 是我們公司裡的無人貨架, 還是社區裡的無人值守商店?我不知道, 但是這個被馬爸爸發明的詞, 貫穿了整個2017, 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太多太多的合併、死亡都盤點不過來了。 誰能決定一個行業、一個產品的生死存亡?是先進的技術、極致的產品、清晰的商業模式、還是強大得無堅不摧的資本力量?

2017火起來的很多app, 自己都不會玩。 是我老了嗎?是我落伍了嗎?又或者是, 小鎮青年已經成為了移動互聯網世界的主流?

2017年過去了, 你是否懷念它?在這一年, 改變不聲不響地發生著。 獵豹全球智庫從資料出發,

帶你俯瞰移動互聯網行業大震盪。

2017年各分類概況:

增長區:“過山車”式的共用經濟與大爆發前夜的新零售

獵豹大資料顯示, 2017年, 用戶量增長最快的領域是共用經濟與新零售。 從共用出行、共用充電寶到共用睡眠, 雖然五花八門的共用專案在這一年可謂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但不可否認, 作為一種打通線上線下的新經濟模式, 共用經濟成功的撼動了移動互聯網的下半場。

與年初相比, 共用單車領域的活躍用戶滲透率增長了6倍多。 而共用單車領域的巨頭滴滴、摩拜, 又進入了共用汽車行業。 從年中開始受到資本關注的共用汽車進入市場培養階段, 用戶量從無到有處於穩步增長中, 顯然已經成為共用經濟下一城最受關注的領域。

2017年, 新零售從晦澀的概念走向清晰的現實, 生鮮電商app的活躍滲透率全年增長2倍有餘, 而傳統零售O2O也增加了1.6倍。 新零售浪潮對物流領域的影響也相當明顯, 獵豹大資料顯示貨運物流app的活躍滲透率2017年增長了66%。

獵豹大資料顯示, 短視頻app2017年的活躍滲透率增長了近兩倍,

而這一年, 短視頻app的日均線上使用時長也成功超越了視頻app。

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銀行app在2017年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移動支付app的活躍滲透率增加了1.7倍, 互聯網金融增加了76%, 銀行app增加了47%。 這一行業在理性和監管中繼續前行。

下降區:移動互聯網傳統領域亟需新鮮血液, 智慧家居類app活躍度下降最多

政策對外地車牌和司機做出了嚴苛的規定, 使打車市場又一次回歸到打車難、打車貴的境地。 受此影響, 網約車領域在2017年活躍滲透率下降超過14%。

視頻、線上旅遊、漫畫等移動互聯網的“傳統領域”, 也都出現了18%左右的下降, 閱讀類app下降達29%。 經歷用戶增長的天花板, 它們的重心都轉向付費。

獵豹大資料列出的所有類別中,

智慧家居類app活躍度下降最多, 達37%。 這也從某種程度上, 反映出流量更多向線下轉移。

注:1.排行榜排名依據:周活躍滲透率。

2.系統應用不計入排行榜單。

3.獵豹移動旗下app不計入排行榜單。

第一部分 泛娛樂社交

社交頭部:微信穩定, QQ下跌

社交排行榜一如既往並沒有太多令人驚豔的變化,依舊是騰訊一家獨大。但微信和qq卻處於不同的狀況之中:微信在穩定中仍然有小幅度的增長,而qq有較大降幅。

微信在體量最大的情況下仍然維持增長實屬不易,但風光背後也並不是高枕無憂。實際上,一邊是“釘釘”、“企業微信”、“TIM”等一系列辦公通訊的app誕生並保持較大的增長;另一邊,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可以登錄多個微信帳號的app如分身大師、微信雙開助手等出現,並獲得了相當大的使用者規模。這預示著微信上的社交關係已經處於飽和狀態。曾有一句話說得好,“當你奶奶也會用一個app的時候,那麼更新換代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微信之前,社交領域的王者是QQ和QQ空間,它們之間完成了騰訊系之間的交替、轉換。但下一個社交王者是不是仍然是騰訊公司的產品?無數app前仆後繼,蠢蠢欲動等待時機。

知乎VS悟空問答:從新聞打到社交

職場社交:脈脈超越領英

更為垂直的職場社交領域,在2017年也有很快的發展。從目前來看,以辦公通訊為主的app仍然缺乏社交基因,求職招聘網站也試圖擴展用戶之前的社交關係,但真正把職場社交做好的,仍然是領英以及模式相仿的脈脈。

從獵豹大數據的全年走勢來看,脈脈在2017年上漲勢頭很旺,在4月超過了全球職場社交巨頭領英。在11月,脈脈完成了7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截止12月25日,全年漲了8倍多。

然而,在全球大部分國家的社交分類,領英都進入了前10名。目前脈脈在社交領域前15名左右徘徊,因此職場社交在2018年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時間都去哪兒了?問短視頻

一個短視頻時長在2-3分鐘左右,甚至有越來越短的趨勢。然而從獵豹大資料排行榜上可以看見,線上時長最長的短視頻接近兩個小時。短視頻app前20名當中,有6個app的日均線上時長都超過了一個小時。接下來我們還會看見,這個線上時長甚至超過了頭部的視頻app線上時長。

傳統短視頻巨頭快手和陌陌,雖然線上時長方面優勢不明顯,但打開次數卻非常高。

新上榜的“好看視頻”,是百度的短視頻聚合產品,主打個性化推薦,“千人千面”。根據獵豹大資料的全年趨勢,好看視頻在10月底的時候忽然發力,到12月底,周活躍滲透率漲了7倍多。

今日頭條系的圍剿與逆襲

與每個季度的排行榜相比,短視頻是變動最大、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根據獵豹大資料的app全年走勢,西瓜視頻超過了快手成為短視頻領域第一名。

另一個逆襲發生在抖音和陌陌之間。

在頭條公司的短視頻產品矩陣中,抖音的用戶群體目前最小,但是產品口碑很好。從用戶畫像來看,以年輕人和女性為主。

一匹叫波波視頻的黑馬

獵豹大資料從2017年9月份開始監測到波波視頻app的資料,它在獵豹全球智庫2017第三季度的短視頻排行榜上位列14,短短三個月時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app已經上升到第四名的位置,其增長勢頭可謂2017全年中十分亮眼的。從日均線上時長來看,竟然是短視頻領域最長的,使用者一天在波波視頻上花費的時間接近2個小時。

從7日活躍留存率來看,波波視頻的留存率超過25%,位於快手和抖音之間,app品質也不錯。後續發展值得期待。

另外一個新上榜的短視頻app叫“好兔視頻”(How to),屬於短視頻app裡的一股清流,主打幾分鐘教學視頻。

直播

從獵豹大資料全年app周活躍使用者走勢來看,直播領域的前三名在2017也經歷一番纏鬥。最後大比分勝出的是YY,在9月份推出抓娃娃、表情消消樂等直播和短視頻的新玩法並參加快樂大本營後,周活躍用戶有了極大的提升。

與三季度資料相比,企鵝電競下降幅度較大。作為王者榮耀的官方直播平臺,企鵝電競的走勢也反映出王者榮耀熱度逐步消退的現實。

排名第八的觸手直播,在2017年最後幾天公佈了新一輪5億元融資,而領投的竟然是世界互聯網巨頭谷歌。這也讓我們對觸手在2018年的表現充滿了好奇。

直播答題火了

2018年初,一款叫“沖頂大會”的直播答題app在王思聰的推廣之下火了。主要的邏輯是多人同時線上答題,答對一題進入下一題,答完最後一題的人平分獎金。

同時快、准、狠跟進的,還有各家直播app:映客、花椒、KK直播等直播平臺都開發了相關功能。更不得不提的是今日頭條系app,西瓜視頻首先加入了答題功能“百萬英雄”,接著今日頭條主app、抖音也都跟進。映客旗下的純直播答題app芝士超人也在1月4號正式發佈。

獵豹大資料顯示,沖頂大會和芝士超人自推出起活躍人數即出現快速上漲。1月7日,沖頂大會的日活達到0.0379%,芝士超人為0.0131%。

線上上流量越來越貴、越來越難以獲取的今天,直播問答再掀起一波直播潮流。它的核心競爭力來源於可以快速聚集大量用戶,並且這批用戶必須打開推送許可權、在答題期間時刻關注app上主持人的動態、包括主持人的口播,也為其廣告變現帶來了清晰的前景。而就在1月9日,映客創始人奉佑生在其朋友圈宣佈“芝士超人接到了1億人民幣廣告”,成為首個完成“1個億小目標”的線上答題app。

