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四十年後在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相逢

圖文/易會林

1月9日上午, 十多名烏魯木齊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到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參觀並舉行民族團結座談會。

粵新援疆紀念館源於2011年粵新兩省區主辦的“粵新百年邊疆民族情座談會”, 取材於廣東省百年援疆的歷史。

粵新援疆紀念館是於2013年10月獲批成立的全國首家民辦援疆紀念館, 其前身是新疆僑聯學習教育基地——粵新百年邊疆民族情展室, 館藏有文字資料、圖片、影音資料、實物等,

其中包括了對老一輩粵籍歸僑、僑眷的專門研究。 建館以來, 粵新援疆紀念館圍繞“粵新情”主題, 開展了多項傳遞正能量的工作。

粵新援疆紀念館於2012年5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 至今已免費接待觀眾過萬人。

座談會由原葦湖梁煤礦副礦長、烏魯木齊礦務局副局長、現任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副理事長劉幼明主持。

1958年由國家投資興建葦湖梁煤礦。 當時處於計劃經濟, 加之國家能源短缺, 煤炭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 企業生產的煤炭產品由國家統購統銷。 作為自治區基礎能源的基地, 葦湖梁煤礦為自治區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堅實的能源保障。

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理事長梁日明對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們的到來表示歡迎並介紹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情況, 梁日明祝願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們不忘初心, 快樂多一點, 幸福生活每一天。

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們觀看《粵新百年邊疆民族情》電視片。 大家被老廣東們割捨富裕家庭, 拋棄優裕的生活, 來到西部邊疆, 紮根天山南北, 以一顆顆赤誠的報國之心, 為保衛新疆、開發新疆和建設新疆付出心血和汗水、甚至生命的精神所感染。

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們參觀粵新情展板,聆聽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常務理事、新疆廣東商會副會長、新粵木雕城總經理陳海彪講解館史。

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興致勃勃地回憶當年在井下工作的經歷,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據瞭解,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成立於1977年,都是十七、八歲剛參加工作的小姑娘。但是他們像男同志一樣,每天唱著歌下礦井。一開始只有8個人,後來發展到15人。從起初的一個班,發展到三個班。

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當年盡展巾幗風采,她們勞動競賽爭一流,奉獻在崗位、拼搏在崗位、建功在崗位。

她們平均年齡18歲,天天與煤炭打交道,在作業面上展現颯爽英姿。

都說礦山是男子漢的事業,可有誰知道礦山裡的女工有著別樣的風采。她們用煤泥粉塵做粉底,臉龐猶如黑玫瑰,用柔弱的雙肩挑起了生產的重擔。

都說煤礦是男人的世界,煤礦也是女人的家園,她們用雙手和默默奉獻的情懷撐起礦井的‘半邊天’。”

在葦湖梁煤礦,在黑色的海洋裡,流動著那充滿親情、溫暖、感動的浪花,點綴著礦山,點綴著那黑色的海洋,使礦山更加充滿生機,使黑色的海洋更加絢爛。這浪花就是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用生命、用親情、用愛、用心構成的美麗風景。

她們是最可敬的女人,她們把青春,愛情,事業安紮在葦湖梁煤礦,從不曾有半句怨言。

這是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第一任班長邱孝梅與女礦工熱莎來提·肉孜當年在礦井下作業面工作的鏡頭。

這是第一任班長邱孝梅(今年63歲)與熱莎來提·肉孜1月9日在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喜相逢的合影。

原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成員伍愛芹拿起當年的相冊介紹說,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四十年後喜相逢,這是眾姐妹期盼已久的願望。1977年初,一群十七、八歲的妙齡女子,滿腔熱血自願報名下井,與男同志並肩戰鬥在掘進工作面,在當時,“三八女子掘進班”享譽全疆,被煤炭系統樹為標杆,回首往事,引以為豪。

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們不約而同表示,今天相聚,感謝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給予支持。

