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孫瑞希:07

文/孫瑞希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場景, 老闆佈置一項工作, 別的同事都早早完成工作下班回家, 逛街遛娃, 你卻要點燈熬油加班到深夜,

飯吃不香, 覺睡不好, 卻沒有取得預期的成績。

不是你不夠拼命, 實際上, 你只是缺少足夠精進的技能, 只有精進才能讓你的工作更加高效。 今天, 我為你準備了精進技能的5個竅門, 希望能幫助你提升工作效率, 成為一個備受青睞的高效能人士。

1、設定目標

在第10期, 我會給你詳細的講解用OKR思維設定目標。 我們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結果是什麼, 然後再制定計劃、採取行動。 最好能把大目標拆解成階段性的小目標, 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 效率就會明顯提升。

2、運用時間四象限法

我們可以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不同的程度劃分為4個象限。 這些事情應該按照這樣的原則來處理:“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對它說不。

比如八卦、追劇;“緊急但不重要的事”, 請人代勞, 比如一些可去可不去的社交應酬、會議;“重要且緊急的事”, 立即執行, 比如馬上要提交的專案諮詢建議書、設計圖;“重要但不緊急的事”, 制定計劃。 你要學會把80%的時間用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 因為這個象限裡的事情關乎你的工作和生活品質, 包括長期的規劃、問題的發掘與預防等等。 荒廢這個領域將使你的第一象限即“緊急又重要”日益擴大, 使我們陷入更大的壓力, 在危機中疲于應付。 這些應該是你花時間思考和投資的重點。

3、掌握四步學習法——費曼技巧

費曼技巧是由美國著名物理學家理查·費曼提出來的。 那麼, 要想運用費曼技巧學習, 應該如何入手呢?答案是:從一個你想學習的知識點開始。

舉個例子:

第一步:選擇一個你想要理解的概念

比如你想要學習“1萬小時定律”, 拿出一張白紙, 把這個概念寫在白紙的最上邊。

第二步:設想一種場景, 你正要向別人傳授這個概念

在白紙上寫下你對“1萬小時定律”的解釋, 就好像你正在教導一位新接觸這個概念的學生一樣. 當你這樣做的時候, 你會更清楚地意識到關於這個概念你理解了多少, 以及是否還存在理解不清的地方。

第三步:如果你感覺卡殼了, 就回顧一下學習資料

無論何時你感覺卡殼了, 都要回到原始的學習資料並重新學習讓你感到卡殼的那部分, 直到你領會得足夠順暢, 順暢到可以在紙上解釋這個部分為止。

第四步:為了讓你的講解通俗易懂,

簡化你的語言表達

最終的目的, 是用你自己的語言, 而不是學習資料中的語言來解釋“1萬小時定律”這個概念. 如果你的解釋很冗長或者令人迷惑, 那就說明你對概念的理解可能並沒有你自己想像得那麼順暢 。

費曼技巧能幫你形成深刻的知識直覺。

4、注重工具的力量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出差途中忽然有了一個絕妙的想法, 心中竊喜, 可回到了公司, 就已經忘了自己先前的想法。 據科學家研究, 大腦會通過遺忘來刪除一些不必要的資訊, 騰出空間, 讓神經系統正常運轉。 所以我們需要借助一些工具, 提升大腦的運轉效率。

比如印象筆記。 它可以保存網上看到的重要文本、連結和圖片。 告別複製粘貼,

幫你高效收集資料。 我用它來整理收集有用的知識點。

XMind, 我用它在手機上繪製各種業務流程圖、組織結構圖、資料流程圖。

奇妙清單, 我用它來計畫所有工作。 待辦事項、工作、購物、電影和家用物品清單、排程等。

還有很多功能強大的app, 它們能幫我們利用碎片時間處理各種事項, 盡可能讓大腦只專注於思考和解決重要問題

5、善用碎片時間

我們每天都有大把的碎片時間, 我們不能讓這些碎片時間把生活碎片化。 這些時間裡可以用手機做很多事情:用奇妙清單或手機備忘錄制定周工作計畫;把明天的工作日程更新;在【得到】App、【好多課】App、【喜馬拉雅FM】App、等選擇優質內容, 隨時隨地學習。

關於碎片化時間管理, 我會在第8期與你做詳細分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