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陝西師範大學李曄:新時代呼喚新理論 新理論引領新征程

親愛的老師, 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陝西師範大學的輔導員李曄, 非常高興能有這個機會與大家交流學習十九大的感悟和體會。 我彙報的題目是“新時代呼喚新理論, 新理論引領新征程”。

一、變化日新月異的新時代

我想問問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們, 雙11你“剁手”了嗎?從大家的眼神中我仿佛讀懂了不少。 陝師大的快遞小哥到現在都忙得應接不暇, 大學生們的戰利品堆成小山, 拆包裹拆到手軟。 大家知道嗎, 在2009年之前, 11月11日還只是“光棍節”的代名詞。 那一年的“雙11”, 淘寶商城全天銷售額是5200萬元, 27個品牌參與了活動。

而今年的“雙11”, 天貓全天成交額是1682億元, 這個數字8年間增長了3000多倍, 超14萬個品牌參加了活動, 大家坐在家裡就能“買遍全球”。 我們分分鐘花出了冰島一年的GDP, 相當於每個國民“剁手”122.32元。

改革開放近40年來, 中國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 國家越來越強大, 小家越來越甜蜜。 如同我們的“雙11”, 這不是生活中的孤立事件, 它展示了蓬勃發展的中國在經濟建設、資訊技術、數位經濟、創新能力、民生領域、發展品質等方面的一系列快速變化和驕人成績。 黨的十八大以來, 面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等一系列深刻變化, 我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 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 “十二五”規劃勝利完成,

“十三五”規劃順利實施, 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思想文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全面從嚴治党成效卓著,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 才有了今天的穩健自信, 開放共用。 我們願意去憧憬, 樂意去想像, 下一個五年, 我們的生活還會發生哪些變化?“今天的夢想, 可能就是明天的日常”。

但是, 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之路都不是平坦的。 我國目前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 發展品質和效益還不高;實體經濟水準有待提高, 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脫貧攻堅任務艱巨;意識形態領域鬥爭依然複雜, 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守成的世界大國以傳統思維看待我們, 千方百計遏制中國發展,

等等。

這個世界沒有救世主, 也沒有神仙相助, 只有靠自己。 一個擁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要實現現代化, 這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乃至世界, 都有著極其深遠而遼闊的意義。 改革開放近40年, 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未來30年, 中國向何處去?怎麼辦、怎麼走、怎麼發展、建設一個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需要清晰周密的戰略規劃和安排。 新時代呼喚新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給了我們前行的方向和答案。

二、指引前行道路的新思想

十八大以來的五年, 面對世界和國家發展的新形勢、新面貌, 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 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在實踐中更加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目前所處的歷史方位, 並在十九大報告中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全新判斷。 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佈局, 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這是一個思想豐富、層次分明、邏輯自洽和價值圓融的新的內容體系, 由頂層設計、戰略部署和具體措施等多個層次組成。 明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 分兩步走在20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新思想涵蓋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八個明確”“十四大基本方略”(PPT展示詳細內容), 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 深刻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發展規律和建設路徑, 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國理政、管黨治黨新境界, 為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引, 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

三、堅持人民至上的新征程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國家頂層設計, 規定著中國今後向何處去, 如何去。 它離我們遙遠嗎?一點也不。 十九大報告開篇就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思想的靈魂,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和著力點。

習總書記曾在陝北梁家河農村當了7年知青,他有足夠的資歷和自信來瞭解這個大國民眾生活的真實情況,他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他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他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在北京街頭的中式速食店,他端著盤子,排隊買飯,和百姓一起用餐;春節來臨,他自辦年貨,回到插過隊的農村看望老鄉;他記掛老人,去敬老院不忘查看每日食譜;他關心學生,告訴我們“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地震災區考察時,他走進帳篷瞭解安置居民生活,夜深了就在簡陋的活動板房中住宿;他在一個空氣污染嚴重的日子裡,走進北京胡同,看望住在大雜院裡的居民,詢問他們的工作、收入、飲食、取暖情況和上廁所遠不遠;他和鄉親們在空地上圍坐一圈,首次提出“精准扶貧”,在一次座談會上高興地說:“3年多時間(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摘掉了貧窮帽子,實現了全部脫貧,當年的40個光棍已有一半成了家,而且新娘都是外村人”……

這個社會的風氣向上向好,在前進的征程中,我們低頭趕路,抬頭看天。我們再也不用開一些“我是我”“我還活著”的奇葩證明,也不大看得到“有人生硬地問:大爺,你幸福嗎?大爺說:我姓鄭”的尷尬,雖然有時也有生活不易的調侃,也會有越來越累的“吐槽”,但更多的,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有人偷偷愛著你”的溫暖與感動,看到了“心中壯志常在,腳下須臾不息”的奮鬥與豪情。我們不再存疑地問“這個世界會好嗎”?而是篤定地告訴自己,這個世界會好,我的生活會好,我的人生會因為自己的努力而更加精彩。因為,生活的巨大變化讓我們感受到了自信,感受到黨帶領人民前行,推動祖國發展的不懈努力,感受到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與我們一同前行。