直播並不是問答的起點,直播問答顯然也不會是直播的終點。這波線上答題能繼續火爆、狂歡到什麼時候?獵豹全球智庫將繼續從資料層面跟進。

線上抓娃娃

短短兩個月,獵豹大資料監測到的抓娃娃app從5個增加到9個,而第一名歡樂抓娃娃的領先優勢已經很明顯了。

不過,從第一名歡樂抓娃娃和第二名天天抓娃娃的發展趨勢來看,抓娃娃市場的格局仍然存在變化的可能。

狼人殺

姍姍來遲的網易狼人殺,終於來到了狼人殺排行榜的第六名。

2017年第四季度,狼人殺領域第一位再度易主,玩吧登頂。玩吧app跟其他狼人殺不同的是,除了狼人殺之外還有其他的小遊戲。從獵豹大資料展現的全年發展趨勢可以看見,狼人殺爆發力極強,但是後勁不足。網易,可能真的是來晚了。

第二部分:內容

新聞:傳統門戶的反撲

新聞閱讀仍然是移動互聯網重要的流量入口,2017年,新聞閱讀類app的活躍滲透率整體增長達45%。今日頭條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而傳統門戶新聞app卻並沒有被完全壓制住,而是在進行著頑強的反撲。

排名第二的騰訊新聞在2017年持續以紅包策略進行拉新和提活,用戶通過分享、登錄、評論、參與活動等方式可以持續獲得現金以及兌換積分,因此也是新聞app中打開次數最高的app。

新浪、搜狐和網易新聞用戶端的周活躍滲透率在2017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以新浪新聞的漲勢最為明顯,上漲了近三倍。

與此同時,在獵豹大資料新聞類app年度排行榜中,仍有新的產品湧入,搜狗推出的“今日十大熱點”和“今日熱點頭條”,愛奇藝推出的“愛奇藝頭條”,中國青年網推出的“中青看點”都進入了前二十名。百度2017年新推出“小度頭條”,雖然目前沒有上榜,但仍值得關注。

2017年新聞類的黑馬趣頭條漲勢兇猛,已經殺入前五名。趣頭條主打“輕閱讀”,以娛樂生活為主體內容,採取看新聞賺錢的獎勵閱讀模式,同時為了與其他頭條類產品進行差異化競爭,運用更為“下沉”的運營策略,深入三四五線城市獲取用戶。

2017年底,今日頭條和鳳凰新聞遭遇最嚴整改和封禁,引起業界關注。而在近幾年個性化推薦類新聞app不斷開疆擴土的同時,對於“只看想看的內容”這種資訊獲取方式的質疑聲也不斷湧現,看似穩定的新聞資訊市場格局,未來也隱藏著一定的變數。

視頻:老大易主,愛奇藝發展短視頻謀新增長

獵豹大資料顯示,從2017年一季度開始,騰訊視頻超過愛奇藝領先排行榜,愛奇藝雖然一再趕追,但騰訊視頻逐漸將優勢拉大,鞏固了霸主地位。

從獵豹大資料的日均線上時長來看,愛奇藝目前依然具有優勢,而愛奇藝已經宣佈2018年將重點發展短視頻。各視頻app中影視劇及綜藝節目剪輯的短視頻片段非常多見,在視頻平臺上接入短視頻,也許已經成為視頻app謀求轉型的常規手段。

第二梯隊中,優酷和芒果TV今年的周活躍用戶數都有所下滑,“B站”嗶哩嗶哩動畫以88次的周人均打開次數領先於其他視頻平臺。

同為二次元視頻社區的AcFun “A站”雖然一直發展不順,被隔離在排行榜前二十之外,卻在2017年的尾巴抱住了阿裡的大腿,或將迎來一線轉機。

搶奪優質內容爭當下一個Netflix

這一年,視頻平臺在優質內容上的投入前所未有,燒錢模式愈演愈烈,自製網劇和網綜在2017可謂全面開花,從“白夜追凶”到“中國有嘻哈”,留下了不少極具代表性的談資。熱門劇集網路獨播權的單集價格動輒千萬。

高額投入的背後是視頻app使用者規模基本穩定,增長乏力的現狀,獵豹大資料顯示,2017年度視頻類app周活躍滲透率下降了18%。以優質內容培養和留住付費使用者,是國內視頻平臺當前階段競爭的關鍵所在。

目前各大視頻平臺的盈利問題依然不容樂觀,據公開資料顯示,獵豹大資料排行前三的視頻平臺,其付費會員總計達到9300萬,付費率只有15.8%。除付費內容外,廣告和網劇網綜產生的電商直銷,成為另一大收入來源。

從獵豹大資料的使用者畫像來看, 18-24歲的年輕使用者是視頻app的主要使用者群體,隨著新生代步入社會,這些網路原住民們消費能力不斷提升,視頻平臺也終將等來金主。

泛音樂消費的黎明破曉前

與視頻一樣,音樂app使用者也進入了增長見頂的階段,2017年度音樂類app周活躍滲透率下降了14%,以版權爭奪付費用戶成為接下來的競爭焦點。

從獵豹大數據2017年周活躍滲透率走勢來看,頭部音樂app,除了網易雲音樂出現了一定上漲,其他幾款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獵豹全球智庫在去年底發佈的音樂app報告中,詳細地解讀了中國線上音樂行業的發展現狀:用戶定位固化,忠誠度高。這也成為版權爭奪戰中,處於劣勢的網易雲音樂能夠堅守陣地的一個根本原因。

音訊:聲音的力量將再度崛起?

移動音訊市場以移動電臺和有聲閱讀兩大業務模式為主,近幾年隨著內容產業的升級和知識付費的興起,移動音訊市場也得以快速發展。獵豹大資料的榜單顯示,目前音訊app市場格局基本穩定,喜馬拉雅FM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從發展趨勢來看,音訊app市場穩中求進,依然大有前景。2018年新年剛過,獵豹大數據排行榜上的第七名“荔枝FM”和第十名“考拉FM”就先後傳來融資消息。荔枝FM完成5000萬美元的D輪融資,“考拉FM”完成A輪融資。

同類屬性下,音訊app的主打內容和形式不盡相同,例如,“喜馬拉雅FM”主打知識付費,“荔枝FM”主打UGC領域,專注於語音直播功能,“考拉FM”發力於車載端音訊內容分發和運營,而作為一款純知識付費的音訊產品,獵豹大資料排名第九的“得到”在2017年也吸引了很多關注。

從獵豹大資料可以看出,“得到”App的男性用戶居多,用戶年齡分佈比較平均,以30歲為分界線,年輕與年老用戶各占一半。

2017年的知識付費領域,內容的深度化和垂直化趨向愈發明顯,很多科技、財經媒體紛紛試水知識付費,知識付費的隊伍不斷壯大。未來隨著中國中產階層群體的進一步擴大,這個領域大有可為。

有消息稱今日頭條也將上線音訊內容產品“新知”,巨頭的進入對移動音訊市場將產生怎樣的影響,獵豹全球智庫將持續關注。

閱讀:巨頭收割紅利,下半場怎麼打?

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傳統”領域,閱讀app市場2017年整體周活躍滲透率下降較為明顯。而作為數位閱讀市場的兩大巨頭,掌閱科技和閱文集團卻在2017年相繼上市,這背後,或許也有增長乏力上市尋求資本的動因。

閱文集團旗下產品為獵豹大資料排行榜第一名QQ閱讀,而排行榜第二名和第四名都是掌閱的產品。在單個app的活躍滲透率和打開次數上,QQ閱讀更勝一籌,背靠騰訊,閱文在內容和管道上都有一定的優勢。

數位閱讀收入目前依然是兩家的主要營收來源,但IP開發收入是下半場各家競爭的主要增長點,動畫、遊戲、影視、周邊等泛文化娛樂資源是下半場的爭奪要點。

漫畫

獵豹大資料漫畫類app排名第一的是今日頭條投資的快看漫畫,周活躍滲透率優勢明顯。排名上升較快的是目前排在第四名的咪咕圈圈,與年初相比,其周活上漲了2倍多。

第三部分 交通出行

共用單車:從國內打到海外,到底合還是不合?