變老的時候,一定要變好,變到我們人生當中所能達到的最好,就像瓜熟蒂落,就像烈焰騰空,舒緩地釋放出人生。原葦湖梁煤礦礦長、烏魯木齊礦務局局長李澤民今年86歲了,他說,今天大家來到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像過年一樣高興。女同志下礦井做礦工不容易啊,三分半鐘兩個人裝滿一礦車,一礦車就有一噸重。雖然現在是奶奶輩兒了,精神要保持。要帶好兒孫,健康幸福。

原葦湖梁煤礦副礦長、烏魯木齊礦務局副局長、現任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副理事長劉幼明說,三八女子掘進班由民漢礦工組成,是團結和諧的群體。工作上搶挑重擔,生活上相互關心,她們退休後仍保持著深厚的友誼。

談起當年的歲月,大家都有講不完的故事。

烏魯木齊市盛世恒誠影視文化公司導演吳剛在座談發言中表示,老一輩的精神值得學習,你們愛崗敬業、毫無怨言,滿滿都是正能量。到了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有到了家的感覺,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的精神鼓舞著我。參加今天的活動備受鼓舞,我們今後也會不斷用正能量感染身邊的人。我要讚揚這些礦山女工,我要把祝福獻給這些為礦山發展灑下無數汗水的可敬女工們。

新疆華僑國際旅行社周玲說,今天開展的這兩個活動非常有意義。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以“自尊、自強、自信、自立”的不屈精神,向社會證明了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自身的價值。

當我們變老的時候,一定要變得更好,平靜、謙和、自信、童真,竭盡所能給自己的晚年生活一個最好的答案!原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成員伍愛芹即興詩朗誦:《變老的時候》,給大家帶來了好聽入心的享受。

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的姐妹們如今奮發圖強、樂觀勇敢的初心始終不變。

讓我們記住她們,記住她們這一美麗的風景,在共和國過去的歲月裡,在新疆的建設發展歷程中,葦湖梁煤礦活躍著一群美麗的礦山女工。

她們笑的那樣的坦然,笑的那樣的真誠,笑的那樣的美麗。此時此刻,雖然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但大家同樣青春無悔,因為在當年葦湖梁煤礦的輝煌捷報裡已經融入了這些女礦工的奉獻和忠誠。

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常務理事、新疆廣東商會副會長、新粵木雕城總經理陳海彪在座談發言中說,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力求上進、敢為人先、不讓鬚眉的精神風貌構築了一道絢麗風景。這些無一不說明了女性是聰穎的、智慧的。思想是開放的、活躍的,精神是豁達的,樂觀向上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力量也是強大的,她們的精神鼓舞著我們做好企業。

座談會上,81歲的老廣東區廣義即興唱起《中國夢》。

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監事會監事長郭英生,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副理事長周緒漢,常務理事林松,理事林楊美玉等參加活動。

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們參觀粵新情展板,聆聽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常務理事、新疆廣東商會副會長、新粵木雕城總經理陳海彪講解館史。

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興致勃勃地回憶當年在井下工作的經歷,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據瞭解,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成立於1977年,都是十七、八歲剛參加工作的小姑娘。但是他們像男同志一樣,每天唱著歌下礦井。一開始只有8個人,後來發展到15人。從起初的一個班,發展到三個班。

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當年盡展巾幗風采,她們勞動競賽爭一流,奉獻在崗位、拼搏在崗位、建功在崗位。

她們平均年齡18歲,天天與煤炭打交道,在作業面上展現颯爽英姿。

都說礦山是男子漢的事業,可有誰知道礦山裡的女工有著別樣的風采。她們用煤泥粉塵做粉底,臉龐猶如黑玫瑰,用柔弱的雙肩挑起了生產的重擔。

都說煤礦是男人的世界,煤礦也是女人的家園,她們用雙手和默默奉獻的情懷撐起礦井的‘半邊天’。”

