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形意拳發力之要——鬆開、鬆開、再鬆開!

所謂鬆開、鬆開、再鬆開, 絕非只是個口號, 而是提示只有全身鬆開, 發力才可能通透。 三個鬆開是指鬆開有三個層面:

形意拳

第一個層面是在練習站樁、走架時就要有意關注周身的骨節是否鬆開。

無論起落與否, 無論發力與否, 周身都要鬆開。 首先要關注的是肩、胯、腰椎是否鬆開, 把兩個十字打開。

發力時要用肩胯膝肘發力, 不要用手(拳)發力, 發力時意念不要放在手(或拳)上, 而要放在讓肩胛骨、髖骨和腰椎(命門)同時打開上。 發力前, 不可預設或追求發力的效果。 只管胛骨、髖骨和腰椎三處同時放開就是。

第二個層面是, 發力時把意念從肩、胯、腰椎處全部空掉, 僅是氣息的起落、吞吐而已, 一氣起落, 四竅炸開。 發力前周身鬆開, 不能有任何預示發力的形態, 發力時由丹田抖動催動百節四射炸開。

第三個層面是以前曾提到過的——發力自虛空而出。 連抖動丹田的意念也要扔掉、空掉。

隨感而發, 身體百節驟然炸開, 自虛空而出, 誠如孫祿堂先生所言“常應常靜, 常靜常應”, “感而遂通, 無時不然”。 按照孫祿堂先生的要求, 到此境地才算入門, 此門乃是進入道藝之門, 實乃一氣伸縮之理。

因此, 鬆開、鬆開、再鬆開, 是指鬆開的三個臺階:

第一階, 鬆開是在規矩中鬆開周身各節。

第二階, 鬆開是在氣息中扔掉形態規矩。

第三階, 鬆開是在虛空中扔掉發力意念。

只有周身內外鬆開了, 發力才能通透。 否則, 就是用足力氣也是枉然, 不僅追求不到預期的發力效果, 而且有害無益。 三步鬆開, 沒有第一步, 就沒有第二步, 沒有第二步就沒有第三步, 這是越不過去的進階規律。 過去老師教徒弟, 徒弟練到哪步,

才講哪步, 絕不多講。 因為, 講多了反而容易使徒弟由於急於求成而走彎路。

只有到了發力來自虛空驚炸, 才開始進入到孫氏拳所要求的發力狀態。

炸開, 身體如何才能形成炸開?前面已經講了, 由行拳時的兩個十字尋求周身球勁入手。

特別需要提醒發力時不要把自身用勁的意念放在一個點上, 而是周身全體炸開。 打擊點的意念是根據接觸點或將要接觸點的感應回饋而來。 如此則能於毫釐、刹那之中, 從容游刃而有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