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網警提示:酒駕被造“碰瓷事故”敲詐勒索,“黑吃黑”一再重演,你還敢酒後駕車嗎?

喝完酒開車上路, “砰”的一聲, 一輛汽車撞了上來……“喝酒了吧?私了還是公了?”後面汽車上下來兩名男子問道。 自知酒駕不想被處罰的駕駛員殷先生,

只好“認栽”花了7000元錢私了。

此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周某某看著開車碰瓷酒駕司機來錢快, 就夥同其他5人於2017年5月至8月間, 向酒駕司機敲詐勒索5次共計44500元。 前天上午, 新吳區法院開庭審理了該敲詐勒索案。

案例

1

前女友通風報信造碰瓷

今年8月18日晚上, 殷先生陪著幾個客戶在碩放街上吃夜宵, 期間喝了幾瓶啤酒。 吃飽喝足後, 殷先生幾人相約到一家KTV玩。 在KTV的包廂內, 殷先生遇到了之前認識的KTV服務員張某, 就又喝了一瓶啤酒。 到了第二天淩晨2點左右, 殷先生的客戶和服務員張某都回去了, 殷先生也駕車離開了。 開到碩放街上的時候, 殷先生打手機詢問張某有沒有到家, 交談中張某說她不開心, 想出去兜兜風,

於是殷先生就接上了張某。 殷先生本來想就在碩放街上兜兜風的, 後來張某讓他開到奧特萊斯附近, 殷先生就開著車去了奧特萊斯。

車剛行駛到華友中路附近時, 殷先生準備左拐, 剛拐過去就感覺到汽車左後輪被撞了, 下車發現是被一輛鹽城牌照的小轎車追尾了。 後面小轎車上下來兩名男子, 一名男子直接問殷先生, “你喝酒了, 你看怎麼辦?”“你們想怎麼辦?”“你是想公了還是私了?”殷先生因為確實喝了點啤酒, 心想著如果報警處理對他不利, 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他們賠錢的要求。 跟對方討價還價半天後, 殷先生用微信掃碼的方式轉帳7000元給了對方。

殷先生回家後越想越不對勁, 覺得自己應該是被“碰瓷”了。 當時, 殷先生覺得兩輛車碰撞並不嚴重,

只要把車噴漆就行, 當他提出以800到1000元私了時, 對方竟然提價到兩萬元。 而且他們一上來就直截了當地說“你喝酒了”, 情節可疑。 於是8月29日殷先生到新吳區坊前派出所報案。 接到報警後, 公安機關立即展開調查。 殷先生是通過微信方式轉給對方7000元錢的, 民警通過技術手段查調被害人微信記錄, 發現收款嫌疑人為周某某。 隨後查調周某某微信記錄, 又發現了其同夥嫌疑人身份。 隨後公安機關將嫌疑人抓獲。 經審查, 周某某等人於2017年5月至8月間, 先後至惠山區長安、新吳區旺莊和碩放、錫山區查橋等地, 以跟蹤酒駕人員故意撞車製造交通事故等方式, 前後5次敲詐勒索他人錢財44500元。

那犯罪嫌疑人怎麼就知道殷先生喝了酒,

而且將車開到了哪裡的呢?原來是當晚坐在殷先生車上的張某提早“通風報信”的。 據張某交待, 她和本案中的主犯周某某以前是男女朋友關係, 當晚她給周某某打過一次電話, 提供了殷先生酒後駕車的資訊, 於是周某某和本案中的另一名被告人駕車尾隨殷先生至華友中路附近製造交通事故, 利用被害人酒駕害怕報警的心理, 採取言語威脅的手段, 實施敲詐勒索。 本案將擇日宣判。

案例

2

社區門口疑遭碰瓷

與上述案例相似, 市民徐先生通過本報熱線(8830000)反映, 自己也碰到了這樣一件疑似碰瓷的事件。 不過當時並沒有報警, 事後越想越覺得不對勁。 “事情都太巧了, 而且回頭想想對方兩個人一唱一和的,