2017年下半年,獵豹大資料共用單車榜單上尾部一直不斷有玩家出局,還在榜上的,也多半是倒閉停運的狀態,我們都以為看到了共用單車大戰的尾聲,但哈羅單車的33億元融資和滴滴入局的消息再掀波瀾,而與此同時,隨著冬日漸深,共用單車年底的活躍度也有了相應下降。

回顧這一整年,ofo和摩拜經歷了野蠻生長和難解廝殺,獵豹大資料顯示,ofo的周活躍滲透率絕大部分時間是領先於摩拜的,並且目前仍維持著不到0.2%的優勢。獵豹全球智庫認為,在目前市場格局確定的局面下,無論怎樣的變數,也改變不了最終的走向,而時間的長短,絕大部分只取決於資本的意願而已。

同時,共用單車的出海也風風火火地進行著。根據公開資料,截至2017年底,ofo小黃車已在全球20個國家、250城開展運營,而摩拜進入11個國家提供服務。

網約車:美團入局,是怕滴滴太寂寞嗎?

就在我們認為網約車市場已經沒什麼新鮮可講的時候,“無邊界”的美團重磅出擊了。除最先試點的南京外,據傳美團已內部擬定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七個城市拓展網約車市場。

獵豹大資料顯示,在南京地區,美團打車的規模相當於滴滴的6%,雖然還不能與滴滴相提並論,但美團App本體所帶來的流量對滴滴的威脅卻也不容忽視。

與此同時,美團App對滴滴App的重合度達到了19.46%。(即在使 用滴滴的用戶中,有19.46%的用戶同時也使用美團)。這也就意味著,有將近1/5的用戶,一旦在美團打車中發現更多的價值,就可能棄滴滴而去。

雖然滴滴當前的老大地位堅不可摧,但無論是市場自身增長乏力的現實,還是外部新生力量的刺激,都決定了網約車平臺多元化的未來走向,打車+,是後網約車時代的主旋律,滴滴入局共用單車,也是出於這樣一種需要。

隨著政策的傾斜和新能源技術的進步,網約車的下一步更有可能以新能源為突破口。不僅滴滴對此早有佈局,將在平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並籌備搭建新能源汽車充換電體系,也有曹操專車這樣主打新能源的新興網約車平臺湧出。而同樣將被新能源發展劇烈影響的領域,還有下面的共用汽車。

共用汽車:新能源成重點

共用汽車領域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到資本關注,但從獵豹大資料共用汽車app榜來看,目前共用汽車用戶量級還都比較小。

從獵豹大資料排行榜前兩名今年的周活躍滲透走勢來看,EVCARD上漲不多,發展比較平緩,Gofun出行雖然起勢較EVCARD大,但十月開始出現回落,目前用戶量級和EVCARD相差不多。

儘管如此,資本對共用出行平臺似乎依然很有熱情,2018剛開年,以賓士smart作為營運車型的“TOGO途歌”完成了2600萬美元B+輪融資,與此同時,摩拜、美團、滴滴等也紛紛入局,而它們的共同點是均以新能源電動汽車為主,這也將成為共用汽車區別于傳統汽車租賃行業的標誌之一。

二手車交易:從二手到新車

從獵豹大數據排行榜來看,二手車電商目前的差距並沒有完全拉開,變化時刻產生。近幾個月,變化是由滴滴入局引起的,人人車二手車拿到滴滴投資後上漲明顯,從獵豹大資料Q3排行榜的第五名上升到第三名。

由於二手車交易低頻和重體驗等特點,二手車電商也在尋找新的出路,如瓜子二手車和優信二手車都切入新車業務,新車產品和交易過程更加標準化,過程更簡單,互聯網獲客後轉化率和成交率可能會提高。

貨運:老大和老二合併了,而京東剛剛入局

我國約有1500萬輛載貨汽車,3000多萬名貨車司機,是計程車司機數量的10倍。因此,成為貨運領域的滴滴,是近幾年的競爭焦點。在移動貨運領域,目前各家業務基本趨同,主要是提供車貨匹配資訊平臺,解決資訊不對稱的根本問題。

“獵豹大數據”貨運類app排行榜前兩名貨車幫與運滿滿周活躍滲透率優勢明顯,兩家在2017年11月悄然完成合併,貨車幫的投資方包括百度和騰訊,而運滿滿背後有阿裡,BAT在移動貨運領域再下一城,不禁讓人想到京東的缺席。

在物流體系方面,京東一直走“自建”路線,而其在移動貨運領域動作似乎要遲緩一些,今年初,京東物流通過投資城際整車運輸公司福佑卡車也終於邁入局來。

汽車資訊:垂直資訊中的“今日頭條”

在汽車資訊領域,今日頭條推出的“懂車帝”在2017表現亮眼,這款對標汽車之家與易車的產品上線於2017年8月,如今已在獵豹大資料汽車資訊類app榜單中列在第二位。

地圖

2017年,高德地圖成功超越百度地圖穩坐第一寶座。而對於地圖導航app何時商業化的問題,高德和百度都仍然沒有給出時間表。

第四部分 購物

電商:拼多多成最大黑馬 線上之爭轉到線下

2017年,電商領域的最大黑馬是騰訊投資的社交電商拼多多。拼多多2017年的周活躍滲透率一路飆升,殺入電商排行榜第二名,超過京東二倍多。

與此同時,電商增長遭遇瓶頸的現實在2017年也愈發明顯,這一年,電商巨頭阿裡京東的周活躍滲透率並無明顯上漲,手機淘寶甚至出現一定的回落。即使是雙11這樣的購物狂歡節,對兩者的活躍度也沒有實現太高的刺激,並且在雙11過後,周活躍滲透率迅速回落到平常水準。

電商轉戰線下,已經成為必選之路。阿裡京東紛紛佈局新零售,開拓線下門店和無人便利店。而線上下流量爭奪戰中,它們也面臨著全新的打法,傳統零售與電商的聯動將如何深入展開,是下一場較量的焦點。

生鮮

借著新零售的東風,生鮮app告別2016年的慘澹,迎來新一波增長。獵豹大資料排行榜中,多點的周活躍滲透率領先優勢明顯,而2017年全年,生鮮app中上漲比較突出的是就是多點和排名第五的阿裡新零售試驗田盒馬鮮生。與2017年初相比,多點app的周活躍滲透率上漲了四倍多。

零售O2O

自建平臺,引入O2O模式是傳統零售商對抗互聯網衝擊的戰略,也是新零售下的一個新趨勢。目前,全國百強零售企業中自建電商平臺的比例已經超過50%。但目前來看,傳統零售線上上的份額依然堪憂。根據獵豹全球智庫(ID:CheetahGlobalLab)的統計,目前零售O2O App在電商分類下的滲透率僅為5%。除蘇甯易購外,其他app用戶體量也都比較小。

綜合O2O:口碑與美團的正面衝突

獵豹大資料顯示,無論從周活躍滲透率還是打開次數來看,新美大都是綜合O2O的龍頭。切入打車、酒旅的美團app是個不折不扣的綜合O2O平臺,提供吃住行全套服務。

從獵豹大數據上美團app2017年全年的周活躍滲透率走勢來看,美團整體表現平穩,在第四季度有所下滑,年底又回漲。對美團來說,在綜合O2O領域能對其直接形成對抗的就是阿裡的生活服務平臺口碑。

2017年9月12日,口碑上線了獨立APP。獵豹大資料顯示,口碑app自11月份起出現明顯增長,並在雙12迎來周活的小高峰,目前,口碑app的周活躍滲透率穩定在0.2%左右,同時,獵豹大資料重合度指標顯示,20%左右使用口碑app的用戶同時使用美團app。雖然從資料來看口碑目前對美團形成不了任何威脅,但背靠阿裡,擁有支付寶、手機淘寶和獨立app三重入口的口碑毫無疑問是美團最應防範的對手。

外賣

2017年外賣領域正式變成餓了麼與美團兩個巨頭的戰爭。由於部分使用者在美團App也可以叫外賣,因此排行榜並不能完全體現外賣app的格局。

被餓了麼收購後,百度外賣的周活躍滲透率持續走低,目前已不足0.1%,甚至低於肯德基。

線上旅遊

線上旅遊行業的第一陣營為攜程、去哪兒和飛豬。總的來說,移動線上旅遊領域目前是攜程系和阿裡系的競爭。2017年,攜程持續擴張,攜程系目前大幅領先。

2017年年底,同程旅遊集團旗下的同程網路與藝龍旅行網宣佈正式合併為一家新公司“同程藝龍”,整合雙方大交通、酒店等優勢資源,打造更為領先的旅行服務平臺,而騰訊、攜程將會成為新公司主要戰略大股東。

