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安大學查方勇: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中國故事

堅定文化自信 講好中國故事

——自覺肩負社會主義文化繁榮昌盛的歷史使命

長安大學 查方勇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學生朋友們、各位學工同仁們, 大家好!

十九大閉幕後, 我國接待的第一起也是近年來最重要的一起國事訪問, 那就是特朗普就任以來的首次訪華。 2017年11月8日, 這場舉世矚目的“習特會”從我國故宮這個歷史文化遺產中心開啟, 特朗普夫婦在氣勢恢宏的紫禁城中, 品香茗、賞文物、聽京劇, 感受中國歷史的悠久燦爛, 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茶敘時, 特朗普更是使用平板電腦向習近平夫婦展示外孫女阿拉貝拉用中文演唱歌曲、背《三字經》和古詩的視頻。

看到這些, 我想你們和我一樣:驕傲與自豪!這是中國文化自信的又一次強勢展示。

那麼, 下面, 我就和大家來聊聊十九大報告中有關文化自信的哪些事。

邁入新時代 樹立文化自覺 ——何以要文化自信?

(何以要文化自信呢?邁入新時代, 要樹立文化自覺)

十九大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文化興國運興, 文化強民族強。 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 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從十九大報告高頻詞來看, “文化”緊跟“發展”“人民”“建設”之後, 出現了79次之多, 而“文化自信”也出現了6次。

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歷史和現實都表明, 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

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 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 ”

古代史上, 張騫通使西域, 玄奘西天取經, 鄭和七下西洋, 開通了偉大的絲綢之路, 讓中國站到世界舞臺中央, 它起始於商品交換, 而商品交換背後更是文化溝通;近代史上, 西方用鴉片和大炮打開了中國大門, 西方文化思潮和價值觀念猛獸般的湧入, 中國本土文化開始冷落、失落, 甚至衰落, 國人漸漸言必稱希臘、言必稱美國。 而我國大哲學家馮友蘭先生曾告誡國人和世界:“蓋並世列強, 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 有古而無今。 惟我國家, 亙古亙今”。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 一個沒有精神力量的國家難以自立自強,

一項沒有文化支撐的事業難以持續長久。 所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 ”因為,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是一個國家, 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 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

現在我們要重燃文化自信, 構建“一帶一路”、創設“亞投行”, 讓世界重燃“中國風”, 讓中國重回到世界舞臺中央;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人的心靈裡搞建設”, 讓國民重新拾起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 重新拾起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

起航新征程 打好文化底色——文化自信源於何?

(文化自信源於何呢?起航新征程, 要打好文化底色)

這裡, 我想講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陽光女孩的故事。

命運對她很不公, 出生僅一月被遺棄火車站;她又很幸運, 被一對年邁夫婦撿回了家。 她堅守夢想, 完成了從專科到本科, 再到985高校研究生華麗轉身;她感恩孝老, 大學6年來沒有沒花家裡一分錢, 發起“毅達教育”專案, 打工籌錢帶圓重病養母游北京夢, 帶著78歲養母一起上研究生。 孝字當先, 用陽光沖散陰霾, 她就是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獲得者, 西北工業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2016級碩士研究生孫玉晴。

截至去年年底, 全球已有14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512所孔子學院和1073個中小學孔子課堂。 “歡樂春節”“中國文化年”等文化品牌活動遍及全球。

“中國年”甚至被菲律賓參議院批准為特別工作假日。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一被稱為“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唯一未來”的中國智慧, 被寫入聯合國決議。

所以, 我們的文化自信, “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這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礎。

第二個故事, 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 中共中央新一代領導集體首先來到上海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來到嘉興瞻仰南湖紅船。 昭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 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 長征精神、延安精神, 大慶精神、抗震救災精神等富有時代特徵和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精神, 都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優質基因。李大釗三次上絞刑架,始終堅持革命信念不改變。趙一曼留下了“我的主義、我的信念,絕不更改”的生命絕唱。

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是我們新時代的革命精神。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所有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黨和政府對全世界的莊嚴承諾。為了真正感知和親身觸摸,我和學生們歷時兩年對秦巴山區脫貧攻堅戰進行跟蹤調研,在對“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深入瞭解後,學生們感悟到:“身為中國人,我們深感自豪,身為年青一代,我們信心滿滿。”調研報告也在2017年全國第十五屆挑戰杯上獲得佳績。

所以,我們的文化自信,“熔鑄于党領導人民在進行革命、建設、改革中製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堅強基石。

第三個故事,2017年暑期上映的《戰狼2》創造了國產電影票房奇跡,上映16天突破40億人民幣。火的背後是什麼?當全球大銀幕上出現了有血有肉、為世界和平守候的中國英雄時,我們找回了一種自信;當“冷鋒”在非洲自豪地喊出“我是中國人”,五星紅旗成為走向安全的通行證,我們感受到一種自信;當用光影搭建起中國與世界對話的橋樑,中國故事開始走向世界時,我們堅定了一種自信。螢屏上那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民族自豪感在發酵、在沸騰。

所以,我們的文化自信,還“根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生動故事。

承載新使命 講好中國故事——以何促文化自信?

