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重慶110出APP了 市民報警能發語音還能上傳圖片視頻

實測解放碑的氣候

今(10)日是“110宣傳日”, 重慶警方在解放碑舉行活動, 向市民展示了不少新裝備。

在活動現場, 重慶110APP宣佈正式啟用。

該專案負責人張俊豪表示, 110APP可以即時定位, 市民可以在不方便講話時, 通過發送圖片、視頻、語音、文字等方式來報警。 他說:“市民報警後, APP會顯示三種狀態:暫未受理;受理中;受理完, 這樣報警人可以一直關注警情處置的狀態, 從而實現警民的互動。 ”

多功能氣動拋投器

多功能氣動拋投器

報警一般都是遇到了突發危急狀況, 還要下APP?會不會太耽誤事?

張俊豪說, 110報警服務台接線員在接到報警時, 通常情況下會問三個問題:“你現在在哪裡?”“發生了什麼事情?”“有沒有人受傷?”

統計資料顯示, 大部分時間都會用在“你現在在哪裡?”上,

一是因為市民可能並不熟悉這個地方, 二是接線員對一些小地點也無法準確定位。 這種情況下APP的自動定位功能就使得報警效率更高, 市民平常就可以在手機裡下載好這個APP,除了報警, 還能用來挪車, 後期還將推出“陽光幼稚園”等其它功能。

瞭解毒品的危害

學學救護知識

重慶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台李警官表示, 通過APP收到市民圖片或者視頻的報警, 可以讓他們更直觀的掌握更多警情, 如果發現情況危急, 會直接下發到轄區派出所派民警出警處置。

VR消防培訓

遇到火災, 你有哪些求生方法?VR虛擬體驗火災、車禍撞擊現場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體驗。 “我可以跳窗嗎?”“我可以跳陽臺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體驗中, “家中”客廳出現警情, 你必須先找到電話撥打119, 再找到電閘並把他拉下來, 最後在樓道中找到滅火器, 試一試能不能控制火情, 如果火勢太大,則只能選擇樓道逃生,在這種情景之下,每一步都不能慌亂。

負責人劉琦表示,目前這個體驗主要應用在江北、榮昌等地的消防體驗館,學生們可以從書本上到親身去感受求生現場,接下來他們會推廣到全市消防體驗館,並開發手機端,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在家運用自救知識體驗。

體驗安全帶的作用

車禍撞擊現場,則是告訴大家安全帶了重要性,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上去體驗了一下,撞擊的一瞬間,感覺五臟六腑都在震動,如果沒有系緊安全帶,人早就飛出去了。

北叔課堂

在“110宣傳日”來臨之際,渝北警方在財信國際小廣場上架起了投影儀、幕布,螢幕上,一個動畫形象的民警在提示市民如何防範“盜騙扒”,精彩的內容吸引了居民停下腳步專心看螢幕播放的內容。

北叔課堂

據市公安局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重慶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台2017年共受理市民有效報警508萬餘起,緊急止付、挽回人民經濟損失金額10900萬元。目前,擋道挪車96009服務熱線日均受理約4500次挪車請求。其中通過微信平臺求助量占比約52%,從上報到通知擋道車主,每起微信求助的平均回應處理時長約20秒。“96009重慶市民服務”微信公眾號關注用戶已超過16萬人。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楊華 畢克勤 文圖

如果火勢太大,則只能選擇樓道逃生,在這種情景之下,每一步都不能慌亂。

負責人劉琦表示,目前這個體驗主要應用在江北、榮昌等地的消防體驗館,學生們可以從書本上到親身去感受求生現場,接下來他們會推廣到全市消防體驗館,並開發手機端,讓學生和家長一起在家運用自救知識體驗。

體驗安全帶的作用

車禍撞擊現場,則是告訴大家安全帶了重要性,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上去體驗了一下,撞擊的一瞬間,感覺五臟六腑都在震動,如果沒有系緊安全帶,人早就飛出去了。

北叔課堂

在“110宣傳日”來臨之際,渝北警方在財信國際小廣場上架起了投影儀、幕布,螢幕上,一個動畫形象的民警在提示市民如何防範“盜騙扒”,精彩的內容吸引了居民停下腳步專心看螢幕播放的內容。

北叔課堂

據市公安局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重慶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台2017年共受理市民有效報警508萬餘起,緊急止付、挽回人民經濟損失金額10900萬元。目前,擋道挪車96009服務熱線日均受理約4500次挪車請求。其中通過微信平臺求助量占比約52%,從上報到通知擋道車主,每起微信求助的平均回應處理時長約20秒。“96009重慶市民服務”微信公眾號關注用戶已超過16萬人。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用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楊華 畢克勤 文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