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南京出臺新規督促子女“常回家看看”,未盡責將被通報單位

南京老人已經突破130萬, 南京不僅進入老齡化社會, 而且向高齡化社會靠近。 老人的問題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關注。 對此, 南京市民政局出臺了《關於做好老年人精神關愛工作的意見》。 《意見》要求, 對南京重點空巢獨居老人要有簽約服務, 對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將分類進行精神關愛, 其中子女無法經常回家探望的, 家庭要確定一名近鄰親屬作為連絡人, 連絡人資訊要登記備案。 子女未盡贍養和扶養責任, 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 街道(鎮)民政辦可以將情況通報子女所在單位。

針對重點空巢獨居老人南京要開展簽約服務

文體服務方面, 南京全市3A級以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老年文化、娛樂、健身等文體服務覆蓋率100%, 參加各類老年教育機構學習的老年人達到老年人口的40%以上。 各類老年人群眾團體活動豐富多彩, 社區老年人活動組織90%以上,

老年人參與率30%以上。

子女無法經常回家探望要確定一名近鄰親屬作為連絡人

南京大多數老人都是居家養老。 對於居家養老的老年人, 也將分類進行精神關愛。 《意見》要求對城鄉特困人員, 由街道(鎮)民政辦委託供養機構(集中供養對象)或社區居家養老組織、受委託人提供精神關愛服務。

失能或半失能的由承接照護服務的養老組織和親屬服務;自理並安裝資訊呼叫終端的, 由呼叫終端運營商和親屬服務;自理未安裝資訊呼叫終端的, 由本人或子女書面說明不安裝資訊呼叫終端的原因, 並由本人或子女指定人員履行服務。

對75周歲以上的獨居老人, 安裝資訊呼叫終端的, 由呼叫終端運營商和親屬服務;自理未安裝資訊呼叫終端的, 由本人或子女書面說明不安裝資訊呼叫終端的原因, 並由本人或子女指定人員提供服務。 其他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 由親屬或受委託的常駐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提供服務。

同時, 各街道(鎮)民政辦、一名村(社區)工作者(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一個近鄰親屬或志願者(或專業人員)、一個重點空巢獨居老人簽訂關愛服務協定, 開展關愛服務。 協議要明確各方的責任和要求, 對高齡、空巢獨居老人每週至少上門或電話聯繫2次, 對失能半失能老人每天至少上門或電話聯繫1次,

瞭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身體狀況;協調解決老年人的實際困難和需求。 老年人身體不適、嚴寒酷暑、極端氣候等特殊情況要主動增加聯繫和看望次數, 及時向老年人子女反映異常情況, 緊急情況向社區反映。 要提供應急援助, 依託12349民政熱線、養老服務呼叫中心(虛擬養老院)建立老年人“一鍵通”應急援助資訊系統, 確保老年人的應急需求得到及時應答。

編輯:建鄴播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