與此同時,獵豹大資料排名第五的螞蜂窩在2017年底完成1.33億美元的D輪融資,給線上旅遊市場再掀波瀾。

第五部分 互聯網金融

理財、借貸和保險

互聯網金融領域,支付寶是當仁不讓的王者。除了支付寶、京東、小米等互聯網公司,在這個領域同樣有很多傳統的金融公司,例如平安、國壽、宜信旗下的宜人貸等等。

2017可以稱得上是消費金融的大年,有相關業務的趣店、和信貸、拍拍貸先後赴美上市。同樣,在排行榜中,超過一半的app都具備消費金融業務。

隨著消費升級,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小貸app,額度從幾千到幾萬不等,有時候僅需要自己的電話號碼和身份證號,就能輕而易舉借到錢。但背後的高利率(服務費)和催收手段,卻是灰色地帶。

在此獵豹全球智庫也要提醒各位讀者,本排行榜僅代表app的資料表現,不能代表app品質,不作為選擇投資理財的參考。

移動支付 (支付寶、微信不計入本排行榜)

移動支付大爆發的2016過後,2017年,銀聯和國有銀行都開始在移動支付上進行追趕,優惠活動一個接著一個,力度確實不小。

雲閃付app的全年走勢可以看到,在6月2號起舉行的“雲閃付”打62折的優惠活動把其活躍用戶拉高了很多,對整體使用者規模也有一定提升效果。

隨著其它互聯網金融app的擠壓,證券交易app在2017年下降了12%。

從排名上來看,海通e海通財超過了國泰君安君弘,上升一個名次。進入人工智慧時代,證券交易類app在智慧化方向更下苦功,也是將來的決勝點。

銀行

第六部分 線上教育

2017年線上教育領域中, K12周活躍滲透率全年增長達44.8%,而外語學習類也出現了一定增長,增幅12.7%。

K12

K12領域目前從資料表現看來,仍然是作業幫一家獨大。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互動作業超過小猿搜題,上升到第二位。K12領域的競爭也許並不如看起來那麼平靜。

公開課

根據獵豹大資料,公開課APP作為較為垂直的領域,在2017年漲幅達到30%,想必是借助了知識付費的東風。

外語

在外語app排行榜中,翻譯app佔據了相當的比重。這或許跟消費升級、境外旅遊火爆相關。

早教

早教類app排行榜上,“凱叔講故事”是2017年當之無愧的黑馬,目前已經排在第六名。線上上線下聯通的早教領域,app們也紛紛跟硬體進行內容合作,探索商業變現。

第七部分 健身和健康

2017年,樂視深陷漩渦,受此影響,樂視體育app的活躍滲透率也下滑明顯。

獵豹大數據2017年周活躍滲透率走勢來看,樂視體育自3月起開始出現大幅下降,全年周活下降了一半以上。

2018年6月,萬眾矚目的俄羅斯世界盃將拉開帷幕,歷時一個月的世界盃將會是球迷們的狂歡節,也必將帶給體育app一波增幅。

運動健身

冬天的排行榜,運動類app的表現都乏善可陳。只有廣場舞依舊笑傲江湖。

醫藥健康

醫藥健康app在2017年漲幅達到14%,在人工智慧繼續發展的2018,有望獲得更大的增長。

母嬰

目標使用者的區隔化,使得母嬰app自然流量存率比較低,要做大規模難度很大。近幾年二孩政策的開放和新零售浪潮的刺激,使得跨界融合成為母嬰領域發展的主旋律。眾多母嬰企業開始向早教、醫療、親子、新零售等細分領域延伸。

第八部分 智慧家居

在2018有望成為物聯網元年的時候,線下的智慧入口的競爭,或是互聯網公司繼續攻城掠地,或是擁有大量線下資源的傳統公司奪回城池,依舊充滿懸念。

在智慧家居方面,米家以絕對的優勢領先。但同時在前十的排行榜中,也能看見傳統企業和互聯網公司之間的競爭。

語音助手:語音助手徹底失敗了嗎?智慧音箱的崛起能改變什麼?

在應用商店可以搜索到的語音助手超過20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甚至更早。然而到了2017年,獵豹大資料可以監測到有資料的語音助手不過5個。本應作為連接線上與線下場景的語音助手,在app端的表現乏善可陳,全年的周活躍滲透率下降了接近10%。

2017年,騰訊、阿裡、百度、京東、小米、喜馬拉雅等諸多互聯網巨頭佈局智能音箱。智慧音箱的出現是否直接給語音助手判了死刑?又或者從線下倒推到線上,湧現出新一批更智慧的語音助手?

從需求看走向,探索潛藏在2018的巨大變遷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的需求,從基礎到卓越,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社交)、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從這幾個需求出發,獵豹全球智庫預測2018年可能出現的機會與變化。

出行:更立體、多維度的競爭

2017年,從無人駕駛技術,到蔚來汽車發佈的新品,再到摩拜單車發佈電單車,都預示著,2018,仍然有一場圍繞著“車”的大戰,而競爭將從更多的維度逐層展開。關鍵字:“共用”、“新能源”。

各方巨頭的入場,將打造我們的出行生態圈,覆蓋短、中、長途的各種出行方式必將使我們的生活更為便捷,但從行業來說,還有幾個問題待解:

- 共用單車的頭部之爭還存在變數:

1、ofo和摩拜是否能合併成功,形成一個超級巨頭?

2、如果前者不能合併,滴滴入主小藍、哈羅獲巨額融資,能否改變共用單車的行業格局?

- 網約車市場會形成雙寡頭局面嗎?

美團來勢洶洶,讓承平已久的網約車市場再次硝煙彌漫,但美團是真的想挑戰滴滴在打車領域的霸主地位,還是虛晃一槍,只是想霸佔更多的流量入口?滴滴在戰勝了快的、優步之後,能否在與美團的大戰中複製過去的成功?

- 共用汽車會真的火起來嗎?

2017年曾經出現過一波共用汽車的小高峰,然而到年底資料表現平平、也有公司倒閉。與2017年真正的風口相比,共用汽車總是還差那麼一些意思。但隨著今年摩拜、滴滴、美團的入局,共用汽車真正火起來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而隨著新能源車型的開發、國家政策對新能源的支持,新能源將成為網約車甚至共用汽車格局的最大變數。

“直播+”在2018將繼續爆發

雖然2017年全年純直播app的周活躍滲透率下降了,但直播+桌遊、直播+線上遊戲、直播+遊戲機、直播+答題催生了線上狼人殺、遊戲直播、線上抓娃娃、全民知識競賽等熱點,這些與直播技術相結合的項目,這再一次印證了獵豹大資料去年所預測的未來:直播將成為一種基礎設施滲透到各種互聯網元素中去。

可以預見的是,因為直播本身的集中性、及時性和互動性等優勢,在2018年,將有更多與直播技術相結合的風口出現。

從2017爆紅的直播+項目也可以預測,2018的直播+風口也將仍然是圍繞著泛娛樂、電商、內容等大類,巧妙從一個小點切入並進行突破。

知識經濟的崛起

2018年第一個風口吹向直播答題,但這也可以看成知識經濟從2017年的延續。從知識付費app的跑馬圈地,到今日頭條、騰訊新聞爭相在問答類app上投入大筆資源,我們發現,移動互聯網用戶對於“共用”知識更加熱衷。“知識”成了待價而沽的商品,既可以付費得到,也可以分享而獲取利益。這是移動互聯網發展到成熟階段,用戶滿足了衣、食、行之後,繼而追求自我實現的一個過程,也是“知識”在互聯網時代“去中心化”的必然趨勢。

而火爆的直播答題背後,大“撒幣”如何才能留住用戶,還是必須沉澱到題目的設置、內容知識的趣味性上面來。在2018年,知識經濟會有哪些更多的演化方式?

