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復興號“風火輪” 為中國速度護航

1月8日, 一年一度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在京舉行。 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戚墅堰所”)憑藉“高鐵列車高可靠齒輪傳動系統”榮膺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該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 打破了技術上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 相比於國外同類產品, 溫升、雜訊明顯降低, 振動得到顯著控制, 實現了產品的國際領先。

“齒輪傳動系統是高速列車動力傳動的關鍵設備, 技術密集度非常高。 在看得見的器件上, 我們實現了中國設計和中國製造;在看不見的技術工藝中, 則奔騰著中國思維和中國創造。

正是因為我們攻克了這些關鍵零部件上的關鍵技術, 才使整個中國的高速列車能夠走到世界的前列。 ”戚墅堰所總經理王文虎接受採訪時驕傲地說。

每秒70米 為中國高鐵裝上飛翔“風火輪”

“復興號”在京滬高鐵上書寫“350公里時速”, 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

速度大幅度提升的背後, 齒輪傳動系統功不可沒。

齒輪傳動系統是高速列車動力傳動的關鍵設備, 是高速動車組的十大配套技術之一, 對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高, 設計製造難度大, 直接關係行車安全。 “‘復興號’齒輪傳動系統的齒輪以每秒70米的線速度飛速旋轉, 不允許有任何誤差。 ”戚墅堰所資深專家闕紅波介紹, 高鐵齒輪傳動系統由齒輪、箱體、軸承及潤滑機構等組成, 就好比列車的“關節”, 把牽引動力傳送到車輪上帶動列車飛速賓士。 “齒輪傳動系統就像汽車的變速器, 它連著高鐵的輪軸, 400多米長的高鐵要靠它傳動。 正是通過齒間傳遞, 源源不斷地把動力傳到輪對, 才有了高鐵風馳電掣般的速度。

齒輪傳動系統恰如高鐵的‘風火輪’, 其技術水準直接決定了高鐵的性能。 ”

通過齒輪傳動, 很困難嗎?“難點不在功能, 而在高速下的振動和溫度控制, 這兩者都是極其嚴峻的考驗。 ”闕紅波說。 一般而言, 線速度超過25米每秒的齒輪即可稱為高速齒輪。 當列車時速從200公里提升到350公里時, 從動齒輪的線速度將從每秒35米躍升至每秒70米。 如此高的轉速, 對齒輪本身的性能、齒輪間的嚙合、箱體的振動回應等, 都提出了極大挑戰。

“為了保障高鐵的安全, 不管是零下40攝氏度, 還是零上40攝氏度, 不管是雨雪還是風沙, 我們的齒輪箱都必須能夠平穩運行。 ”闕紅波說。 戚墅堰所自2006年開始攻堅齒輪傳動系統, 對材料、熱處理、鍛造等各個環節一一摸索。

80多名技術骨幹連續奮戰5年, 先後建設8個試驗台, 進行上千次試驗, 試製了5代樣機, 產品從適配160公里動車組到350公里高速列車。 此後, 又經5年改進和大範圍推廣, 最終實現高速動車組齒輪傳動裝置的國產化替代。 目前, 這一專案已獲取專利90余項, 先後獲得中國工業大獎、中國鐵道學會特等獎、中國發明專利優秀獎、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一等獎等。

核心部件實現“中國造” 460個零件就是460道坎

我國引進高鐵之初, 齒輪傳動系統從技術到工藝都被外國公司壟斷, 價格昂貴, 成為高鐵列車最“卡脖子”的一環。 為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 戚墅堰所在引進國外技術之初就開始了國產化的進程, 並進行了技術再創新。