就是威脅我拿錢了事。 ”徐先生住在惠山區某社區, 12月初參加同學聚會, 當晚玩得很晚, 臨近半夜12點才回家。 由於在聚會期間喝了些酒, 就通過KTV的前臺喊了一名代駕將自己送回家。 送到社區門口時, 徐先生想著已經到社區了, 而自己其實也沒喝多少酒, 就讓代駕先行離開, 準備自己駕車回去, 誰知就在此時發生了意外。 “我坐到駕駛座上, 剛發動汽車, 手刹都沒放下來呢, 後面一輛車就撞了上來。 ”徐先生介紹, 當時追尾的是一輛賓士車, 事故並不嚴重, 僅僅車頭處有幾道劃痕。 徐先生便與對方商量怎麼處理事故, 沒說幾句話, 對方發現徐先生喝了酒, 就要求徐先生賠付兩千元錢私了。 正當徐先生猶豫時, 後方又來了一輛車似乎準備進社區, 由於社區門口被堵,車上也下來一名男子查看情況。這名男子瞭解事情的經過後,也勸徐先生私了算了,“他說我雖然是被追尾,但我是酒駕,報警會被拘留罰款,還是賠點錢算了。”在兩人的勸說下,徐先生最終同意了這個意見,經過講價賠了對方1500元。

原本事情已經過去了,不過後來徐先生怎麼想都覺得當時的情形很奇怪,“當時車子停在社區門口,我和代駕說了一會話,然後換位置,就這麼巧我一坐上駕駛座,後面的車就撞上來了。”更讓徐先生覺得蹊蹺的是,起初他以為後面兩輛車都是社區的車輛,誰知他付完錢後這兩輛車就都離開了,一點都沒有要進社區的意思。後來他在新聞裡看到其他地方有類似的碰瓷情況,經過幾乎與自己一模一樣,因此懷疑自己也是碰到了碰瓷事件。不過考慮到自己當時確實是酒後駕車,對方索要的金額也不算多,只能吃下了這個啞巴虧,“也是給其他車主提個醒,千萬不要酒後駕車。”

鏈 接

相關案件

——近日,杭州西湖區檢察院批捕了兩名敲詐勒索罪嫌疑人。這兩名嫌疑人蹲點尾隨代駕車輛,只要代駕一下車離開,就製造碰瓷事故,利用車主酒後不敢報警的心理實施敲詐,兩天時間獲利1萬元。

——今年上半年,在北京市順義區曾發生一起案件,周某、崔某合謀,先假裝為酒後的李某提供代駕服務,然後故意碰瓷敲詐李某,兩人因此獲刑。

——今年10月,溫州市甌海區新橋派出所接到報警,稱被人詐騙3萬元。之後,當地警方據此線索抓獲了一個利用代駕精心設計碰瓷騙局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

交管部門:

社區內酒駕也會受處罰

在採訪中,徐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如果自己在社區內酒後駕車發生事故被查到,會被按照酒駕處理嗎?為此記者諮詢了交管部門。據介紹,此種情況還需界定該社區是否允許“不特定的社會機動車”進入,如果是,則社區內的道路會被認定為社會道路;即使是封閉式社區,酒駕行為是否屬於危險駕駛也需要由法院來認定,“不過無論如何,酒後都不應該駕車,不管是在什麼路上。”

據介紹,“社區道路不是社會道路,不能算作酒駕”這種爭論其實一直都存在,而且各地也常發生此種情況,甚至還有被處罰的車主上門要求撤銷處罰的。這部分車主認為,社區道路屬於社區業主共有,供業主通行,並非馬路等供社會車輛通行的地方,因此不能算作社會道路,所以在社區內酒後駕車不應該算酒駕。

交管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一般而言,社區內酒後駕車算不算酒駕,要看社區性質。也就是說,要取決於社區究竟是開放式社區,還是封閉式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校園、住宅社區等單位管轄範圍內的路段、停車場無論管理方式是收費還是免費、機動車進出是否需要登記,只要允許不特定的社會機動車自由通行,就屬於道路。反之,封閉式社區有專人管理,又不允許社會車輛進出,危險係數較低,就不認為是社會公共道路。”不過工作人員也指出,在居民社區裡酒後駕車是否構成危險駕駛罪,並不僅以社區是否封閉來界定,最終還要看法院的認定,“其實,只要酒後不開車,就不會有這些問題。”

蜀黍提醒:

別心存僥倖,不酒駕才是正理

“做到酒後不開車,就能從源頭上防止被‘酒駕碰瓷’。”碰瓷者就是抓住了司機酒後駕駛不敢報警的心理來作案,只要喝酒不開車,哪怕離家只有一步路,就能有效避免這類案件的發生。畢竟,只要自己不違法,對方設計再多套路也沒機會。

