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次元的第二次衝擊已被中國避免,天宮一號墜落不會造成危害!

最近, 部分媒體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當做炒作目標, 稱其已經失控並撞向地球, 對地面環境及安全造成威脅。 而中國航太科技集團的朱樅鵬總設計師對這一說法給予了否認,

並表示天宮一號將在今年上半年墜落, 除了在大氣層被燒毀之外, 剩餘的殘骸也將落入指定海域, 不會危害地面。

天宮一號是我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 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 曾先後與神州八號、九號、十號飛船交會對接。

天宮一號設計在軌壽命為兩年, 而直到2016年3月才正式終止資料服務, 可謂「超期服役」。 天宮一號目前在軌道上姿態穩定, 形態未發生異常, 將於今年上半年鄖毀。

從嚴格意義上說, 天宮一號還不能稱為「空間站」。 空間站指的是長期有人駐守的空間實驗室,

而天宮一號目前只能做到「短期有人駐守」。 我們常說的「國際空間站」是一個由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加拿大和巴西六國聯合推進的國際合作計畫。 當時的美國為了防止中國「竊取國際空間站上的技術」而將中國排除在外。

中國早在1992年就確定了「三步走」的載人航太工程計畫, 其中「前兩步」已經實現。 最後一步「建造載人空間站, 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將在2020年-2022年得以實現。 計畫中的中國空間站將在軌運營十年以上, 空間站的核心艙已於2016年底總裝完成, 已經進入整艙測試階段。

關於「天宮一號將失控並撞向地球」的論調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了。 而按照國際通信的做法, 天宮一號將受控墜落到南太平洋一處遠離大陸的深海區, 那裡被稱為「航天器墳場」。 儘管大型航天器的受控墜落是門實實在在的技術活, 並且與返回式衛星或飛船的回收有所不同, 但我國已經積累了足夠豐富的經驗, 完全可以不必擔心。

在返回技術上,除了多次控制神舟飛船和返回時衛星精准返回,我國還在去年成功控制天舟一號飛船離軌,經過兩次制動進入大氣層燒毀,殘骸成功墜入「航天器墳場」。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是中國首個貨運飛船,它的成功回收成為了我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收官之戰,被網友戲稱為「宇宙快遞」。

2001年,「身患重病」的和平號空間站在進步號飛船的協助下離軌墜落,成為國際經典案例。而天宮一號將仿照和平號空間站的先例,通過反推實現制動離軌,並墜落在地球上與和平號空間站墜落地點不遠的地方。與20噸級的和平號空間站相比,只有8.5噸的天宮一號只要在大氣層中燃燒充分,是不會留下太多殘骸的。

歷史上也發生過不成功的航天器墜落案例。NASA原計劃用太空梭為美國的「天空實驗室」加注燃料,然而由於大氣密度受太陽影響而超出預期,天空實驗室沒能等到太空梭的到來。最終,天空實驗室飛過北美大陸人口稠密地區上空後返回地球,但在大氣層中化成無數碎片,散落在南印度洋和澳大利亞西部地區,損壞了一間房屋。

在返回技術上,除了多次控制神舟飛船和返回時衛星精准返回,我國還在去年成功控制天舟一號飛船離軌,經過兩次制動進入大氣層燒毀,殘骸成功墜入「航天器墳場」。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是中國首個貨運飛船,它的成功回收成為了我國空間實驗室任務的收官之戰,被網友戲稱為「宇宙快遞」。

2001年,「身患重病」的和平號空間站在進步號飛船的協助下離軌墜落,成為國際經典案例。而天宮一號將仿照和平號空間站的先例,通過反推實現制動離軌,並墜落在地球上與和平號空間站墜落地點不遠的地方。與20噸級的和平號空間站相比,只有8.5噸的天宮一號只要在大氣層中燃燒充分,是不會留下太多殘骸的。

歷史上也發生過不成功的航天器墜落案例。NASA原計劃用太空梭為美國的「天空實驗室」加注燃料,然而由於大氣密度受太陽影響而超出預期,天空實驗室沒能等到太空梭的到來。最終,天空實驗室飛過北美大陸人口稠密地區上空後返回地球,但在大氣層中化成無數碎片,散落在南印度洋和澳大利亞西部地區,損壞了一間房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