技術進步帶來的更多可能性:若5G商用,更大規模線下場景競爭一觸即發

2017世界移動大會上,5G的應用已然成為主旋律。2018,若5G正式投入商用,那麼,物聯網的元年也就應運而生。

而2018本身,就是更大規模線下場景的戰爭。這場戰爭的主角,除了我們廣為熟悉的互聯網巨頭,還有在特定領域深耕多年、佔據市場份額的傳統企業。

從前面的排行榜我們看見,在智慧硬體、新零售等領域,已經是互聯網企業和傳統公司合作並競爭的態勢。是深諳互聯網遊戲規則的阿裡騰訊們迅速佈局線下資源,還是在傳統行業裡最具備話語權和資源的企業裝備互聯網思維,都是時間的戰爭,是各自與現有的自我的互相抗爭。

被看作是線下流量入口而被廣泛寄予期望的無人貨架、自動販賣機、智慧音箱,在2017小規模爆發後,在2018會大規模爆發嗎?還是2017,已經過了它們最繁盛的時候?

但不管怎麼說,我們知道,傳說中那個線下的智慧入口,離我們又更近了一步。

預告:獵豹全球智庫將在近日發佈2017中國年度top 500 app排行榜,敬請關注。

資料說明:

1.除特別說明外,資料來源於“獵豹大資料”(cn.data.cmcm.com)移動資料分析平臺,獵豹全球智庫將在此基礎上為大家提供更權威、詳實的移動互聯網行業報告;

2.排行榜的排名依據為周活躍用戶滲透率;只適用于安卓平臺;

3.資料為獵豹產品日常功能收集,符合相關法律法規;

4.資料受到獵豹產品的使用者規模、分佈影響。

【2018年1月18日,獵豹全球智庫主辦的移動互聯網峰會在北京東方君悅召開,我們將現場解讀這份年度報告。登錄活動行搜索“獵豹大資料”報名參會吧!】

社交排行榜一如既往並沒有太多令人驚豔的變化,依舊是騰訊一家獨大。但微信和qq卻處於不同的狀況之中:微信在穩定中仍然有小幅度的增長,而qq有較大降幅。

微信在體量最大的情況下仍然維持增長實屬不易,但風光背後也並不是高枕無憂。實際上,一邊是“釘釘”、“企業微信”、“TIM”等一系列辦公通訊的app誕生並保持較大的增長;另一邊,從去年開始,一大批可以登錄多個微信帳號的app如分身大師、微信雙開助手等出現,並獲得了相當大的使用者規模。這預示著微信上的社交關係已經處於飽和狀態。曾有一句話說得好,“當你奶奶也會用一個app的時候,那麼更新換代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微信之前,社交領域的王者是QQ和QQ空間,它們之間完成了騰訊系之間的交替、轉換。但下一個社交王者是不是仍然是騰訊公司的產品?無數app前仆後繼,蠢蠢欲動等待時機。

知乎VS悟空問答:從新聞打到社交

職場社交:脈脈超越領英

更為垂直的職場社交領域,在2017年也有很快的發展。從目前來看,以辦公通訊為主的app仍然缺乏社交基因,求職招聘網站也試圖擴展用戶之前的社交關係,但真正把職場社交做好的,仍然是領英以及模式相仿的脈脈。

從獵豹大數據的全年走勢來看,脈脈在2017年上漲勢頭很旺,在4月超過了全球職場社交巨頭領英。在11月,脈脈完成了7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截止12月25日,全年漲了8倍多。

然而,在全球大部分國家的社交分類,領英都進入了前10名。目前脈脈在社交領域前15名左右徘徊,因此職場社交在2018年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時間都去哪兒了?問短視頻

一個短視頻時長在2-3分鐘左右,甚至有越來越短的趨勢。然而從獵豹大資料排行榜上可以看見,線上時長最長的短視頻接近兩個小時。短視頻app前20名當中,有6個app的日均線上時長都超過了一個小時。接下來我們還會看見,這個線上時長甚至超過了頭部的視頻app線上時長。

傳統短視頻巨頭快手和陌陌,雖然線上時長方面優勢不明顯,但打開次數卻非常高。

新上榜的“好看視頻”,是百度的短視頻聚合產品,主打個性化推薦,“千人千面”。根據獵豹大資料的全年趨勢,好看視頻在10月底的時候忽然發力,到12月底,周活躍滲透率漲了7倍多。

今日頭條系的圍剿與逆襲

與每個季度的排行榜相比,短視頻是變動最大、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根據獵豹大資料的app全年走勢,西瓜視頻超過了快手成為短視頻領域第一名。

另一個逆襲發生在抖音和陌陌之間。

在頭條公司的短視頻產品矩陣中,抖音的用戶群體目前最小,但是產品口碑很好。從用戶畫像來看,以年輕人和女性為主。

一匹叫波波視頻的黑馬

獵豹大資料從2017年9月份開始監測到波波視頻app的資料,它在獵豹全球智庫2017第三季度的短視頻排行榜上位列14,短短三個月時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app已經上升到第四名的位置,其增長勢頭可謂2017全年中十分亮眼的。從日均線上時長來看,竟然是短視頻領域最長的,使用者一天在波波視頻上花費的時間接近2個小時。

從7日活躍留存率來看,波波視頻的留存率超過25%,位於快手和抖音之間,app品質也不錯。後續發展值得期待。

另外一個新上榜的短視頻app叫“好兔視頻”(How to),屬於短視頻app裡的一股清流,主打幾分鐘教學視頻。

直播

從獵豹大資料全年app周活躍使用者走勢來看,直播領域的前三名在2017也經歷一番纏鬥。最後大比分勝出的是YY,在9月份推出抓娃娃、表情消消樂等直播和短視頻的新玩法並參加快樂大本營後,周活躍用戶有了極大的提升。

與三季度資料相比,企鵝電競下降幅度較大。作為王者榮耀的官方直播平臺,企鵝電競的走勢也反映出王者榮耀熱度逐步消退的現實。

排名第八的觸手直播,在2017年最後幾天公佈了新一輪5億元融資,而領投的竟然是世界互聯網巨頭谷歌。這也讓我們對觸手在2018年的表現充滿了好奇。

直播答題火了

2018年初,一款叫“沖頂大會”的直播答題app在王思聰的推廣之下火了。主要的邏輯是多人同時線上答題,答對一題進入下一題,答完最後一題的人平分獎金。

同時快、准、狠跟進的,還有各家直播app:映客、花椒、KK直播等直播平臺都開發了相關功能。更不得不提的是今日頭條系app,西瓜視頻首先加入了答題功能“百萬英雄”,接著今日頭條主app、抖音也都跟進。映客旗下的純直播答題app芝士超人也在1月4號正式發佈。

獵豹大資料顯示,沖頂大會和芝士超人自推出起活躍人數即出現快速上漲。1月7日,沖頂大會的日活達到0.0379%,芝士超人為0.0131%。

線上上流量越來越貴、越來越難以獲取的今天,直播問答再掀起一波直播潮流。它的核心競爭力來源於可以快速聚集大量用戶,並且這批用戶必須打開推送許可權、在答題期間時刻關注app上主持人的動態、包括主持人的口播,也為其廣告變現帶來了清晰的前景。而就在1月9日,映客創始人奉佑生在其朋友圈宣佈“芝士超人接到了1億人民幣廣告”,成為首個完成“1個億小目標”的線上答題app。

直播並不是問答的起點,直播問答顯然也不會是直播的終點。這波線上答題能繼續火爆、狂歡到什麼時候?獵豹全球智庫將繼續從資料層面跟進。

線上抓娃娃

短短兩個月,獵豹大資料監測到的抓娃娃app從5個增加到9個,而第一名歡樂抓娃娃的領先優勢已經很明顯了。

不過,從第一名歡樂抓娃娃和第二名天天抓娃娃的發展趨勢來看,抓娃娃市場的格局仍然存在變化的可能。

狼人殺

姍姍來遲的網易狼人殺,終於來到了狼人殺排行榜的第六名。

2017年第四季度,狼人殺領域第一位再度易主,玩吧登頂。玩吧app跟其他狼人殺不同的是,除了狼人殺之外還有其他的小遊戲。從獵豹大資料展現的全年發展趨勢可以看見,狼人殺爆發力極強,但是後勁不足。網易,可能真的是來晚了。

第二部分:內容

新聞:傳統門戶的反撲

新聞閱讀仍然是移動互聯網重要的流量入口,2017年,新聞閱讀類app的活躍滲透率整體增長達45%。今日頭條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而傳統門戶新聞app卻並沒有被完全壓制住,而是在進行著頑強的反撲。

排名第二的騰訊新聞在2017年持續以紅包策略進行拉新和提活,用戶通過分享、登錄、評論、參與活動等方式可以持續獲得現金以及兌換積分,因此也是新聞app中打開次數最高的app。