(以何促文化自信呢?承載新使命,要講好中國故事)

青年學生朋友們,我們要警惕許多“別有用心”。

2017年五月,有位中國女留學生楊小姐,在美國一所大學做畢業典禮演講,紅了。但卻是以最糟糕的方式。就因為那句 “出國就是為了新鮮的空氣”“美國空氣多麼香甜”。然而人肉搜索顯示,她來自中國南方一座美麗的城市。於是,她被慘罵。據網上報導,還是這所大學,曾經邀請達賴演講。而去年五月,來自湖南農村的首位在哈佛畢業典禮上演講的中國留學生何江,那句“我想幫助我的家鄉”“ 我想改變世界”,才應是青年人的追求,中國人的志向!

實際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正形成史上最大規模的留學人才“歸國潮”。僅2016年就有43.25萬留學人員回國,較2012年增長了58.48%。因為,他們“怕再不回來就晚了;因為,他們“不想當祖國發展的看客”;因為,有一種力量,那就是《走,回中國!》

做新時代有為青年,就要“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就要“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就要避免數典忘祖、崇洋媚外,就要敢於同醜化、污蔑中國文化的思想和行為作鬥爭。

2017年,距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還有33年。今天,18歲到27歲的90後的你們有1.74億人,28歲到37歲的80後的我們有2.28億人,加起來4億人的青年群體將親身參與、親眼見證、親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青年同學們,生逢盛世,我們不要“躺屍到死亡”,不要“頹廢到憂傷”,不要寄託於“小確幸”;也不僅只是報答父母、養家糊口;還要有詩和遠方,更應該以實際行動回應新時代的期盼。立身要以立學為先,而立學要以讀書為本。“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讀書作為工作、生活的組成部分,日積月累,逐漸積澱成為治國理政的大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將《共產黨宣言》看了不下100遍,隨口就能列舉11位俄羅斯作家的名字。他告誡大家,“讀書是一個長期的需要付出辛勞的過程,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而應當先易後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水滴石穿。”

如果說自信是決勝的前奏,那奮鬥就是自信的迴響。

未來,已來,讓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謝謝大家!

掃一掃分享本頁

都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優質基因。李大釗三次上絞刑架,始終堅持革命信念不改變。趙一曼留下了“我的主義、我的信念,絕不更改”的生命絕唱。

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是我們新時代的革命精神。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所有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黨和政府對全世界的莊嚴承諾。為了真正感知和親身觸摸,我和學生們歷時兩年對秦巴山區脫貧攻堅戰進行跟蹤調研,在對“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深入瞭解後,學生們感悟到:“身為中國人,我們深感自豪,身為年青一代,我們信心滿滿。”調研報告也在2017年全國第十五屆挑戰杯上獲得佳績。

所以,我們的文化自信,“熔鑄于党領導人民在進行革命、建設、改革中製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堅強基石。

第三個故事,2017年暑期上映的《戰狼2》創造了國產電影票房奇跡,上映16天突破40億人民幣。火的背後是什麼?當全球大銀幕上出現了有血有肉、為世界和平守候的中國英雄時,我們找回了一種自信;當“冷鋒”在非洲自豪地喊出“我是中國人”,五星紅旗成為走向安全的通行證,我們感受到一種自信;當用光影搭建起中國與世界對話的橋樑,中國故事開始走向世界時,我們堅定了一種自信。螢屏上那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民族自豪感在發酵、在沸騰。

所以,我們的文化自信,還“根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生動故事。

承載新使命 講好中國故事——以何促文化自信?

(以何促文化自信呢?承載新使命,要講好中國故事)

青年學生朋友們,我們要警惕許多“別有用心”。

2017年五月,有位中國女留學生楊小姐,在美國一所大學做畢業典禮演講,紅了。但卻是以最糟糕的方式。就因為那句 “出國就是為了新鮮的空氣”“美國空氣多麼香甜”。然而人肉搜索顯示,她來自中國南方一座美麗的城市。於是,她被慘罵。據網上報導,還是這所大學,曾經邀請達賴演講。而去年五月,來自湖南農村的首位在哈佛畢業典禮上演講的中國留學生何江,那句“我想幫助我的家鄉”“ 我想改變世界”,才應是青年人的追求,中國人的志向!

實際上,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正形成史上最大規模的留學人才“歸國潮”。僅2016年就有43.25萬留學人員回國,較2012年增長了58.48%。因為,他們“怕再不回來就晚了;因為,他們“不想當祖國發展的看客”;因為,有一種力量,那就是《走,回中國!》

做新時代有為青年,就要“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就要“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就要避免數典忘祖、崇洋媚外,就要敢於同醜化、污蔑中國文化的思想和行為作鬥爭。

2017年,距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還有33年。今天,18歲到27歲的90後的你們有1.74億人,28歲到37歲的80後的我們有2.28億人,加起來4億人的青年群體將親身參與、親眼見證、親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青年同學們,生逢盛世,我們不要“躺屍到死亡”,不要“頹廢到憂傷”,不要寄託於“小確幸”;也不僅只是報答父母、養家糊口;還要有詩和遠方,更應該以實際行動回應新時代的期盼。立身要以立學為先,而立學要以讀書為本。“最是書香能致遠,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讀書作為工作、生活的組成部分,日積月累,逐漸積澱成為治國理政的大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將《共產黨宣言》看了不下100遍,隨口就能列舉11位俄羅斯作家的名字。他告誡大家,“讀書是一個長期的需要付出辛勞的過程,不能心浮氣躁、淺嘗輒止,而應當先易後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水滴石穿。”

如果說自信是決勝的前奏,那奮鬥就是自信的迴響。

未來,已來,讓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謝謝大家!

掃一掃分享本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