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打好山水牌 薊州區2018年要幹這些事!

日前, 在天津市薊州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薊州區提出了2018年的發展目標, 新的一年, 薊州區將踐行新發展理念,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和“旅遊+”戰略, 一二三產協調融合發展, 打好山水牌、念好農字經、算好文化賬、辦好民心事, 加快建設高水準中等規模現代化旅遊城市。

推動綠色發展 構築生態環境新優勢

加快伊甸園旅遊水鎮建設, 實施山區危岩體治理, 推進於橋水庫二級保護區污水集中收集處理, 完成100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汙治理, 實施州河、麼河治理工程, 完成營造林4.1萬畝, 放活林地經營權。

全年PM2.5濃度優於全市平均水準, 完成“散亂汙”企業改造提升。 推進氣代煤、電代煤, 基本完成散煤替代任務。 實施153個村莊污水治理工程, 完成許家台汙水處理站擴建。 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 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 測土配方施肥推廣面積達到25萬畝, 建設馬伸橋生活垃圾轉運站, 加快實施光大生物質發電項目, 探索秸稈綜合利用新途徑, 投入運營一批新能源公車。

推動轉型升級 激發經濟增長新動能

提速全域旅遊創建, 加快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建設。 深化與華僑城戰略合作, 推進長城5A級景區創建, 做精北方江南、萬畝荷塘、張家大院等一批平原旅遊亮點, 全年接待遊客人次和旅遊綜合收入分別增長13%和16%。

深化與中交疏浚集團合作, 高水準開發運營京津州河科技產業園, 做實景軍工業園、磁性材料園等“園中園”, 強力推動中科三環、京磁材料等重點專案投產達效。 深化“互聯網+”應用, 做優京東商城薊州特色館, 推進紅星美凱龍家居商業綜合體、美域新城商業廣場、凱旋城等商貿綜合體建設, 實施驛麓天街、新城商業街業態升級。 打造上倉、邦均、馬伸橋、下營4個中心鎮特色商業街區。 推出龍灣小鎮等一批“重中之重”項目。

推動鄉村振興 展現城鄉建設新風貌

實施北部山區低效林果業和南部平原低效農業改造工程, 培育示範家庭農場5家、市級龍頭企業3家, 申報認定市級以上合作社10家。 打造京津冀綠色高檔菜籃子產品供給區,

擴大“薊州農品”知名度。 開展新一輪困難村幫扶, 實施288個村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項目, 建設一批特色小鎮, 打造一批美麗休閒鄉村、田園綜合體和高端民宿, 實現立體增收。 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 全域推開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做足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文章。 圍繞整治農村“髒亂差”, 實現322個村的街道硬化亮化、環境綠化美化。 全面完成900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創建美麗村莊80個。 實施低壓配電網改造和府君裡等老舊社區綜合改造, 新建東後子峪水廠, 建成西昌路, 適時啟動人民路拓寬改造。 聯動開發新城一期、二期, 創建中德低碳生態城市。 有序推進棚戶區改造和還遷安置工作。
加快“智慧薊州”建設。

推動協同發展 打造開放合作新格局

立足京津冀生態涵養區定位, 強化精准招商選商, 深化與萬科、華為等知名企業合作, 推動中央美院、北大資源等項目儘快落地。 狠抓“薊十條”落地,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深化與北京恒天創業科技集團合作, 高標準運營B型保稅物流中心, 打造北方地區重要的平行進口汽車和零部件集散中心。 積極推進津承城際鐵路前期工作, 建成啟用薊州龍灣站, 打造軌道交通樞紐。 協調推進京秦高速全線通車。 聯合周邊共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實施京東旅遊整體行銷策劃, 逐步推行一張圖、一張卡、一張網、一個優惠政策, 加快建設京東休閒旅遊示範區核心區,

提高薊州旅遊品牌影響力。

推動改革創新 釋放體制機制新活力

高標準打造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分園, 新發展科技型企業100家、小巨人企業5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 新開發“殺手鐧”產品2個, 完成企業股改3家以上。 全年專利申請量突破800件。 新增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1家, 新入選市級新型企業家人才庫6名。 穩步實施廣成、萬事興、漁陽酒業等國企混改, 積極對接中青旅、中鐵旅等知名旅遊企業, 規範旅遊集團公司化治理結構。 啟動新一輪鄉鎮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理順財稅分配關係。 防控金融風險。 分類處置“僵屍企業”和“空殼企業”, 盤活3萬平方米閒置樓宇, 回收利用一批低效土地。 清理規範涉企收費, 降低生產要素成本, 優化銀企對接,打造“雙實雙業”基地、“星創天地”等眾創空間,市場主體和民營企業總數突破4.5萬戶。

推動民生改善 順應人民群眾新需求

實施好新一輪20項民心工程,實行產業扶持、就業轉移和社會救助兜底,做到真脫貧、脫真貧。全年新增就業1.1萬人。推進社會保險參保擴面,落實低保動態管理機制,加快社會化養老體系建設,扎實做好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繼續實施新招聘教師補充農村邊遠地區政策。推進一小集團化辦學,深化中小學、幼稚園聯合學區建設。完成下營中學現代化標準建設和26所初中學校高標準運動場建設,實施25所農村幼稚園安全提升工程。加快城區學校佈局調整,下大力量解決“大班額”問題。啟動鄉鎮學校土質運動場和義務教育學校簡陋平房“雙清”計畫。深入實施區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區域醫聯體合作和遠端分級診療擴面。加快中醫院、邦均醫院和許家台衛生院遷址新建,改建婦兒專科醫院。爭創慢性病綜合防治示範區。繼續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試點醫養結合服務。創建一批市級衛生鎮、衛生村。推進文化館、圖書館分館制建設,建成10個鄉鎮達標文化站,規範運行村居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發掘特色文化,保護文物古跡,開發文創產品,壯大文化產業,提高文化產品競爭力。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記者 霍豔華 通訊員 聞強)

(責編:韓昱君、魏炳鋒)

優化銀企對接,打造“雙實雙業”基地、“星創天地”等眾創空間,市場主體和民營企業總數突破4.5萬戶。

推動民生改善 順應人民群眾新需求

實施好新一輪20項民心工程,實行產業扶持、就業轉移和社會救助兜底,做到真脫貧、脫真貧。全年新增就業1.1萬人。推進社會保險參保擴面,落實低保動態管理機制,加快社會化養老體系建設,扎實做好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繼續實施新招聘教師補充農村邊遠地區政策。推進一小集團化辦學,深化中小學、幼稚園聯合學區建設。完成下營中學現代化標準建設和26所初中學校高標準運動場建設,實施25所農村幼稚園安全提升工程。加快城區學校佈局調整,下大力量解決“大班額”問題。啟動鄉鎮學校土質運動場和義務教育學校簡陋平房“雙清”計畫。深入實施區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區域醫聯體合作和遠端分級診療擴面。加快中醫院、邦均醫院和許家台衛生院遷址新建,改建婦兒專科醫院。爭創慢性病綜合防治示範區。繼續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試點醫養結合服務。創建一批市級衛生鎮、衛生村。推進文化館、圖書館分館制建設,建成10個鄉鎮達標文化站,規範運行村居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發掘特色文化,保護文物古跡,開發文創產品,壯大文化產業,提高文化產品競爭力。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記者 霍豔華 通訊員 聞強)

(責編:韓昱君、魏炳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