新浪、搜狐和網易新聞用戶端的周活躍滲透率在2017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以新浪新聞的漲勢最為明顯,上漲了近三倍。

與此同時,在獵豹大資料新聞類app年度排行榜中,仍有新的產品湧入,搜狗推出的“今日十大熱點”和“今日熱點頭條”,愛奇藝推出的“愛奇藝頭條”,中國青年網推出的“中青看點”都進入了前二十名。百度2017年新推出“小度頭條”,雖然目前沒有上榜,但仍值得關注。

2017年新聞類的黑馬趣頭條漲勢兇猛,已經殺入前五名。趣頭條主打“輕閱讀”,以娛樂生活為主體內容,採取看新聞賺錢的獎勵閱讀模式,同時為了與其他頭條類產品進行差異化競爭,運用更為“下沉”的運營策略,深入三四五線城市獲取用戶。

2017年底,今日頭條和鳳凰新聞遭遇最嚴整改和封禁,引起業界關注。而在近幾年個性化推薦類新聞app不斷開疆擴土的同時,對於“只看想看的內容”這種資訊獲取方式的質疑聲也不斷湧現,看似穩定的新聞資訊市場格局,未來也隱藏著一定的變數。

視頻:老大易主,愛奇藝發展短視頻謀新增長

獵豹大資料顯示,從2017年一季度開始,騰訊視頻超過愛奇藝領先排行榜,愛奇藝雖然一再趕追,但騰訊視頻逐漸將優勢拉大,鞏固了霸主地位。

從獵豹大資料的日均線上時長來看,愛奇藝目前依然具有優勢,而愛奇藝已經宣佈2018年將重點發展短視頻。各視頻app中影視劇及綜藝節目剪輯的短視頻片段非常多見,在視頻平臺上接入短視頻,也許已經成為視頻app謀求轉型的常規手段。

第二梯隊中,優酷和芒果TV今年的周活躍用戶數都有所下滑,“B站”嗶哩嗶哩動畫以88次的周人均打開次數領先於其他視頻平臺。

同為二次元視頻社區的AcFun “A站”雖然一直發展不順,被隔離在排行榜前二十之外,卻在2017年的尾巴抱住了阿裡的大腿,或將迎來一線轉機。

搶奪優質內容爭當下一個Netflix

這一年,視頻平臺在優質內容上的投入前所未有,燒錢模式愈演愈烈,自製網劇和網綜在2017可謂全面開花,從“白夜追凶”到“中國有嘻哈”,留下了不少極具代表性的談資。熱門劇集網路獨播權的單集價格動輒千萬。

高額投入的背後是視頻app使用者規模基本穩定,增長乏力的現狀,獵豹大資料顯示,2017年度視頻類app周活躍滲透率下降了18%。以優質內容培養和留住付費使用者,是國內視頻平臺當前階段競爭的關鍵所在。

目前各大視頻平臺的盈利問題依然不容樂觀,據公開資料顯示,獵豹大資料排行前三的視頻平臺,其付費會員總計達到9300萬,付費率只有15.8%。除付費內容外,廣告和網劇網綜產生的電商直銷,成為另一大收入來源。

從獵豹大資料的使用者畫像來看, 18-24歲的年輕使用者是視頻app的主要使用者群體,隨著新生代步入社會,這些網路原住民們消費能力不斷提升,視頻平臺也終將等來金主。

泛音樂消費的黎明破曉前

與視頻一樣,音樂app使用者也進入了增長見頂的階段,2017年度音樂類app周活躍滲透率下降了14%,以版權爭奪付費用戶成為接下來的競爭焦點。

從獵豹大數據2017年周活躍滲透率走勢來看,頭部音樂app,除了網易雲音樂出現了一定上漲,其他幾款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獵豹全球智庫在去年底發佈的音樂app報告中,詳細地解讀了中國線上音樂行業的發展現狀:用戶定位固化,忠誠度高。這也成為版權爭奪戰中,處於劣勢的網易雲音樂能夠堅守陣地的一個根本原因。

音訊:聲音的力量將再度崛起?

移動音訊市場以移動電臺和有聲閱讀兩大業務模式為主,近幾年隨著內容產業的升級和知識付費的興起,移動音訊市場也得以快速發展。獵豹大資料的榜單顯示,目前音訊app市場格局基本穩定,喜馬拉雅FM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從發展趨勢來看,音訊app市場穩中求進,依然大有前景。2018年新年剛過,獵豹大數據排行榜上的第七名“荔枝FM”和第十名“考拉FM”就先後傳來融資消息。荔枝FM完成5000萬美元的D輪融資,“考拉FM”完成A輪融資。

同類屬性下,音訊app的主打內容和形式不盡相同,例如,“喜馬拉雅FM”主打知識付費,“荔枝FM”主打UGC領域,專注於語音直播功能,“考拉FM”發力於車載端音訊內容分發和運營,而作為一款純知識付費的音訊產品,獵豹大資料排名第九的“得到”在2017年也吸引了很多關注。

從獵豹大資料可以看出,“得到”App的男性用戶居多,用戶年齡分佈比較平均,以30歲為分界線,年輕與年老用戶各占一半。

2017年的知識付費領域,內容的深度化和垂直化趨向愈發明顯,很多科技、財經媒體紛紛試水知識付費,知識付費的隊伍不斷壯大。未來隨著中國中產階層群體的進一步擴大,這個領域大有可為。

有消息稱今日頭條也將上線音訊內容產品“新知”,巨頭的進入對移動音訊市場將產生怎樣的影響,獵豹全球智庫將持續關注。

閱讀:巨頭收割紅利,下半場怎麼打?

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傳統”領域,閱讀app市場2017年整體周活躍滲透率下降較為明顯。而作為數位閱讀市場的兩大巨頭,掌閱科技和閱文集團卻在2017年相繼上市,這背後,或許也有增長乏力上市尋求資本的動因。

閱文集團旗下產品為獵豹大資料排行榜第一名QQ閱讀,而排行榜第二名和第四名都是掌閱的產品。在單個app的活躍滲透率和打開次數上,QQ閱讀更勝一籌,背靠騰訊,閱文在內容和管道上都有一定的優勢。

數位閱讀收入目前依然是兩家的主要營收來源,但IP開發收入是下半場各家競爭的主要增長點,動畫、遊戲、影視、周邊等泛文化娛樂資源是下半場的爭奪要點。

漫畫

獵豹大資料漫畫類app排名第一的是今日頭條投資的快看漫畫,周活躍滲透率優勢明顯。排名上升較快的是目前排在第四名的咪咕圈圈,與年初相比,其周活上漲了2倍多。

第三部分 交通出行

共用單車:從國內打到海外,到底合還是不合?

2017年下半年,獵豹大資料共用單車榜單上尾部一直不斷有玩家出局,還在榜上的,也多半是倒閉停運的狀態,我們都以為看到了共用單車大戰的尾聲,但哈羅單車的33億元融資和滴滴入局的消息再掀波瀾,而與此同時,隨著冬日漸深,共用單車年底的活躍度也有了相應下降。

回顧這一整年,ofo和摩拜經歷了野蠻生長和難解廝殺,獵豹大資料顯示,ofo的周活躍滲透率絕大部分時間是領先於摩拜的,並且目前仍維持著不到0.2%的優勢。獵豹全球智庫認為,在目前市場格局確定的局面下,無論怎樣的變數,也改變不了最終的走向,而時間的長短,絕大部分只取決於資本的意願而已。

同時,共用單車的出海也風風火火地進行著。根據公開資料,截至2017年底,ofo小黃車已在全球20個國家、250城開展運營,而摩拜進入11個國家提供服務。

網約車:美團入局,是怕滴滴太寂寞嗎?

