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解讀:美團打車來了,滴滴旅行還會遠嗎?

【品橙旅遊】1月9日, 滴滴出行宣佈將於近期上線共用單車平臺。 同一天, 美團打車北京用戶報名滿20萬人, 即將正式在北京上線。

早在去年, 就有人預測滴滴和美團點評將成為2018年度最具看點的競爭對手。 沒想到, 雙方在一開年就爆出了火藥味。

北京是滴滴的大本營, 美團打車不僅要進入北京, 還打出“零抽成”的廣告, 被視為對滴滴的強勢挑戰。

王興的無邊界已不足為奇。 我們更關心的是, 滴滴將如何回擊美團的“進犯”?這會是“滴滴旅行”誕生的一個契機嗎?

動力

滴滴做旅遊是有動力的。

就其自身而言, 在交通出行領域的積累已十分豐厚, 建立起十分龐大的大資料系統, 但如果永遠局限在出行領域, 顯然是很不明智的。

網約車本身只是低門檻的規模經濟, 而且是靠補貼這種粗放的手段擴張起來的, 很容易被不差錢的競爭對手模仿。 比如, 這次美團打車提出“零抽成”,

對司機的誘惑力非常大, 而且已報名的20萬用戶, 也可能形成對滴滴的強勢分流。

更何況網約車市場近幾年一直受到政策的壓制, 發展空間已不大。

以出行場景為流量入口, 支持其他業務實現更好盈利, 這是滴滴要走的路, 也是資本的需要。 滴滴5年間拿到17輪融資, 且屢創新高, 資本對它的期待不會僅局限在出行領域。

滴滴其實一直在進行業務拓展, 包括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汽車後市場等, 這些還都是圍繞著“車”。 事實上, 從“車”延伸到“人”(司機、乘客), 同樣有著巨大的空間。 交通本身是串連各類生活場景的一條線, 滴滴已經在交通方面攢下這麼厚的家底, 如果不向生活服務延伸, 才讓人難以理解。

滴滴並非沒有這種意識。

2017年, 滴滴提出五大戰略, 分別是修煉內功、智慧交通、專車決勝、全球佈局、洪流落地。 前4項的含義都十分清晰, 而且穩步推進, 而關於“洪流落地”則有豐富的詮釋空間。 其實, 滴滴CEO程維在2016年就提到過“洪流落地”這個詞。 在當年年初的滴滴出行年會上, 他在演講時關於這個詞是這樣說的, “今天的滴滴還是在天上, 在雲端的線上平臺, 我們希望未來能夠把腳踩在地上, 真正地服務數以千萬計的車主”。 這裡有兩個意思, 一是要做線下, 另一個是為人服務。 而人所需要的服務, 與車相關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大頭則是包括旅行在內的生活類服務。

在2017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上, 程維在接受媒體採訪時, 對於滴滴是否會拓展生活服務類業務邊界,

回答“一切皆有可能”。

如今, 美團打車的介入, 或許會加速滴滴的這種危機意識。 滴滴的“反擊”也有跡可循。 根據媒體報導, 針對美團外賣, 滴滴內部正在試水外賣業務, 而且第一個推出的城市極有可能是美團打車第一個落地的南京。

但如果從“反擊”的可操作性及效果來看, 外賣並非最佳選擇, 畢竟它與滴滴的主業交叉度較低, 投入成本會比較高。 對於滴滴來說, 針對“美團旅行”做旅遊業務, 其實會是更好的反擊之舉。

交通與旅遊的聯繫非常緊密, 在滴滴的出行資料中, 很大一部分涉及周邊遊、接送機(站)、旅遊包車、自駕租車等常見的旅遊場景。 這些資料有利於滴滴分析使用者旅行需求, 並提供相應的服務。 在旅遊出行領域,

滴滴除了尚未涉足機票和火車票之外, 其他的道路交通資源幾乎均已涉獵。

但這點“缺陷”似乎也在加速彌補。 據媒體報導, 有前旅遊行業人士透露, 滴滴正在委託獵頭公司, 招聘OTA行業做機票和火車票方面的管理人員。

積累

機票、酒店、旅遊產品, 這是打造一個OTA基本的三要素。 對於滴滴來說, 其實這些年都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 滴滴在旅遊業務上一直有各種嘗試, 這些嘗試以合作為主, 雖然程度深淺不一, 但也逐漸連接了越來越多的資源。

