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考前焦慮是種病,讓學霸懷疑自己,令普通孩子絕望到底,怎麼治?

文/涵博老師

期末考試要到了, 很多家長們都會發現, 孩子在複習時會有這樣的行為:

看不下去書, 總想幹別的, 找各種理由不複習;

緊張, 擔心, 覺得自己會失敗;

情緒暴躁, 一不順心就發脾氣;

過分重視考試結果, 考得好就高興, 不好就特別沮喪。

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態呢?怎麼可以説明孩子改善這樣的狀態?

其實孩子有這些表現, 都因為考試焦慮所表現出來的, 我們通常把這種現象叫做考前焦慮, 但是, 考前焦慮的具體表現還不止這些, 那麼還有什麼呢?

如何對考前焦慮進行仔細分析, 可以分為四個方面:

身體上:頭暈、噁心、心跳加速、上火、發燒等, 甚至真實患病。

情緒上:緊張、擔心、害怕、恐懼、生氣、煩躁、衝動等。

心理上:自信心不足, 懷疑自己的實際能力, 考試怯場等。

行為上:睡不著導致睡眠不足, 複習拖拉、自言自語, 容易忘記事情。

上面是考前焦慮的具體表現, 可以說, 無論是學渣還是學霸, 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焦慮的行為, 焦慮過度甚至容易讓學渣絕望到底, 令學霸懷疑自己, 可以說是需要家長格外重視的。

這個時候, 我們就需要想一個問題, 為什麼孩子會有考前焦慮的表現呢?這就必須明白什麼是考前焦慮, 以及產生焦慮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 焦慮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考前焦慮準確來說就是孩子面對考試的時候,

產生的一種身體上或者精神上的表現, 這些表現就體現為心理上的焦慮。

而焦慮的實質, 其實是對未來結果感到不確定的不良反應, 而考前焦慮就是對考試結果的不確定所產生的不穩定表現。

焦慮, 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壓力, 考前焦慮則是考試帶來的壓力, 這種壓力不單單指考試本身, 也包括與考試相關的環境、人和事。

而壓力, 或者說焦慮, 對孩子的學習是有很大影響的, 根據耶基斯-多德森法則, 適度的焦慮水準, 可以提升學習效率, 是倒U型曲線, 過高或過低的焦慮水準會使學習效率和學習動機變低。

換句話講, 適度焦慮能讓考試考的更好, 過度焦慮則會適得其反。

但是, 焦慮的產生不僅僅來自考試壓力自身,

也有其他根源, 仔細分析下來, 則有這麼幾種:

父母的過高期望:父母對孩子的成績有很高目標, 高到超出孩子能力水準;

身邊的巨大壓力:父母經常叮囑, 老師經常嘮叨, 同學間的隱性競爭等;

自身的強烈欲望:有些孩子本身就有很強的上進心, 所以也希望能拿高分。

這些是產生考前焦慮的一些主要來源, 從這些源頭上來進行規範調整, 孩子的焦慮現象就能得到明顯改善, 考試也就更容易發揮。

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分兩個層面, 一個是孩子的層面, 一個是家長的層面。

首先是孩子的層面, 孩子必須做到如下幾件事:

有效認識焦慮:明確瞭解焦慮是考試前的正常現象, 在心理上要接受它;

保證合理作息:長期緊張複習會讓大腦進入緊張的思維模式,

要通過休息來調整;

嘗試放鬆訓練:冥想、肌肉放鬆、深呼吸, 每天進行簡短的練習, 調整心態。

其次是家長的層面, 家長必須做到如下幾件事:

少拿孩子和別人作比較, 少看成績多看過程, 提出合理目標, 不輕易許諾;

給孩子制定合理的複習計畫, 保證複習到位, 有效且有針對性;

傾聽孩子聲音, 進行有效溝通, 注意自己的情緒, 多鼓勵, 少要求。

以上對考前焦慮進行了由表及裡的分析, 以及給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希望家長們能好好運用, 幫助孩子在期末考試取得漂亮的成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