就在我們認為網約車市場已經沒什麼新鮮可講的時候,“無邊界”的美團重磅出擊了。除最先試點的南京外,據傳美團已內部擬定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溫州和廈門七個城市拓展網約車市場。

獵豹大資料顯示,在南京地區,美團打車的規模相當於滴滴的6%,雖然還不能與滴滴相提並論,但美團App本體所帶來的流量對滴滴的威脅卻也不容忽視。

與此同時,美團App對滴滴App的重合度達到了19.46%。(即在使 用滴滴的用戶中,有19.46%的用戶同時也使用美團)。這也就意味著,有將近1/5的用戶,一旦在美團打車中發現更多的價值,就可能棄滴滴而去。

雖然滴滴當前的老大地位堅不可摧,但無論是市場自身增長乏力的現實,還是外部新生力量的刺激,都決定了網約車平臺多元化的未來走向,打車+,是後網約車時代的主旋律,滴滴入局共用單車,也是出於這樣一種需要。

隨著政策的傾斜和新能源技術的進步,網約車的下一步更有可能以新能源為突破口。不僅滴滴對此早有佈局,將在平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並籌備搭建新能源汽車充換電體系,也有曹操專車這樣主打新能源的新興網約車平臺湧出。而同樣將被新能源發展劇烈影響的領域,還有下面的共用汽車。

共用汽車:新能源成重點

共用汽車領域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到資本關注,但從獵豹大資料共用汽車app榜來看,目前共用汽車用戶量級還都比較小。

從獵豹大資料排行榜前兩名今年的周活躍滲透走勢來看,EVCARD上漲不多,發展比較平緩,Gofun出行雖然起勢較EVCARD大,但十月開始出現回落,目前用戶量級和EVCARD相差不多。

儘管如此,資本對共用出行平臺似乎依然很有熱情,2018剛開年,以賓士smart作為營運車型的“TOGO途歌”完成了2600萬美元B+輪融資,與此同時,摩拜、美團、滴滴等也紛紛入局,而它們的共同點是均以新能源電動汽車為主,這也將成為共用汽車區別于傳統汽車租賃行業的標誌之一。

二手車交易:從二手到新車

從獵豹大數據排行榜來看,二手車電商目前的差距並沒有完全拉開,變化時刻產生。近幾個月,變化是由滴滴入局引起的,人人車二手車拿到滴滴投資後上漲明顯,從獵豹大資料Q3排行榜的第五名上升到第三名。

由於二手車交易低頻和重體驗等特點,二手車電商也在尋找新的出路,如瓜子二手車和優信二手車都切入新車業務,新車產品和交易過程更加標準化,過程更簡單,互聯網獲客後轉化率和成交率可能會提高。

貨運:老大和老二合併了,而京東剛剛入局

我國約有1500萬輛載貨汽車,3000多萬名貨車司機,是計程車司機數量的10倍。因此,成為貨運領域的滴滴,是近幾年的競爭焦點。在移動貨運領域,目前各家業務基本趨同,主要是提供車貨匹配資訊平臺,解決資訊不對稱的根本問題。

“獵豹大數據”貨運類app排行榜前兩名貨車幫與運滿滿周活躍滲透率優勢明顯,兩家在2017年11月悄然完成合併,貨車幫的投資方包括百度和騰訊,而運滿滿背後有阿裡,BAT在移動貨運領域再下一城,不禁讓人想到京東的缺席。

在物流體系方面,京東一直走“自建”路線,而其在移動貨運領域動作似乎要遲緩一些,今年初,京東物流通過投資城際整車運輸公司福佑卡車也終於邁入局來。

汽車資訊:垂直資訊中的“今日頭條”

在汽車資訊領域,今日頭條推出的“懂車帝”在2017表現亮眼,這款對標汽車之家與易車的產品上線於2017年8月,如今已在獵豹大資料汽車資訊類app榜單中列在第二位。

地圖

2017年,高德地圖成功超越百度地圖穩坐第一寶座。而對於地圖導航app何時商業化的問題,高德和百度都仍然沒有給出時間表。

第四部分 購物

電商:拼多多成最大黑馬 線上之爭轉到線下

2017年,電商領域的最大黑馬是騰訊投資的社交電商拼多多。拼多多2017年的周活躍滲透率一路飆升,殺入電商排行榜第二名,超過京東二倍多。

與此同時,電商增長遭遇瓶頸的現實在2017年也愈發明顯,這一年,電商巨頭阿裡京東的周活躍滲透率並無明顯上漲,手機淘寶甚至出現一定的回落。即使是雙11這樣的購物狂歡節,對兩者的活躍度也沒有實現太高的刺激,並且在雙11過後,周活躍滲透率迅速回落到平常水準。

電商轉戰線下,已經成為必選之路。阿裡京東紛紛佈局新零售,開拓線下門店和無人便利店。而線上下流量爭奪戰中,它們也面臨著全新的打法,傳統零售與電商的聯動將如何深入展開,是下一場較量的焦點。

生鮮

借著新零售的東風,生鮮app告別2016年的慘澹,迎來新一波增長。獵豹大資料排行榜中,多點的周活躍滲透率領先優勢明顯,而2017年全年,生鮮app中上漲比較突出的是就是多點和排名第五的阿裡新零售試驗田盒馬鮮生。與2017年初相比,多點app的周活躍滲透率上漲了四倍多。

零售O2O

自建平臺,引入O2O模式是傳統零售商對抗互聯網衝擊的戰略,也是新零售下的一個新趨勢。目前,全國百強零售企業中自建電商平臺的比例已經超過50%。但目前來看,傳統零售線上上的份額依然堪憂。根據獵豹全球智庫(ID:CheetahGlobalLab)的統計,目前零售O2O App在電商分類下的滲透率僅為5%。除蘇甯易購外,其他app用戶體量也都比較小。

綜合O2O:口碑與美團的正面衝突

獵豹大資料顯示,無論從周活躍滲透率還是打開次數來看,新美大都是綜合O2O的龍頭。切入打車、酒旅的美團app是個不折不扣的綜合O2O平臺,提供吃住行全套服務。

從獵豹大數據上美團app2017年全年的周活躍滲透率走勢來看,美團整體表現平穩,在第四季度有所下滑,年底又回漲。對美團來說,在綜合O2O領域能對其直接形成對抗的就是阿裡的生活服務平臺口碑。

2017年9月12日,口碑上線了獨立APP。獵豹大資料顯示,口碑app自11月份起出現明顯增長,並在雙12迎來周活的小高峰,目前,口碑app的周活躍滲透率穩定在0.2%左右,同時,獵豹大資料重合度指標顯示,20%左右使用口碑app的用戶同時使用美團app。雖然從資料來看口碑目前對美團形成不了任何威脅,但背靠阿裡,擁有支付寶、手機淘寶和獨立app三重入口的口碑毫無疑問是美團最應防範的對手。

外賣

2017年外賣領域正式變成餓了麼與美團兩個巨頭的戰爭。由於部分使用者在美團App也可以叫外賣,因此排行榜並不能完全體現外賣app的格局。

被餓了麼收購後,百度外賣的周活躍滲透率持續走低,目前已不足0.1%,甚至低於肯德基。

線上旅遊

線上旅遊行業的第一陣營為攜程、去哪兒和飛豬。總的來說,移動線上旅遊領域目前是攜程系和阿裡系的競爭。2017年,攜程持續擴張,攜程系目前大幅領先。

2017年年底,同程旅遊集團旗下的同程網路與藝龍旅行網宣佈正式合併為一家新公司“同程藝龍”,整合雙方大交通、酒店等優勢資源,打造更為領先的旅行服務平臺,而騰訊、攜程將會成為新公司主要戰略大股東。

與此同時,獵豹大資料排名第五的螞蜂窩在2017年底完成1.33億美元的D輪融資,給線上旅遊市場再掀波瀾。

第五部分 互聯網金融

理財、借貸和保險

互聯網金融領域,支付寶是當仁不讓的王者。除了支付寶、京東、小米等互聯網公司,在這個領域同樣有很多傳統的金融公司,例如平安、國壽、宜信旗下的宜人貸等等。

2017可以稱得上是消費金融的大年,有相關業務的趣店、和信貸、拍拍貸先後赴美上市。同樣,在排行榜中,超過一半的app都具備消費金融業務。

隨著消費升級,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小貸app,額度從幾千到幾萬不等,有時候僅需要自己的電話號碼和身份證號,就能輕而易舉借到錢。但背後的高利率(服務費)和催收手段,卻是灰色地帶。

在此獵豹全球智庫也要提醒各位讀者,本排行榜僅代表app的資料表現,不能代表app品質,不作為選擇投資理財的參考。

移動支付 (支付寶、微信不計入本排行榜)

