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省政府發文:曲阜2030年建成世界東方精神家園

1月9日,省政府發佈《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規劃範圍,包括曲阜鄒城泗水3個市(縣)在內、面積3631平方公里的核心區,以及協作區和聯動區。 示範區到2020年基本建成引領風尚、服務社會、推動發展和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文化高地,到2030年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首善之區和世界東方精神家園,構築起符合國際慣例和國別特徵、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傳播體系,在世界儒學研究和文明交流互鑒中的核心地位更加鞏固。

打造“一軸一帶九大片區”

文化聖地整體框架

《規劃》提出,示範區建設要充分發揮綜合優勢,找准“儒家文化挖掘闡發基地、全國道德禮儀首善之區、國家記憶工程先行區、全國文化經濟融合發展示範區、組織引領國際儒學研究創新中心、世界文明交流互鑒高地”的戰略定位,圍繞結合文化強國建設和國家記憶工程實施等戰略要求,全面提升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引領示範作用。

圍繞示範區的戰略定位,示範區建設將集中力量加快提升核心區的引領示範地位,推動協作區與核心區對接融合,建設一批聯動示範基地,形成核心引領、協作支撐、聯動輻射的發展格局。

核心區包括曲阜、鄒城、泗水3個市(縣),面積3631平方公里。 《規劃》提出,將按照軸帶貫通、片區並進的思路,著眼于文脈的有效整合和高端提升,加快構築孔孟文化軸;著眼于水脈的梳理挖掘和自然天成,加快打造泗河文明帶;著眼于歷史文化精神空間的再現重構和展示體驗,加快打造各具特色的九大片區(曲阜古城區、曲阜新區、尼山片區、九龍山片區、鄒縣古城區、孟子湖新區、大嶧山片區、泗水始祖文化片區、曲阜文化國際慢城),形成“一軸、一帶、九大片區”的文化聖地整體框架。

協作區範圍涵蓋核心區之外的濟寧其他縣市區,北到泰安、萊蕪、淄博,南到棗莊,東到臨沂,西到菏澤、聊城的山東省中南部地區。 重點打造歷史文脈、運河文化兩大走廊,形成中華民族早期起源與歷史傳承的完整的時空展示長廊,高水準打造北起聊城、南至棗莊的運河文化長廊,構築核心區與協作區對接融合載體。

聯動區包括全省其他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化資源的富集區。 《規劃》提出,做優聯動區,充分挖掘分佈廣泛的歷史文化資源,加強與核心區、協作區的對接,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基地。

發揮教育功能,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示範區內的歷史文化遺產在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規劃》提出,把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作為首要任務,建立健全保護體系,依法加大保護力度,實施科學修復工程,加強典籍文獻整理收藏,加快形成系統完善的儒家文化資源庫,使儒家典籍文獻傳諸內外、嘉惠學林、蔭及子孫。

如何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統籌推進首善之區建設、傳承高地構築、創新中心打造?《規劃》提出要堅持研究、闡發、保護、傳承相結合,建立健全傳承弘揚創新體系。

加大挖掘闡發力度。

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個講清楚”的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採用現代化、數位化、網路化手段,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基金會等機構作用,加強對齊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挖掘,夯實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基礎。

引領社會文明風尚,推動儒學思想精華生活化、民俗化。 實施“六進”行動計畫,讓優秀傳統文化進學校、進家庭、進機關、進社區、進村莊、進企業;通過實施書香社會建設行動計畫,力爭到2020年,年人均紙質圖書和電子書合計閱讀量達到15本,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準;通過實施人人爭做友好使者行動計畫,力爭到2020年,註冊志願者比例達到30%,人年均參加志願服務時間超過40小時;以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為指導,以儒家優秀傳統文化熏修黨性、滋養品格、陶冶情操、砥礪德行,打造具有品牌影響力、能夠滿足全國各級各類幹部培訓需求的幹部政德教育基地,探索建立領導幹部道德規範及其評價制度,增強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加快完善傳承體系。著力構建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體系、書院體系、文學藝術創作體系、現代傳播體系、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系,加強傳承載體建設,創新傳承傳播方式,構築傳承高地。到2020年,全省書院體系建立健全、運行規範,樹立山東孔孟故鄉獨有的特色與優勢,形成全國乃至國際知名的文化品牌。

