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俄制新款武直被意想不到武器擊落:中國造沒出手,反坦克導彈搶功

俄軍為了在實戰中測試新裝備, 撫後向敘利亞派出了米28,卡52,也出動了米35, 也就是米24的現代化改進型號, 在戰爭上表現也相當不錯, 損失也不小, 從目前的統計看, 米24/35為戰鬥損失最多的型號。

在停機處被擊毀

仔細研究一下, 我們會發現, 米35的損失只有二種情況, 一種為, 著陸場受到攻擊。 該機航程不足, 正常情況下, 航程700公里, 可是在加掛武器, 再進行戰術機動時, 實際航程更低, 為此通常進駐野外機場, 這給對手以偷襲停放狀態下的武直機機會, 這個與其性能高低沒有關係, 屬於地面部隊防禦佈置上的問題。

二是, 退出攻擊之後的返航中, 原以為超低空是很安全的, 但是實戰證明, 敘利亞低空太危險, 俄制武直都在超低空直接連被擊落。

米35已是相當現代化的座艙

中東戰場多為荒漠式地形, 地形起伏不定, 即難以形成穩定的戰線, 小股敵人往往借此進行滲透作戰, 又讓直升機無法高速行動, 而且地表相當開闊, 少有阻擋視線的地物, 直升機在低空飛行時, 很容易被到伏擊。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 俄制新款武直竟然被意想不到武器擊落的, 原本人們都認為, 它們都是被單兵防空導彈擊落的, 通常為中國造的FN6型,

然而現在發現近期被擊落的事件中, 中國造都沒有出手, 反而是反坦克導彈搶功, 不僅有陶氏, 還有俄式反坦克導彈, 沒什麼意外的, 反坦克導彈的技術特點是可以攻擊超低空目標的, 即便安裝了電子對抗系統, 也主要針對防空導彈, 對反坦克導彈效果不理想。 反而飛的高一點, 更為安全。 那樣反坦克導彈幾乎無法攻擊, 其它武器也一樣無奈。

反坦克導彈成武直剋星

這時米35的不足之處顯現出來, 它的個頭太大, 機長達17.5米,起飛重量超11噸, 又有載員機艙等, 造大側面的面積大, 又號稱:“飛行的拖拉機”, 噪音過大, 被發現的機率更大。 機動性也不了, 主要飛行速度不夠快, 也不適靈活, 比如:爬升率僅12.4米/秒, 遇上緊急情況時, 拉升太慢。 米35的裝甲也得加裝, 但是在實戰中, 面對反坦克導彈沒什麼意義。

相比之下, 其他型號的攻擊直升機要好一點, 個頭也小一點, 機動性更靈活, 受到攻擊概率更低, 也更容易避開攻擊, 也就是難怪我軍會沒有引進米24,以前一直有我軍想引進米24的說法。

米35的個頭太大

早年曾有巴基斯坦獲贈過一架米24給我們,後來可能從其他地方也搞到了幾架, 進行過試飛, 對其優缺點了然於心, 這才決定不引進, 原來早知其自身缺陷, 只不過這個總結沒法公開談, 外人也就不理解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