“一套齒輪傳動系統包括箱體、齒輪、聯軸節等10大部件, 共計95個類別、460多個小零件, 專案組成員們要跨越這460道技術‘門檻’, 難度可想而知。 ”王文虎回憶說, 在引進初期, 川崎重工的總裁大橋忠晴曾勸告我們的技術人員, 讓大家不要操之過急, 先用8年時間掌握時速200公里的技術, 再用8年時間掌握時速350公里技術, 在大橋忠晴看來, 16年時間已經非常快了, 因為當時日本新幹線從時速210公里提速到310公里用了近30年時間。 戚墅堰所針對國內高鐵運行的複雜工況, 對各個環節進行試驗開發, 經過5年時間, 完成高鐵列車齒輪傳動系統全面自主化研製。 在研製過程中, 戚墅堰所多次派員赴日本學習。 專案組成員基本是白天聽課, 晚上翻譯清單, 查找標準,仔細推敲,以便第二天向日本技術人員請教。成員每天只能休息4個小時左右,執著、認真的精神把日本技術人員都感動了。

相較國外的高鐵,中國高鐵特點是在跨熱帶到寒溫帶的巨大溫差條件下運行,中國東北冬季列車啟動時,齒輪傳動系統所處環境溫度低於-40℃,而南方夏季環境溫度超過40℃。此外,中國高鐵跨度廣、速度高、長時間運行等複雜多變工況,對齒輪傳動系統的溫度控制、振動、可靠性等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此前,進口齒輪傳動系統在運營過程中出現了批量的潤滑油乳化發黑、軸承燒損、箱體裂紋、潤滑油滲漏等慣性品質問題。

項目進展過程中,戚墅堰所不僅進行了全面的技術消化吸收,更開展了創新性研究,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從動齒輪的研製。戚墅堰所發揮自身材料工藝的優勢和數十年的技術累積,在經歷了反復的研究和數十次的實驗後,最終選用了一種新型的合金鋼材料,熱處理和加工工藝要求更高,性能也比原型產品更好。針對發達國家也非常難“啃”的高速齒輪箱潤滑密封難題,戚墅堰所發明了“迷宮式封閉技術”,哪怕再細小的沙粒也無法進入它的核心空間,影響齒輪的傳動。

通過不斷的自主創新和協同創新,戚墅堰所一舉突破了高鐵列車齒輪傳動系統設計、模擬技術和多目標總體設計優化配置技術,成功解決了鎂鋁輕合金、高強度齒輪用鋼等關鍵基礎材料的開發以及低壓鑄造工藝、雙頻感應淬火熱處理工藝等先進製造工藝等多項技術難題。相比于國外同類產品,溫升降低10℃以上,雜訊降低了11%,振動得到顯著控制,功率重量比提升了10%,實現產品國際領先,改變了我國高端裝備業迅速崛起而關鍵核心零部件支撐不足的局面。

高可靠性保障 速度、安全雙護航

“我們生產齒輪傳動系統齒輪和箱體壽命達30年,以每列車每年80萬公里里程計,一套齒輪傳動系統至少要跑出2400萬公里,遠超過國外的標準。”如今,戚墅堰所的產品已逐步替代進口產品,生產線每天生產32台齒輪箱,相當於兩列高鐵列車標準列所需的供應量,目前有超過2萬套產品在中國鐵路幹線安全運行。“研製成功之後大批量的生產是一個更大的挑戰,在時速300多公里的高速狀態下,任何一點瑕疵都可能釀成巨大的事故,所以產品品質要始終如一,這更是‘高可靠性’的體現。”

生產一個齒輪需要多少道工序?據戚墅堰所齒輪傳動事業部製造經理萬捷介紹,僅一個齒輪就需要經過30多道工序,其中光檢測工序就有原材料檢測、超聲探傷、齒形檢測、尺寸檢測等,加工就更多了,像熱處理、焊修、清理打磨、磁粉探傷,每道工序都直接影響著產品品質,必須做到“無縫”連接。零部件的組裝要求也十分嚴苛,力度、方向、時間都是標準化的,每一步操作的動作、移動路線等都精確安排到分秒,還要技術人員反復確認檢查,保證產品品質。