在酒店方面, 早在2014年, 滴滴就與華住酒店集團合作, 接入華住的App, 酒店住戶可直接在酒店App上呼叫或預約專車服務。

2016年10月, 滴滴與貓途鷹簽署戰略合作, 雙方將在景區、酒店等場景中聯合建立滴滴車站, 拓展“酒店+車”、“景區+車”定制產品等合作形式,打造涵蓋旅遊資訊、行程安排、途中用車的旅遊生態鏈。雙方還將探索打通平臺功能,打通會員權益等,這對於滴滴拓展旅遊資源具有重要價值。

2017年1月,滴滴出行與洲際酒店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優勢互補,展開深層次的用戶分析和調研,探索將住宿與出行結合的創新類產品模式。

在周邊遊方面,滴滴巴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開通旅遊專線,這需要與旅行社、景區打交道並開展合作,滴滴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滴滴還曾嘗試自行開發旅遊產品,它曾與越野房車品牌Unicat推出“撒野專車”活動,從線上招募遊客,乘坐房車到城市周邊度週末。二者還曾聯合推出“滴滴一鍵叫唯一之旅”活動,旅程包括穿越羅布泊、藏地西北大環線、無人區沙漠等多條線路。

滴滴與幾大OTA的關係都不錯。2017年12月,滴滴與攜程合作,共同在攜程APP上推出專車、租車服務。2016年12月,滴滴曾與飛豬聯合發佈《2017年春運出行大資料預測報告》。2016年五一後,滴滴與途牛聯合發佈了一份《2016五一出行大資料包告》。滴滴還曾聯合途牛的藍寶石公主號郵輪包船,推出“滴滴豪車免費接駁”服務。

滴滴即將推出的共用單車平臺,也跟旅遊業有很大合作空間。自行車本就具有休閒屬性,不少景區、酒店已引入自行車服務,騎行目的地也正在成為一個新的旅行概念。共用單車將平臺做到足夠大之後,可以整合規模化的車輛、騎行俱樂部資源,提供車輛預訂、出租,提供機票酒店預訂,推薦騎行旅遊產品,打造社交平臺等一系列服務。

更重要的是,城市內共用單車市場經歷過此輪生死淘汰,也必須面臨轉型。與旅行業務的結合,是一個優質的轉化場景。滴滴提出要推出自有的共用單車品牌,這個新品牌的定位雖然尚不清楚,但在城市內已經沒有多大發展空間,倒不如從一開始就打造成休閒度假旅行產品的一部分。

此外,滴滴在海外市場的佈局也會成為重要的資源。目前,滴滴通過收購、投資等方式,在印度、巴西、新加坡、愛沙尼亞、中東等地區都佈局了出行市場。國際化已成為滴滴核心發展戰略之一,而出境市場也正在成為旅遊行業的重點方向,滴滴在手握更多海外資源後,無論是自行拓展旅遊鏈條還是與其他旅遊企業談合作,都會更有底氣。

契機

打造一個OTA,只要有錢、有流量,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美團旅行的誕生就是一個例子。對於滴滴來說,也完全有能力實現,只是要看程維的決心有多大。

滴滴步履緩慢,或許跟程維的性格有關。與王興果斷的大膽破界不同,程維做事求穩,很謹慎,而且一直有很強的危機意識。

2016年初,滴滴已經從網約車業務逐漸拓展出順風車、代駕、巴士、試駕等多元化業務,程維在一次演講中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的內心非常忐忑,從來沒有哪家公司這麼做過,在這麼短的時間推出這麼多垂直的產品。”

在這麼短的時間推出這麼多垂直的產品,這讓程維忐忑,但卻正是王興一直在主動做的事情。

如果沒有突如其來的激烈競爭,滴滴的業務拓展之路可能就會這麼緩慢地走下去。但現在美團打車來了,而且來勢洶洶,雖然短期內難以撼動滴滴的地位,但或許會成為倒逼滴滴加快業務拓展的一個契機。

除了美團,不久前作為同業企業的易到也正式涉足旅遊服務,這對滴滴也會是一種刺激。

“滴滴旅行”會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出現?

像美團旅行一樣孵化出一個獨立子品牌,是必要的。滴滴可以與現有OTA合作,進行資源對接,或者自己組建事業部,去簽酒店、旅行社。以滴滴現在的流量體量與影響力,以及在出行領域的深厚積累,簽到優質資源並非難事。

滴滴也可能會投資或直接買下某個小型的線上旅遊平臺。2017年12月,滴滴剛剛完成40億美金的新一輪融資,現在正是不差錢的時候。

無論採用哪種模式,滴滴一旦入場,都很有可能再次改變線上旅遊市場的格局。即使不是精准鎖定旅遊業,對於生活服務場景的戰略下沉,滴滴也是箭在弦上。(品橙旅遊主筆 周易水 公孫遙)