在葦湖梁煤礦,在黑色的海洋裡,流動著那充滿親情、溫暖、感動的浪花,點綴著礦山,點綴著那黑色的海洋,使礦山更加充滿生機,使黑色的海洋更加絢爛。這浪花就是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用生命、用親情、用愛、用心構成的美麗風景。

她們是最可敬的女人,她們把青春,愛情,事業安紮在葦湖梁煤礦,從不曾有半句怨言。

這是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第一任班長邱孝梅與女礦工熱莎來提·肉孜當年在礦井下作業面工作的鏡頭。

這是第一任班長邱孝梅(今年63歲)與熱莎來提·肉孜1月9日在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喜相逢的合影。

原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成員伍愛芹拿起當年的相冊介紹說,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四十年後喜相逢,這是眾姐妹期盼已久的願望。1977年初,一群十七、八歲的妙齡女子,滿腔熱血自願報名下井,與男同志並肩戰鬥在掘進工作面,在當時,“三八女子掘進班”享譽全疆,被煤炭系統樹為標杆,回首往事,引以為豪。

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們不約而同表示,今天相聚,感謝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給予支持。

變老的時候,一定要變好,變到我們人生當中所能達到的最好,就像瓜熟蒂落,就像烈焰騰空,舒緩地釋放出人生。原葦湖梁煤礦礦長、烏魯木齊礦務局局長李澤民今年86歲了,他說,今天大家來到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像過年一樣高興。女同志下礦井做礦工不容易啊,三分半鐘兩個人裝滿一礦車,一礦車就有一噸重。雖然現在是奶奶輩兒了,精神要保持。要帶好兒孫,健康幸福。

原葦湖梁煤礦副礦長、烏魯木齊礦務局副局長、現任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副理事長劉幼明說,三八女子掘進班由民漢礦工組成,是團結和諧的群體。工作上搶挑重擔,生活上相互關心,她們退休後仍保持著深厚的友誼。

談起當年的歲月,大家都有講不完的故事。

烏魯木齊市盛世恒誠影視文化公司導演吳剛在座談發言中表示,老一輩的精神值得學習,你們愛崗敬業、毫無怨言,滿滿都是正能量。到了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有到了家的感覺,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的精神鼓舞著我。參加今天的活動備受鼓舞,我們今後也會不斷用正能量感染身邊的人。我要讚揚這些礦山女工,我要把祝福獻給這些為礦山發展灑下無數汗水的可敬女工們。

新疆華僑國際旅行社周玲說,今天開展的這兩個活動非常有意義。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以“自尊、自強、自信、自立”的不屈精神,向社會證明了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自身的價值。

當我們變老的時候,一定要變得更好,平靜、謙和、自信、童真,竭盡所能給自己的晚年生活一個最好的答案!原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成員伍愛芹即興詩朗誦:《變老的時候》,給大家帶來了好聽入心的享受。

葦湖梁煤礦三八女子掘進班的姐妹們如今奮發圖強、樂觀勇敢的初心始終不變。

讓我們記住她們,記住她們這一美麗的風景,在共和國過去的歲月裡,在新疆的建設發展歷程中,葦湖梁煤礦活躍著一群美麗的礦山女工。

她們笑的那樣的坦然,笑的那樣的真誠,笑的那樣的美麗。此時此刻,雖然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但大家同樣青春無悔,因為在當年葦湖梁煤礦的輝煌捷報裡已經融入了這些女礦工的奉獻和忠誠。

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常務理事、新疆廣東商會副會長、新粵木雕城總經理陳海彪在座談發言中說,葦湖梁煤礦第一代女礦工力求上進、敢為人先、不讓鬚眉的精神風貌構築了一道絢麗風景。這些無一不說明了女性是聰穎的、智慧的。思想是開放的、活躍的,精神是豁達的,樂觀向上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力量也是強大的,她們的精神鼓舞著我們做好企業。

座談會上,81歲的老廣東區廣義即興唱起《中國夢》。

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監事會監事長郭英生,新疆粵新民族情援疆紀念館副理事長周緒漢,常務理事林松,理事林楊美玉等參加活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