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神經阻滯治療面肌痙攣有哪些併發症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偏側面肌痙攣, 表現為一側面部肌肉發作性、節律性的不自主抽動。 抽動一般先從一側眼瞼開始, 後逐漸加重擴展至面部、口角,

嚴重者可累及同側頸部。 該病發病率為1/10萬, 多見於中老年, 女性多於男性。

面肌痙攣的臨床表現為一側顏面部陣發性、不自主的肌肉痙攣, 抽搐多從眼周開始, 逐步向下擴大, 波及口周和面部表情肌, 嚴重者可累及同側頸部肌肉, 情緒緊張等可使症狀加重, 睡眠時消失, 常伴頭痛、耳鳴。

怎樣確診得了面肌痙攣

患者病史、發作時的典型表現;頭顱CT、MRI等影像學檢查排除繼發於顱內腫瘤的可能性;無顱底或面部面神經外傷史。

面肌痙攣的治療現狀怎樣

神經阻滯治療是利用肉毒素等藥物注射阻斷面神經的傳導功能, 使面肌痙攣解除。 注射後面神經傳導障礙, 面肌立即出現癱瘓或不全癱瘓, 此種面肌麻痹在數月內可以恢復,

面肌痙攣隨之復發。 故肉毒素療效維持時間短, 大部分患者于3-6個月左右復發, 需再次注射治療。 常見的併發症有:面癱、眼球乾澀、複視、吞咽困難等。 反復注射肉毒素後可出現不可恢復的面癱, 或對肉毒素出現耐藥而無效。

面肌痙攣的主要危害

面肌痙攣影響病人容貌, 給日常生活、工作造成不便以及病人不自信。 反復不正確治療後可出現不可恢復的面癱。 面肌痙攣本身沒有致死性或致殘性, 也無自愈可能。

顯微血管減壓術是目前已知唯一可治癒面肌痙攣的方法。

顯微血管減壓術是是在顯微鏡下將位於面神經根部走行異常、並對面神經造成壓迫的血管推移離開, 使血管不接觸到面神經,

從而解除血管對面神經根部的壓迫, 恢復面神經的正常功能, 使面肌抽搐消失。 隨著該項手術技術的日臻完善, 特別是其具有的微創、安全性高、效果顯著以及低復發率和低併發症發生率等特點, 尤其是能完全保留血管、神經功能, 很快就被世界各地的神經外科醫師所接受, 成為面肌痙攣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