提高儒學研究創新能力。加快打造世界儒學研究交流中心,使我國在東亞儒家文化圈中居於主動,在世界儒學傳播和研究中始終保持充分話語權。以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為引領,依託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濟甯學院、山東社科院等院校,建立完善儒學專門研究機構體系。發揮中國孔子基金會作用,探索建設中國儒學中心等。實施儒學大家、泰山學者、尼山學者儒學研究高端人才引進工程,組織引領國際儒學研究。

積極主動走出去,

傳播中國精神

為大力開展儒家文化中外交流合作,增強中華文明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規劃》提出,深刻挖掘闡發儒家文明的時代價值,把儒家優秀文化基因與世界和平發展時代主題有機結合起來。

著力打造儒家思想全球性交流合作高端平臺,高水準舉辦世界儒學大會、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孔子文化節、國際青年儒學大會等重點工程。充分發揮聖人故里、儒家思想發源地得天獨厚的優勢,打造國際儒家文化體驗目的地,推進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建設,加快建設孔子博物館,打造世界儒家文化修學中心,營造儒風儒韻濃厚文化氛圍。

加快走出去傳播中國精神,建設文明交流交融的橋樑紐帶,為實現中國夢營造良好環境。提高孔子學院走出去本土化發展水準,強化孔子學院走出去支撐保障,設立漢語教學獎學金、加強種子教師、本土化教師培養。大力推動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加快走向全球,引導世界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中華文化和當代中國,用5年左右時間培育一批彰顯儒家文化特色、具有良好國際影響的對外文化交流項目。創新儒家文化走出去模式,利用我國與世界各國文化合作交流機制框架,發揮好文化年、旅遊年、青少年交流年等平臺作用,促進民心相通。

抓住儒家文化國際影響力日益擴大的機遇,實施規模化、集團化經營,加快打造地方文化產業航母,建立健全文化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整理、挖掘、包裝、昇華,打造文化國際品牌。加大文化品牌宣傳推廣力度,促進文化品牌資源整合,鼓勵和支援文化企業以品牌為紐帶開展國內外合作,實現規模化、品牌化、連鎖化、網路化經營,做大做強對外文化貿易品牌,提高品牌國際化運營水準。加大品牌保護力度,引導企業強化品牌意識,從嚴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維護文化品牌形象。

弘揚儒家生態文化

與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統一

充分發揮文化底蘊深厚、產業基礎良好的優勢,大力實施“文化+”戰略,創新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構築良好文化產業生態。《規劃》指出,建設獨具魅力的文化產業發展高地,立足特色文化資源和功能定位,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儒家文化產業集聚區。打造世界儒家文化旅遊聖地、國際儒學教育培訓基地、儒道健康養生養老基地、儒藝創意文化產業基地、儒韻民風節慶會展基地。提升文化園區建設水準,建設主導產業優勢明顯、專業化分工協作聯動、支撐服務保障有力的專業化園區。強化園區規劃管控引導作用,提高園區專業化協作水準,創新園區管理服務模式,創新園區合作運營機制。

《規劃》明確,深入挖掘儒家天人合一、崇尚節儉等思想和資源觀,把弘揚儒家生態文化與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統一起來。堅持整體性與原真性並重,打造儒家生態文化體驗基地,建設儒意城鎮、儒風鄉村、儒韻山水,實施山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編制實施自然山體水體保護與利用專項規劃。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構築複合型生態良性互動體系,打造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區,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尊重自然生態規律,構築良好生態環境。打造區域空間治理體系先行區,堅持統一規劃、統籌利用、一體推進,創新環境治理和保護合作機制,共築生態屏障、同治大氣污染、合力整治環境,共創天藍水淨、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美好家園。