青年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堅力量,青年興則國興,青年是繼承者也是傳承者。我們必須明確,能有今天的生活,能維持現在的水準並持續向好,是來之不易的。“無量頭顱無量血”的革命奮鬥歲月,“雄關漫漫真如鐵”的國家初創年代,“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改革開放時期,是青年人應該回望的國家記憶。對於95後,00後來說,當前確是一個與魯迅、張愛玲等作家所言說的“大時代”格格不入的“小時代”。以消費、享受等欲望追求為生活價值的現實境況,在遭遇厚重的歷史和宏大的時代背景時,便處處顯露出它的“輕”。若不再追問祖輩、父輩當年追尋理想的英勇及為其獻身的悲壯,不再咀嚼那個年代因生活磨難帶來的彷徨奮鬥與青春無悔,這個現實中的“小”與“輕”就會彌漫新時期青年人的整個心靈空間。面對歷史與現實,交流、對話、思考、接力、奮鬥,是當代青年最好且必然的選擇。今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之下,我們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新征程。前輩已為我們描繪出壯麗藍圖,讓我們自覺承擔起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將個人的“小奮鬥”與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繫起來,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守正篤實,久久為功,讓我們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家人的幸福,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努力奮鬥!

掃一掃分享本頁

十九大報告開篇就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思想的靈魂,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和著力點。

習總書記曾在陝北梁家河農村當了7年知青,他有足夠的資歷和自信來瞭解這個大國民眾生活的真實情況,他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他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他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在北京街頭的中式速食店,他端著盤子,排隊買飯,和百姓一起用餐;春節來臨,他自辦年貨,回到插過隊的農村看望老鄉;他記掛老人,去敬老院不忘查看每日食譜;他關心學生,告訴我們“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地震災區考察時,他走進帳篷瞭解安置居民生活,夜深了就在簡陋的活動板房中住宿;他在一個空氣污染嚴重的日子裡,走進北京胡同,看望住在大雜院裡的居民,詢問他們的工作、收入、飲食、取暖情況和上廁所遠不遠;他和鄉親們在空地上圍坐一圈,首次提出“精准扶貧”,在一次座談會上高興地說:“3年多時間(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摘掉了貧窮帽子,實現了全部脫貧,當年的40個光棍已有一半成了家,而且新娘都是外村人”……

這個社會的風氣向上向好,在前進的征程中,我們低頭趕路,抬頭看天。我們再也不用開一些“我是我”“我還活著”的奇葩證明,也不大看得到“有人生硬地問:大爺,你幸福嗎?大爺說:我姓鄭”的尷尬,雖然有時也有生活不易的調侃,也會有越來越累的“吐槽”,但更多的,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有人偷偷愛著你”的溫暖與感動,看到了“心中壯志常在,腳下須臾不息”的奮鬥與豪情。我們不再存疑地問“這個世界會好嗎”?而是篤定地告訴自己,這個世界會好,我的生活會好,我的人生會因為自己的努力而更加精彩。因為,生活的巨大變化讓我們感受到了自信,感受到黨帶領人民前行,推動祖國發展的不懈努力,感受到它就在我們的身邊,與我們一同前行。

青年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堅力量,青年興則國興,青年是繼承者也是傳承者。我們必須明確,能有今天的生活,能維持現在的水準並持續向好,是來之不易的。“無量頭顱無量血”的革命奮鬥歲月,“雄關漫漫真如鐵”的國家初創年代,“長風破浪會有時”的改革開放時期,是青年人應該回望的國家記憶。對於95後,00後來說,當前確是一個與魯迅、張愛玲等作家所言說的“大時代”格格不入的“小時代”。以消費、享受等欲望追求為生活價值的現實境況,在遭遇厚重的歷史和宏大的時代背景時,便處處顯露出它的“輕”。若不再追問祖輩、父輩當年追尋理想的英勇及為其獻身的悲壯,不再咀嚼那個年代因生活磨難帶來的彷徨奮鬥與青春無悔,這個現實中的“小”與“輕”就會彌漫新時期青年人的整個心靈空間。面對歷史與現實,交流、對話、思考、接力、奮鬥,是當代青年最好且必然的選擇。今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之下,我們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新征程。前輩已為我們描繪出壯麗藍圖,讓我們自覺承擔起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將個人的“小奮鬥”與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繫起來,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守正篤實,久久為功,讓我們為了自己的夢想,為了家人的幸福,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努力奮鬥!

掃一掃分享本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