戚墅堰所還逐步建立起國內唯一、國際先進、附加值高的高速動車組齒輪傳動系統產品平臺,實現對關鍵參數的自動調節、自動預警、自動糾正偏差,確保整個生產在預定的軌道上運行。在高速動車組齒輪驅動裝置智慧組裝線上,工位上的顯示幕展示了每個工步的標準工藝操作視頻,精確到每個工步的工作結果、工作時間,實現了工步標準作業的視覺化,有效保證了數萬套高鐵列車齒輪傳動系統產品的穩定性和一致性。

除了這些,還需要持續的堅持和創新。僅2017年,齒輪傳動事業部的一線員工就針對生產流程提出了994條合理化建議,其中針對高鐵齒輪傳動系統箱生產的有350條。在每年春運等客運繁忙時期,戚墅堰所都會派出專業的售後服務隊伍進行包保服務,每天對列車進行“體檢”,確保客運暢通。

產品多級修的檢修結果顯示,戚墅堰所生產的齒輪傳動系統不僅性能良好,並且幾乎沒有損耗。目前平均故障間隔里程7000萬公里,已成為我國軌道交通智慧製造的典範。

面向未來作答 智造“新品”將層出不窮

“過去,我們通過技術跟進和學習,加強了自身的基因強化。現在我們正在部署產品全壽命週期的健康管理,通過智慧手段讓產品自己說話,實現智慧診斷和預維修。通過資料收集和分析來加快技術的更新,真正實現在國際上的技術引領。”王文虎信心滿滿。

戚墅堰所作為目前國內唯一的高速動車組齒輪傳動系統開發供應商,和中國高鐵一起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齒輪傳動系統產品基本成熟,關於產品的改進並沒有停下腳步。現在,中車戚墅堰所的高鐵齒輪傳動系統在國內市場佔有率近70%,覆蓋90%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出海腳步不斷加快。產品的最新試驗速度已突破每小時500公里,再次刷新了“中國速度”。

“未來,戚墅堰所齒輪箱產品將朝著譜系化、智慧化方向發展,為中國高鐵提供持續的支撐,努力打造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高鐵齒輪箱領域的第一品牌。”面向未來,王文虎還透露,滿足高鐵嚴苛條件的齒輪傳統系統將向風電、重載礦卡以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發展。

查找標準,仔細推敲,以便第二天向日本技術人員請教。成員每天只能休息4個小時左右,執著、認真的精神把日本技術人員都感動了。

相較國外的高鐵,中國高鐵特點是在跨熱帶到寒溫帶的巨大溫差條件下運行,中國東北冬季列車啟動時,齒輪傳動系統所處環境溫度低於-40℃,而南方夏季環境溫度超過40℃。此外,中國高鐵跨度廣、速度高、長時間運行等複雜多變工況,對齒輪傳動系統的溫度控制、振動、可靠性等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此前,進口齒輪傳動系統在運營過程中出現了批量的潤滑油乳化發黑、軸承燒損、箱體裂紋、潤滑油滲漏等慣性品質問題。

項目進展過程中,戚墅堰所不僅進行了全面的技術消化吸收,更開展了創新性研究,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從動齒輪的研製。戚墅堰所發揮自身材料工藝的優勢和數十年的技術累積,在經歷了反復的研究和數十次的實驗後,最終選用了一種新型的合金鋼材料,熱處理和加工工藝要求更高,性能也比原型產品更好。針對發達國家也非常難“啃”的高速齒輪箱潤滑密封難題,戚墅堰所發明了“迷宮式封閉技術”,哪怕再細小的沙粒也無法進入它的核心空間,影響齒輪的傳動。