《規劃》還要求,強化基礎設施支撐和政策保障,完善規劃實施機制,確保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加快完善傳承體系。著力構建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體系、書院體系、文學藝術創作體系、現代傳播體系、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系,加強傳承載體建設,創新傳承傳播方式,構築傳承高地。到2020年,全省書院體系建立健全、運行規範,樹立山東孔孟故鄉獨有的特色與優勢,形成全國乃至國際知名的文化品牌。

提高儒學研究創新能力。加快打造世界儒學研究交流中心,使我國在東亞儒家文化圈中居於主動,在世界儒學傳播和研究中始終保持充分話語權。以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為引領,依託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濟甯學院、山東社科院等院校,建立完善儒學專門研究機構體系。發揮中國孔子基金會作用,探索建設中國儒學中心等。實施儒學大家、泰山學者、尼山學者儒學研究高端人才引進工程,組織引領國際儒學研究。

積極主動走出去,

傳播中國精神

為大力開展儒家文化中外交流合作,增強中華文明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規劃》提出,深刻挖掘闡發儒家文明的時代價值,把儒家優秀文化基因與世界和平發展時代主題有機結合起來。

著力打造儒家思想全球性交流合作高端平臺,高水準舉辦世界儒學大會、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孔子文化節、國際青年儒學大會等重點工程。充分發揮聖人故里、儒家思想發源地得天獨厚的優勢,打造國際儒家文化體驗目的地,推進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建設,加快建設孔子博物館,打造世界儒家文化修學中心,營造儒風儒韻濃厚文化氛圍。

加快走出去傳播中國精神,建設文明交流交融的橋樑紐帶,為實現中國夢營造良好環境。提高孔子學院走出去本土化發展水準,強化孔子學院走出去支撐保障,設立漢語教學獎學金、加強種子教師、本土化教師培養。大力推動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加快走向全球,引導世界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中華文化和當代中國,用5年左右時間培育一批彰顯儒家文化特色、具有良好國際影響的對外文化交流項目。創新儒家文化走出去模式,利用我國與世界各國文化合作交流機制框架,發揮好文化年、旅遊年、青少年交流年等平臺作用,促進民心相通。

抓住儒家文化國際影響力日益擴大的機遇,實施規模化、集團化經營,加快打造地方文化產業航母,建立健全文化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整理、挖掘、包裝、昇華,打造文化國際品牌。加大文化品牌宣傳推廣力度,促進文化品牌資源整合,鼓勵和支援文化企業以品牌為紐帶開展國內外合作,實現規模化、品牌化、連鎖化、網路化經營,做大做強對外文化貿易品牌,提高品牌國際化運營水準。加大品牌保護力度,引導企業強化品牌意識,從嚴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維護文化品牌形象。

弘揚儒家生態文化

與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統一

充分發揮文化底蘊深厚、產業基礎良好的優勢,大力實施“文化+”戰略,創新文化產業發展模式,構築良好文化產業生態。《規劃》指出,建設獨具魅力的文化產業發展高地,立足特色文化資源和功能定位,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儒家文化產業集聚區。打造世界儒家文化旅遊聖地、國際儒學教育培訓基地、儒道健康養生養老基地、儒藝創意文化產業基地、儒韻民風節慶會展基地。提升文化園區建設水準,建設主導產業優勢明顯、專業化分工協作聯動、支撐服務保障有力的專業化園區。強化園區規劃管控引導作用,提高園區專業化協作水準,創新園區管理服務模式,創新園區合作運營機制。

《規劃》明確,深入挖掘儒家天人合一、崇尚節儉等思想和資源觀,把弘揚儒家生態文化與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統一起來。堅持整體性與原真性並重,打造儒家生態文化體驗基地,建設儒意城鎮、儒風鄉村、儒韻山水,實施山水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編制實施自然山體水體保護與利用專項規劃。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快構築複合型生態良性互動體系,打造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區,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尊重自然生態規律,構築良好生態環境。打造區域空間治理體系先行區,堅持統一規劃、統籌利用、一體推進,創新環境治理和保護合作機制,共築生態屏障、同治大氣污染、合力整治環境,共創天藍水淨、人與自然和諧相融的美好家園。

《規劃》還要求,強化基礎設施支撐和政策保障,完善規劃實施機制,確保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