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鮮肉總統想賣飛機,帥是不夠的

圖自網路

原標題:小鮮肉總統, 想賣飛機, 帥是不夠的

空客還能繼續向中國賣飛機麼?

什麼才是波音、空客、商飛10年後最大的“危”與“機”?

年僅40歲的“小鮮肉”法國總統馬克龍就要離開中國了, 帶著一些收穫, 也掩飾不住臉上淡淡的憂鬱- 這次訪華的成果, 好像少了點什麼?

不過比起一些西方記者來, 馬克龍至少還有一點好:他不用在訪華前做什麼預測, 更不用為預測失誤背鍋。

那些媒體老師就不一樣了。 馬克龍訪華前, 很多人紛紛看好這次中法將簽署經貿大單, 具體到航空領域, 更是“言之鑿鑿”中國會採購3位數的空客飛機, 甚至將參與到A380巨無霸客機的生產之中……

這些重磅預測都沒有應驗。 中法間只是簽署協定, 深化空客與中國航空界的合作;同時將天津A320總裝線的月產量從目前的4架左右提高到6架。

說好的訂單呢?

不管白貓黑貓會做生意才是好貓

年輕的馬克龍之所以能成功當選法國總統, 顏值有作用、與自己老師的愛情故事有作用, 但更關鍵的還是他能夠超越法國傳統的左右翼政見分歧, “做該做的事”。

圖自網路

馬克龍是中國領導人的粉絲, “白貓黑貓”的堅定擁護者。 凡是(他認為)對法國有利的事, 就堅決執行, 而不像老派政治人物那樣, 對於對立陣營的提議, 無論是否正確, 都要反對。 馬克龍就像一陣清風, 吹進法國選民心田……

也正因為如此, 馬克龍訪華期間, 在重構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創新、經貿往來等中法擁有共同利益的領域, 表達了與中國密切合作的期望;但在中法利益不一致的領域,

馬克龍也沒有掩飾對中方的要求甚至指責。

昨天(1月9號), 小語恰好參加了馬克龍對中法工商界的演講, 這裡摘錄一些他的觀點:

小語手機實拍

對重大投資的雙重標準:中國不應該管控外國投資核能、航空航太等領域……風來了,

應該豎起風車歡迎, 而不是築起牆來阻擋……(但是)對於法國和歐盟, 我們也像中國一樣重視具有戰略意義行業的安全, 所以會限制外資進入, 請理解。

先進技術管控:法國願意伴隨中國在航空領域的發展, 同時我們要保持在全球航空供應鏈中的占比(潛臺詞:合作還是競爭呢?呵呵)

對一帶一路的“建議”:中國參與非洲發展, 也要注意當地民生和政府的腐敗問題……不能自己發展了, 而把落後和污染產業轉移給人家……法國在第三世界國家事務中有豐富經驗(潛臺詞:我是老師), 願意與中國分享。

熟悉外交的讀者應該瞭解, 這些話語肯定不是中方願意聽到的, 外加馬克龍執政後在南海問題等方面也有些小動作, 因此有自尊心、有自信心而且有實力的中國自然會有禮有節地回應:不著急的訂單,等對方做出一定讓步或者軟化態度再簽,不遲。

同樣是在昨天,法國和京東等中國企業簽署了合作協定。仔細看,東哥就在馬克龍旁邊

這裡可能有讀者會問,論國家間分歧,中美之間的估計比中法之間的要大得多,為什麼去年特朗普訪華,中美卻簽署了包括300架波音飛機在內的“巨單”?

那是因為,中美目前可以說都是對方的最迫切需要協調的戰略物件,尤其是在中國看來,涉及美國的朝鮮半島局勢、東海南海問題、臺灣問題、能源安全……任何一個都屬於最重要最緊急範疇的事務。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巨額經貿往來在一定程度上“綁定”雙方的利益,倒也不失為一種促使對方與自己協調,爭取最大公約數的策略。

即將交付給中國的波音客機

然而中法之間有類似重量級的戰略事務麼?並沒有。在可預見將來,兩國在核心利益上都缺乏大面積重合,因此關係想特別好,缺乏實質基礎;想壞,也壞不到哪裡去。在這種相對平淡的關係下,兩國按照“一單單討價還價”這樣更商業化的做法來對待大額經貿,也就很正常了。

空客飛機還能賣給中國麼潛在絆腳石竟是“最成功的“A320?

正像前面所說,中法或者說中歐關係“想壞也壞不到哪裡去”,所以空客繼續向中國銷售飛機沒有本質性障礙。

此外,小語在去年5月曾經做過分析,未來十餘年,中國民航運輸市場體量之巨大,是單獨一家飛機製造商的產能所不可能滿足的,特別是中國商飛在此期間屬於產能較小的新軍,因此大部分市場份額依舊是為空客波音準備。

空中客車在天津的A320總裝線

就在文章臨近完成之際,彭博社消息稱中國將給予空客訂單

但10年之後,商飛C919等國產客機已經形成規模化產能,中國民航市場也比現在接近於飽和,我國還會大量採購空客(和波音)產品嗎?