轉載請注明:品橙旅遊

拓展“酒店+車”、“景區+車”定制產品等合作形式,打造涵蓋旅遊資訊、行程安排、途中用車的旅遊生態鏈。雙方還將探索打通平臺功能,打通會員權益等,這對於滴滴拓展旅遊資源具有重要價值。

2017年1月,滴滴出行與洲際酒店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優勢互補,展開深層次的用戶分析和調研,探索將住宿與出行結合的創新類產品模式。

在周邊遊方面,滴滴巴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開通旅遊專線,這需要與旅行社、景區打交道並開展合作,滴滴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滴滴還曾嘗試自行開發旅遊產品,它曾與越野房車品牌Unicat推出“撒野專車”活動,從線上招募遊客,乘坐房車到城市周邊度週末。二者還曾聯合推出“滴滴一鍵叫唯一之旅”活動,旅程包括穿越羅布泊、藏地西北大環線、無人區沙漠等多條線路。

滴滴與幾大OTA的關係都不錯。2017年12月,滴滴與攜程合作,共同在攜程APP上推出專車、租車服務。2016年12月,滴滴曾與飛豬聯合發佈《2017年春運出行大資料預測報告》。2016年五一後,滴滴與途牛聯合發佈了一份《2016五一出行大資料包告》。滴滴還曾聯合途牛的藍寶石公主號郵輪包船,推出“滴滴豪車免費接駁”服務。

滴滴即將推出的共用單車平臺,也跟旅遊業有很大合作空間。自行車本就具有休閒屬性,不少景區、酒店已引入自行車服務,騎行目的地也正在成為一個新的旅行概念。共用單車將平臺做到足夠大之後,可以整合規模化的車輛、騎行俱樂部資源,提供車輛預訂、出租,提供機票酒店預訂,推薦騎行旅遊產品,打造社交平臺等一系列服務。

更重要的是,城市內共用單車市場經歷過此輪生死淘汰,也必須面臨轉型。與旅行業務的結合,是一個優質的轉化場景。滴滴提出要推出自有的共用單車品牌,這個新品牌的定位雖然尚不清楚,但在城市內已經沒有多大發展空間,倒不如從一開始就打造成休閒度假旅行產品的一部分。

此外,滴滴在海外市場的佈局也會成為重要的資源。目前,滴滴通過收購、投資等方式,在印度、巴西、新加坡、愛沙尼亞、中東等地區都佈局了出行市場。國際化已成為滴滴核心發展戰略之一,而出境市場也正在成為旅遊行業的重點方向,滴滴在手握更多海外資源後,無論是自行拓展旅遊鏈條還是與其他旅遊企業談合作,都會更有底氣。

契機

打造一個OTA,只要有錢、有流量,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美團旅行的誕生就是一個例子。對於滴滴來說,也完全有能力實現,只是要看程維的決心有多大。

滴滴步履緩慢,或許跟程維的性格有關。與王興果斷的大膽破界不同,程維做事求穩,很謹慎,而且一直有很強的危機意識。

2016年初,滴滴已經從網約車業務逐漸拓展出順風車、代駕、巴士、試駕等多元化業務,程維在一次演講中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的內心非常忐忑,從來沒有哪家公司這麼做過,在這麼短的時間推出這麼多垂直的產品。”

在這麼短的時間推出這麼多垂直的產品,這讓程維忐忑,但卻正是王興一直在主動做的事情。

如果沒有突如其來的激烈競爭,滴滴的業務拓展之路可能就會這麼緩慢地走下去。但現在美團打車來了,而且來勢洶洶,雖然短期內難以撼動滴滴的地位,但或許會成為倒逼滴滴加快業務拓展的一個契機。

除了美團,不久前作為同業企業的易到也正式涉足旅遊服務,這對滴滴也會是一種刺激。

“滴滴旅行”會以一種怎樣的方式出現?

像美團旅行一樣孵化出一個獨立子品牌,是必要的。滴滴可以與現有OTA合作,進行資源對接,或者自己組建事業部,去簽酒店、旅行社。以滴滴現在的流量體量與影響力,以及在出行領域的深厚積累,簽到優質資源並非難事。

滴滴也可能會投資或直接買下某個小型的線上旅遊平臺。2017年12月,滴滴剛剛完成40億美金的新一輪融資,現在正是不差錢的時候。

無論採用哪種模式,滴滴一旦入場,都很有可能再次改變線上旅遊市場的格局。即使不是精准鎖定旅遊業,對於生活服務場景的戰略下沉,滴滴也是箭在弦上。(品橙旅遊主筆 周易水 公孫遙)

轉載請注明:品橙旅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