通過不斷的自主創新和協同創新,戚墅堰所一舉突破了高鐵列車齒輪傳動系統設計、模擬技術和多目標總體設計優化配置技術,成功解決了鎂鋁輕合金、高強度齒輪用鋼等關鍵基礎材料的開發以及低壓鑄造工藝、雙頻感應淬火熱處理工藝等先進製造工藝等多項技術難題。相比于國外同類產品,溫升降低10℃以上,雜訊降低了11%,振動得到顯著控制,功率重量比提升了10%,實現產品國際領先,改變了我國高端裝備業迅速崛起而關鍵核心零部件支撐不足的局面。

高可靠性保障 速度、安全雙護航

“我們生產齒輪傳動系統齒輪和箱體壽命達30年,以每列車每年80萬公里里程計,一套齒輪傳動系統至少要跑出2400萬公里,遠超過國外的標準。”如今,戚墅堰所的產品已逐步替代進口產品,生產線每天生產32台齒輪箱,相當於兩列高鐵列車標準列所需的供應量,目前有超過2萬套產品在中國鐵路幹線安全運行。“研製成功之後大批量的生產是一個更大的挑戰,在時速300多公里的高速狀態下,任何一點瑕疵都可能釀成巨大的事故,所以產品品質要始終如一,這更是‘高可靠性’的體現。”

生產一個齒輪需要多少道工序?據戚墅堰所齒輪傳動事業部製造經理萬捷介紹,僅一個齒輪就需要經過30多道工序,其中光檢測工序就有原材料檢測、超聲探傷、齒形檢測、尺寸檢測等,加工就更多了,像熱處理、焊修、清理打磨、磁粉探傷,每道工序都直接影響著產品品質,必須做到“無縫”連接。零部件的組裝要求也十分嚴苛,力度、方向、時間都是標準化的,每一步操作的動作、移動路線等都精確安排到分秒,還要技術人員反復確認檢查,保證產品品質。

戚墅堰所還逐步建立起國內唯一、國際先進、附加值高的高速動車組齒輪傳動系統產品平臺,實現對關鍵參數的自動調節、自動預警、自動糾正偏差,確保整個生產在預定的軌道上運行。在高速動車組齒輪驅動裝置智慧組裝線上,工位上的顯示幕展示了每個工步的標準工藝操作視頻,精確到每個工步的工作結果、工作時間,實現了工步標準作業的視覺化,有效保證了數萬套高鐵列車齒輪傳動系統產品的穩定性和一致性。

除了這些,還需要持續的堅持和創新。僅2017年,齒輪傳動事業部的一線員工就針對生產流程提出了994條合理化建議,其中針對高鐵齒輪傳動系統箱生產的有350條。在每年春運等客運繁忙時期,戚墅堰所都會派出專業的售後服務隊伍進行包保服務,每天對列車進行“體檢”,確保客運暢通。

產品多級修的檢修結果顯示,戚墅堰所生產的齒輪傳動系統不僅性能良好,並且幾乎沒有損耗。目前平均故障間隔里程7000萬公里,已成為我國軌道交通智慧製造的典範。

面向未來作答 智造“新品”將層出不窮

“過去,我們通過技術跟進和學習,加強了自身的基因強化。現在我們正在部署產品全壽命週期的健康管理,通過智慧手段讓產品自己說話,實現智慧診斷和預維修。通過資料收集和分析來加快技術的更新,真正實現在國際上的技術引領。”王文虎信心滿滿。

戚墅堰所作為目前國內唯一的高速動車組齒輪傳動系統開發供應商,和中國高鐵一起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齒輪傳動系統產品基本成熟,關於產品的改進並沒有停下腳步。現在,中車戚墅堰所的高鐵齒輪傳動系統在國內市場佔有率近70%,覆蓋90%的“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出海腳步不斷加快。產品的最新試驗速度已突破每小時500公里,再次刷新了“中國速度”。

“未來,戚墅堰所齒輪箱產品將朝著譜系化、智慧化方向發展,為中國高鐵提供持續的支撐,努力打造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高鐵齒輪箱領域的第一品牌。”面向未來,王文虎還透露,滿足高鐵嚴苛條件的齒輪傳統系統將向風電、重載礦卡以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