我們拿數量上占絕對多數的單通道客機做例子:

空客銷售負責人雷義(John Leahy,對,就是那個賣出1.6萬架飛機的銷售天才)最近表示,目前客機提升性能主要依靠發動機實現,而2030年前航空發動機效率最多改善5%。這樣細微的提升,不足以讓競爭對手划算地研製出全面超越空客當紅產品A320neo的飛機。A320neo最棒!

在四川稻城進行高海拔測試A320neo

這裡我們不妨先認同雷義的說法,只是基於他的推理,我們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發動機增值潛力有限,同樣也使得A320neo無法在實質上甩開對手,比如波音737 MAX、商飛C919。

10年之後,當C919可以批量生產,其源自國產的種種優勢完全可以抵消飛機本身的差距(如果真有的話),那麼外國產品的吸引力,恐怕將大不如前。

那時候,空客還有什麼東西可賣?

或許,空客現在就應該放下A320系列成功的光環,開始認真著手準備一款具有革命性吸引力的後續產品,比如通過大膽地改變外形、結構、材料而不是依靠發動機來大幅提升性能。否則就是再多幾個雷義,將來也難為無“機”之炊。

美國已經開始通過X-47B等驗證機探索全新的客機形態,中國也有所動作(圖自網路)

當然,波音、商飛在這期間肯定也不會袖手旁觀,大家都在為自己未來的雷義準備乾貨。

不變的,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馬克龍所敬仰的中國領導人,30年前就提出了這一論斷。

圖自新華網

因此有自尊心、有自信心而且有實力的中國自然會有禮有節地回應:不著急的訂單,等對方做出一定讓步或者軟化態度再簽,不遲。

同樣是在昨天,法國和京東等中國企業簽署了合作協定。仔細看,東哥就在馬克龍旁邊

這裡可能有讀者會問,論國家間分歧,中美之間的估計比中法之間的要大得多,為什麼去年特朗普訪華,中美卻簽署了包括300架波音飛機在內的“巨單”?

那是因為,中美目前可以說都是對方的最迫切需要協調的戰略物件,尤其是在中國看來,涉及美國的朝鮮半島局勢、東海南海問題、臺灣問題、能源安全……任何一個都屬於最重要最緊急範疇的事務。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巨額經貿往來在一定程度上“綁定”雙方的利益,倒也不失為一種促使對方與自己協調,爭取最大公約數的策略。

即將交付給中國的波音客機

然而中法之間有類似重量級的戰略事務麼?並沒有。在可預見將來,兩國在核心利益上都缺乏大面積重合,因此關係想特別好,缺乏實質基礎;想壞,也壞不到哪裡去。在這種相對平淡的關係下,兩國按照“一單單討價還價”這樣更商業化的做法來對待大額經貿,也就很正常了。

空客飛機還能賣給中國麼潛在絆腳石竟是“最成功的“A320?

正像前面所說,中法或者說中歐關係“想壞也壞不到哪裡去”,所以空客繼續向中國銷售飛機沒有本質性障礙。

此外,小語在去年5月曾經做過分析,未來十餘年,中國民航運輸市場體量之巨大,是單獨一家飛機製造商的產能所不可能滿足的,特別是中國商飛在此期間屬於產能較小的新軍,因此大部分市場份額依舊是為空客波音準備。

空中客車在天津的A320總裝線

就在文章臨近完成之際,彭博社消息稱中國將給予空客訂單

但10年之後,商飛C919等國產客機已經形成規模化產能,中國民航市場也比現在接近於飽和,我國還會大量採購空客(和波音)產品嗎?

我們拿數量上占絕對多數的單通道客機做例子:

空客銷售負責人雷義(John Leahy,對,就是那個賣出1.6萬架飛機的銷售天才)最近表示,目前客機提升性能主要依靠發動機實現,而2030年前航空發動機效率最多改善5%。這樣細微的提升,不足以讓競爭對手划算地研製出全面超越空客當紅產品A320neo的飛機。A320neo最棒!

在四川稻城進行高海拔測試A320neo

這裡我們不妨先認同雷義的說法,只是基於他的推理,我們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發動機增值潛力有限,同樣也使得A320neo無法在實質上甩開對手,比如波音737 MAX、商飛C919。

10年之後,當C919可以批量生產,其源自國產的種種優勢完全可以抵消飛機本身的差距(如果真有的話),那麼外國產品的吸引力,恐怕將大不如前。

那時候,空客還有什麼東西可賣?

或許,空客現在就應該放下A320系列成功的光環,開始認真著手準備一款具有革命性吸引力的後續產品,比如通過大膽地改變外形、結構、材料而不是依靠發動機來大幅提升性能。否則就是再多幾個雷義,將來也難為無“機”之炊。

美國已經開始通過X-47B等驗證機探索全新的客機形態,中國也有所動作(圖自網路)

當然,波音、商飛在這期間肯定也不會袖手旁觀,大家都在為自己未來的雷義準備乾貨。

不變的,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馬克龍所敬仰的中國領導人,30年前就提出了這一論斷。

圖自新華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