移動支付大爆發的2016過後,2017年,銀聯和國有銀行都開始在移動支付上進行追趕,優惠活動一個接著一個,力度確實不小。

雲閃付app的全年走勢可以看到,在6月2號起舉行的“雲閃付”打62折的優惠活動把其活躍用戶拉高了很多,對整體使用者規模也有一定提升效果。

隨著其它互聯網金融app的擠壓,證券交易app在2017年下降了12%。

從排名上來看,海通e海通財超過了國泰君安君弘,上升一個名次。進入人工智慧時代,證券交易類app在智慧化方向更下苦功,也是將來的決勝點。

銀行

第六部分 線上教育

2017年線上教育領域中, K12周活躍滲透率全年增長達44.8%,而外語學習類也出現了一定增長,增幅12.7%。

K12

K12領域目前從資料表現看來,仍然是作業幫一家獨大。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互動作業超過小猿搜題,上升到第二位。K12領域的競爭也許並不如看起來那麼平靜。

公開課

根據獵豹大資料,公開課APP作為較為垂直的領域,在2017年漲幅達到30%,想必是借助了知識付費的東風。

外語

在外語app排行榜中,翻譯app佔據了相當的比重。這或許跟消費升級、境外旅遊火爆相關。

早教

早教類app排行榜上,“凱叔講故事”是2017年當之無愧的黑馬,目前已經排在第六名。線上上線下聯通的早教領域,app們也紛紛跟硬體進行內容合作,探索商業變現。

第七部分 健身和健康

2017年,樂視深陷漩渦,受此影響,樂視體育app的活躍滲透率也下滑明顯。

獵豹大數據2017年周活躍滲透率走勢來看,樂視體育自3月起開始出現大幅下降,全年周活下降了一半以上。

2018年6月,萬眾矚目的俄羅斯世界盃將拉開帷幕,歷時一個月的世界盃將會是球迷們的狂歡節,也必將帶給體育app一波增幅。

運動健身

冬天的排行榜,運動類app的表現都乏善可陳。只有廣場舞依舊笑傲江湖。

醫藥健康

醫藥健康app在2017年漲幅達到14%,在人工智慧繼續發展的2018,有望獲得更大的增長。

母嬰

目標使用者的區隔化,使得母嬰app自然流量存率比較低,要做大規模難度很大。近幾年二孩政策的開放和新零售浪潮的刺激,使得跨界融合成為母嬰領域發展的主旋律。眾多母嬰企業開始向早教、醫療、親子、新零售等細分領域延伸。

第八部分 智慧家居

在2018有望成為物聯網元年的時候,線下的智慧入口的競爭,或是互聯網公司繼續攻城掠地,或是擁有大量線下資源的傳統公司奪回城池,依舊充滿懸念。

在智慧家居方面,米家以絕對的優勢領先。但同時在前十的排行榜中,也能看見傳統企業和互聯網公司之間的競爭。

語音助手:語音助手徹底失敗了嗎?智慧音箱的崛起能改變什麼?

在應用商店可以搜索到的語音助手超過20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甚至更早。然而到了2017年,獵豹大資料可以監測到有資料的語音助手不過5個。本應作為連接線上與線下場景的語音助手,在app端的表現乏善可陳,全年的周活躍滲透率下降了接近10%。

2017年,騰訊、阿裡、百度、京東、小米、喜馬拉雅等諸多互聯網巨頭佈局智能音箱。智慧音箱的出現是否直接給語音助手判了死刑?又或者從線下倒推到線上,湧現出新一批更智慧的語音助手?

從需求看走向,探索潛藏在2018的巨大變遷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的需求,從基礎到卓越,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社交)、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從這幾個需求出發,獵豹全球智庫預測2018年可能出現的機會與變化。

出行:更立體、多維度的競爭

2017年,從無人駕駛技術,到蔚來汽車發佈的新品,再到摩拜單車發佈電單車,都預示著,2018,仍然有一場圍繞著“車”的大戰,而競爭將從更多的維度逐層展開。關鍵字:“共用”、“新能源”。

各方巨頭的入場,將打造我們的出行生態圈,覆蓋短、中、長途的各種出行方式必將使我們的生活更為便捷,但從行業來說,還有幾個問題待解:

- 共用單車的頭部之爭還存在變數:

1、ofo和摩拜是否能合併成功,形成一個超級巨頭?

2、如果前者不能合併,滴滴入主小藍、哈羅獲巨額融資,能否改變共用單車的行業格局?

- 網約車市場會形成雙寡頭局面嗎?

美團來勢洶洶,讓承平已久的網約車市場再次硝煙彌漫,但美團是真的想挑戰滴滴在打車領域的霸主地位,還是虛晃一槍,只是想霸佔更多的流量入口?滴滴在戰勝了快的、優步之後,能否在與美團的大戰中複製過去的成功?

- 共用汽車會真的火起來嗎?

2017年曾經出現過一波共用汽車的小高峰,然而到年底資料表現平平、也有公司倒閉。與2017年真正的風口相比,共用汽車總是還差那麼一些意思。但隨著今年摩拜、滴滴、美團的入局,共用汽車真正火起來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而隨著新能源車型的開發、國家政策對新能源的支持,新能源將成為網約車甚至共用汽車格局的最大變數。

“直播+”在2018將繼續爆發

雖然2017年全年純直播app的周活躍滲透率下降了,但直播+桌遊、直播+線上遊戲、直播+遊戲機、直播+答題催生了線上狼人殺、遊戲直播、線上抓娃娃、全民知識競賽等熱點,這些與直播技術相結合的項目,這再一次印證了獵豹大資料去年所預測的未來:直播將成為一種基礎設施滲透到各種互聯網元素中去。

可以預見的是,因為直播本身的集中性、及時性和互動性等優勢,在2018年,將有更多與直播技術相結合的風口出現。

從2017爆紅的直播+項目也可以預測,2018的直播+風口也將仍然是圍繞著泛娛樂、電商、內容等大類,巧妙從一個小點切入並進行突破。

知識經濟的崛起

2018年第一個風口吹向直播答題,但這也可以看成知識經濟從2017年的延續。從知識付費app的跑馬圈地,到今日頭條、騰訊新聞爭相在問答類app上投入大筆資源,我們發現,移動互聯網用戶對於“共用”知識更加熱衷。“知識”成了待價而沽的商品,既可以付費得到,也可以分享而獲取利益。這是移動互聯網發展到成熟階段,用戶滿足了衣、食、行之後,繼而追求自我實現的一個過程,也是“知識”在互聯網時代“去中心化”的必然趨勢。

而火爆的直播答題背後,大“撒幣”如何才能留住用戶,還是必須沉澱到題目的設置、內容知識的趣味性上面來。在2018年,知識經濟會有哪些更多的演化方式?

技術進步帶來的更多可能性:若5G商用,更大規模線下場景競爭一觸即發

2017世界移動大會上,5G的應用已然成為主旋律。2018,若5G正式投入商用,那麼,物聯網的元年也就應運而生。

而2018本身,就是更大規模線下場景的戰爭。這場戰爭的主角,除了我們廣為熟悉的互聯網巨頭,還有在特定領域深耕多年、佔據市場份額的傳統企業。

從前面的排行榜我們看見,在智慧硬體、新零售等領域,已經是互聯網企業和傳統公司合作並競爭的態勢。是深諳互聯網遊戲規則的阿裡騰訊們迅速佈局線下資源,還是在傳統行業裡最具備話語權和資源的企業裝備互聯網思維,都是時間的戰爭,是各自與現有的自我的互相抗爭。

被看作是線下流量入口而被廣泛寄予期望的無人貨架、自動販賣機、智慧音箱,在2017小規模爆發後,在2018會大規模爆發嗎?還是2017,已經過了它們最繁盛的時候?

但不管怎麼說,我們知道,傳說中那個線下的智慧入口,離我們又更近了一步。

預告:獵豹全球智庫將在近日發佈2017中國年度top 500 app排行榜,敬請關注。

資料說明:

1.除特別說明外,資料來源於“獵豹大資料”(cn.data.cmcm.com)移動資料分析平臺,獵豹全球智庫將在此基礎上為大家提供更權威、詳實的移動互聯網行業報告;

2.排行榜的排名依據為周活躍用戶滲透率;只適用于安卓平臺;

3.資料為獵豹產品日常功能收集,符合相關法律法規;

4.資料受到獵豹產品的使用者規模、分佈影響。

【2018年1月18日,獵豹全球智庫主辦的移動互聯網峰會在北京東方君悅召開,我們將現場解讀這份年度報告。登錄活動行搜索“獵豹大資料”報名參會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