根據相關規定,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20毫克以上構成酒後駕駛一般作為行政處罰,公安機關會對駕駛人進行行政拘留、罰款等處罰。如果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80毫克以上,有可能會涉及到危險駕駛的刑事處罰,構成危險駕駛罪。在80毫克以上的範圍是酒精含量越高,量刑越重。

由於社區門口被堵,車上也下來一名男子查看情況。這名男子瞭解事情的經過後,也勸徐先生私了算了,“他說我雖然是被追尾,但我是酒駕,報警會被拘留罰款,還是賠點錢算了。”在兩人的勸說下,徐先生最終同意了這個意見,經過講價賠了對方1500元。

原本事情已經過去了,不過後來徐先生怎麼想都覺得當時的情形很奇怪,“當時車子停在社區門口,我和代駕說了一會話,然後換位置,就這麼巧我一坐上駕駛座,後面的車就撞上來了。”更讓徐先生覺得蹊蹺的是,起初他以為後面兩輛車都是社區的車輛,誰知他付完錢後這兩輛車就都離開了,一點都沒有要進社區的意思。後來他在新聞裡看到其他地方有類似的碰瓷情況,經過幾乎與自己一模一樣,因此懷疑自己也是碰到了碰瓷事件。不過考慮到自己當時確實是酒後駕車,對方索要的金額也不算多,只能吃下了這個啞巴虧,“也是給其他車主提個醒,千萬不要酒後駕車。”

鏈 接

相關案件

——近日,杭州西湖區檢察院批捕了兩名敲詐勒索罪嫌疑人。這兩名嫌疑人蹲點尾隨代駕車輛,只要代駕一下車離開,就製造碰瓷事故,利用車主酒後不敢報警的心理實施敲詐,兩天時間獲利1萬元。

——今年上半年,在北京市順義區曾發生一起案件,周某、崔某合謀,先假裝為酒後的李某提供代駕服務,然後故意碰瓷敲詐李某,兩人因此獲刑。

——今年10月,溫州市甌海區新橋派出所接到報警,稱被人詐騙3萬元。之後,當地警方據此線索抓獲了一個利用代駕精心設計碰瓷騙局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

交管部門:

社區內酒駕也會受處罰

在採訪中,徐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如果自己在社區內酒後駕車發生事故被查到,會被按照酒駕處理嗎?為此記者諮詢了交管部門。據介紹,此種情況還需界定該社區是否允許“不特定的社會機動車”進入,如果是,則社區內的道路會被認定為社會道路;即使是封閉式社區,酒駕行為是否屬於危險駕駛也需要由法院來認定,“不過無論如何,酒後都不應該駕車,不管是在什麼路上。”

據介紹,“社區道路不是社會道路,不能算作酒駕”這種爭論其實一直都存在,而且各地也常發生此種情況,甚至還有被處罰的車主上門要求撤銷處罰的。這部分車主認為,社區道路屬於社區業主共有,供業主通行,並非馬路等供社會車輛通行的地方,因此不能算作社會道路,所以在社區內酒後駕車不應該算酒駕。

交管部門工作人員表示,一般而言,社區內酒後駕車算不算酒駕,要看社區性質。也就是說,要取決於社區究竟是開放式社區,還是封閉式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校園、住宅社區等單位管轄範圍內的路段、停車場無論管理方式是收費還是免費、機動車進出是否需要登記,只要允許不特定的社會機動車自由通行,就屬於道路。反之,封閉式社區有專人管理,又不允許社會車輛進出,危險係數較低,就不認為是社會公共道路。”不過工作人員也指出,在居民社區裡酒後駕車是否構成危險駕駛罪,並不僅以社區是否封閉來界定,最終還要看法院的認定,“其實,只要酒後不開車,就不會有這些問題。”

蜀黍提醒:

別心存僥倖,不酒駕才是正理

“做到酒後不開車,就能從源頭上防止被‘酒駕碰瓷’。”碰瓷者就是抓住了司機酒後駕駛不敢報警的心理來作案,只要喝酒不開車,哪怕離家只有一步路,就能有效避免這類案件的發生。畢竟,只要自己不違法,對方設計再多套路也沒機會。

根據相關規定,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20毫克以上構成酒後駕駛一般作為行政處罰,公安機關會對駕駛人進行行政拘留、罰款等處罰。如果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80毫克以上,有可能會涉及到危險駕駛的刑事處罰,構成危險駕駛罪。在80毫克以上的範圍是酒精含量越高,量刑越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